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借車簽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借車簽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時間: 2022-05-12 01:11:50

1. 借車合同有效嗎有了那些法律效力

依法成立的借車合同有法律效應。合同有效需要滿足行為人具備相應能力、表意真實、不違法、符合法律規定形式等條件,行為人與相對人惡意串通,簽訂的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借車合同無效。
【法律依據】
根據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第一百四十六條
行為人與相對人以虛假的意思表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第一百五十三條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
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第一百五十四條
行為人與相對人惡意串通,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2. 借車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具法律效力的借車協議 :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等法律規定的有關規定,雙方在平等的基礎上經充分協商就汽車借用事宜達成如下協議,應雙方共同尊守: 第一條 車輛車況確認
1、出借方將所借的車型為 ,車牌號為 車輛的借用給借用方,借車時間以雙方簽字蓋章確認為准。 第二條 借用期限
1、出借車方自 年___月___日 時起,將所借的車輛交給借用方使用,至 年___月___日 時收回。 第三條 出借方不承擔的權利和義務
1、不承擔出借車輛在出借期間內所發生交通事故或其他事故造成的一切後果,包括有關部門的罰款等。
2、不承擔出借車輛於出借期間引發的第三者責任。 第四條 借用方的權利和義務
1、借車期間擁有所借車車輛的使用權。
2、借車期間應嚴格遵守國家各項法律法規,並承擔由於違章、肇事、違法、酒駕等行為所產生的全部責任及經濟損失。
3、不得把所借的車輛轉借給任何第三者使用,不得用借用車輛進行盈利性經營,以及參加競賽、測試、實驗、教練等活動。
4、承擔車輛借用期間的油料、日常維修、保養及相應的零配件費用。在借用期間應對水箱水位、制動液、冷卻液因每日檢查的責任,在車輛正常使用中出現故障或異常,借用方應立即通知出借方或將車輛開至出借方指定維修廠,借用方不得自行折卸、更換原車設備及零件;因非正常使用造成的事故責任及損失費用均由借用方承擔。
5、如需續借車輛,須提前24小時到出借方辦理續藉手續。 6、依照借車協議的規定借用方應有全權責任。 第五條 車輛保險
1、出借方為出借的車輛辦理了車輛全險。
2、應按時歸還車輛驗收時發現車輛有所就的劃痕、刮傷、碰撞、損壞、設備折損、證件丟失等現象借用方應按實際損失交納車損費及其他相應的費用。
3、車輛在借用期間內如發生保險事故,借用方應立即通知出借方,出借方及時應協助借用方向保險公司報案及協助出借方辦理此事故的相關事宜,借用方並支付因此產生的一切費用。如屬於保險賠付范圍的費用有保險公司承擔;屬於保險責任免賠或其他原因導致保險公司拒賠的損失由借用方承擔。 第六條 違約責任
1、借用方在借用期間發生操作不當或其他外部原因引起的車輛損傷,如可辦理保險索賠的,借用方應向出借方支付總維修費用(以保險公司評估為准)30%的加速折舊費和停駛損失;如屬於保險責任免除范圍的,由借用方承擔全部的維修費用、以及加速折舊費和停駛損失。 第七條 借用合同解除
1、未經出借方許可借用方多用時間內,出借方有權隨時隨地收回車輛解除合同,並不負一切法律責任
2、在下述任何一種情況發生時,出借方有權解除合同並收回車輛,由此造成的一切法律責任和經濟損失由借用方承擔:
(1)借用方利用所借車輛從事違法犯罪活動等。
(2)借用方將所借用車輛轉讓、轉租、出售、抵押、質押等。 (3)從事其他有損出借方車輛合法權益的活動。 第八條 合同的效力
本合同自出借方、借用方簽字(蓋章)後生效。本合同一共兩頁一式兩份,由出借方、借用方各執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出借方(簽字蓋章): 借用方(蓋章):
出借方身份證號碼:
簽訂時間: 簽訂時間:

3. 個人簽訂的借車協議有沒有法律效益

個人簽訂的借車協議一般有法律效力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內第十二條合同的內容由當事人約容定,一般包括以下條款:
(一)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標的;
(三)數量;
(四)質量;
(五)價款或者報酬;
(六)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
(七)違約責任;
(八)解決爭議的方法。
當事人可以參照各類合同的示範文本訂立合同。

