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了解法律知識的優勢

了解法律知識的優勢

發布時間: 2022-05-12 17:37:42

⑴ 普通人了解下法律的好處

普通人了解法律知識有很多好處。一方面可以增加知識讓自己不會違法,另一方面自己受到傷害時可以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⑵ 學習法律專業有什麼優勢

與其他學科相比法學具有明顯的優勢。首先,從法律專業所培養的人才素質上看,人才素質較高,法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故法學專業的學生多思維嚴謹、敏捷、且口才上佳,法學專業的學生理解問題深刻,分析問題透徹,解決問題公正,所以法學專業所培養的學生能力和素質均比較優秀,且形象端莊給人以正義感。從法學專業本身上看,法學是集專業與實用與一體的學科,一方面法學要求極為嚴謹專業精確的法律知識才能解決社會問題,另一方面法學與百姓日常的生活又密不可分,人們在生活中不自覺的運用這法律的知識來解決身邊的大事小情。而且我國法學系大陸法系,法律的系統性較強,易於理解記憶,容易掌握。從社會環境來看我國的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社會對法律人才的需求量仍會保持一個比較旺盛的勢頭。 首先,國家的行政機關和公檢法機關,對法律人才的需求將會持續。 根據人事部公布的《2008 年職位信息》統計,中央和國家機關及直屬機構和派出機構,2008 年共向社會招錄法學(法律)類專業人才 2578 人,提供法學(法律)類專業人才選擇報考的職位多達 1134 個。其次,在管理型社會中,律師和法律工作者必將廣泛地參與經濟事務、政治事務、社會事務和公共管理。與社會對律師等法律人才的需求相比,我國律師數量嚴重不足,每萬人中只有 0.8 個律師。所以,可以說整個社會的大環境對法學專業的學生是極為有利的。從國際環境看,全球一體化的進程在不斷向前,在各國政治文化經濟都不盡相同的情況下,要想達成世界的和平與統一無疑需要一個統一的規范加以約束而法律無疑就是最好的選擇。所以可以說全球的環境都是有利於法學專業的學生的。

⑶ 學法律給你帶來了什麼好處

學習法律讓我在理念上學習了西方先進的文化,這在傳統文化的教育體系下是不可能得到的,讓我知道了社會的發展方向是什麼,我應該追求什麼,為了什麼而活,這可能才是最重要的。

正文:今天很忙,不過中午看到知乎上一個問題:能不能談一談,學法律給你帶來什麼好處?不禁手癢,利用午飯時間寫了個回答,一家之言,供大家參考。

學習法律的好處有很多,比如,我現在是個以法律服務為生的律師,社會地位和收入都還湊合,但學法律給我最大好處的無疑是理念層面的:在上大學之前,一直接受的是儒家、法家的思想,以及經過貴黨改造的社會主義理念的人文教育,傳統文化有好處,但也有不符合現代文明的的地方,學習法律讓我在理念上學習了西方先進的文化,這在傳統文化的教育體系下是不可能得到的。分述如下:

一、民法上的現代平等理念。

西方文明有三大起源:希臘哲學、基督教、羅馬法。羅馬法是現代民法的淵源,最核心的部分是平等的理念。學習民法,第一個學的就是平等主體的概念,然後才是總論、債權、物權等,平等主體的理念核心是人格平等,這是中國是沒有的,儒家思想講得是天地君親師的等級,所以我們最多隻能發展到王小波、李順農民起義的「均貧富」口號,也就是財產平均或者按需分配,但如果沒有人格權上的平等,大家面對君主就只能跪著,人格權平等才是更高級的平等。

二、刑法和刑訴法上的保護人權理念。

刑法和刑訴法涉及人的生命自由權,是人權獲得保護的必要條件,封建社會的刑法制度蒙昧、落後,學習了刑法和刑訴法才知道,中國從西方現代刑法和刑訴法中吸收的確定的罪刑法定原則、任何人未經審判視為無罪、不得刑訊逼供、不得株連等理念,雖然不完全,但對人權進步的幫助還是巨大的。不學習法律,就不會掌握這些制度背後的人本理念。

三、以法治取代人治的理念。

憲法和法理的學習讓我了解到了一個詞:法治。與之相對的是我們幾千年的人治。因為要靠法律、而不是賢明的君主來治理國家,因此,西方發展出了民主制度、三權分立制衡、言論自由等現代政治制度,這些高級的工具我們國家至今拒絕接受,不過這也為包括我在內的很多法律人確立了今後的努力方向。

我生活的這塊土地沒有平等、法治的文化傳統,如果沒有西方文明的西學東漸,中國傳統文化其實已經很難進化,比如《萬曆十五年》中寫的哲學家李贄,在傳統文化的圈子裡找不到方向,最終自殺,但學習法律後掌握的理念讓我知道了社會的發展方向是什麼,我應該追求什麼,為了什麼而活,這可能對我才是最重要的。

⑷ 學習法律基礎知識的意義

對於自己而言可以有效的保護自己,維護個人的權益,以及自身的安全,對於大體可以給社會帶來安定的秩序,利於國家的強盛,一個國家的犯罪如果能得到有效的減少,那麼這個國家的發展也會得到很大的提升。謝謝

