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網上言論要負法律責任

網上言論要負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5-12 22:23:22

㈠ 網上發表哪些言論是違法的如何界定是否違法

隨著互聯網不斷融入我們的生活,我們也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在網路上發表言論,但是想要對所有人的言論進行嚴格管理,這肯定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但是在網路上發表一些言論會觸及法律,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總結:對發表言論是否違法的界定,一般都是根據社會管理和法律的角度出發,如果發表的言論已經造成重大影響,那麼當事人肯定要受到法律制裁,如果發表出來的言論沒有造成重大影響,但是有惡劣行為也是一種違法行為,肯定是要付出法律代價。

㈡ 網上發表不當言論違反什麼法律

法律分析: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法,予以治安處罰。如果造成嚴重後果的,依據刑法,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通過信息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二十五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㈢ 在網上發布各種不當言論造成惡劣影響者,相關部門如何處罰

隨著互聯網科技的不斷發展,網路越來越普及。在帶給了大家各種娛樂生活方便的同時,也衍生出了一些見不得光的角落。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會通過發布一些言論,對別人或者其他的群進行攻擊。甚至通過某些仇恨性的言論來挑起事端,即帶節奏。無論是從地域、性別、殘疾等等許多方面都會成為被攻擊的話題。

網路不能成為法律監管不到的位置,也不能成為這些人的滋養土地。


㈣ 發表不當言論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發表不當言論要看是什麼樣的不當言論,如果是造謠誹謗這種比較嚴重的不當言論的話,還是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如果要是那些比較不影響他人不觸犯法律的不當言論,是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就像是賀軍翔在采訪中說自己希望下一胎能夠生一個兒子,如果要是生不了兒子的話,他是不想要那個孩子的。這個不當言論雖然也比較過分,但是不是特別嚴重的,沒有觸犯什麼法律,所以他是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不過賀軍翔這一番言論還是讓一些網友非常憤怒的,因為網友覺得男女平等,怎麼這個孩子如果不是男孩子,你就不想要你的親生孩子了嗎?大家都對賀軍翔重男輕女,這一點是比較憤怒的。

而且現在我國的一些女性也開始要求自己的權益了。對於這種重男輕女的明星,肯定是要抵制他們的。所以賀軍翔才對自己的不當言論發表了道歉聲明。作為一個公眾人物,應該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因為自己的言行有可能就會給別人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

㈤ 網上散布不實言論,法律怎麼判

傳播「網路不實言論」需怎樣處罰

1.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中關於擾亂公共秩序的行為的處罰。例:第二十五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第四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四)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2.造謠嚴重侵犯人權時,可以參照《刑法》侵犯人身權利的條款。誹謗罪《刑法》條文 第二百四十六條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㈥ 網上發布言論詆毀怎麼處理

法律分析:網上發布言論詆毀他人,依據網路詆毀行為造成的影響來進行相應處理,如果沒有構成犯罪的,發布者將會承擔治安處罰的相關責任,如果構成犯罪的則需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發布人還需要消除誹謗行為造成的影響。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通過信息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㈦ 在網上陳述事實,需要對後果承擔法律責任么

一般情況下,假如「沒有惡意詆毀的言論」的話,是不需要負法律責任的

網路在某種意義上也是一種文字的媒介,就如同在報紙上,雜志上也可以出現一些打假的,或者是揭露黑暗問題的文章,重點是,你必須有充分的證據證明你說的都是客觀事實,否則一旦對方將你告上法庭,你有可能因為沒有充足的證據而背上誹謗詆毀的違法行為而必須對對方有所賠償(精神損失等等)

所以,在你在網上客觀陳述醫療糾紛發生的經過時,最好同時准備好一切可以准備的強有說服力的證據!

㈧ 網上發布不實言論需承擔什麼責任

法律分析:利用網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網路言論不當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將面臨行政處罰。網路傳播不實言論,屬於擾亂公共秩序的行為。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熱點內容
民法典和婚姻法 發布:2025-02-06 06:55:17 瀏覽:728
看社會與法寫一篇小故事 發布:2025-02-06 06:33:11 瀏覽:312
王群司法局 發布:2025-02-06 06:19:40 瀏覽:429
婚姻法2018年 發布:2025-02-06 06:07:44 瀏覽:633
萬國道德會王鳳儀 發布:2025-02-06 05:53:42 瀏覽:270
2016三大訴訟法對比pdf 發布:2025-02-06 05:45:34 瀏覽:779
法官閣下21 發布:2025-02-06 05:42:42 瀏覽:501
司法審計費用 發布:2025-02-06 05:12:05 瀏覽:487
民法分論論文 發布:2025-02-06 05:00:30 瀏覽:983
社會主義的職業道德 發布:2025-02-06 05:00:26 瀏覽: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