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機關三考基本法律知識讀本
⑴ 移送審查起訴必須符合的四個條件是什麼
一、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
二、犯罪性質和罪名認定正確;
三、法律手續完備;
四、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
⑵ 公安系統公務員考試主要考哪些內容
一、公安機關人民警察職位專業科目筆試包括職業素質、基礎知識、基本能力三個方面。 (一)職業素質。主要測查報考公安機關人民警察職位必備的政治素質(政治敏銳性、政治鑒別力)、職業道德(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人民警察職業道德規范)。 (二)基礎知識。主要測查報考者對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工作有關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運用相關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包括法律基礎知識及執法依據、公安基礎知識。 (三)基本能力。主要測查報考者在工作中把握情況,正確觀察、判斷、分析案(事)件,妥善協調或處理問題的能力。包括群眾工作能力、行政管理與服務能力、信息運用能力、接處警能力以及應急處理能力。 二、明確考試內容,根據給出的大綱來看。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包括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系、判斷推理、資料分析和常識判斷等部分。言語理解與表達常見的題型有:閱讀理解、邏輯填空、語句表達等。數量關系常見的題型有:數字推理、數學運算等。判斷推理常見的題型有: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類比推理、邏輯判斷等。資料分析主要測查報考者對各種形式的文字、圖表等資料的綜合理解與分析加工能力。常識判斷重點測查對國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綜合管理基本素質等,涉及政治、經濟、法律、歷史、文化、地理、環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三、申論是測查從事機關工作應當具備的基本能力的考試科目。申論試卷由注意事項、給定資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組成。申論考試按照省級以上(含副省級)職位、市(地)級以下職位的不同要求,設置兩套試卷。省級以上(含副省級)職位申論考試主要測查報考者的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市(地)級以下職位申論考試主要測查報考者的閱讀理解能力、貫徹執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 四、公安機關人民警察職位按照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申論、專業科目考試成績各佔40%、30%、30%的比例進行合成後排序。可以看出這三個部分的佔比分配還是比較平均的,所以任何一個方面大家都要給予高度的重視。
⑶ 考公安局看什麼書
1、這個要看考哪裡的公安局,復習時一般都要看行測、申論以及公安業務基礎、刑法、刑訴、法律基礎等方面的教材書籍,普通的公安基礎知識書籍都是可以適用的。
2、公安局的公務員考試時有專門的書,一本《行政能力測試》一本《申論》,還有一本《公安基礎知識》。行測就是些選詞填空,數理邏輯之類的題型,一般有100題左右,國考有135道題,考試時間很短,平均每道題只有50多秒,後者就是教類似語文考試的現代文閱讀和寫作,報考公安局復習時,建議你買本行政能力測試多做點練習,申論就多看看新聞、報紙之類的。
3、如果想參加國家公務員和各省的省考,初期復習階段一般一定要看兩本書《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國家公務員的復習教材比較難,而且知識點考察的也比較全,所以國版的教材無疑是復習公務員考試首選教材。公務員考兩科,一是《行政能力測驗》,二是《申論》。其中行政能力測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在兩個小時內完成120道左右的選擇題,幾乎是每30秒就必須做完一道題,題目涉及到數學、生物、政治、法律等多項學科,這除了要求考生在平時積累到足夠的知識,更需要在考前進行系統和有效的復習,對復習資料進行一番有條理的梳理。
⑷ 公安基礎知識都有什麼
警察的含義:警察是具有武裝性質的維護社會秩序、保衛國家安全國家行政力量。
警察的產生的條件:第一,生產力的發展、私有制的產生,是警察產生的經濟條件。第二,階級矛盾和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不可調和性,是警察產生的階級條件。第三,維護統治秩序與懲罰犯罪的客觀需要,是警察產生的社會條件。第四,國家機器的形成,是警察產生的政治條件。
