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當經營者有商業賄賂行為的法律責任有什麼

當經營者有商業賄賂行為的法律責任有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5-13 15:36:21

Ⅰ 商業賄賂罪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商業賄賂的社會危害:
1.造成經營者之間的不平等競爭,破壞了公平競爭秩序,它使市場競爭變成賄賂、人情及關系網的惡性博弈;
2.造成物價虛高,特別是一些醫葯企業實行高定價、高回扣,加重了國家和群眾的負擔;
3.嚴重敗壞了社會道德和行業風氣等。
【法律依據】
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條
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以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為謀取不正當商業利益,給予外國公職人員或者國際公共組織官員以財物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單位犯前兩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行賄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行賄行為的,可以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Ⅱ 商業賄賂行為要承擔的法律責任

商業賄賂行為,是指經營者採用財物或者其他手段進行賄賂,以銷售回商品或者購買商品,答提供服務或者接受服務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商業賄賂行為是一種典型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也是一種歷史悠久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無論國內還是國外,這種行為都存在。這種行為損害了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擾亂了社會經濟秩序,增加了社會的拜金主義,是社會的腐蝕劑之一,同時,該行為也嚴重地損害了廣大消費者的利益,因此各國的法律都對此種行為予以制止。

國家工商局《關於禁止商業賄賂行為的暫行規定》沒有直接規定附贈所要承擔的法律後果,但明確規定了附贈視為商業賄賂行為,屬不正當競爭行為,所以,附贈行為應當適用《反不正當競爭法》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三條的規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是不正當競爭行為的主要監督管理機關,有權對附贈行為作出處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有權對違反上述法律規定的經營者作出以下行政處罰:

1)根據情節處以人民幣一萬至二十萬的罰款;

2)沒收違法所得。

Ⅲ 商業賄賂都要處罰么

法律分析:商業賄賂是要處罰的。商業賄賂行為,是指經營者以排斥競爭對手為目的,為使自己在銷售或購買商品成提供服務等業務活動中獲得利益,而採取的向交易相對人及其職員或其代理人提供或許諾提供某種利益,從而實現交易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六十三條 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

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在經濟往來中,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違反國家規定,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歸個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以及其他單位從事公務的人員有前兩款行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條、第三百八十六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Ⅳ 商業賄賂如何定罪

法律分析:1、看行賄方的目的是否是為了經濟利益。作為商業賄賂行賄方的目的是為了經濟利益,既包括現實的經濟利益也包括獲取交易機會。如果行賄方的目的不是為了謀取經濟利益而是其他利益,就不屬於商業賄賂;2、看商業賄賂的行賄主體是不是經營者。如果行賄主體不是經營者而是地方政府或其他部門為爭取項目、資金向上級部門行賄就不是商業賄賂。經營者是指從事商品經營或者營利性服務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3、看行賄是否是發生在商業活動中。雖然行賄主體是經營者,其目的也是為了經濟利益,但不是發生在商業活動中,比如經營者為打贏經濟官司向審判法官行賄就不構成商業賄賂。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六十三條 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在經濟往來中,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違反國家規定,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歸個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以及其他單位從事公務的人員有前兩款行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條、第三百八十六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一百六十四條 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以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為謀取不正當商業利益,給予外國公職人員或者國際公共組織官員以財物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單位犯前兩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行賄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行賄行為的,可以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Ⅳ 商業賄賂要負什麼法律責任

刑事責任:
刑法
第一百六十三條 公司、企業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
公司、企業的工作人員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歸個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民事責任
司法
第一百四十八條 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對公司負有忠實義務和勤勉義務。
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利用職權收受賄賂或者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佔公司的財產。

第一百四十九條 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挪用公司資金;
(二)將公司資金以其個人名義或者以其他個人名義開立賬戶存儲;
(三)違反公司章程的規定,未經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同意,將公司資金借貸給他人或者以公司財產為他人提供擔保;
(四)違反公司章程的規定或者未經股東會、股東大會同意,與本公司訂立合同或者進行交易;
(五)未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同意,利用職務便利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屬於公司的商業機會,自營或者為他人經營與所任職公司同類的業務;
(六)接受他人與公司交易的傭金歸為己有;
(七)擅自披露公司秘密;
(八)違反對公司忠實義務的其他行為。
董事、高級管理人員違反前款規定所得的收入應當歸公司所有。

Ⅵ 我國規定商業行賄多少錢可以行政處罰

法律分析:商業行賄不管多少錢,都可以能被處以行政處罰,只要符合商業行賄的構成要件即可。商業賄賂的構成:

1、主體,商業賄賂的受賄人是不特定的,行賄人是特定的,必須是經營者或者能夠代表經營者的代表人或代理人。

2、行賄者的目的,在商業賄賂中,行賄人的目的是明確的經營利益或可能帶來經營利益的交易機會。

3、侵害的客體,商業賄賂罪侵害的客體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

4、法律規范和制裁,商業賄賂行為中的商業行賄是《反不正當競爭法》打擊的重點。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二條,經營者採用財物或者其他手段進行賄賂以銷售或者購買商品,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構成犯罪的,監督檢查部門可以根據情節處以一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予以沒收。

Ⅶ 商業賄賂罪如何認定

法律分析:(一)行賄主體商業賄賂犯罪的行賄主體是在商業活動中為了獲取商業利益、商業機會、商業地位而實施行賄行為的一切自然人或者單位,即經營者。(二)受賄主體商業賄賂犯罪中的受賄主體是在商業活動中索取或收受賄賂的單位或個人,通常都擁有一定的決策權力,一般區分為單位、國家工作人員、非國家工作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條 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以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為謀取不正當商業利益,給予外國公職人員或者國際公共組織官員以財物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單位犯前兩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行賄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行賄行為的,可以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熱點內容
讓法治成為全民的信仰 發布:2025-02-06 00:55:22 瀏覽:695
我怎麼看新的勞動法 發布:2025-02-06 00:55:14 瀏覽:668
行政法和經濟法的區別 發布:2025-02-06 00:54:32 瀏覽:905
初級會計經濟法模擬題 發布:2025-02-06 00:40:59 瀏覽:822
海商法調整的船舶 發布:2025-02-06 00:40:22 瀏覽:638
刑法終審權 發布:2025-02-06 00:36:28 瀏覽:312
醫院執行勞動法情況 發布:2025-02-05 23:48:01 瀏覽:782
道德的歸宿 發布:2025-02-05 23:12:09 瀏覽:513
三部民法典 發布:2025-02-05 23:07:01 瀏覽:263
2016商法答案 發布:2025-02-05 22:24:37 瀏覽: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