什麼樣的股份不用對外承擔法律責任
① 在我國法律中,那些企業中股東無需承擔無限責任,求詳盡枚舉
有有限二字,除了特殊情況就不用承擔無限責任。
其實有限責任的意思就是,假設你有一千萬,拿出十萬投資,結果虧損了一百萬。有限責任的話,你不需要負擔一百萬,十萬虧完算數。無限責任就是你要用全部身家還這一百萬。
有限責任其實是人為造出來的,因為以前都是無限責任,所以越是有錢的人越是不敢投資(因為怕投了一萬輸了一億),為了讓這些人放心投資,就設立了有限責任這個概念。公司作為一個法人(就是法律上的人)。股東相當於把錢給這個「人」,萬一輸了也不過把這個人給分掉,分完為止。
所以,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責任公司,都是不負無限責任的。
而個體戶,合夥企業,都是要負無限連帶責任的。
(其中的例外,比如,如果是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如果無法清楚的區分自己的財產和公司的財產時,也負連帶責任
再比如,在合夥企業里,也有有限合夥人,就是在有普通合夥人的情況下,一部分合夥人也是以出資為限。不過一個合夥企業里最少要有一個負無限責任的,不然就變成有限責任公司了。)
② 擁有公司股份的風險如果出事股東要不要承擔責任還是只有法人需要
公司出事,股東需要承擔一定的責任,並不是只有法人需要承擔責任。
法律分析
股東們只是一家公司的投資資者,在這家公司成立後,股東會享有分配利潤分紅的股東權利,同時股東也需要承擔起公司出現虧損。資不抵債的情況的責任。而法人是從法律上來代表公司去履行相關運營職責的一種。法人除了需要履行企業管理的職責以外法人還需要承擔公司相應的法律責任。這些法律責任包括了民事責任與刑事責任。公司的法人可以是由投資公司的股東來擔任,也可以是由股東任命非股東的人來進行擔任。股東作為投資者,會根據股東投資的金額來享受不同比例的收益,並且起到決策與選擇公司管理者的權利。股東對公司的責任是股東投資的金額,而公司的債務,則是公司以自己的資產作為擔保的債務。公司法人則是可以代表公司的所有行為的權利人,公司法人可以起訴並應訴所有有關公司的訴訟行為。所以說公司股東與公司法人對公司有著以下不同的刑事責任:公司法人與公司股東在權利義務上的責任是不同的,股東履行了投資的業務,所以他應該承擔公司的有限責任和企業分紅的利益。而公司的法人是代表公司來進行營利活動的,如果公司的活動出現什麼違法問題的話應該是有法人來承擔違法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三條 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第二十條,公司股東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東權利,不得濫用股東權利損害公司或者其他股東的利益;不得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 公司股東濫用股東權利給公司或者其他股東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③ 請問股東需要付法律責任嗎
公司股東承擔的責任有抄:
1.按期繳納所認繳的資本;
股東出資在注冊公司的時候,會選擇認繳出資額,先實繳一部分,剩餘部分則按期繳納,在公司章程規定的年限內,繳全注冊資本。
2.遵守公司章程;
企業應按照企業基本情況編制《公司章程》,股東和法人都必須要遵守公司章程上的條例。
3.公司注冊後、不能擅自抽回出資額;
4.追加出資額的義務及出資額的填補義務;
5.對公司債務負有限責任;
6.對公司及其他股東誠實信任。
不得對公司及其他股東弄虛作假、要實事求是。
④ 請問合夥開了公司,如果公司出問題了,股東需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不是法人,需要承擔責任嗎
如果公司出問題了,股東不一定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公司責任與股東責任是分離的。
根據《公司法》:
第三條【法人財產權及股東責任】 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4)什麼樣的股份不用對外承擔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股東有限責任原則有兩層含義:
其一,股東以其出資額或所持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這種責任屬於法定的量的有限責任;
其二,公司獨立責任,股東責任與公司責任相互分離。
股東對公司負責,不對公司債權人負責;公司的責任屬於公司責任,原則上不能向股東進行追索。股東有限責任原則對公司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⑤ 有限責任公司的法人要承擔法律責任,那股東要不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擔任。因此公司法定代表人首先要承擔作為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四十九條
企業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除法人承擔責任外, 對法定代表人可以給予行政處分、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
超出登記機關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從事非法經營的;
2、
向登記機關、稅務機關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
3、抽逃資金、隱匿財產逃避債務的;
4、
解散、被撤銷、被宣告破產後,擅自處理財產的;
5、
變更、終止時不及時申請辦理登記和公告,使利害關系人遭受重大損失的;
6、從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動,損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
(5)什麼樣的股份不用對外承擔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第二十四條
有限責任公司的實際出資人與名義出資人訂立合同,約定由實際出資人出資並享有投資權益,以名義出資人為名義股東,實際出資人與名義股東對該合同效力發生爭議的,如無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的情形,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合同有效。
參考資料:搜狗網路-股東有限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⑥ 名義上的股東承擔法律責任嗎
法律分析:名義上的股東需要對外承擔股東的責任。因為名義股東只是和實際出資的隱名股東簽訂的股權協議,只是兩人內部的協議,不產生對外效力。但是名義股東承擔完法律責任之後,可以根據協議內容向實際出資的隱名股東追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三條 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