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消毒隔離管理相關法律知識
『壹』 口腔科醫護操作規程
各醫院口腔科醫護操作規程描述有不同,大致要求如下:
應遵循標准預防原則,為每位病人操作前後必須洗手;操作時必須戴口罩、帽子、必要時配帶防護鏡、手套(手套一人一用一廢棄)。
器械消毒滅菌應按照「去污染—清洗—消毒-滅菌」的程序進行。
(一)凡接觸病人傷口和血液的器械(手機、車針、擴大針、拔牙鉗、挺子、鑿子、手術刀、牙周刮治器、潔牙器等)每人用後必須嚴格滅菌。常用口腔科檢查器、充填器、托盤等每人用後均需按要求消毒。
(二)器械盡量採用物理滅菌法滅菌,有條件的醫院可配備快速壓力蒸汽滅菌器,如使用化學滅菌劑,每日必須進行有效濃度的測定。
(三)修復技工室的印模、臘塊、石膏模型及各種修復體應使用中效以上消毒方法進行消毒。
口腔專用X線照相室應嚴格控制拍片中的交叉感染。
用紫外線作室內空氣消毒.對每例患者每次就診時詳細詢問病史,盡可能了解與口腔臨床操作有關的交叉感染的重要疾病,必要時做相應的化驗檢查,每例患者治療前用氯己定液漱口,減少口腔中的菌落.
醫護人員必須建立保護意識和執行操作規程普遍性預防措施由於從患者的病史及檢查中不能可靠地判斷是否感染了艾滋病(或其他血源性傳播性疾病,同此對任何患者均應一致對待,採取預防隔離措施.
口腔科醫生的手是交叉感染的重要媒介應養成戴手套和洗手的習慣,在口腔治療過程中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一次性手套及配戴防護鏡,診治每例患者後認真洗手.無菌操作原則,治療過程中避免戴污染手套去拿無菌物品,盡量使用腳控開關調節治療椅,對於照明燈開關使用一次性覆蓋物;另外,在治療過程中小心操作,防止誤傷自己或患者.
口腔醫療器械的消毒滅菌
一般口腔器械消毒滅菌使用過的非一次性口腔器械要按消毒清洗滅菌的程序處理.各類車針,擴大針,拔髓針,牙周刮治器,潔牙器等小器械使用後先用戊二醛浸泡,,再用清水沖洗擦乾.分類包裝採用小型高溫蒸汽滅菌器滅菌.拔牙鉗,牙挺,非一次性彎盤,探針,鑷子,牙齦分離器,牙鑿,骨鑿,持針器,剪刀,玻璃調板,剔挖器,取模托盤,銀汞充填器,金屬雕刀,三用槍等使用後用含有效氯,浸泡,,清洗擦乾分類包裝採用高溫蒸汽滅菌.口腔檢查器材一律使用一次性物品,如一次性口腔器械盒,吸唾器,漱口杯,注射器,手套等,使用後浸泡於含有效氯消毒液,浸泡的容器要加蓋,初消後由供應室回收集中毀形分類裝入黃色塑料袋再裝入專用密封桶定點上鎖放置,每日由當地環保部門指定的特種醫療垃圾回收公司上門回收進行無害化處理,並做好交接登記,禁止迴流市場.
潔牙手柄,高速渦輪手機的消毒滅菌高速渦輪手機,是口腔門診使用最多,污染最嚴重的醫療器械,其內部較難消毒.治療完畢將水汽開關開啟,沖洗水汽系統,用戊二醛棉球將鑽針周圍的殘垢擦掉,將鑽針卸下,然後將手機卸下,再用戊二醛棉球擦拭手機外部,用清水沖洗擦乾,從管口
噴入牙科手機清潔潤滑劑,袋裝封口註明滅菌日期,再放入小型預真空高溫蒸汽滅菌器,接通電源,啟動消毒器,選擇程序及滅菌溫度和時間.
