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開收入證明法律責任
① 收入證明這個公司可以蓋章嗎請問會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嗎
這個可以蓋章的呀這個就是公司蓋章的要不讓的話誰來給你蓋章,收入證明的話如果是供車供房子的話一般單位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你把收入寫高點都沒事,但是出問題確實會有。
② 單位要求開收入證明屬於違法行為嗎
單位拒絕開收入證明不合法,因此產生勞動爭議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不利後果。用人單位必須書面記錄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數額、時間、領取者的姓名以及簽字,並保存兩年以上備查。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法律依據】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六條
用人單位應將工資支付給勞動者本人。勞動者本人因故不能領取工資時,可由其親屬或委託他人代領。
用人單位可委託銀行代發工資。
用人單位必須書面記錄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數額、時間、領取者的姓名以及簽字,並保存兩年以上備查。用人單位在支付工資時應向勞動者提供一份其個人的工資清單。
③ 公司開收入證明要承擔什麼責任
法律分析:要承擔該證明事項與員工實際收入相符的責任。用人單位在收人證明上加蓋公章,收入證明即具有法律效力。該證明不僅對第三人具有法律效力,對用人單位自身也產生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國家統計局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 第三條 工資總額是指各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
工資總額的計算應以直接支付給職工的全部勞動報酬為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九十條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當事人均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時合同成立。在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
④ 單位開虛假收入證明負什麼責任
【法律分析】
收入證明是對勞動者在職期間正常收入標準的確認,開假證明會被罰款,情節嚴重的會處拘役。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五十條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第五十一條 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
⑤ 公司幫個人開收入證明有風險嗎為什麼
公司給員工開收入證明,一般不會有風險,除非員工在開證明時對公司有所隱瞞。因為公司對自己屬下收入情況一目瞭然,客觀公正地開具證明,是其自身職責所在,並不需對員工利用證明買房、貸款等負擔自己的行為。但是,如果公司員工利用證明來通過訴訟手段向公司索要離職賠償,公司就要承擔風險。再者,公司為公司之外的人提供個人收入證明,就要承擔法律責任。因為本身不具有證明資格的人,公司逾越權利將他人攬入自己的名下,就要對其開的證明負擔風險。
因此,證明可以開,一定要符合本人客觀情況,絕不虛誇。
⑥ 買房收入證明公司蓋章需要承擔風險嗎
收入證明是對勞動者在職期間正常收入標準的確認。如果屬實的話,蓋公章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一般在辦理簽證、買房、銀行貸款,信用卡等會被要求由當事人單位出具的對經濟收入的證明。收入證明如果出現承擔責任的情形,可以起證據的作用。
法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三條規定 證據包括:
(一)當事人的陳述;
(二)書證;
(三)物證;
(四)視聽資料;
(五)電子數據;
(六)證人證言;
(七)鑒定意見;
(八)勘驗筆錄。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⑦ 單位開收入證明要負責任嗎
法律分析:要負刑事責任,對於出具虛假收入證明並已被查實的公司,銀行不得再採信其證明。如果公司進了銀行的「黑名單」,對於公司以後的項目貸款和融資都會產生不利的影響。如果用人公司沒有有效的證據證明誤工和收入證明是虛假的,證據的法律效力難以被否定,收入證明就有可能會成為認定工資標準的證據。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審理案件的,法院可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責。法院對公司存在上述行為的,可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責。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二十九條承擔資產評估、驗資、驗證、會計、審計、法律服務等職責的中介組織的人員故意提供虛假證明文件,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前款規定的人員,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犯前款罪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第一款規定的人員,嚴重不負責任,出具的證明文件有重大失實,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第二百三十一條單位犯本節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三十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本節各該條的規定處罰。
⑧ 公司給員工開收入證明幾年後不承擔責任
沒有固定期限,一般沒有風險
公司給員工開收入證明,一般不會有風險,除非員工在開證明時對公司有所隱瞞。因為公司對自己屬下收入情況一目瞭然,客觀公正地開具證明,是其自身職責所在,並不需對員工利用證明買房、貸款等負擔自己的行為。但是,如果公司員工利用證明來通過訴訟手段向公司索要離職賠償,公司就要承擔風險。再者,公司為公司之外的人提供個人收入證明,就要承擔法律責任。因為本身不具有證明資格的人,公司逾越權利將他人攬入自己的名下,就要對其開的證明負擔風險。
貸款開具收入證明兩年後不承擔責任。
收入證明,只能證明當時的收入水平,不對收入的持久性做保證。這個月是公司高管,月收入五萬,下個月離職了,就與公司沒有任何關系,公司不會對這月收入五萬承擔任何責任。
收入證明,是我國公民在日常生產生活經營活動中,所需要的對經濟收入的一種證明。一般在辦理簽證、銀行貸款,信用卡等會被要求由當事人單位出具的對經濟收入的證明。
建議開具收入證明時寫明:本證明僅限於某某辦理什麼事項使用,它用無效。單位開的收入證明,應當屬實,並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