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違法犯罪法律責任
『壹』 完善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規定,有什麼新規定
目前針對未成年人犯罪確實有了新的規定,這個規定主要是集中在年齡的限制上,我們知道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其實現在的法律也在與時俱進,都需要根據當下的環境做出適當調整,關於題主問的這個問題,我會從以下幾點做詳細解答。
一、完善低齡未成年人犯罪的規定是怎麼回事?
其實這一次草案的調整主要集中在未成年人犯罪、知識產權犯罪以及冒用他人身份三項,因為題主問的是關於未成年人犯罪的問題,所以我在這里主要講關於未成年人犯罪草案的調整。我們都知道以前的未成年人犯罪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用負法律責任的,這個時候主要責任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但是隨著社會時代的進步,社會上也出現了很多關於未成年人犯罪的惡性事件,所以針對這樣的一個情況,目前刑法的修正案上已經出現了一些調整。
『貳』 青少年犯罪也必須負的刑事責任是哪些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有:1、故意殺人。2、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3、強奸。4、搶劫。5、販賣毒品。6、放火。7、爆炸。8、投毒。須承擔刑事責任。希望對你有幫助。
『叄』 青少年違法犯罪怎樣受法律追究
年滿十四周歲對八類犯罪會追究刑事責任,即故意殺人,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年滿十六周歲對所有犯罪都追究刑事責任。不滿十四周歲不負刑事責任。
『肆』 青少年犯罪的處罰方式是怎樣的
法律分析: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
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應當依法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七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
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伍』 青少年違法犯罪怎麼樣受法律追究
青少年違法犯罪的話,如果這個青少年屬於未滿18周歲年齡,那麼一般是由衛檢部門負責處理,但是對於他違法行為一般是可以封存的。
『陸』 青少年違法犯罪什麼受到法律追究
朋友你好,如果是已經成年的青少年的話,違法犯罪會和成員說要的法律追求是一樣的,未成年則會送往少管所
『柒』 青少年違法犯罪應當受法律追究嗎
青少年違法犯罪應當受法律追究,因為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7)青少年違法犯罪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四條 對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責任,實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
司法機關辦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應當保障未成年人行使其訴訟權利,保障未成年人得到法律幫助,並根據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點和犯罪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法制教育。對於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的未成年學生,在人民法院的判決生效以前,不得取消其學籍。
『捌』 未滿18歲的青少年犯法會追究刑事責任嗎
根據我國的法律規定,未成年人犯罪是否承擔責任的情況分為以下三種:
1、不滿14周歲:完全不負刑事責任。
2、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只有犯第十七條規定的八罪才負刑事責任,但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3、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完全負刑事責任,但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具體的內容如下: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玖』 青少年犯罪法律規定如何處罰
法律分析:青少年犯罪法律規定的處罰:第一, 絕對無責任年齡階段的犯罪 .指不滿14周歲的人對所有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都不應該承擔刑事責任。第二,相對有責任年齡階段的犯罪。指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只對幾種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負刑事責任。即「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第三,從寬責任年齡階段的犯罪。指對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實施了犯罪且依法應承擔刑事責任的人,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七條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對依照前三款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
第十七條之一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拾』 14歲,犯罪要負法律責任嗎
不滿14周歲的(含14周歲生日當天),對任何犯罪不負刑事責任。
14周歲以上不滿16周歲的(14周歲生日的第二天到周歲生日當天),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但是並不是僅限於這類罪名,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的答復:刑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八種犯罪,是指具體犯罪行為而不是具體罪名。
對於刑法第十七條中規定的「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是指只要故意實施了殺人、傷害行為並且造成了致人重傷,死亡後果的,都應負刑事責任。而不是指只有犯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的,才負刑事責任,綁架撕票的,不負刑事責任。
對於司法實踐中出現的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綁架人質後殺害被綁架人,拐賣婦女、兒童而故意造成被拐賣婦女、兒童重傷或者死亡的行為,依照刑法是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的。
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減輕處罰並不得適用死刑。
(10)青少年違法犯罪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歸責原則
歸責原則體現了立法者的價值取向,是責任立法的指導方針,也是指導法律適用的基本准則。歸責一般必須遵循以下法律原則:
1、責任法定原則。其含義包括:
(1)違法行為發生後應當按照法律事先規定的性質、范圍、程度、期限、方式追究違法者的責任;作為一種否定性法律後果,它應當由法律規范預先規定。
(2)排除無法律依據的責任,即責任擅斷和「非法責罰」。
(3)在一般情況下要排除對行為人有害的既往追溯。
2、因果聯系原則。其含義包括:
(1)在認定行為人違法責任之前,應當首先確認行為與危害或損害結果之間的因果聯系,這是認定法律責任的重要事實依據。
(2)在認定行為人違法責任之前,應當首先確認意志、思想等主觀方面因素與外部行為之間的因果聯系,有時這也是區分有責任與無責任的重要因素。
(3)在認定行為人違法責任之前,應當區分這種因果聯系是必然的還是偶然的,直接的還是間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