口腔門診醫院感染的管理
各科室應建立醫院感染管理小組由科主任,護士長及本科室兼職監控醫生,護士組成.在科主任領導下開展工作,負責本科室醫院感染管理的各項工作,根據本科室醫院感染的特點,制定管理制度,並組織實施.組織本科室預防,控制醫院感染知識的培訓.督促本科室人員進行無菌操作技術,消毒隔離制度.做好對衛生員的衛生學管理.消毒滅菌效果的監測消毒滅菌物品是否合格,必須通過消毒滅菌效果監測才能確定.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消毒技術規范》,《醫院感染管理規范》的要求定期監測.使用中消毒劑,滅菌劑的監測生物監測消毒劑每月數次,其細菌含量必須控制在指定范圍內;滅菌劑每月監測數次,不得檢出任何微生物;化學監測應根據消毒,滅菌劑的性能定期監測,如含氯消毒劑應每日監測,戊二醛應每周監測.物品消毒,滅菌效果監測每月對消毒,滅菌物品進行消毒,滅菌效果監測,消毒物品不得檢出致病性微生物,滅菌物品不得檢出任何微生物.紫外線消毒應進行日常監測和紫外燈管照射強度監測.日常監測包括燈管應用時間,累計照射時間和使用人簽名.對新的和使用中的紫外燈管進行照射強度監測,新燈管的照射強度應使用中燈管。
『貳』 口腔科的消毒隔離有什麼具體要求
現在口腔科都是一次性的材料。消毒隔離制度很嚴的。
『叄』 消毒隔離存在問題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是什麼
存在問題:醫療垃圾收集封口不規范,未貼封條。注射器垃圾桶內有針頭,消毒物品未完全浸入消毒液中,未達到消毒目的,個別科室止血帶未做到一用一消毒,滅菌棉球、敷料不能做到在有效期內用完,個別科室器械杯、持物鉗清洗不幹凈,有銹跡或血跡,包布也沒有做到一用一清洗。
對策:根據衛生部頒布的《醫院感染管理辦法》《醫院消毒隔離制度》《醫療廢物管理》《消毒技術規范》等文件要求,重新制定並完善《醫院消毒隔離制度》《醫院感染管理制度》並嚴格執行。
感染部門和護理部組織醫護人員進行醫院消毒隔離制度,醫院感染管理制度;清洗消毒滅菌等相關知識的學習和培訓,同時加強對醫護人員各項操作的檢查,指導以及考核,使全體醫護人員從思想上提高認識,引起高度重視。
消毒隔離注意事項
根據不同病種,在病室門口掛疾病標志。門口設腳墊經l%氯胺或其他消毒溶液浸濕,以供出入時消毒鞋底。門外設消毒溶液及清水各一盆,以及手刷、毛巾等消毒手用;並設一立櫃以掛隔離衣。
進入隔離單位必須戴口罩、帽子,穿隔離衣,穿隔離衣前必須將所需用物備齊,將各項操作集中進行,以減少反復穿脫隔離衣及消毒洗手的次數,病人物品及病人接觸過的用物醫學|教育網整理搜集,須經嚴格消毒後,方可遞交。
『肆』 消毒隔離存在問題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怎麼寫
如下:
1、環境布局不合理。
實驗室環境臟亂差;清潔區、污染區、半污染區劃分不明確,可能導致檢驗科人員、院內醫務人員、患者之間的交叉感染。
2、環境保護和用具保護意識不強。
醫務人員醫院感染意識淡薄,在操作中缺乏消毒隔離意識。分類前未准備好盛裝用具、器械串子。盛裝著污染器械的容器置於存放清潔物品的區域,用院未極時消毒清洗。
3、執行制度不嚴。
表現在包裝檯面不整潔,檢查器械清潔度不認真,敷料包裝與器械包裝同室同時間進行,過期器械未重新清洗,未按要求裝載,無菌物品御載時未充分散熱造成濕包。啟閉式容器未認真檢查是否關嚴密。
消毒隔離整改措施
根據不同病種,在病室門口掛疾病標志。門口設腳墊經l%氯胺或其他消毒溶液浸濕,以供出入時消毒鞋底。門外設消毒溶液及清水各一盆,以及手刷、毛巾等消毒手用;並設一立櫃以掛隔離衣。
加強護理人員、保潔人員、護工的消毒隔離知識和技能護培訓護理人員、保潔人員、護工要進行嚴格的崗前培訓,經考試合格後才能上崗。在工作中不斷地接受消毒隔離知識和職業防護教育,加深思想認識,增強防範意識。
『伍』 關於牙科方面的規定
1、對於牙科的規定很多:譬如牙科的設置、牙科醫生的資質、牙科(口腔科)的消毒隔離、操作規范、牙模具和制牙材料等等。
2、對看牙科的收費國家也有規定,如不同材質的假牙的售價、手術費、手術材料費都有物價的規定的,而且這些收費都是公示在醫院內的。
3、所以說法律法規沒有規定,只有規范性文件、物價批件等有規定。
『陸』 口腔科的消毒隔離制度
醫療機構口腔診療器械消毒技術操作規范
第一章 總 則 00
第一條 為規范醫療機構口腔診療器械的消毒工作,保障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制定本規范。 00