4. 個人借車免責協議書法律認可嗎

個人借車免責協議書法律認可。借車協議受法律認可的條件主要有:
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當事人各方意思表示真實且一致;
3、協議書內容與簽訂程序均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協議書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協議書是指社會集團或個人處理各種社會關系、事務時常用的「契約」類文書,包括合同、議定書、條約、公約、聯合宣言、聯合聲明、條據等。
狹義的協議書指國家、政黨、企業、團體或個人就某個問題經過談判或共同協商,取得一致意見後,訂立的一種具有經濟或其它關系的契約性文書。協議書是應用寫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協議書是社會生活中,協作的雙方或數方,為保障各自的合法權益,經雙方或數方共同協商達成一致意見後,簽訂的書面材料。協議書是契約文書的一種。是當事人雙方(或多方)為了解決或預防糾紛,或確立某種法律關系,實現一定的共同利益、願望,經過協商而達成一致後,簽署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記錄性應用文。
訂立協議書,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從制度上乃至法律上,把雙方協議所承擔的責任固定下來。作為一種能夠明確彼此權利與義務、具有約束力的憑證性文書,協議書對當事人雙方(或多方)都具有制約性,它能監督雙方信守諾言、約束輕率反悔行為,它的作用,與合同基本相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九十條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當事人均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時合同成立。在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

5. 借車協議有效嗎

借車協議如果依法成立的有效。當事人訂立借車協議可以採取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合同內容由當事人約定。依法訂立的借車協議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應當按照協議內容履行義務。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五十三條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
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6. 借車免責協議是否有效

車主和租車人簽訂的協議,對他們雙方來說是有效的,但一旦發生事故,對外則應依照《民法典》的規定承擔責任。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九條,因租賃、借用等情形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九條,因租賃、借用等情形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7. 借車別人使用,雙方要不要簽協議書.簽了有用嗎

簽訂借車協議是有用的。主要的還有借車人要有駕駛車輛的駕駛證。當然簽訂更好,簽訂免責借車協議,對其他人來說是無效的,對借車人來說是有效的。無論是否簽訂借車協議,只要處理發生交通事故,車主都沒有責任,都應當由駕駛員承擔責任。
法律分析
也就是說,如果出借車輛發生交通事故,正常情況下,車主沒有責任。所有的責任都由駕駛人承擔。但是,如果借車人沒有駕駛證,或者車主明知借車人飲酒,仍然出借車輛由其駕駛,就是有過錯,對其他人造成損失,駕駛人承擔賠償責任,車主承擔連帶責任。即使簽訂免責協議也不行,也必須承擔連帶責任。因租賃、借用等情形機動車所有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發生交通事故後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如今,機動車已經成為日常出行必不可缺的交通工具,人們經常遇到親朋好友臨時借用他人車輛的情況,因此,只有嚴格遵守法律規定、履行法律義務,才能有效避免車輛外借期間「飛來橫禍」。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零九條 因租賃、借用等情形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第一千二百零八條 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和本法的有關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8. 借車免責協議書有效嗎


【法律分析】
根據民法典規定的意思自治原則,當事人有權根據其自由意志訂立合同,但合同不得違背公序良俗以及法律強制性規定。故按照雙方自願簽署的借車免責協議書對他們雙方來說是有效的,但一旦發生事故,對外則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規定承擔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零九條 因租賃、借用等情形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熱點內容
勞動法對社保的社會意義 發布:2025-02-06 09:39:12 瀏覽:90
任慧律師 發布:2025-02-06 09:15:42 瀏覽:238
對照準則條例自查報告 發布:2025-02-06 09:07:41 瀏覽:317
教師資格證教育法律法規責任 發布:2025-02-06 08:59:27 瀏覽:636
職業道德第 發布:2025-02-06 08:39:44 瀏覽:2
法院書記員記錄 發布:2025-02-06 08:21:07 瀏覽:803
司法考試費 發布:2025-02-06 08:18:49 瀏覽:62
司法局年度總結 發布:2025-02-06 08:03:47 瀏覽:304
道德實踐日記500字 發布:2025-02-06 07:31:52 瀏覽:321
江蘇預備法官培訓 發布:2025-02-06 07:26:12 瀏覽: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