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議案提案哪個具有法律效力

議案提案哪個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2-05-11 01:36:13

1. 議案和提案有什麼區別

議案必須列入大會的議程予以審議,而提案的作用是供有關部門今後決策時參考,有可能被採納,也有可能不被採納。因此「提案」與「議案」是兩種性質根本不同的文種。

首先,提案只能由政協委員提出,議案只能由人大代表提出。

其次,在法律效力方面,人民代表大會是權力機關,人大代表的議案一經通過,就具有法律效力。政協委員提案是民主監督的一種形式,沒有法律的約束力。

最後,在提出時間方面,人大代表議案,一般只在大會期間提出,而政協委員提案,既可在全體會議期間提出,也可在休會期間提出。

議案:「議案」是國務院2012年4月發布的新的《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中規定的15種公文文種之一。

提案:通常由具有提案權的機關或議員(代表)提出,但其內容必須是屬於議事機關職權范圍內的事項,才能成為議案。

(1)議案提案哪個具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解析兩會議案提案之變

在收集的議案、建議、提案中,約七成已不止一次提出,但仍保持熱度,伴隨形勢變化不斷補充新內容、通過新視角被深入探討。

代表委員持續關注的議題中,深化改革、簡政放權、依法治國、反腐倡廉是高頻詞,民生熱點和黨風政風是聚焦點。而以霧霾為焦點的環保問題則被補充了新看法、新對策。

今年政協1號提案聚焦簡政放權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去年國務院常務會議至少22次提及簡政放權。截至目前,國務院已相繼取消和下放9批共798項行政審批事項。 "簡政放權是激發市場活力、讓群眾從改革中獲益的重要問題。

國務院已經大力推進這項工作,但是,如何讓那些'含金量'高的審批權真正下放,同時解決一些幹部'為官不為'等問題,還需要進一步探討。"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朱征夫說。

此外,包括大城市病、交通擁堵、霧霾等在內的"硬骨頭",被認為涉及尖銳矛盾,需要下猛葯和打持久戰。 從2013年PM2.5進入公眾視野,到不斷有水污染、土壤污染事件被曝光,保護環境、治理污染一直是代表委員關注的焦點。

今年,一些代表委員抵京後首先抬頭看天,成了一條引人注目的兩會花絮。在收集到的提案議案中,涉及空氣等環保議題的就接近10%,多達50餘條。

網路-議案

網路-提案

2. 什麼叫建議什麼叫提案

1、建議,是個人或團體,對某件事情未來要如何的操作,提出的解決問題的辦法。

又指通常是在適當的時候指針對一個人或一件事的客觀存在,提出自己合理的見解或意見,使其具備一定的改革和改良的條件,使其向著更加良好的、積極的方面去完善和發展,是有益處的。出處魏巍《東方》第三部第十三章:「她的建議立刻得到熱烈的響應。」

2、提交會議討論決定的建議。示例:葛嫻 陸宏德 《百歲老人馬寅初》:「他以高度負責的態度,把『節制生育』 和 『控制人口增長』的主張,認真地寫成書面發言,作為一項提案交給了大會。」

(2)議案提案哪個具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提案與議案的不同之處:

首先,提案只能由政協委員提出,議案只能由人大代表提出。

其次,在法律效力方面,人民代表大會是權力機關,人大代表的議案一經通過,就具有法律效力。政協委員提案是民主監督的一種形式,沒有法律的約束力。

最後,在提出時間方面,人大代表議案,一般只在大會期間提出,而政協委員提案,既可在全體會議期間提出,也可在休會期間提出。

3. 議案與提案有什麼區別

議案與提案的區別之處:

首先,議案只能由人大代表提出,提案只能由政協委員提出。

其次,在法律效力方面,人民代表大會是權力機關,人大代表的議案一經通過,就具有法律效力。政協委員提案是民主監督的一種形式,沒有法律的約束力。

最後,在提出時間方面,人大代表議案,一般只在大會期間提出,而政協委員提案,既可在全體會議期間提出,也可在休會期間提出。提交會議討論決定的建議。

提案的寫作主體是個人,作為政協委員和企事業單位的職工、股份制企業的股東具有向同級權力機關提出自己意見和建議的權利,個人的意見和建議只能用提案而不能用議案,即使有多人附議也不能更名為議案。

議案必須列入大會的議程予以審議,而提案的作用是供有關部門今後決策時參考,有可能被採納,也有可能不被採納。因此「提案」與「議案」是兩種性質根本不同的文種。

議案是向國家議事機關(立法機關或國家權力機關)提出的議事原案。通常由具有提案權的機關或議員(代表)提出,但其內容必須是屬於議事機關職權范圍內的事項,才能成為議案。