第二條 本規范適用於綜合醫院口腔科、口腔醫院、口腔診所等開展口腔科診療科目服務的醫療機構。 00
第三條 開展口腔科診療科目服務的醫療機構,必須將口腔診療器械的消毒工作納入醫療質量管理,確保消毒效果。 00
第四條 各級地方衛生行政部門負責轄區內醫療機構口腔診療器械消毒工作的監督管理。 00
第二章 基本要求 00
第五條 開展口腔科診療科目服務的醫療機構應當制定並落實口腔診療器械消毒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建立、健全消毒管理責任制,切實履行職責,確保消毒工作質量。 00
第六條 從事口腔診療服務和口腔診療器械消毒工作的醫務人員,應當掌握口腔診療器械消毒及個人防護等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方面的知識,遵循標准預防的原則,嚴格遵守有關的規章制度。 00
第七條 醫療機構應當根據口腔診療器械的危險程度及材質特點,選擇適宜的消毒或者滅菌方法,並遵循以下原則: 00一、進入病人口腔內的所有診療器械,必須達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滅菌"的要求。 00二、凡接觸病人傷口、血液、破損粘膜或者進入人體無菌組織的各類口腔診療器械,包括牙科手機、車針、根管治療器械、拔牙器械、手術治療器械、牙周治療器械、敷料等,使用前必須達到滅菌。 00三、接觸病人完整粘膜、皮膚的口腔診療器械,包括口鏡、探針、牙科鑷子等口腔檢查器械、各類用於輔助治療的物理測量儀器、印模托盤、漱口杯等,使用前必須達到消毒。 00四、凡接觸病人體液、血液的修復、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須消毒。 00五、牙科綜合治療台及其配套設施應每日清潔、消毒,遇污染應及時清潔、消毒。 00六、對口腔診療器械進行清洗、消毒或者滅菌的工作人員,在操作過程中應當做好個人防護工作。 00
第八條 醫務人員進行口腔診療操作時,應當戴口罩、帽子,可能出現病人血液、體液噴濺時,應當戴護目鏡。每次操作前及操作後應當嚴格洗手或者手消毒。 00
醫務人員戴手套操作時,每治療一個病人應當更換一付手套並洗手或者手消毒。 00
第九條 口腔診療過程中產生的醫療廢物應當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及有關法規、規章的規定進行處理。 00
第十條 口腔診療區域和口腔診療器械清洗、消毒區域應當分開,布局合理,能夠滿足診療工作和口腔診療器械清洗、消毒工作的基本需要。 00
第三章 消毒工作程序及要點 00
第十一條 口腔診療器械消毒工作包括清洗、器械維護與保養、消毒或者滅菌、貯存等工作程序。 00
第十二條 口腔診療器械清洗工作要點是: 00
一、口腔診療器械使用後,應當及時用流動水徹底清洗,其方式應當採用手工刷洗或者使用機械清洗設備進行清洗。 00
二、有條件的醫院應當使用加酶洗液清洗,再用流動水沖洗干凈;對結構復雜、縫隙多的器械,應當採用超聲清洗。 00
三、清洗後的器械應當擦乾或者採用機械設備烘乾。 00
第十三條 口腔診療器械清洗後應當對口腔器械進行維護和保養,對牙科手機和特殊的口腔器械注入適量專用潤滑劑,並檢查器械的使用性能。 00
第十四條 根據採用的消毒與滅菌的不同方式對口腔診療器械進行包裝,並在包裝外註明消毒日期、有效期。 00採用快速卡式壓力蒸汽滅菌器滅菌器械,可不封袋包裝,裸露滅菌後存放於無菌容器中備用;一經打開使用,有效期不得超過4小時。 00
第十五條 牙科手機和耐濕熱、需要滅菌的口腔診療器械,首選壓力蒸汽滅菌的方法進行滅菌,或者採用環氧乙烷、等離子體等其他滅菌方法進行滅菌。 00
對不耐濕熱、能夠充分暴露在消毒液中的器械可以選用化學方法進行浸泡消毒或者滅菌。在器械使用前,應當用無菌水將殘留的消毒液沖洗干凈。 00
第十六條 每次治療開始前和結束後及時踩腳閘沖洗管腔30秒,減少回吸污染;有條件可配備管腔防回吸裝置或使用防回吸牙科手機。 00
第十七條 口腔診療區域內應當保證環境整潔,每日對口腔診療、清洗、消毒區域進行清潔、消毒;每日定時通風或者進行空氣凈化;對可能造成污染的診療環境表面及時進行清潔、消毒處理。每周對環境進行一次徹底的清潔、消毒。 00
第四章 消毒與滅菌效果監測 00
第十八條 醫療機構應當對口腔診療器械消毒與滅菌的效果進行監測,確保消毒、滅菌合格。 00
滅菌效果監測採用工藝監測、化學監測和生物監測。工藝監測包括滅菌物品、洗滌、包裝質量合格;滅菌物品放置滅菌器的方法合格;滅菌器的儀表運行正常;滅菌器的運行程序正常。 00
