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運動受傷法律責任

運動受傷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5-11 09:46:25

㈠ 運動損傷是否適用侵權責任法律

運動損傷不適用《侵權責任法》,適用《民法典》的相關規定。自願參加具有一定風險的文體活動,因其他參加者的行為受到損害的,受害人不得請求其他參加者承擔侵權責任;但是其他參加者對損害的發生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除外。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六條
自願參加具有一定風險的文體活動,因其他參加者的行為受到損害的,受害人不得請求其他參加者承擔侵權責任;但是,其他參加者對損害的發生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除外。活動組織者的責任適用本法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條至第一千二百零一條的規定。

㈡ 籃球比賽中意外受傷責任人要不要賠償

適當的體育運動,對人的身心健康有益。不過,諸如打籃球等較為激烈的競技運動中,受傷是難以避免的。事實上,原本的「球友」因為賠償問題「反目成仇」,甚至對簿公堂也都屢見不鮮。

那麼,受傷的一方能否向行為人要求賠償?可能還涉及哪些主體需要承擔責任?

根據以往判決案例,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一庭已經明確,體育活動中發生人身損害,原則上不由行為人分擔損失。但如果行為人在體育活動中嚴重違背運動規則且損害後果特別嚴重的,可以酌情予以適當補償。

此外,從司法實踐中來看,賽事主辦方、學校等相關主體,如果沒有盡到自身義務,也需要承擔一定責任。

無特殊情形

行為人不承擔侵權賠償責任

2017年12月,王兵與劉強等多人在河南許昌某中學籃球場相約踢足球。劉強在防守過程中,與王兵發生沖撞,導致其受傷。後經鑒定,王兵構成十級傷殘。他認為,劉強在防守中將自己碰倒,導致受傷,應該承擔賠償責任。

雙方後因協商無果,訴諸法庭。王兵要求劉強賠償醫葯費、誤工費等各項損失合計11萬多元。

河南省許昌市魏都區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時認為,體育競技活動本身就存在一定的人身危險性,雙方當事人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且經常參加體育競技活動,對該活動潛在的危險和可能的損害應當是有預見和認知的,因此劉強不應當承擔侵權賠償責任。

但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32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24條等的相關規定,受害人和行為人對損害的發生都沒有過錯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由雙方分擔損失。依據公平原則,法院判決劉強賠償王兵醫療費等各項損失共計20218.39元。

一審判決後,劉強不服,提起上訴。二審法院河南省許昌市中級人民法院則認為,一審法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24條的規定,確認由雙方共同分擔損失並無不當,判決維持原判。

記者檢索中國裁判文書網發現,也有類似案件中,法院判決行為人不承擔侵權賠償責任,也不分擔損失。

2017年2月,李正與周南峰在打籃球時發生沖撞,導致李正摔傷骨折。隨後,李正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賠償其醫療費、誤工費等損失。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在二審此案時認為,競技體育運動中出現人身傷害事件屬於正常現象,損害後果除行為人主觀故意所致以外,一般應由受害人自行承擔。因為參與者系自願參加這種帶有危險性的體育比賽,同時其又對所參與項目的危險性具有充分的認識,應視為「同意甘冒風險」即「同意風險自擔」。因而只要行為人沒有侵害受害人的惡意或嚴重違反比賽規則,行為人對其引起損害的後果就沒有過錯,不承擔侵權賠償責任。

該院認為,公平原則作為侵權責任法根據實際情況作出的特別規定,僅適用於特殊情形,比如僅適用於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具體加害人不明,由可能加害人分擔損失;意外情況下造成的損害;為對方利益或者共同利益進行的活動中受到損害。

適用公平原則的意外傷害應限制在極少數意外傷害事件中,不應將對調整極少數意外傷害情況下的公平原則適用於日常體育活動的風險負擔。

行為人不應該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也不應適用公平原則分擔損失,否則對抗性體育運動的參賽者將人人自危,不利於體育運動的健康發展。

李正隨後又向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提出再審,北京市高院認為二審判決並無不當,駁回了再審申請。