近代警察與古代警察有以下幾點區別:第一,近代警察的職能是獨立的,警察職能主要集中於警察機關。第二,近代警察從中央到地方形成專職的警察隊伍,成為國家龐大的專政工具之一,行使專門職權。第三,近代警察強調了法制。第四,近代警察有統一的制式服裝,古代警察則沒有專門的服裝。
警察的本質。警察是國家政權中按照統治階級意志,依靠暴力的、強制的、特殊的手段維護國家安全與社會秩序的武裝性質的行政力量。
警察本質的特點有:第一,鮮明的階級性。第二,手段的多樣性。第三,任務的廣泛性。
警察的基本職能:警察的職能,是指警察的社會效能和作用。警察的政治鎮壓職能和社會管理職能,構成了警察的基本職能。 公安機關是人民民主專政的重要工具,這是公安機關的階級屬性,也是它的根本屬性。 公安機關的基本職能,是專政職能和民主職能,它集中反映了公安機關作為人民民主專政工具這一根本屬性的要求。 公安機關的專政職能,是指公安機關對危害國家安全的敵對勢力、敵對分子和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秩序的犯罪分子進行鎮壓、制裁、改造和監督的社會效能。 公安機關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公安機關是人民民主專政的重要工具,是國家治安行政和刑事執法機關,擔負著打擊犯罪、保護人民的重要職責。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國家的一切權利屬於人民。公安機關是人民的公安機關,公安機關的權利是人民賦予的,它執行人民的意志,維護人民的利益。因此,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公安機關性質的必然要求。
公安機關的任務,是指公安機關在國家法律所確定的管理范圍內,為實現一定的目標所進行的工作內容。 公安機關的基本任務:一、維護國家安全;二、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三、保護公民的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四、保護公共財產和個人合法財產;五、預防、制止和懲治違法犯罪活動。
公安機關的職責。公安機關的職責,是公安機關依法在管轄范圍內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公安機關的職責由公安機關的性質和任務所確定…………
各地方的考試內容不盡相同,但大致不外乎《行政職業能力測試》、《公共基礎知識》,有些地方可能還要考《申論》,對了,還有一點,就是考體能。
考A類職位的考生要考的科目是: 《行政職業能力測試》(含《公共基礎知識》),《申論》以及《公安基礎知識》 考B類職位的考生要考的科目是: 《行政職業能力測試》(含《公共基礎知識》)和《公安基礎知識考A類職位的考生要考的科目是: 《行政職業能力測試》(含《公共基礎知識》),《申論》以及《公安基礎知識》 考B類職位的考生要考的科目是: 《行政職業能力測試》(含《公共基礎知識》)和《公安基礎知識》。
公安部政治部編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出版
2006版《公安基礎知識》(修訂本)定價:12.00元
⑸ 公安常用法律基礎知識
《公安基礎知識》是各省市公安機關考試錄用人民警察(招警考試)的理想參考教回材。作為維護國家、答社會、公民和公共安全的武裝力量,人民警察的招考在各省市公務員考試聘用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各省市公務員招考職位中有很多職位是屬於人民警察的。人民警察的考試作為公務員的考試重要組成部分,兩者考試的公共科目基本一致;但是警察職位有其特殊性,所以招考中必須組織一門專業考試,即《公安基礎知識》科目考試。
公安機關錄用人民警察考試概述
第一章 公安機關錄用人民警察的法律依據和基本原則
第一節 公安機關錄用人民警察的法律依據
第二節 公安機關錄用人民警察的基本原則
第二章 報考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基本條件和程序
第一節 報考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基本條件
第二節 報考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程序
第三章 錄用人民警察的程序
第四章 專業科目考試及最新考試大綱
⑹ 2012安徽人民警察專用教材-法律基礎知識與公安業務知識的目錄
第一章 憲法
第一節 憲法概論(3)
考點1 憲法的概念、特徵(3)
考點2 憲法的基本原則(4)
考點3 國體的概念與我國國體的特徵(5)
考點4 政權組織形式(6)
考點5 經濟制度(9)
第二節 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11)
考點1 公民與國籍(11)
考點2 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11)
第三節 國家機構(18)
考點1 國家機構概述(18)
考點2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20)