議案提出後,一般先交由某個專門機構進行審議,然後再提交議事委員會討論,最後通過會議表決以決定其是否成立。在英國有「公議案」和「私議案」之分。

(3)議案提案哪個具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議案」是國務院2012年4月發布的新的《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中規定的15種公文文種之一。《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第九條規定「議案,適用於各級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或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請審議事項」。

「提案」就是鼓勵公司全體員工在做好本身崗位的同時,積極發現問題、發揮獨創的構想,提出創新性改善意見方案的過程。

人大議案和政協提案

法律提案、法規提案、規范提案、標准提案、建設投資提案、規劃提案、探索性提案、理論提案、政策提案、經濟提案、專業專項提案、產業提案、行業提案、質量提案、安全提案、教育提案、文化提案、科學技術提案、勞動分配提案、未來發展趨勢提案、經濟圈建設提案、金融提案、保障提案等。

4. 全國政協第十三屆第五次會議舉行, 「議案」和「提案」有哪些區別

議案與提案的區別是比較大的,議案是人大代表提出來的,而提案是政協委員提出來的。議案是由全國人大、縣人大以及鄉人大聯名提出來的,而提案是委員個人或者聯名小組提出來的。議案具有相應的法定約束力,承擔單位必須執行,而提案是一種民主監督的形式,並沒有相應的法律約束力。

總結

如果你對於提案和議案很感興趣,就可以專門去看一看這方面的介紹,也能讓你對兩者更加了解。不過如果你想提出議案或者提案,必須先成為人大代表或者政協委員,不然也是沒有機會的。

5. 提案和議案的區別是什麼

法律分析:「議案」是指由法定機關和法定人員依照法定程序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或人大常委會會議進行審議,並要求人大會議討論、作出決定的議事原案。「提案」是參加政協的單位或者委員個人向全體會議或常務委員會提出的,經提案委員會審查立案,交付有關單位辦理的書面意見和建議。列入會議議程的議案,提案人和有關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有關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部門應當提供有關的資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議事規則》

第二十四條 列入會議議程的議案,提案人和有關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有關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部門應當提供有關的資料。

第二十三條 主席團,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國家監察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范圍內的議案,由主席團決定列入會議議程。一個代表團或者三十名以上的代表聯名,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范圍內的議案,由主席團決定是否列入會議議程,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是否列入會議議程的意見,再決定是否列入會議議程,並將主席團通過的關於議案處理意見的報告印發會議。專門委員會審議的時候,可以邀請提案人列席會議、發表意見。代表聯名或者代表團提出的議案,可以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舉行前提出。

6. 提案和議案的異同

議案是指由法定機關和人大代表依照法定程序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或者人大常委會會議進專行審議並作屬出決定的議事原案。

法律對議案的提出、議案的內容和處理程序作出了明確的規定:
(1)議案的提出者必須是法律規定的機關或者代表。
(2)議案的內容必須是屬於法律規定的本級人大或者人大常委會職權范圍內的事項。
(3)議案應當在規定的時限內提 出。
(4)提出的議案應當按照法律規定的要求,寫清案由、案據和方案。

提案是政協委員向人民政協組織,並通過政協組織向人民代表大會或人民政府就有關國家或地方大政方針、社會生活等重大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的形式。

人大代表議案與政協委員提案的不同之處在於:

人民代表大會是權力機關,人大代表的議案一經通過,就具有法律效力。而人民政協是統一戰線組織,政協委員提案是民主監督的一種形式,沒有法律的約束力。

另外,人大代表議案,一般只在大會期間提出,而政協委員提案,既可在全體會議期間提出,也可在休會期間提出。

7. 議案、提案、建議有什麼區別

表議案與代表建議、批評和建議是有聯系的。1954年全國人大組織法規定了代表提出議案的制度。從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至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代表提出的議案都是由會議臨時設立的提案審查委員會在會議期間進行審查、提出審查意見並向會議報告,最終由會議審議、表決審查意見。由於那些議案的內容主要是對各方面工作提出的建議、批評和建議,涉及到的問題很多並不屬於全國人大的職權范圍,會議不好通過實質性的決議,只能決定轉交有關方面研究處理。因此,1982年全國人大組織法規定,代表對各方面工作的建議、批評和建議,都由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辦事機構交由有關機關和組織研究處理並負責答復。後來制定或者修改的有關法律,也作出了類似的規定。這樣比較符合實際,簡化了工作程序,代表既可以根據人大的職權范圍提出議案,也可以就各方面工作提出建議、批評和建議,代表表達訴求的方式增加了。由此可見,代表提出建議、批評和意見這一制度的產生與代表提出議案的制度密切相關。

