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勞動合同無效後的法律責任

勞動合同無效後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5-12 19:53:26

㈠ 訂立無效的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由於用人單位的原因訂立的無效合同,對勞動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具體包括:1、造成勞動者工資收入損失的,按勞動者本人應得工資收入支付給勞動者,並加付應得工資收入25%的賠償費用;2、造成勞動者勞動保護待遇損失的,應按國家規定補足勞動者的勞動保護津貼和用品;3、造成勞動者工傷、醫療待遇損失的,除按國家規定為勞動者提供工傷、醫療待遇外,還應支付勞動者相當於醫療費用25%的賠償費用;4、造成女職工和未成年工身體健康損害的,除按國家規定提供治療期間的醫療待遇外,還應支付相當於其醫療費用25%的賠償費用;5、勞動合同約定的其他賠償費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六條 勞動合同依照本法第二十六條規定被確認無效,給對方造成損害的,有過錯的一方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㈡ 簽訂了無效的勞動合同以後該咋辦

法律分析:不必履行無效的勞動合同。無效的勞動合同,從訂立時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任何一方當事人不得根據無效的勞動合同要求另一方履行或承擔違約責任。對無效勞動合同的處理,既包括以返還財產方式將雙方當事人的財產關系恢復到合同訂立前的狀態,也包括追究當事人的締約責任,重點是追究當事人的締約責任,締約責任是根據雙方當事人原締約過錯來確定的。只要存在締約過錯,無論是用人單位還是勞動者,均應對自己的的締約過錯承擔相應責任,對用人單位一方承擔締約責任比較好掌握。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九十七條 由於用人單位的原因訂立的無效合同,對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㈢ 無效勞動合同的法律後果有什麼

法律分析:1、勞動合同被確認無效,勞動者已付出勞動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

2、在確認其無效的同時,如給對方造成損害的,有過錯的一方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八條 勞動合同被確認無效,勞動者已付出勞動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勞動報酬的數額,參照本單位相同或者相近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

㈣ 勞動合同無效或被撤銷後果是怎樣的

依據《民法典》的相關規定,合同無效或被撤銷的後果如下:1、合同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2、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採取其他補救措施,並有權要求賠償損失。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條行為人與相對人以虛假的意思表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以虛假的意思表示隱藏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依照有關法律規定處理。第一百五十三條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第一百五十四條 行為人與相對人惡意串通,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㈤ 無效勞動合同的法律後果是什麼

法律分析: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勞動報酬的數額,參照本單位相同或者相近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八條 勞動合同被確認無效,勞動者已付出勞動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勞動報酬的數額,參照本單位相同或者相近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

㈥ 勞動合同被確認無效有何法律風險

合同種類一般分為:有效合同、無效合同、可撤銷合同和效力待定合同幾大類,而其中的無效合同則是指從合同成立之日起自始無效,因此也就不存在合同應盡義務。那麼,
合同確定無效的法律後果是什麼?《合同法》關於合同無效的法律後果作了規定,無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銷的合同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後,
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因此取得的財產收歸國家所有或者返還集體、第三人。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六條無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銷的合同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合同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
其他部分仍然有效。《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七條合同無效、被撤銷或者終止的,不影響合同中獨立存在的有關解決爭議方法的條款的效力。《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八條合同無
效或者被撤銷後,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㈦ 勞動合同無效法律後果有幾種

法律分析:1勞動關系歸於消滅;2勞動者已付出勞動的,用人單位應支付報酬;3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4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合同被確認無效以前的各項福利待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八條 動合同被確認無效,勞動者已付出勞動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勞動報酬的數額,參照本單位相同或者相近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

㈧ 勞動合同無效法律後果是什麼

法律分析:合同自始無效。勞動合同不具有法律上的效力,不能產生當事人所預期的效果,但並不等於不產生其他法律後果。由於用人單位的原因訂立的無效合同,對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七條 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被撤銷或者確定不發生效力後,行為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由此所受到的損失;各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熱點內容
民法典和婚姻法 發布:2025-02-06 06:55:17 瀏覽:728
看社會與法寫一篇小故事 發布:2025-02-06 06:33:11 瀏覽:312
王群司法局 發布:2025-02-06 06:19:40 瀏覽:429
婚姻法2018年 發布:2025-02-06 06:07:44 瀏覽:633
萬國道德會王鳳儀 發布:2025-02-06 05:53:42 瀏覽:270
2016三大訴訟法對比pdf 發布:2025-02-06 05:45:34 瀏覽:779
法官閣下21 發布:2025-02-06 05:42:42 瀏覽:501
司法審計費用 發布:2025-02-06 05:12:05 瀏覽:487
民法分論論文 發布:2025-02-06 05:00:30 瀏覽:983
社會主義的職業道德 發布:2025-02-06 05:00:26 瀏覽: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