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主體的法律責任
❶ 消防法規定什麼是本單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
法律分析:法人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非法人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應確定本單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其他單位可以根據需要確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定期向消防安全責任人報告消防安全情況,及時報告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問題。未確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的單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由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人負責實施。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第十六條機關、團體、企業、事業等單位應當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職責:(一)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制定本單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規程,制定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二)按照國家標准、行業標准配置消防設施、器材,設置消防安全標志,並定期組織檢驗、維修,確保完好有效;(三)對建築消防設施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面檢測,確保完好有效,檢測記錄應當完整准確,存檔備查;(四)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通道暢通,保證防火防煙分區、防火間距符合消防技術標准;(五)組織防火檢查,及時消除火災隱患;(六)組織進行有針對性的消防演練;(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職責。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
❷ 消防責任是租房者承擔還是房主承擔
一般情況下,以雙方簽署的《房屋租賃合同》中關於消防責任的約定為依據來明確消防責任承擔主體。但是在實際情況中,很多租房合同未提及消防責任主體問題。根據法律規定,如果因承租人在承租期限內使用不當導致的消防事故,應由承租人承擔相應責任;如因房屋基礎設施、條件未達到消防安全標准導致的消防事故,由房主承擔責任
法律分析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承租方與出租方和物業管理公司在消防安全責任方面,均有維護消防安全、預防火災等義務,具體細化的權利義務內容可由當事人簽署相關協議(房屋租賃協議和物業服務協議等)進行約定。一、對於房屋中設計或者施工未符合國家工程建設消防技術標準的,由設計單位或施工單位承擔責任;二、出租方對於房屋的基礎設施、改造裝修等行為需符合消防安全標准,如因房屋自身原因造成消防事故,由出租方承擔責任;三、承租方由於在房屋租賃期間對房屋的使用或管理不當導致消防事故,由承租方承擔相應責任。四、一般情況下房屋的消防安全主體責任人應為房屋所有權人,但如發生消防安全事故,則根據雙方過失程度來明確責任主體。建議在租賃合同中明確消防責任主體和責任范圍,避免因義務界限不清導致消防安全事故的發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第十八條 同一建築物由兩個以上單位管理或者使用的,應當明確各方的消防安全責任,並確定責任人對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築消防設施和消防車通道進行統一管理。住宅區的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對管理區域內的共用消防設施進行維護管理,提供消防安全防範服務。
❸ 消防安全事故應當負刑事責任嗎
消防責任事故罪的刑事責任是:違反消防管理法規造成嚴重後果的,對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條
違反消防管理法規,經消防監督機構通知採取改正措施而拒絕執行,造成嚴重後果的,對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十三條
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❹ 消防責任劃分
法律分析: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消防工作,政府主要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分管負責人為主要責任人。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消防工作實施監督管理,其他有關部門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要求,在各自職責范圍內依法依規做好本行業、本系統的消防安全工作。機關、團體、企業、事業等單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實際控制人是本單位、本場所消防安全責任人,對本單位、本場所消防安全全面負責。
法律依據:《消防安全責任制實施辦法》
第二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消防工作,政府主要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分管負責人為主要責任人,班子其他成員對分管范圍內的消防工作負領導責任。
第三條 國務院公安部門對全國的消防工作實施監督管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消防工作實施監督管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要求,在各自職責范圍內依法依規做好本行業、本系統的消防安全工作。
第四條 堅持安全自查、隱患自除、責任自負。機關、團體、企業、事業等單位是消防安全的責任主體,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實際控制人是本單位、本場所消防安全責任人,對本單位、本場所消防安全全面負責。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應當確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組織實施本單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❺ 消防安全的責任主體堅持什麼原則
消防工作的基本原則是堅持專門機關與群眾相結合。具體如下:
1、「誰主管,誰負責」原則。「誰主管哪項工作,誰就對哪項工作中的消防安全負責,具體可簡述為:一個地區、一個系統、一個單位的消防安全工作要由本地區、本系統、本單位負責;單位的法人代表要對本單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負責,是當然的防火責任人;分管其他工作的領導和各業務部門,要對分管業務范圍內的消防安全工作負責;車間、班組領導,要對本車間、班組的消防安全工作負責;
2、依靠群眾的原則。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礎是做好群眾工作,要採取各種方式方法,向群眾普及消防知識,提高群眾的消防意識和防災抗災能力;要組織群眾中的骨幹,建立義務消防組織,開展群眾性的防火、滅火工作;
3、依法管理的原則。依法管理就是單位的領導和主管或職能部門依照國家立法機關和行政機關制定頒發的法律、法令、條例、規定等法規,對消防安全事務進行管理。我國將逐步形成以消防法為基本法律,由行政法規和技術標准、規范與地方性法規相結合的消防法規體系。
這是任何單位建立消防安全秩序的重要依據,不僅具有引導、教育、評價、調整人們行為的規范作用。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第二條 消防工作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按照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單位全面負責、公民積極參與的原則,實行消防安全責任制,建立健全社會化的消防工作網路。第五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維護消防安全、保護消防設施、預防火災、報告火警的義務。任何單位和成年人都有參加有組織的滅火工作的義務。第六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開展經常性的消防宣傳教育,提高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識。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等單位,應當加強對本單位人員的消防宣傳教育。