考點3 國家主席(22)
考點4 國務院(23)
考點5 中央軍事委員會(24)
考點6 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24)
考點7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25)
考點8 審判機關(26)
考點9 檢察機關(28)
第二章 刑法
第一節 刑法概說(29)
考點1 刑法的概念、性質及任務(29)
考點2 刑法的基本原則(30)
考點3 刑法的效力范圍(30)
第二節 犯罪和犯罪構成(32)
考點1 犯罪概念及特徵(32)
考點2 犯罪的構成要件(33)
第三節 正當防衛與緊急避險(36)
考點1 正當防衛(36)
考點2 緊急避險(38)
第四節 故意犯罪的形態(39)
考點1 犯罪既遂(39)
考點2 故意犯罪過程中的停止形態(40)
第五節 共同犯罪(42)
考點1 共同犯罪的概念和形式(42)
考點2 共同犯罪的處罰(43)
第六節 罪數形態(44)
考點1 一行為法定為一罪或處斷為一罪的情況(44)
考點2 數行為法定為一罪或處斷為一罪的情況(45)
第七節 刑事責任與刑罰(46)
考點1 刑事責任(46)
考點2 刑罰的概念、功能、目的和種類(47)
考點3 量刑(51)
考點4 累犯(52)
考點5 自首與立功(53)
考點6 數罪並罰(54)
考點7 緩刑(55)
考點8 減刑(57)
考點9 假釋(58)
考點10 時效與赦免(60)
第八節 刑法各論(61)
考點1 罪狀(61)
考點2 法條競合(62)
考點3 危害公共安全罪(62)
考點4 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64)
考點5 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65)
考點6 侵犯財產罪(67)
考點7 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68)
考點8 貪污賄賂罪(69)
考點9 瀆職罪(70)
第三章 刑事訴訟法
第一節 刑事訴訟法概述(72)
考點1 刑事訴訟法的概念、任務及基本原則(72)
考點2 刑事訴訟中的國家專門機關(73)
第二節 管轄和迴避(75)
考點1 管轄(75)
考點2 迴避制度(77)
第三節 刑事證據(78)
考點1 刑事證據的概念、意義和收集、運用證據的原則(78)
考點2 證據的種類與審查判斷(79)
第四節 刑事強制措施(81)
考點1 拘傳、取保候審與監視居住(81)
考點2 拘留與逮捕(82)
第五節 刑事訴訟程序(84)
考點1 立案、破案和銷案(84)
考點2 偵查(85)
考點3 起訴(86)
第四章 行政法
第一節 行政法的概述(91)
考點1 行政與行政法的特徵、行政法的淵源(91)
考點2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93)
考點3 行政法律關系(95)
考點4 行政行為(95)
第二節 行政處罰(97)
考點1 行政處罰的概念與特徵、行政處罰法的基本原則(97)
考點2 行政處罰的種類和設定(98)
考點3 行政處罰的實施機關(100)
考點4 行政處罰的管轄和適用(100)
考點5 行政處罰的程序(101)
考點6 行政處罰的執行(102)
第三節 行政復議(103)
考點1 行政復議概述(103)
考點2 行政復議的范圍(105)
考點3 行政復議的申請、受理與復議機構(105)
考點4 行政復議參加人與舉證責任(106)
考點5 行政復議的審理與決定(107)
第四節 行政訴訟(109)
考點1 行政訴訟的概念、特徵與基本原則(109)
考點2 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111)
考點3 行政訴訟的管轄(114)
考點4 行政訴訟參加人(116)
考點5 行政訴訟證據與程序(119)
第五節 行政許可(123)
考點1 行政許可的概念、分類(123)
考點2 行政許可的原則與決定(124)
第六節 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127)
考點1 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的基本原則、管轄與迴避(127)
考點2 證據、受案與立案(129)
考點3 調查、涉案財物的處理(130)
第五章 民法
第一節 緒論(135)
考點1 民法的調整對象、基本原則和適用范圍(135)
考點2 民事法律關系的概念、特徵與構成(137)
考點3 民事法律事實、民事責任(138)
第二節 民事主體(139)
考點1 自然人(139)
考點2 法人(143)
考點3 非法人組織(146)
第三節 民事法律行為(150)
考點1 民事法律行為的概念、特徵及有效要件(150)
考點2 民事法律行為的分類(152)
考點3 代理(153)
第四節 訴訟時效(154)
考點1 訴訟時效的概念、效力和種類(154)
考點2 訴訟時效的開始、中止、中斷和延長(155)
第五節 物權、債權與人身權(156)
考點1 物權的概念、特徵、效力和原則(156)
考點2 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157)
