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層級法律責任清單行政許可
① 行政機關違法實施行政許可該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國家賠償,刑事責抄任,行政責任。襲
實施行政許可是行政行為,行政部門、執法部門都是政府機構,換名話說就是政府行為,當然不涉及民事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第六十九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行政機關或者其上級行政機關,根據利害關系人的請求或者依據職權,可以撤銷行政許可:
(一)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作出准予行政許可決定的;
(二)超越法定職權作出准予行政許可決定的;
(三)違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行政許可決定的;
(四)對不具備申請資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條件的申請人准予行政許可的;
(五)依法可以撤銷行政許可的其他情形。
被許可人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行政許可的,應當予以撤銷。
依照前兩款的規定撤銷行政許可,可能對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不予撤銷。
依照本條第一款的規定撤銷行政許可,被許可人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行政機關應當依法給予賠償。依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撤銷行政許可的,被許可人基於行政許可取得的利益不受保護。
② 行政機關違法實施行政許可後,可能承擔的法律責任
行政機關違法實施行政許可後,根據行政訴訟法的相關法律規定,行政相關人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行政訴訟法》第二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前款所稱行政行為,包括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組織作出的行政行為。
③ 三個清單(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如何理解
權力清單:
是明確權力邊界。即政府該管什麼,不該管什麼,哪些該審批,哪些不該審批,到底有哪些程序和流程等,都用制度形式定格下來,讓政府「法無授權不可為」。是實行政務公開。即權力清單不是內部掌握,而要求「曬」出來,置於公眾和社會的監督視野之下。
負面清單:
指國務院以清單方式明確列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禁止和限制投資經營的行業、領域、業務等,各級政府依法採取相應管理措施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市場准入負面清單以外的行業、領域、業務等,各類市場主體皆可依法平等進入。
責任清單:
明確了省級政府部門必須承擔哪些責任、必須做哪些事情。每個部門的「職責邊界」被明確。
(3)政府層級法律責任清單行政許可擴展閱讀:
責任清單的推動
2015年3月5日上午9時,中國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開幕會,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
李克強:加大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改革力度。2015年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事項,全部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建立規范行政審批的管理制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進一步簡化注冊資本登記,逐步實現「三證合一」,清理規范中介服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權力清單
網路-責任清單
網路-負面清單
④ 違反行政許可法的行政法律責任形式主要有哪些
試參考...
法律責任的承擔形式
1、違法設定許可的 法律責任
行政許可行為 是法律授予的權力。《行政許可法》規定,行政許可只有法律、 行政法規 或者在法定授權范圍內才能設定行政許可。行政機關不得自行設立或實施任何行政許可,未經法律授權的任何許可行為,都是違法行為,同時存在故意過錯,就構成了承擔法律責任的必備條件。因此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凡違反行政許可法規定設定許可的,即本無設定行政許可許可權而設定許可,或者直接實施未經法律授權的行政許可,就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按照《行政許可法》的規定,由有關機關(其上級機關或者監察機關)責令該行政機關改正,或者以依法撤銷許可的形式追究其法律責任。
2、越權實施行政許可的法律責任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實施行政許可應當遵守職權法定的原則。超越法定的許可權而作出了不屬於自己職權范圍的行政許可,就是一種違法行為。具體包括:
(1)無許可權許可。即沒有行政許可權的機關實施了行政許可。
(2)越級許可。下級行使了本應由其上級行使的行政許可,或者上級行使了本應由其下級行使的行政許可,如屬地管理的事項等。
(3)超越許可的地域。超越了行使行政許可權的地域范圍,如甲地行政機關許可了應由乙地管理的事項。這些同樣是違反法律規定的行為,且有故意過錯,同樣要應由有關機關(其上級機關或者監察機關)責令該行政機關改正,或者依法撤銷許可。
3、違反法定許可內容的法律責任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實施許可時,所依據的事實錯誤,不履行法定的許可 職責 ,違反了行政許可的原則。
一是行政機關在受理申請後應當審查是否符合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條件、標准,如果符合,行政機關就應當作出准予行政許可的決定。如果不符合法定條件,行政機關就應作出不予行政許可的書面決定,並說明不予行政許可的理由和依據。不符合法定條件的申請人准予許可或者越權作出准予 行政決定 的行為,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就構成了違法行為。