⑸ 學習法律知識對工作的好處

一個人從出生開始一直到死亡,所做的所有的事都是與法律相關,我們無時無刻不受法律的製版約,權不受法律的保護,如果不懂法律就很可能在無意中侵犯他人的權利,當然在他人侵犯我們權利的時候,我們也就不知道怎麼保護自己了,到時候只能感嘆社會的不公,熟不知並不是社會的問題只是自己懂得太少不知道怎麼保護自己。如果作為一個專業來學習那就更有必要了,能夠服務社會幫助那些不弄得法律的人,拿起我們手中公正的劍維護社會的公平。

⑹ 作為小學生我們也要學習法律知識,你認為學法知法守法有哪些好處呢

學法知法守法抄要從小學生抓起,從襲小在孩子們心裡埋下法律的種子,小學生屬於弱勢群體,校園欺凌等事件也偶有發生等等都給我們敲響警鍾,小學生也要懂的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在面臨困境時要懂得如何處理,自我保護。

⑺ 學習法律基礎知識的意義以及重要性

「學習法律基礎知識的意義是為了使自己了解和掌握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基本知識,增強法律意識,樹立法制觀念,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從而不僅做到自覺守法,嚴格依法辦事,而且還能積極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同各種違法犯罪行為斗爭,成為具有較高法律素質的公民!」

⑻ 懂得法律的人 對自己有什麼好處

懂得法律的人在生活中可以通過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同時對於他人來說也承擔著一定的社會責任,可以通過法律的知識來維護社會和諧。
【法律關系】
在法律關系中,債權人和債務人(擔保人)承擔擔保義務
保證人對債務人所欠債權人的債務負責,保證債務人按期償還債權人的債務,債務人不能償還債權人的債務,保證人承擔連帶責任
除非債權債務關系消失或者債權人放棄權利,否則保證人的保證義務不會消失
擔保人和保證人之間不存在債權關系,不影響其對債權人的擔保義務。
【個人建議】
社會經濟發展越來越快,人們獲取知識的方法也越來越便捷,很多人在出現糾紛之後才會去了解法律的重要性,其實這種做法是有著錯誤的,我建議你在生活中一定要熟讀各種法律法規,這樣才可以更好的保障你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在生活中如果碰到無法解決的問題,也可以及時向當地律協或者律師事務所進行咨詢。

【拓展資料】
法律制度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所有法律原則和規則的總稱。法律制度從宏觀角度來說,與法系的概念比較接近。
①一國的立法制度與司法制度的總稱,即通常所稱的「法制」。
②法律制度是指運用法律規范來調整各種社會關系時所形成的各種制度。它調整了多少社會關系就包含有多少種具體的法律制度如行政、經濟、婚姻家庭、訴訟、教育文化及狹義的法律制度等。法律制度及其相應的法律規范的總和構成法律部門。一國的立法制度與司法制度的總稱,即通常所稱的「法制」。法律制度從宏觀角度來說,與法系的概念比較接近,我們不能把制度等同於法律條文。

⑼ 大學生學習法律的意義和重要性

大學生學習法律的意義和重要性
(1)作為當代的大學生,作為未來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設者,作為21世紀中國參與國際競爭的高素質人才,如果沒有相應的法律知識,沒有較強的法制觀念和較高的法律素質,就不能適應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2)培養良好的法制觀念和法律素質,有助於大學生樹立社會主義公民意識,增強公民權利義務和當家作主的責任感,為將來投身到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並在社會生活中帶頭學法、守法、用法,減少犯罪起到重要作用。對於改變我們民族多年來形成的輕視法律的心理、為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創造良好的心理環境,有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現在的大學生不僅要了解法律知識,更要增強法制觀念和法律素質。
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其法律素質的高低對於國家的長治久安、實現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傢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大學生法律素質的提高,法制觀念的樹立,在一定程度上依靠學校法制教育。一個人的法律素質不會自發的形成,必須進行有意識的培養,其培養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灌輸和宣傳馬克思主義法律觀、價值觀;二是普及法律常識。對於高校學生來說,應該把重點放在馬克思主義法律觀、價值觀教育方面。在高校對大學生進行法制教育。
高校培養各類專門人才,以滿足社會的不同需要。當今社會需要具備各種素質的人才,法律素質是現代公民必不可缺少的一種素質,現代法制社會要求每個社會成員都應該學法、知法、守法,依照法律從事生產和生活,一切活動必須納入法制的軌道。

熱點內容
民法典和婚姻法 發布:2025-02-06 06:55:17 瀏覽:728
看社會與法寫一篇小故事 發布:2025-02-06 06:33:11 瀏覽:312
王群司法局 發布:2025-02-06 06:19:40 瀏覽:429
婚姻法2018年 發布:2025-02-06 06:07:44 瀏覽:633
萬國道德會王鳳儀 發布:2025-02-06 05:53:42 瀏覽:270
2016三大訴訟法對比pdf 發布:2025-02-06 05:45:34 瀏覽:779
法官閣下21 發布:2025-02-06 05:42:42 瀏覽:501
司法審計費用 發布:2025-02-06 05:12:05 瀏覽:487
民法分論論文 發布:2025-02-06 05:00:30 瀏覽:983
社會主義的職業道德 發布:2025-02-06 05:00:26 瀏覽: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