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什麼手指手印的法律效力
❶ 用哪個手指按指印有法律效率
按手印時復具體用那個手指在製法律上沒有明確的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規定
第五條「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應當簽字或者蓋章。當事人在合同書上摁手印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具有與簽字或者蓋章同等的法律效力。」
合同簽署有三種方式:簽字、蓋章或手印,這三種方式都具同等的法律效力。這里的「手印」應為指紋印跡,而不是人的名章。人的任一指紋都具有法律效力。
(1)按什麼手指手印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如何正確進行指紋按印
1、使用專用的印泥或印油,同時避免它在手指上堆積,造成捺印指紋的模糊和不清晰。
2、顏色則紅色、藍色、黑色均可。其次,按指紋的順序是以右手的食指、拇指、中指為依次順序,如果右手手指有特殊情況,指紋按印不能滿足要求,可用左手的食指、拇指、中指依次代替,最好在指紋按印中註明。
3、應將手指平放在要按印的有關材料或文件上,從左至右用手指滾動按印,按印的力度大小適中,以保證紋路清晰地留在材料或文件上。
❷ 合同手指印按哪個手指
法律分析:在簽訂合同過程中,通常會在自己的簽名上面加蓋自己的指姆印,也有很多人經常會問到,在簽訂合同時加蓋自己的指姆印究竟應該用哪個手指呢,用左手或是用右手有沒有什麼區別呢在這里,我告訴大家:我國法律規定,在合同上摁手印的,與簽字或者蓋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但是法律並未明確規定摁手印具體用哪只手或是哪個手指。即是說,在合同上蓋手印時無論用左手還是右手的任一指頭均是可以的。只是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習慣性的用右手大拇指或是食指。因為通常情況下,十個手指頭中,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是相對更為重要的,是不容易缺失的。因此,建議大家在合同蓋手印時最好使用右手大拇指或是食指。當然,其他手指頭也是一樣的,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解釋二》 第五條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應當簽字或者蓋章。當事人在合同書上摁手印的,人民應當認定其具有與簽字或者蓋章同等的法律效力。
❸ 簽合同手印哪個手指
法律分析:合同按手印可以使用任意一個指頭,它們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一般來說,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是相對更為重要的,是不容易缺失的。因此,建議大家在合同蓋手印時最好使用右手大拇指或者食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九十條 第一款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當事人均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時合同成立。在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
❹ 手印按哪個手哪個手指
摁手印用哪個手指頭,法律暫無明確的規定,在生活實踐中,一般都是用右手食指來摁手印。
按手印這個,是中國自古以來簽訂契約的傳統方式。因為在1950年代尤其是清末以前,中國人文盲比例很高,絕大部分人不能認字寫字;因此簽訂相關契約或者其他法律文件,往往是找識字寫字的族人擬好法律文件,讓後由當事人畫押(按當事人自己理解畫一個文字或圖形),再加上當事人按指印,確認簽署了法律文件。
其實,古代的指印鑒定、比對,很難,也很不準確,但當時人們內向有信仰(也可能是迷信下恐懼上天的懲罰),再加上相關操作往往存在很多見證人,因此,一般都不敢對自己按手印的文件予以否認。為確保這個按手印的真實性,便於對比查證,一般採用右手大拇指摁手印;
其初始動機來自於右手是人的主要功能手(相較於左手),其次右手大拇指佔全手功能的約40%(傷殘鑒定上,如缺失右手大拇指,視同右手功能喪失約40%),可謂手指之王。其後,按手印普遍使用右手大拇指,為將來出現爭議尋找比對樣本(之前的手印)提供了最好保障,由此越來越強化了右手大拇指簽署法律文件的操作模式。
法院的解釋、合同法解釋(2009年)等,只是繼承和延續了該操作,但其並非按指印的來源。目前也沒有看到哪一部法律說一定要用哪一個手指捺印;右手大拇指是首選。
(4)按什麼手指手印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關於按手印,現代社會一般不會單獨使用,除非當事人不會寫字,按手印的好處在明確身份。
這一點可做到「毋庸置疑」,因為每個人的指紋具有絕對唯一性,但需要藉助高科技才能識別,故其缺陷也不容忽視,且按手印不易體現個人的自由意志,像舊社會的刑訊逼供中,屈打成招的最後一步,就是人的手印「被」按在罪狀上。
最慎重:簽名與按手印結合用
簽名、蓋章、按手印關繫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在落筆之前應該謹慎,如果存在被迫等情況,應該保存證據。同時,應看清楚合同協議的內容,切不可因為礙於情面而隨便簽字、蓋章、按手印。