代表議案與建議、批評和意見又有明顯的區別。一是作用不同。審議和表決議案是人大進行立法或者作出重大決策的開始,有關機關、組織研究處理並答復代表提出建議、批評和意見是與代表相互溝通和改進自身工作的過程,大多數情況與人大行使職權沒有直接關系。二是主體不同。代表提出議案必須達到法定人數,代表提出建議、批評和意見沒有人數上的要求。三是范圍不同。代表提出議案的內容應當符合本級人大職權范圍,代表提出建議、批評和意見的內容十分廣泛,大部分屬於政府工作范圍。四是處理方式不同。代表議案提出後,主席團決定是否列入會議議程或者先交有關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意見。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提出後,由人大常委會辦事機構或者鄉鎮人大主席團交由有關機關、組織研究處理並負責答復。

了解上面講的代表議案與建議、批評和意見的聯系與區別,在實踐中就要注意不要把屬於建議、批評和意見的作為議案提出,要實事求是地提出並寫好議案與建議、批評和意見。

8. 17、「兩會」中的議案和提案分別對應了哪一個會議

「議案」是指由法定機關和法定人員依照法定程序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或人大常委會會議進行審議,並要求人大會議討論、作出決定的議事原案。「提案」是人民政協的專用術語,是指參加政協的單位或者委員個人向全體會議或常務委員會提出的,經提案委員會審查立案,交付有關單位辦理的書面意見和建議。
兩者在提出主體范圍、立案方式、辦理方式、辦理時限等方面都有嚴格區別。
第一是提出主體不同。提出「議案」有嚴格的法律規定。根據地方組織法第18條規定,縣級以上人大代表要10人以上聯名、鄉鎮的人大代表要5人以上聯名才有提「議案」權。關於「提案」,依據提案工作條例第11條規定,政協委員可個人提,也可聯名提,人數不限。
第二是要求范圍不同。「議案」內容相對較窄。代表法第9條規定:「代表有權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提出屬於本級人民代表大會職權范圍內的議案。議案應當有案由、案據和方案。」而「提案」涉及的內容相對較寬。提案工作條例第12條規定,「提案」主題應當圍繞國家大政方針,有關統一戰線的重大問題,地方重要事務以及人民群眾普遍關心問題等方面提出。
第三是立案方法不同。根據地方組織法第18條規定,「議案」只有獲得大會主席團或人民代表大會表決通過才能成為大會議案。根據提案工作條例第17條規定,「提案」只要經過提案委員會審查,符合提案工作條例第三章規定的,便予以立案。
第四是法律效力不同。「議案」經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便具有了法律的約束力,承辦部門沒有辦與不辦的選擇,只有決定如何辦,怎樣辦好。而「提案」沒有人大議案這種法律上的約束力。

9. 人大代表提的是提案還是議案

法律分析:人大代表提的是提案。

法律依據:議案必須列入大會的議程予以審議,而提案的作用是供有關部門今後決策時參考,有可能被採納,也有可能不被採納。因此「提案」與「議案」是兩種性質根本不同的文種。首先,提案只能由政協委員提出,議案只能由人大代表提出。其次,在法律效力方面,人民代表大會是權力機關,人大代表的議案一經通過,就具有法律效力。協委員提案是民主監督的一種形式,沒有法律的約束力。最後,在提出時間方面,人大代表議案,一般只在大會期間提出,而政協委員提案,既可在全體會議期間提出,也可在休會期間提出。議案:「議案」是國務院2012年4月發布的新的《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中規定的15種公文文種之一。提案:通常由具有提案權的機關或議員(代表)提出,但其內容必須是屬於議事機關職權范圍內的事項,才能成為議案。

10. 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議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嗎

沒有法律效力。
沒有法律效力。提案只是兩會的政協委員提出的建議,不具備法律效力。提案的寫作主體是個人,作為政協委員和企事業單位的職工、股份制企業的股東具有向同級權力機關提出自己意見和建議的權利,個人的意見和建議只能用提案而不能用議案。

熱點內容
遼陽司法所 發布:2025-02-06 15:42:18 瀏覽:62
僱傭律師 發布:2025-02-06 15:30:25 瀏覽:278
刑事訴訟法第151條具體內容 發布:2025-02-06 15:09:35 瀏覽:271
法考界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教主 發布:2025-02-06 15:08:22 瀏覽:724
勞動法福建哺乳期 發布:2025-02-06 14:58:58 瀏覽:94
審議環保條例發言 發布:2025-02-06 14:57:38 瀏覽:757
信訪聽證會結論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6 14:35:04 瀏覽:602
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多久可以消除 發布:2025-02-06 14:32:33 瀏覽:576
去法院起訴去哪個法院 發布:2025-02-06 13:47:16 瀏覽:736
法考社會主義法治理論 發布:2025-02-06 13:46:41 瀏覽: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