公安機關及其消防機構應當加強消防法律、法規的宣傳,並督促、指導、協助有關單位做好消防宣傳教育工作。
教育、人力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和學校、有關職業培訓機構應當將消防知識納入教育、教學、培訓的內容。
新聞、廣播、電視等有關單位,應當有針對性地面向社會進行消防宣傳教育。
工會、共產主義青年團、婦女聯合會等團體應當結合各自工作對象的特點,組織開展消防宣傳教育。
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應當協助人民政府以及公安機關等部門,加強消防宣傳教育
❻ 消防安全責任人承擔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消防安全責任人是對單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負責的人。一般法人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或非法人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是單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政府主要負責人為轄區消防安全責任人。
相關職責:
一、貫徹執行消防法規和上級有關指示、規定;
二、向上一級防火安全責任人負責,做好本崗位的防火工作;
三、落實防火制度及安全操作規程;
四、及時發現、整改消防問題、火險隱患;
五、學習消防知識,提高防火,滅火技能,做到「五知」「三會」(知本崗位的火災危險性,知本崗位的防火措施和制度,知本單位的防火責任人及消防專干或兼干,知火警電話「 119 」,知滅火基本方法措施。會報火警,會使用各種滅火器材,會組織人員疏散);
六、下班時切斷電源,關好窗戶、水龍頭,鎖好門,防止火災、水災事故的發生。
對未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職責或者違反單位消防安全制度的行為,應當依照有關規定對責任人員給予行政紀律處分或者其他處理。
❼ 消防安全責任人是誰
法律分析: 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的工作全面消防安全責任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第十六條 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一般法人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或非法人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是單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 政府主要負責人為轄區消防安全責任人。機關、團體、企業、事業等單位應當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職責:(一)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制定本單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規程,制定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二)按照國家標准、行業標准配置消防設施、器材,設置消防安全標志,並定期組織檢驗、維修,確保完好有效;(三)對建築消防設施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面檢測,確保完好有效,檢測記錄應當完整准確,存檔備查;(四)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通道暢通,保證防火防煙分區、防火間距符合消防技術標准;(五)組織防火檢查,及時消除火災隱患;(六)組織進行有針對性的消防演練;(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職責。
❽ 單位發生火災單位消防責任人需要負法律責任嗎
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單位發生火災,專對未依法履行消防安屬全職責或者違反單位消防安全制度的,應當負相關責任。
《消防法》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第四十九條規定,對有關單位有違反《消防法》規定的違法行為,分別給予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警告、罰款、拘留的行政處罰;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警告、罰款或者拘留。
❾ 如何落實消防安全責任
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如下:
1、要配備齊全消防設施、器材,並保持完好有效;
2、落實巡查檢查制度,嚴禁商住不分、使用明火作業、存放易燃物品、電線亂拉亂接等危險行為;
3、要經常檢查建築物狀況,及時消除建築安全隱患;
4、嚴禁違章搭建、佔用防火間距,嚴禁堵塞消防通道或者損壞和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設施、器材;
5、要定期組織開展員工培訓,舉辦應急逃生疏散演習,提高單位員工的「四個能力」,即,檢查消除火災隱患的能力,組織撲救初起火災的能力,組織人員疏散逃生的能力,消防宣傳教育培訓的能力。
消防員職責主要有消滅火災、搶救災害、消防安全設施稽查與消防安全知識宣傳等,同時也參與救護工作(道路救援、救護車救援)、為民服務、自來水公司安全水源查察、內部勤務等工作。國務院應急管理部門對全國的消防工作實施監督管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急管理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消防工作實施監督管理,並由本級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機構負責實施。軍事設施的消防工作,由其主管單位監督管理,消防救援機構協助,礦井地下部分、核電廠、海上石油天然氣設施的消防工作,由其主管單位監督管理。消防員不僅具有強健身體,適用各種復雜、多變和危險的環境,而且要求消防員具有過硬的業務本領,精通消防業務理論和滅火技術、戰術,同時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遇到危險時情緒穩定,不慌、不懼,保持良好的觀察、記憶、判斷和思維能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第五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維護消防安全、保護消防設施、預防火災、報告火警的義務。任何單位和成年人都有參加有組織的滅火工作的義務。
❿ 高層民用建築消防安全責任主體
高層民用建築消防安全責任主體高層民用建築的業主和使用人。
對高層民用建築的消防安全負責。高層民用建築的業主、使用人是單位的,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高層民用建築的業主,使用人可以委託物業服務企業或者消防技術服務機構等專業服務單位提供消防安全服務,並應當在服務合同中約定消防安全服務的具體內容。同一高層民用建築有兩個及以上業主、使用人的,各業主、使用人對其專有部分的消防安全負責,對共有部分的消防安全共同負責。
同一高層民用建築有兩個及以上業主、使用人的,應當共同委託物業服務企業,或者明確一個業主、使用人作為統一管理人,對共有部分的消防安全實行統一管理,協調、指導業主、使用人共同做好整棟建築的消防安全工作,並通過書面形式約定各方消防安全責任。高層民用建築以承包,租賃或者委託經營,管理等形式交由承包人,承租人,經營管理人使用的,當事人在訂立承包,租賃,委託管理等合同時,應當明確各方消防安全責任。委託方,出租方依照法律規定,可以對承包方,承租方,受託方的消防安全工作統一協調,管理。
《高層民用建築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第十一條 消防救援機構和其他負責消防監督檢查的機構依法對高層民用建築進行消防監督檢查,督促業主、使用人、受委託的消防服務單位等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火災隱患,通知有關單位或者個人立即採取措施消除隱患。
消防救援機構應當加強高層民用建築消防安全法律、法規的宣傳,督促、指導有關單位做好高層民用建築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