❺ 按手印一般都是哪個手指
沒有規定用哪個手指按,十個手指按哪個都行,因為都是當事人的指紋,這個是做不假的和無可替代的,都用法律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第五條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應當簽字或者蓋章。當事人在合同書上摁手印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具有與簽字或者蓋章同等的法律效力。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
第一百九十九條
訊問犯罪嫌疑人,應當製作訊問筆錄。訊問筆錄應當忠實於原話,字跡清楚,詳細具體,並交犯罪嫌疑人核對。犯罪嫌疑人沒有閱讀能力的,應當向他宣讀。如果記載有遺漏或者差錯,應當補充或者改正。
犯罪嫌疑人認為訊問筆錄沒有錯誤的,由犯罪嫌疑人在筆錄上逐頁簽名、蓋章或者捺指印,
並在末頁寫明「以上筆錄我看過(向我宣讀過),和我說的相符」,同時簽名、蓋章、捺指印並註明日期。如果犯罪嫌疑人拒絕簽名、蓋章、捺指印的,檢察人員應當在筆錄上註明。訊問的檢察人員也應當在筆錄上簽名。
由以上法律條文並沒有規定要具體用哪個手指按,可見任何一個手指按手印都是用哪個法律效力的。
(5)按什麼手指手印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按手印注意事項
關於按手印,現代社會一般不會單獨使用,除非當事人不會寫字,按手印的好處在明確身份。
最慎重:簽名與按手印結合用
簽名、蓋章、按手印關繫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在落筆之前應該謹慎,如果存在被迫等情況,應該保存證據。同時,應看清楚合同協議的內容,切不可因為礙於情面而隨便簽字、蓋章、按手印。
在司法實踐中,最為慎重的選擇就是簽名與按手印的結合,簽名是個人自然的書寫流露,是個人真實意思的體現,可也有行為人事後不認可他人代簽的情況,而按手印雖不易識別,但其確定身份的作用某種程度上可一舉定紛爭。
因此,簽名與按手印相結合能互取其長,互補其短,是規避風險的實用性選擇。
❻ 哪個手指紋具有法律效應
哪個手指紋都具有法律效力。
根據《合同法解釋二》第五條規定「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應當簽字或者蓋章。當事人在合同書上摁手印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具有與簽字或者蓋章同等的法律效力。」法律認可摁手印與簽字或者蓋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通常人們是用大拇指摁手印的。法律並沒有規定必須摁哪個手指印才具有法律效應。
❼ 按手印用哪個手指
摁手印用哪個手指頭,法律暫無明確的規定,在生活實踐中,一般都是習慣用右手食指來摁手印。
摁手印在法律上會認為跟簽名的一樣有效。換句話說,簽合同幾個不同的確認方式:可以簽字或者按手印,三個任選一個都生效。
手印最大好處在於不像簽名那樣容易塗改,因為有些人會偷偷寫個錯名字,有些人會因為這個原因而耍賴。所以一旦沒發現對方寫的名字與身份證上的名字一一對應,那麼借錢的人就很可能有逃避還款的動機。
所以,在日常民間借貸中,你為了保證最後能收回款,所以簽署借條時,對方簽名後最好要他再按個手印,這樣才能做到萬無一失。
(7)按什麼手指手印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第五條規定:「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應當簽字或者蓋章。當事人在合同書上摁手印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具有與簽字或者蓋章同等的法律效力。」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第一百九十九條:「訊問犯罪嫌疑人,應當製作訊問筆錄。訊問筆錄應當忠實於原話,字跡清楚,詳細具體,並交犯罪嫌疑人核對。犯罪嫌疑人沒有閱讀能力的,應當向他宣讀。如果記載有遺漏或者差錯,應當補充或者改正。
犯罪嫌疑人認為訊問筆錄沒有錯誤的,由犯罪嫌疑人在筆錄上逐頁簽名、蓋章或者捺指印,並在末頁寫明「以上筆錄我看過(向我宣讀過)。
和我說的相符」,同時簽名、蓋章、捺指印並註明日期。如果犯罪嫌疑人拒絕簽名、蓋章、捺指印的,檢察人員應當在筆錄上註明。訊問的檢察人員也應當在筆錄上簽名。
從上面的法律對定可以看出,簽名和摁手印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而在生活實踐中,最為慎重的選擇就是簽名與摁手印二者皆用。
❽ 合同按手印用哪個手指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我國法律對簽訂合同時用哪個手指按手印是沒有明確規定的,一般情況下是用右手的大拇指或者食指按手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九十條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當事人均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時合同成立。在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