第十九條 新滅菌設備和維修後的設備在投入使用前,應當確定設備滅菌操作程序、滅菌物品包裝形式和滅菌物品重量,進行生物監測合格後,方可投入使用。 00
在設備滅菌操作程序、滅菌物品包裝形式和滅菌物品重量發生改變時,應當進行滅菌效果確認性生物監測。 滅菌設備常規使用條件下,至少每月進行一次生物監測。 00
第二十條 採用包裝方式進行壓力蒸汽滅菌或者環氧乙烷滅菌的,應當進行工藝監測、化學監測和生物監測;採用裸露方式進行壓力蒸汽滅菌的,應當對每次滅菌進行工藝監測、化學監測,按要求定期進行生物學監測。 00
第二十一條 使用中的化學消毒劑應當定期進行濃度和微生物污染監測。 00濃度監測:對於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等易揮發的消毒劑應當每日監測濃度,對較穩定的消毒劑如2%戊二醛應當每周監測濃度。 微生物污染監測:使用中的消毒劑每季度監測一次,使用中的滅菌劑每月監測一次。 00
第五章 附 則 00
第二十二條 本規范自2005年5月1日起施行。
『柒』 口腔護士工作內容有哪些
口腔護士工作:
負責口腔科開診治療前後的准備工作。
協助醫生進行口腔手術、洗牙、處置等。
負責口腔科整潔、安靜,維持就診秩序,在診療期間,做好口腔科的衛生宣教。
按要求做好口腔科消毒隔離工作,防止感染事故的發生。
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常規,嚴格查對制度,做好交接-班,嚴防差錯事故。
負責領娶保管科內葯物,器械保養口腔治療椅及其他物品。
經常觀察口腔科內就診病人,發現異常要立即報告當班醫生,配合處理。
崗位工作標准:
1、熱愛護理工作,態度和藹,工作積極主動。
2、熟練掌握護理技術。
崗位任職條件:
1、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本中心各項規章制度。
2、熟練掌握操作技能,熱愛本職工作。
3、具備護士資格證。
『捌』 口腔護士基本知識及流程
口腔護士基本知識及流程如下:
一、在門診護士長的領導下進行工作。
二、負責口腔科開診治療前後的准備工作。
三、協助醫生進行口腔手術、洗牙、處置等。
四、負責口腔科整潔、安靜,維持就診秩序,在診療期間,做好口腔科的衛生宣教。
五、按要求做好口腔科消毒隔離工作,防止院內感染的發生。
六、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常規,嚴格查對制度,做好交接班,嚴防差錯事故。
七、負責領取、保管科內葯物,器械保養口腔治療椅及其他物品。
經常觀察口腔科內就診病人,發現異常要立即報告當班醫生,配合處理。
(8)口腔消毒隔離管理相關法律知識擴展閱讀:
護士的職業素質是指從事護理專業所需要的特殊性質方面的要求。
1、熱愛護理事業,熱愛本職工作,具有為人類健康服務的敬業精神。
2、關心病人疾苦,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對病人有高度的責任心、同情心和愛心。
3、有良好的醫德醫風,廉潔奉公。不做違反道德良心的不合法操作或不忠於職守的工作,以維護職業的聲譽。
4、具有誠實的品格、較高的道德修養及高尚的思想情操。
5、具有一定的文化修養、護理理論及人文科學知識,以及參與護理教育與護理科研的基本知識。能勝任護理工作,並勇於鑽研業務技術,保持高水平的護理。
6、具有較強的護理技能,能應用護理程序的工作方法解決病人存在或潛在的健康問題。
7、應與同行及其他人員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相互尊重、友愛、團結、協作。
『玖』 病房一般消毒隔離制度
病房一般消毒隔離管理制度
一、病房內收住患者應按感染與非感染性疾病分別收治,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在患者一覽表卡片上做標記。
二、醫務人員進入感染患者房間,應嚴格執行相應疾病的消毒隔離及防護措施,必要時穿隔離衣、戴手套等。
三、一般情況下,病房應定時開窗通風,每日2次。地面濕式清掃,必要時進行空氣消毒。發現明確污染時,應立即消毒。患者出院、轉院、轉科、死亡後均要進行終末消毒。
四、患者的衣服、被單每周更換一次。被血液、體液污染時及時更換,在規定地點清點更換下的衣物及床單元用品。
五、醫護人員在診治護理不同患者前後,應洗手或用手快速消毒劑擦洗。
六、各種診療護理用品用後按醫院感染管理要求進行處理,特殊感染的患者採用一次性用品,用後裝入黃色塑料袋內並粘貼標識,專人負責回收。