二是行政機關在受理申請人的行政申請並進行審查後,對符合法定條件、形式的申請項目,應當在法定期限內作出准予行政許可的書面決定。相反,如果符合法定條件的申請沒有給予許可或者沒有在法定期限內作出許可決定的,就應為行政許可違法。
三是根據行政許可法的規定,對於有限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和有限有限公共資源的有效配置以及直接關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業的市場准入等需要賦予特定權力的行政事項,行政機關應當通過招標、拍賣等公平競爭的方式擇優作出行政許可;對於提供公眾服務並且直接關系公共利益的職業、行業,需要確定具備特殊信譽、特殊條件或者特殊技能的資格、資質的行政許可事項,行政機關應當依法舉行考試,根據考試成績擇優作出准予許可的決定。因此,行政機關在實施許可的過程中,應當根據招標、拍賣、考試結果作出許可而未進行招標、拍賣、考試,或者不依據招標、拍賣、考試結果,不擇優作出行政許可的均應視為違法行為。四是行政機關在許可後不履行法定的監督責任或者履行監督不力,違背了法定的「誰許可,誰監督」的原則,造成嚴重後果的,同樣是違法行為。上述四個方面,行為人既有違法行為,又有主觀過錯(有故意的,有些是過失),因此,都應承擔行政許可法律責任。按照《行政許可法》的規定,上級行政機關或者監察機關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其違法後果嚴重,構成犯罪的,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4、違反法定許可程序的法律責任
行政許可法應當遵循法定的方式、步驟、期限和相關義務。如果違背了法定的方式、步驟,或者超越了法定的期限,造成了嚴重後果,同樣是違法行為。具體有:
(1)對符合法定條件的行政許可應接受申請而不予受理的。
(2)應該在辦公場所公示依法應當公示的材料而未公示的。
(3)在受理、審查、決定行政許可過程中,應向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履行法定告知義務而未履行或履行不當的。
(4)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材料不齊全、不符合法定形式,應一次告知申請人必須補正的全部內容而未一次告知的。
(5)應依法說明不予受理行政許可申請或者不予行政許可的理由而未說明的。
(6)依法應當舉行聽證而不舉行聽證的。上述違反法定程序是違法行為,同樣存在行為人的主觀過錯,無論故意還是過失,均應當由其上級行政機關或者監察機關責令改正,違法行為導致的後果危害程度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5、實施許可、監督濫用職權的法律責任
實施行政許可應當遵循法定的目的、原則。在實施許可或監督過程中主觀上故意違背法定目的和原則行使權力,侵害行政相對人的合法利益或者公共利益,都是違法行為。包括:
(1)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在辦理行政許可、實施監督檢查時,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財物或者利益的;
(2)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時,擅自收費或者不按規定項目和標准收費;
(3)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實施行政許可時違法收費或者截留、挪用、私分或者變相私分依法收取的費用。這些都具備承擔法律責任的必備要件,並且都是行為人主觀過錯引起的危害性較大的後果,承擔的責任也就比較重。因此,《行政許可法》規定,對於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辦理行政許可、實施監督檢查,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財物或者謀取其他利益,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於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擅自收費或者不按照法定項目和標准收費的,由其上級行政機關或者監察機關責令退還非法收取的費用,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對於截留、挪用、私分或者變相私分實施行政許可依法收取的費用的,予以追繳,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⑤ 關於行政許可的法律責任
原文是 第七十八條 行政許可申請人隱瞞有關情況或者提供虛假材料申請行政許專可的,行政機關屬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行政許可,並給予警告;行政許可申請屬於直接關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事項的,申請人在一年內不得再次申請該行政許可。
第七十九條 被許可人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行政許可的,行政機關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罰;取得的行政許可屬於直接關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事項的,申請人在三年內不得再次申請該行政許可;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八條對未取得行政許可處罰,第七十八條是對已取得行政許可的處罰,為什麼有3年和1年的區別,主要是考慮到申請人通過不正當手段已經取得行政許可屬於「既遂」的情況,後果更為嚴重,所以處罰亦應當相應加重。
⑥ 行政許可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行政許可法第78條規定:「行政許可申請人隱瞞有關情況或者提供虛假材料申請行政許可的,行政機關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行政許可,並給予警告;行政許可申請屬於直接關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事項的,申請人在一年內不得再次申請該行政許可。」第79條:「被許可人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行政許可的,行政機關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罰;取得的行政許可屬於直接關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事項的,申請人在三年內不得再次申請該行政許可;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80條:「被許可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行政機關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塗改、倒賣、出租、出借行政許可證件,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行政許可的; (二)超越行政許可范圍進行活動的; (三)向負責監督檢查的行政機關隱瞞有關情況、提供虛假材料或者拒絕提供反映其活動情況的真實材料的; (四)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違法行為。」