考點3 財產所有權、相鄰關系、共有(158)
考點4 所有權的取得(160)
考點5 用益物權與擔保物權(161)
考點6 債權與人身權(163)
第六節 民事責任(164)
考點1 民事責任的特徵與分類(164)
考點2 侵權責任的歸責原則體系與免責條件(166)
第六章 公安行政賠償和公安刑事賠償
第一節 國家賠償概述(168)
考點1 國家賠償的概念(168)
考點2 國家賠償責任與國家賠償法(169)
第二節 公安行政賠償(170)
考點1 公安行政賠償概述(170)
考點2 公安行政賠償請求人、賠償義務機關及行政賠償程序(171)
第三節 公安刑事賠償(172)
考點1 公安刑事賠償概述(172)
考點2 公安刑事賠償請求人、賠償義務機關和賠償程序(174)
第四節 國家追償權(175)
考點1 國家追償權的概念及行使國家追償權的條件(175)
考點2 行政賠償與刑事賠償中的國家追償權(176)
■
第七章 人民警察法
第一節 人民警察法概述(179)
考點1 人民警察法的概念和立法目的(179)
考點2 人民警察的范圍和基本任務(180)
第二節 人民警察職權(180)
考點1 人民警察職權的概念與特徵(180)
考點2 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職責和許可權(181)
第三節 人民警察制度(183)
考點1 人民警察的機構設置、職務序列和警銜制度(183)
考點2 人民警察的條件、錄用及警務保障(184)
第四節 人民警察的義務和法律責任(186)
考點1 人民警察的義務和紀律(186)
考點2 人民警察的法律責任與執法監督(187)
第八章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條例
第一節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條例概述(189)
考點1 警械和武器的概念、范圍和種類(189)
考點2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的原則及限制(189)
第二節 警械與武器的使用制度(190)
考點1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的條件和情形(190)
考點2 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條件和情形(192)
考點3 違法使用警械和武器的法律責任與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的補償(193)
第九章 公安學基礎理論
第一節 公安學基礎理論概述(195)
考點1 警察的起源、發展與產生的歷史條件(195)
考點2 警察的概念、本質和基本職能(198)
考點3 我國人民公安機關的建立與發展(198)
考點4 公安機關的性質與宗旨(201)
考點5 公安機關的基本職能與基本任務(202)
考點6 公安機關的職責與權力(204)
第二節 公安工作(206)
考點1 公安工作的概念、主要特點和公安工作系統(206)
考點2 公安工作的重要地位及奮斗目標(209)
考點3 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則(209)
考點4 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線和基本方針(211)
考點5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方針(213)
第三節 公安政策與公安法制(215)
考點1 公安政策(215)
考點2 公安法制(216)
第十章 公安隊伍建設
第一節 公安隊伍建設概述(219)
考點1 公安隊伍建設的含義、方針(219)
考點2 公安隊伍建設的核心和目標(220)
第二節 警銜制度(221)
考點1 警銜的概念(221)
考點2 警銜制度的主要內容(222)
第三節 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內務制度(223)
考點1 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內務概述(223)
考點2 《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內務條令》的基本內容(224)
第四節 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組織管理制度(226)
考點1 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組織管理制度概述(226)
考點2 公安機關人民警察職務序列、編制和經費(227)
考點3 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管理及待遇(228)
第十一章 治安管理
第一節 治安管理概述(231)
考點1 治安和治安管理的概念、特徵(231)
考點2 治安管理的方針和原則(232)
考點3 治安管理的組織(233)
考點4 治安管理手段和基本措施(234)
第二節 城鄉社區警務(235)
考點1 城鄉社區警務的涵義、基本特徵和基本原則(235)
考點2 實施城鄉社區警務戰略的主要內容(236)