事實上,最高法民一庭就此類案件的審判也給出了意見。在最高院《民事審判指導與參考》指導性案例集成(四)侵權責任篇中指出,對於在體育活動中發生的人身損害,考慮到受害者對參加體育活動所可能的風險具有合理的預見、該損害發生在體育運動場合,行為人的手段和行為方式等因素,原則上不應由行為人分擔損失。如果行為人在體育活動中嚴重違背運動規則且損害結果特別嚴重的,可以酌情給予適當補償。

學校、賽事主辦方等應盡到

自身義務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類案件中,許多當事人是在學校的未成年人,或者參加了競技類的比賽活動,學校、賽事主辦方等主體若未盡到自身義務,也需要承擔一定責任。

2015年5月,李紅梅和楊怡都參加了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爾勒市舉辦的一場羽毛球賽。混雙比賽中,李紅梅與楊怡在爭搶一個球的過程中,被楊怡擊中左眼受傷。後經鑒定,李紅梅構成十級傷殘。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爾勒市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時認為,楊怡與李紅梅之間,應屬於體育比賽中的合理碰撞,楊怡不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但賽事秩序冊的第10條第5項中明確規定,運動員報名參賽前,須自行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且必須與組委會簽訂免責協議,方可參加比賽,李紅梅未按照比賽秩序冊上的該規定購買相關的意外險,與組委會也沒有簽訂免責協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37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6條規定,作為該項賽事的主辦方和承辦方,對運動員的人身應盡到保障義務,未盡到的,應承擔賠償責任或補充賠償責任。原告沒有購買保險參賽,比賽的主辦承辦方未盡到相應的監督審查保障義務。應由主辦方承擔賠償責任,承辦方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㈢ 一起打球受傷其他人有責任嗎

法律分析:原則上,按過錯責任原則,一起打球的人是不需要承擔責任的。一、如果是輕傷之類的,對方並無過錯,按過錯責任原則,應當自行承擔責任;二、如果受重傷,此時不適用過錯責任原則,應適用公平原則;1、如果不是沖撞之類的行為造成的,而是自己造成的,那自行承擔;2、如果是沖撞等行為造成的,雙方都沒有過錯:受傷發生在打球身體對抗過程中。由於打球運動本身具有身體對抗的特點,無法認定誰在對抗過程中存在過錯。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八十六條 受害人和行為人對損害的發生都沒有過錯的,依照法律的規定由雙方分擔損失。

㈣ 打籃球造成他人受傷責任認定

法律分析:由於行為人在打籃球過程中沒有故意,不用行為人負全責,承擔公平補償責任。在這種事故中,投籃、上籃等屬於正常的體育運動行為,行為人並沒有故意侵害對方的過錯行為,行為人的行為不屬於故意傷害的侵權行為,不應承擔侵權的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過錯責任原則】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㈤ 學生在學校參加運動會受傷了學校承擔責任嗎

學校有義務保障學生在學校期間的安全,並盡到注意義務,學生在學校受到傷害,學校應擔承擔相應的責任。

針對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傷害的,《侵權責任法》則明確,學校、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責任。該條文的規定體現了學校、其他教育機構承擔責任的原則是以存在過錯為前提。(過錯責任原則)

根據《侵權責任法》第二十四條公平責任原則規定:當事人雙方在對造成損害均無過錯,但是依照法律規定又不能適用無過錯責任的情況下,由人民法院根據公平的觀念,在考慮加害人的損害、雙方當事人的財產狀況及其他相關情況的基礎上,判令加害人對受害人的財產損失予以適當補償。(公平責任原則)

注意事項:

比賽期間,學生不得進入安全警示範圍,不得在跑道上逗留或橫穿跑道,不得站在賽區內影響比賽,危及安全。

班主任要了解學生身體狀況,凡有高血壓、心臟病及其他不適合參加劇烈運動之疾病的學生一律不準參加比賽。參賽學生要有家長同意的回執條。

各班應在劃定區域觀看比賽,舉止文明,並保持觀看區的清潔衛生。愛護校園內的一草一木,不留下任何廢棄物。

㈥ 打籃球受傷責任賠償問題!!!