⑦ 行政機關違法實施行政許可後可能承擔的法律責任的種類有
法律分析:行政機關違法實施行政許可後可能承擔的法律責任的種類有:國家賠償,刑事責任,行政責任。實施行政許可是行政行為,行政部門、執法部門都是政府機構,換名話說就是政府行為不涉及民事賠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六十九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行政機關或者其上級行政機關,根據利害關系人的請求或者依據職權,可以撤銷行政許可:(一)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作出准予行政許可決定的;(二)超越法定職權作出准予行政許可決定的;(三)違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行政許可決定的;(四)對不具備申請資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條件的申請人准予行政許可的;(五)依法可以撤銷行政許可的其他情形。被許可人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行政許可的,應當予以撤銷。依照前兩款的規定撤銷行政許可,可能對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不予撤銷。依照本條第一款的規定撤銷行政許可,被許可人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行政機關應當依法給予賠償。依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撤銷行政許可的,被許可人基於行政許可取得的利益不受保護。
⑧ 行政機關的行政法律責任包括什麼
行政法律責任是指行政主體和行政人因違反行政法規范而依法必須承擔的法律責任,它版主要是行政違法引權起的法律後果。
行政法律責任的種類分兩種:
一、制裁性責任,包括通報批評,沒收、追繳或責令退賠違法所得,行政處分
二、補救性責任,包括賠禮道歉、恢復名譽、返還權益、履行職責、撤銷違法決定、行政賠償
⑨ 行政機關違法實施行政許可後,可能承擔的法律責任的種類有()民事賠償,國家賠償,刑事責任,行政責任。
國家賠償,刑事責任,行政責任。
實施行政許可是行政行為,行政部門、執法部門都是政府機構,換名話說就是政府行為,當然不涉及民事賠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規定:
第六十九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行政機關或者其上級行政機關,根據利害關系人的請求或者依據職權,可以撤銷行政許可:
(一)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作出准予行政許可決定的;
(二)超越法定職權作出准予行政許可決定的;
(三)違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行政許可決定的;
(四)對不具備申請資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條件的申請人准予行政許可的;
(五)依法可以撤銷行政許可的其他情形。
被許可人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行政許可的,應當予以撤銷。
依照前兩款的規定撤銷行政許可,可能對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不予撤銷。
依照本條第一款的規定撤銷行政許可,被許可人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行政機關應當依法給予賠償。依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撤銷行政許可的,被許可人基於行政許可取得的利益不受保護。
(9)政府層級法律責任清單行政許可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第六十七條 取得直接關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業的市場准入行政許可的被許可人,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服務標准、資費標准和行政機關依法規定的條件,向用戶提供安全、方便、穩定和價格合理的服務,並履行普遍服務的義務;未經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行政機關批准,不得擅自停業、歇業。
被許可人不履行前款規定的義務的,行政機關應當責令限期改正,或者依法採取有效措施督促其履行義務。
第六十八條 對直接關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設備、設施,行政機關應當督促設計、建造、安裝和使用單位建立相應的自檢制度。
行政機關在監督檢查時,發現直接關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設備、設施存在安全隱患的,應當責令停止建造、安裝和使用,並責令設計、建造、安裝和使用單位立即改正。
第七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機關應當依法辦理有關行政許可的注銷手續:
(一)行政許可有效期屆滿未延續的;
(二)賦予公民特定資格的行政許可,該公民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
(三)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終止的;
(四)行政許可依法被撤銷、撤回,或者行政許可證件依法被吊銷的;
(五)因不可抗力導致行政許可事項無法實施的;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應當注銷行政許可的其他情形。
⑩ 行政許可是權力清單還是責任清單
行政許可是權力清單,權力清單包括行政許可、非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徵收、行政獎勵、行政給付、行政確認、其他權力事項、審核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