七、對特殊感染患者要嚴格限制探視及陪護人員,必要時穿隔離衣褲、戴口罩及帽子。
八、患者的餐具、便器固定使用,特殊感染患者的排泄物及剩餘飯菜,按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九、各種醫療廢物按規定收集、包裝、專人回收。
十、病房及衛生間的拖把等衛生清潔用具,要分開使用,且標記清楚。用後消毒液浸泡,並清洗後晾掛備用。
十一、患者的床頭櫃用消毒液擦拭,做到一桌一巾,每日1~2次。病床濕式清掃,做到一床一巾,每日1~2次。
十二、重點部門:如手術室、中心供應室、產房、重症監護室(ICU、CCU、NICU等)、導管介入治療室、內鏡室、口腔科、透析室等執行相應部門的消毒隔離要求。
十三、特殊疾病和感染者按相關要求執行。
每個醫院都不大一樣吧,科室里一般都會有本本子,上面有整套具體的要求
『拾』 疫情防控培訓記錄內容有哪些
一、培訓目的
為強化「人人都是感控踐行者和責任人」的意識,加強全院不同部門不同人群的感染防控意識和水平,鞏固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落實醫院常態化疫情防控各項措施,提高全院全員醫、護、技、工勤、保衛等人員的院感防控意識和能力,熟練掌握感控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為疫情防控打下堅實基礎。
二、培訓內容
1、國家和省市下發的新冠疫情防控相關知識。
2、醫院感染基本知識。
3、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最新版)。
4、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最新版)。
5、安徽省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工作指引。
6、醫院感染管理范疇涉及的法律、法規、標准、規范。
7、防護用品和核酸採集的理論及操作考核。
三、培訓對象
全院醫、護、技、工勤、保衛及第三方人員(食堂、空調等人員)。
四、培訓包含
理論+技能。
五、培訓方式
1、院內集中培訓:新下發的法規、規范;院感重點防控措施及流程;通過監督檢查發現問題較多的相關制度。
2、科室組織學習:本科室制定的制度;專業性強的院級制度、流程、預案、規定;專業性強的法律、法規、標准、規范。
3、理論+技能考核。
六、不同人員分類培訓內容
(一)、醫院感控專職人員
1、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最新版)。
2、衛生行政部門或相關質控中心組織的業務培訓。
3、省市和有關上級單位組織的質控年會和管理培訓會議。
(二)、科室感控管理小組:
1、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最新版)。
2、醫院感染暴發報告和應急處置。
3、醫院感染基礎知識。
4、手衛生知識及技能。
5、標准預防、分級防護、職業暴露處置等相關知識。
6、消毒隔離相關知識。
7、醫療廢物管理。
8、多重耐葯菌的預防與控制措施、危險因素、流行病學。
9、傳染病防治相關知識。
10、院感相關規范、指南、法規。
(三)、工勤人員培訓:
1、手衛生。
2、地面物表的清潔消毒及職業防護。
3、含氯消毒劑的配置。
(四)、第三方人員(食堂、空調、洗滌公司)的培訓內容:
1、清潔、消毒。
2、職業暴露處置及職業防護。
3、醫廢管理相關知識(醫療廢物條例、交接登記、暫時儲存、運送)。
(五)新上崗醫護人員的培訓內容:
1、醫療廢物。
2、手衛生。
3、職業防護。
4、無菌物品的使用。
(六)重點部門專項培訓
發熱門診、急診、呼吸科、口腔科、耳鼻喉科、ICU、內鏡室、血液透析室、CT室、核酸檢測實驗室、手術室。
1、國家和省市下發的新冠疫情防控相關知識。
2、醫院感染基本知識。
3、新型冠狀病毒防控方案(最新版)。
4、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最新版)。
5、安徽省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工作指引。
6、醫院感染管理范疇涉及的法律、法規、標准、規范。
7、防護用品和核酸採集的理論及操作考核。
8、各專業相應的新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