考點3 社區和駐村民警的工作方式(237)
考點4 加強城鄉社區警務室建設(238)
第三節 戶政管理(239)
考點1 戶政管理的基本概念、性質和任務(239)
考點2 戶口登記和遷移(240)
考點3 居民身份證制度和暫住人口管理(241)
第四節 治安秩序管理(243)
考點1 公共場所治安秩序管理(243)
考點2 娛樂場所管理(244)
考點3 特種行業管理(246)
考點4 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管理(247)
考點5 集會、遊行、示威管理(248)
考點6 查禁社會丑惡現象(250)
第五節 危險物品管理(252)
考點1 危險物品的概念、特點和危險物品管理的范圍(252)
考點2 公安機關危險物品管理的基本方法(253)
考點3 槍支彈葯管理與管制器具管理(254)
考點4 民用爆炸物品管理與劇毒化學品管理(256)
第六節 治安案件查處(257)
考點1 治安案件基礎理論(257)
考點2 治安管理處罰的種類和具體適用(259)
考點3 治安調解(261)
考點4 治安案件查處的程序(262)
考點5 幾類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認定及處罰(265)
第七節 群體性事件(269)
考點1 群體性事件的概念、構成要件及特點、分類(269)
考點2 群體性事件預防的方針和處置原則(271)
第十二章 道路交通管理
第一節 道路交通管理基礎知識(273)
考點1 道路交通與道路交通管理的概述(273)
考點2 道路交通秩序管理(275)
第二節 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的處理(280)
考點1 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概述(280)
考點2 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的處罰(281)
第三節 車輛與駕駛人的管理(286)
考點1 車輛與駕駛人的管理與管理制度的概念(286)
考點2 機動車、機動車駕駛人和非機動車管理(287)
第四節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292)
考點1 道路交通事故概念、現場處置與事故調查(292)
考點2 交通事故當事人的責任及交通事故認定(295)
考點3 交通事故法律責任(296)
考點4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300)
第十三章 刑事偵查
第一節 偵查工作概述(306)
考點1 偵查工作的概念、特點、性質與任務(306)
考點2 偵查工作的方針、基本原則、體制與機制(307)
考點3 偵查人員的職責、權力與素質(310)
第二節 刑事犯罪現場(311)
考點1 刑事犯罪現場的概念、特點和分類(311)
考點2 現場勘驗、檢查(313)
第三節 偵查措施(315)
考點1 偵查措施的概念、特徵(315)
考點2 摸底調查(316)
考點3 公開搜查與扣押(317)
考點4 辨認(318)
考點5 控制銷贓(319)
考點6 追緝堵截與通緝通報(320)
考點7 並案偵查與追捕(322)
第四節 刑事案件偵查的基本步驟(325)
考點1 偵查范圍的劃定與偵查方案的制訂(325)
考點2 偵查的基本步驟(326)
考點3 對嫌疑對象的審查與破案的條件(327)
第十四章 偵查訊問
第一節 偵查訊問概述(329)
考點1 偵查訊問的概念和特徵(329)
考點2 偵查訊問的任務和原則(330)
第二節 偵查訊問人員(332)
考點1 偵查訊問人員及其職權和職責(332)
考點2 偵查訊問人員的素質要求(334)
第三節 偵查訊問對象(337)
考點1 偵查訊問對象的法律特徵(337)
考點2 偵查訊問對象的訴訟權利和訴訟義務(338)
第四節 訊問犯罪嫌疑人(340)
考點1 訊問前的准備工作(340)
考點2 第一次訊問(342)
考點3 續訊(344)
考點4 訊問策略、方法(345)
中公教育·2012年安徽省公務員考試筆試面授課程體系(348)
中公教育·全國分校一覽表(350)
⑺ 大家公務員中的公安專業知識考什麼啊,哪本教材比較推薦
公務員中的公安專業知識考職業素養+基礎知識+基本能力。推薦《人民警察錄用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套裝》、《人民警察錄用考試輔導教材權:公安專業知識核心考點速記》、《人民警察錄用考試輔導教材:面試真題詳解1001題》。
職業素養包含政治素質、職業道德和紀律要求兩方面內容。從試卷布局看,往往在整張試卷開頭部分。法律基礎知識和公安基礎知識,主要測查考生對公安機關執法勤務工作有關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運用專業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基本能力:主要測查考生在公安機關執法勤務活動中處理問題的能力。
參加招警考試需要購買《人民警察錄用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套裝》、《人民警察錄用考試輔導教材權:公安專業知識核心考點速記》、《人民警察錄用考試輔導教材:面試真題詳解1001題》這三本書,招警考試筆試內容包括行政測試、申論以及公安專業三個部分,滿分各100分。
