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單位證明有法律效力嗎

單位證明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時間: 2020-12-22 20:25:06

Ⅰ 單位出具的收入證明具有哪些法律效力

看你要辦什麼事情了,通常辦理一些與個人信用有關的事項時有用,比如貸款買房、高額度信用卡,當然與單位打勞動官司的時候也有用

Ⅱ 這樣的證明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首先,你不用苦惱,是對方丟了收條,你沒有責任。
其次,我覺得你的做法很對,沒有對方單位專的蓋屬章的情況說明,你不輕易答應對方的工作人員個人提出的開證明要求是很正確的。
我覺得比較保險的做法應該是:
你要求對方單位給你寫個情況說明,說明遺失收據的情況和重新開具收據的請求,並加蓋公章。有這份情況說明後,你再開具另一份收據給對方就沒有什麼問題了。
如果對方不肯出具這份情況說明,或者不肯加蓋公章,那你就別重新開收據給對方。

Ⅲ 證明條具有法律效力嗎

具有法律效力,但是還要看具體的證明內容是否能夠證明待證事實。

Ⅳ 具有法律效力的證明書有什麼要求

具有法律效力的證明書沒有特殊要求,只要內容真實,形式合法就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效力可以分為規范性法律文件和非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

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也叫狹義的法律效力,指法律的生效范圍或適用范圍,即法律對什麼人、什麼事、在什麼地方和什麼時間有約束力。證明書屬於狹義的法律效力。

(4)單位證明有法律效力嗎擴展閱讀:

一、第五十四條 民事法律行為是公民或者法人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合法行為。

二、第五十五條 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1)意思表示真實;

2)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三、第五十六條 民事法律行為可以採取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規定用特定形式的,應當依照法律規定。

四、第五十七條 民事法律行為從成立時起具有法律約束力。行為人非依法律規定或者取得對方同意,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

五、第五十八條 下列民事行為無效:

1)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

2)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依法不能獨立實施的;

3)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為的;

4)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5)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

6)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2009年8月27日,刪去第五十八條第一款第六項:經濟合同違反國家指令性計劃的,第七項:「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變更為第六項)

7)無效的民事行為,從行為開始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

六、第五十九條 下列民事行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關予以變更或者撤銷:行為人對行為內容有重大誤解的;顯失公平的。被撤銷的民事行為從行為開始起無效。

七、第六十條 民事行為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的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八、第六十一條 民事行為被確認為無效或者被撤銷後,當事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返還給受損失的一方。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雙方惡意串通,實施民事行為損害國家的、集體的或者第三人的利益的,應當追繳雙方取得的財產,收歸國家、集體所有或者返還第三人。

九、第六十二條 民事法律行為可以附條件,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在符合所附條件時生效。

Ⅳ 個人證明材料如何具備法律效力

以此案的屬性來講:有購房權的是你公公,而你愛人只是一個資助人,在法律上屬於贈予行為,並沒有房產權。當然,做為資助取得財產的贊助人,你愛人以「權利與義務」相等的法理原則,可在繼承上擁有較其它贊助較少人為多的繼承權利。但是,如果你愛人在這事上做的過份,直接得罪了你公公,他同樣可以剝奪他的繼承權。而手頭的贊助證明,並無直接繼承的法律效果!相反,如果是打起官司來,碰到一個高明的律師在質詢時追問你取證時的情形是在非本人意願下取得的,那不是倒成了反證據了嗎!?這樣的法律效力非但沒有幫助到你們,而是反而害了你們。因此,勸你們還是趕快和自己的公婆搞好關系,多敬孝道,不然,到時候這個證明成了反證明就不好了!

Ⅵ 行政機關出具的證明有沒有法律效力

行政確認是指行來政自機關和法定授權的組織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對有關法律事實進行甄別,通過確定、證明等方式決定管理相對人某種法律地位的行政行為。行政確認書或者行政單位開除的確認證明是行政確認的決定,具有法律效力。

Ⅶ 所在單位開的親屬關系證明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僅僅是證據效力而非法律效力。

Ⅷ 離職證明有法律效力嗎

《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應當為勞動者出具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解除勞動合同的原因不同法律後果不同,是否需要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是其中最易產生爭議的焦點問題。勞動者出現嚴重違反規章制度等行為,被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時,為了不影響再就業,經常會向用人單位提出要求,不按照真實的解除勞動合同原因出具離職證明,以騙取新用人單位的信任。但是不真實的解除勞動合同理由可能會給用人單位帶來不必要的麻煩,甚至可能是訴訟風險。

用人單位是否需要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取決於解除勞動合同的原因或理由。

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勞動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並且無須支付經濟補償金;因用人單位原因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的工作時間向其支付經濟補償金。本案中,該員工嚴重違反規章制度,公司依據規章制度解除雙方的勞動合同符合法律規定,並且無須向該員工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但公司出於憐憫,在虛假的《離職證明書》上加蓋公章,卻因為確認了雙方「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錯誤事實,導致自身陷入該員工設計的法律陷阱之中卻有口難辯。

公司出具離職證明內容要真實,避免相應法律風險

首先,用人單位出具的離職證明中不如實反映員工離職原因的情況很多,有的侵害員工利益,有的則損害自身利益,被認定為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為了避免該種用工風險,出具離職證明應如實記載和反映員工工作狀況及離職原因,既不能侵害員工的合法權益,也不能隱瞞事實給自己及其他用人單位帶來用工風險。

其次,與用人單位簽有保密協議或者競業限制協議的勞動者離職,用人單位應當在離職證明中將勞動者所負有的保密或競業限制義務及競業限制期限列明,既可以保護原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又可以讓新用人單位重新考量招錄用可能帶來的法律風險和可能承擔的法律責任

來源找法網:網頁鏈接

最後,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離職證明一式兩份更為妥當,送交勞動者一份後,可以要求勞動者在另一份上簽字後留存備查。

Ⅸ 行政單位開證明最後寫此證明僅用於辦理什麼什麼手續 不作為什麼什麼手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這是一種限制性證明文件,只能用於辦理指定性業務,如用於辦理其他業務,接收方採納了證明文件,則所有法律效果由採納方負責。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