打球受傷是正常的,只不過是嘴列了而已,人家上次被撞得骨折都沒叫人賠,這只是意外事故,你並不是故意的,如果他們因此而一直向你索要賠款,你就可以告他們敲詐,因為你已經做得該做的責任了,他們這樣會給你精神壓力,你反而可以告他們侵害你的權利。以後見了他那種人不要躲著,你要想我已經付了你的那份錢,你沒有理由再讓我賠你本不屬於你的錢。不要去想這事情,因為這會給你高考增加精神壓力,告訴你把這件事想開的一個方法,就是你可以把這個事情當作寫作素材,來反應一些社會問題,和現在人的思想,這樣就容易釋懷了!
祝願高考得佳

㈦ 參與競技性體育運動受傷,誰來承擔責任

我們在生活中參加各種各樣的體育運動,就避免不了會受傷,因為這些體育運動都具有一定的安全隱患了,世界上哪一個運動員不是遍體鱗傷。這些傷痛是不可避免的,那麼我們受傷之後,尤其是對於這種競爭性的運動,我們應該由誰來負責有誰來幫助我們賠償醫療費能損失,如果我們是自願加入這些經濟活動的話,那麼如果我們受到了損傷也不得讓其他人承擔任何責任,但是如果是我們由於被他人的一些行為,導致我們受傷的話,那麼我們可以在道德上要求這個人來復我們的一部分醫療費用,但是如果我們自己造成的傷害的話,那麼只能用自己來承擔。

㈧ 法律糾紛,籃球場地比賽受傷,誰負責任

在根據規則進行的比賽中受傷,屬於意外事件。在從事身體接觸較多、對抗性較強的比賽時,參賽者自願參加,視為甘冒風險行為,只能由受害者本人承擔相關損失。

㈨ 球場打球受傷怎麼負責

法律分析:籃球運動具有群體性、對抗性及人身危險性,出現人身傷害事件屬於正常現象,應在意料之中,參與者無一例外地處於潛在的危險之中,既是危險的潛在製造者,又是危險的潛在承擔者。運動中出現的正當危險後果是被允許的,參與者有可能成為危險後果的實際承擔者,而正當危險的製造者不應為此付出代價。留波的行為不違反運動規則,不存在過失,不屬侵權行為。所以正常情況下,籃球屬於競技類運動,參與者均自甘風險,若非故意或者過失,那麼就不應該承擔不利後果。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六條 醫療費根據醫療機構出具的醫葯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結合病歷和診斷證明等相關證據確定。賠償義務人對治療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異議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醫療費的賠償數額,按照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實際發生的數額確定。器官功能恢復訓練所必要的康復費、適當的整容費以及其他後續治療費,賠償權利人可以待實際發生後另行起訴。但根據醫療證明或者鑒定結論確定必然發生的費用,可以與已經發生的醫療費一並予以賠償。

㈩ 運動損傷是否適用侵權責任法

法律分析: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根據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因此,若運動損傷是由他人的過錯造成的,則可以適用侵權責任法,請求他人依法承擔侵權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條 民事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百八十三條 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條 侵權行為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條 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熱點內容
銀川律師電話 發布:2025-02-06 11:55:40 瀏覽:972
安陽免費法律援助 發布:2025-02-06 11:31:06 瀏覽:583
黃河管理和保護條例 發布:2025-02-06 11:11:26 瀏覽:872
開平法律援助中心在哪裡 發布:2025-02-06 11:06:57 瀏覽:886
在職法律碩士全日制 發布:2025-02-06 10:44:51 瀏覽:539
員工道德經 發布:2025-02-06 10:33:31 瀏覽:248
試述行政法上的控權理論 發布:2025-02-06 10:33:20 瀏覽:544
勞動法對社保的社會意義 發布:2025-02-06 09:39:12 瀏覽:90
任慧律師 發布:2025-02-06 09:15:42 瀏覽:238
對照準則條例自查報告 發布:2025-02-06 09:07:41 瀏覽: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