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用函回執有法律效力嗎
Ⅰ 雜志投稿電子錄用函是否合法。
合法的,現在很多的都是電子稿,然後手簽後寄過去。
Ⅱ 錄用函是否有法律效力
錄用者對錄用函簽章,就具有法律效力。
Ⅲ 面試通過了,還沒入職,沒簽合同,只是收到了公司以郵件形式的錄用函,也回復了,不去入職要承擔責任嗎
簽了書面offer後,是可以反悔的。哪怕是簽了勞動合同,在試用期內,你只要提內前3天通知公司,你也容可以離職。
但是從道義上講,如果你真的決定去第二家公司,最好早一點通知前一家,因為你一旦簽了offer,對方公司就會進入相應的內部流程,給你安排各種硬體和入職事宜。
如果不去,就不簽,要是已經簽了就早點給企業溝通。免得影響人家的招聘計劃。雖然不受法律約束,但不符合職業道德,契約精神還是要有的
Ⅳ 員工錄用通知書簽字問題
經過招聘面試後,通過考核與審查,對於合格的錄用者,用人單位在簽訂勞動合同前一般會發放錄用通知書,向員工告知錄用決定以及報到時間等具體事宜。
錄用通知書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一旦簽字,便會產生相應的約束力,如若操作不當便會使用人單位陷入被動局面,引發法律風險。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十三條當事人訂立合同,採取要約、承諾方式。
第十四條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一)內容具體確定;
(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第十五條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
第十六條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
第十七條要約可以撤回。撤回要約的通知應當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之前或者與要約同時到達受要約人。
第十八條要約可以撤銷。撤銷要約的通知應當在受要約人發出承諾通知之前到達受要約人。
第十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約不得撤銷:
(一)要約人確定了承諾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約不可撤銷;
(二)受要約人有理由認為要約是不可撤銷的,並已經為履行合同作了准備工作。
第二十一條承諾是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
第二十二條承諾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表明可以通過行為作出承諾的除外。
第二十五條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
第二十六條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時生效。承諾不需要通知的,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的要求作出承諾的行為時生效。
Ⅳ offer的回執有法律效力么
法律分析:offer的回執對企業具有法律效力。offer只是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出的要約,並不是勞動合同,僅僅是用人單位單方向勞動者發出的聘用意向,是一種意思表示。但需要注意的是,盡管offer並不是正式的合同,公司的offer同樣是有法律效力的。對於收到紙質offer的應聘者,要注意offer上是否有有權人的簽字或公司蓋章。根據相關法律條款規定,如果企業反悔對受要約人造成損失可以要求賠償,可以主張損失的賠償范圍包括:一、主要的經濟損失。一般為被錄用者自原單位離職後的應得工資收入損失、應得經濟補償等。二、其他損失。一般為勞動合同磋商過程中發生的郵寄費、交通費、體檢費等費用。三、機會損失。一般為被錄用者因此而放棄其他的就業機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七十六條 要約可以撤銷,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要約人以確定承諾期限或者其他形式明示要約不可撤銷;(二)受要約人有理由認為要約是不可撤銷的,並已經為履行合同做了合理准備工作。
Ⅵ 收到單位錄用函對方重新招聘怎麼辦
收到單位錄用函對方重新招聘怎麼辦
只要求職者還沒正式入職,用人單位發出的錄用通知就不能保障工作萬無一失。雖然錄用通知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也無法完全規范招聘單位的錄用行為,最主要的還是求職者自身需要保持謹慎態度。
Ⅶ 用人單位錄用通知書有法律效力嗎
有法律效益,錄用通知書與其它通知的性質不一樣,它屬於一種具有諾允行為的認可行為,承載了合同性質。
但用人單位的錄用通知書還不具有勞動合同的屬性,只是單方的諾允與認可。
Ⅷ 看到錄用通知函,待遇不好,沒回復,要不要負責任的。
上面不是說了 要簽署回執嗎? 簽署回執就是確認你是否和該公司確立回勞動關系的證明。
你在回執答上可以拒絕入職,是否接受一份工作是雙方的意願 拒絕也不會負責任 但是既然對方已經給你發了錄用通知函 還是要回復 這是基本的禮貌問題
Ⅸ 單位錄用通知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錄用通知書有法律效力。錄用通知書屬於要約,於送達時即已生效,用人單位受到該要約全部內容的約束,該合意對雙方當事人都具有法律約束力。發出錄用通知書後用人單位因自身原因不履行訂立勞動合同義務的構成違約,應當賠償相應損失。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七條
以對話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對人知道其內容時生效。以非對話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達相對人時生效。以非對話方式作出的採用數據電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相對人指定特定系統接收數據電文的,該數據電文進入該特定系統時生效;未指定特定系統的,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數據電文進入其系統時生效。當事人對採用數據電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的生效時間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
Ⅹ 錄用函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錄用通知書可以根據形式和內容的不同來確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分為具有要約性質與具有要約邀請性質兩種。如果發放具有要約性質的錄用通知書,應當從以下幾方面應對相應的風險:
其一,在錄用通知書中逐一列明不予錄用的除外情形,以保留一定的錄用主動權。
其二,錄用通知書一旦發出,如果尚有撤回或撤銷的機會,應當予以把握。在錄用通知書到達擬錄用人員之前,用人單位可以撤回錄用通知書,需要注意的是,撤回錄用通知書一定要先於錄用通知書到達擬錄用人員或同時到達;在擬錄用人員作出承諾之前,用人單位可以撤銷錄用通知書,但是撤銷通知書必須在擬錄用人員作出承諾之前到達,且不具備下列不可撤銷的情形:(1)用人單位確定了擬錄用人員作出答復的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該錄用通知書不可撤銷;(2)擬錄用人員有充分合理的理由認為該錄用通知書是不可撤銷的,並已經為履行合同做了准備工作,如向原單位辭職。
其三,錄用通知書一旦發出便具有法律效力,除非依法撤回或撤銷,用人單位不得單方面變更其中的內容,如工作崗位、薪酬、福利待遇等。
其四,錄用通知書不等同於勞動合同,用人單位一旦錄用員工,仍應依法及時與其簽訂勞動合同,避免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勞動合同中約定不明的,將按照錄用通知書中的相關內容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十三條當事人訂立合同,採取要約、承諾方式。
第十四條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一)內容具體確定;
(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第十五條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
第十六條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
第十七條要約可以撤回。撤回要約的通知應當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之前或者與要約同時到達受要約人。
第十八條要約可以撤銷。撤銷要約的通知應當在受要約人發出承諾通知之前到達受要約人。
第十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約不得撤銷:
(一)要約人確定了承諾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約不可撤銷;
(二)受要約人有理由認為要約是不可撤銷的,並已經為履行合同作了准備工作。
第二十一條承諾是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
第二十二條承諾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表明可以通過行為作出承諾的除外。
第二十五條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
第二十六條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時生效。承諾不需要通知的,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的要求作出承諾的行為時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