公務員考試注意事項
公務員一般分為國考和省考兩種形式,國考報名時間一般為10月中下旬,筆試一般在每年11月的第4個周末(2018國考時間為12.10)日後可能出現變動,具體情況以當年的招考公告為主。成績公布一般在次年1月中下旬。
需要注意省考報名時間一般為3月中下旬,筆試一般在每年的4月下旬進行,國考崗位主要為中央直屬機構(即中央直管部門)如:中央部委、國稅局、海關、出入境、鐵路公安等,省考崗位主要為地方政府下設各機構單位,如:地方黨委、地方政府、屬地方管理行政單位等。
⑻ 公安法律法規刑法安全法及其中法律常識
您好:
《公安基礎知識》是各省市公安機關考試錄用人民警察(招內警考試)的理想參考教材容。作為維護國家、社會、公民和公共安全的武裝力量,人民警察的招考在各省市公務員考試聘用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各省市公務員招考職位中有很多職位是屬於人民警察的。人民警察的考試作為公務員的考試重要組成部分,兩者考試的公共科目基本一致;但是警察職位有其特殊性,所以招考中必須組織一門專業考試,即《公安基礎知識》科目考試。
公安機關錄用人民警察考試概述
第一章 公安機關錄用人民警察的法律依據和基本原則
第一節 公安機關錄用人民警察的法律依據
第二節 公安機關錄用人民警察的基本原則
第二章 報考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基本條件和程序
第一節 報考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基本條件
第二節 報考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程序
第三章 錄用人民警察的程序
第四章 專業科目考試及最新考試大綱
⑼ 公安基礎知識都考什麼
公安基礎主要內容是國情時政、政治、法律、管理、人文歷史、公文、經濟、科技生活、地理,
公安機關執法勤務職位招錄人民警察專業科目筆試,主要是通過客觀化紙筆測驗方式,測查報考者報考公安機關執法勤務職位應當具備的基本素質與掌握的知識和能力要素,包括職業素質、基礎知識、基本能力三個方面。
(一)職業素質。主要測查報考公安機關執法勤務職位必備的政治素質、職業道德。政治素質包括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職業道德包括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和人民警察職業道德規范。
政治素質包括政治敏銳性與政治鑒別力,我們認為主要考查考生對於國家方針政策的理解,尤其是同公安工作相關的方針政策等。考生還要注意的是職業道德包括為民服務理念和公正執法理念,這是對公安工作人員日常實務相關的服務與執法理念的考查,我們認為其中包含人民警察應具備的素質、人民警察職業道德等考點。
(二)基礎知識。主要測查報考者對公安機關執法勤務工作有關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運用相關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法律基礎知識及執法依據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學基礎理論,憲法基礎知識,人民警察法基礎知識,行政執法主要依據和刑事執法主要依據。公安基礎知識包括公安機關的性質、職能與組織管理,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則、路線、方針、政策及歷史沿革,公安隊伍建設與公安執法監督。
⑽ 公安三考是什麼考試是考完就會授警銜的考試么怎麼復習啊
一)基本法律知識考試。堅持「干什麼、學什麼、考什麼」的原則,考核參考單位領導幹部和民警對基本法律的熟悉、理解程度和實際運用水平。2007
年,基本法律知識考試以人民警察法、刑法、刑事訴訟法、治安管理處罰法、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條例以及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為主。2008年,基本法律知識
考試按不同警種,以專業法律知識為主。
(二)執法辦案卷宗考評。對參考單位辦理刑事、治安案件的卷宗進行抽查,考核基層單位和民警執法辦案的基本功和辦案質量。
(三)信訪工作考查。對參考單位受理、辦理、答復、督辦信訪案件的工作情況進行全面考查,考核其信訪工作長效機製成效。
四、「三考」對象
(一)參考單位。局屬各單位、森林公安局、亞林公安局均需參加「三考」,無執法任務的單位僅參加基本法律知識考試。
(二)參考人員。全體公安民警必須參加「三考」,因病、因公出差等未能及時參加考試的,經縣局「三考」領導小組批准後,方可補考。
五、「三考」方式
為迎接市局每年9月上旬的「三考」,縣局決定在每年8月下旬對局屬各單位組織「三考」,並對「三考」工作情況進行總結評比。
(一)基本法律知識考試。由公安部統一命題、統一時間考試、統一評分,實行開卷考試。(二)執法辦案卷宗考評。局屬有關執法單位先行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