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青少年需要履行的法律和責任
『壹』 14歲要負的法律責任
不滿周歲的(含14周歲生日當天),對任何犯罪不負刑事責任。
14周歲以上不滿16周歲的(14周歲生日的第二天到16周歲生日當天),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但是並不是僅限於這類罪名,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的答復:刑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八種犯罪,是指具體犯罪行為而不是具體罪名。
對於刑法第十七條中規定的「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是指只要故意實施了殺人、傷害行為並且造成了致人重傷,死亡後果的,都應負刑事責任。而不是指只有犯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的,才負刑事責任,綁架撕票的,不負刑事責任。
對於司法實踐中出現的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綁架人質後殺害被綁架人,拐賣婦女、兒童而故意造成被拐賣婦女、兒童重傷或者死亡的行為,依照刑法是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的。
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減輕處罰並不得適用死刑。
(1)14歲青少年需要履行的法律和責任擴展閱讀:
歸責原則
歸責原則體現了立法者的價值取向,是責任立法的指導方針,也是指導法律適用的基本准則。歸責一般必須遵循以下法律原則:
1、責任法定原則。其含義包括:
(1)違法行為發生後應當按照法律事先規定的性質、范圍、程度、期限、方式追究違法者的責任;作為一種否定性法律後果,它應當由法律規范預先規定。
(2)排除無法律依據的責任,即責任擅斷和「非法責罰」。
(3)在一般情況下要排除對行為人有害的既往追溯。
2、因果聯系原則。其含義包括:
(1)在認定行為人違法責任之前,應當首先確認行為與危害或損害結果之間的因果聯系,這是認定法律責任的重要事實依據。
(2)在認定行為人違法責任之前,應當首先確認意志、思想等主觀方面因素與外部行為之間的因果聯系,有時這也是區分有責任與無責任的重要因素。
(3)在認定行為人違法責任之前,應當區分這種因果聯系是必然的還是偶然的,直接的還是間接的。
『貳』 14歲負責民事責任嗎
14周歲的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從事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專民事法律行為,比如購買幾支屬鉛筆,有付款的義務。從事其他民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否則,不承擔民事責任,但其行為造成他人損失的,其監護人應當承擔相應責任。
《民法總則》第十九條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叄』 14歲少年交通擎事承擔責任嗎
、14周歲的未成年人,交通事故一般由其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
2、道路交通限制年齡《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駕駛自行車、三輪車必須年滿12周歲,未滿12周歲的兒童屬於限制或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公路上騎自行車、摩托車發生交通事故,其監護人承擔疏於監護的民事責任。
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 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對超過責任限額的部分,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機動車駕駛人已經採取必要處置措施的,機動車一方按照以下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1)機動車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負全部責任的,承擔100%的賠償責任; (2)機動車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負主要責任的,承擔80%的賠償責任; (3)機動車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負同等責任的,承擔60%的賠償責任; (4)機動車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負次要責任的,承擔40%的賠償責任; (5)機動車一方無責任的,承擔10%的賠償責任; (6)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在禁止非機動車和行人通行的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發生交通事故,機動車一方無責任的,承擔5%的賠償責任。 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責任。 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與處於靜止狀態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機動車一方無交通事故責任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未參加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的,由機動車方在該車應當投保的最低保險責任限額內予以賠償,對超過最低保險責任限額的部分,按照第一款的規定賠償
『肆』 14歲法律承擔哪些責任
法律分析:14歲青少年只需要承擔民事責任,不滿14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不予處罰,但是應當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管教。不滿14周歲的,對任何犯罪不負刑事責任。14周歲以上不滿16周歲的,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伍』 14歲孩子打架法律責任是怎麼規定的
14歲孩子打架的法律責任規定如下:
1、未造成對方輕傷或以上傷勢的,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十二條和第四十三條的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但應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2、根據《刑法》第17條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的應承擔刑事責任。因此如果造成對方重傷或死亡的,應承擔刑事責任。
3、就其民事責任來說,十四歲的孩子屬於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
『陸』 14至16周歲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八種
14至16周歲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八種罪行有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
不同的年齡階段,在法律上有著不同的意義。
對青少年來說,我國法律、法規涉及年齡的規定主要有下列各種情況:
1、年滿6周歲和7周歲,凡年滿6周歲的兒童,應當入學校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方,可推遲到7周歲。
2、12周歲至17周歲,工讀學校的招生對象是12周歲至17周歲有違法或輕微犯罪行為,不適宜留在原校學習,但又不夠勞動教養、少年收容所教養或刑事處罰條件的中學生,包括那些被學校開除或自動退學、流浪在社會上的17周歲以下的青少年。
3、13周歲以上未滿18周歲,少年犯管教所接受的少年犯為13周歲以上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
4、不滿14歲,不滿14歲的人是完全不負刑事責任的人,不滿14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免予處罰,姦淫不滿14歲幼女的,均以強奸論,從重處罰,不滿 14周歲的喪失父母的孤兒、查找不到生身父母的棄嬰和兒童、生身父母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的子女都可以收養。
5、已滿14歲不滿16歲,已滿14歲不滿16歲的人是相對負刑事責任時期,只對犯殺人、重傷、搶劫、放火、慣竊或者其他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罪負刑事責任,14歲以上不滿16歲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其中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家長或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必要時,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 【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對依照前三款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
『柒』 14歲在法律上意味著什麼
14歲在法律上,這個意味著要承擔限制民事行為責任能力,雖然不是成年人,但是已具備一定承擔法律責任的能力
『捌』 十四周歲的法律責任和義務是什麼
【法律分析】:已滿14周歲,享有憲法和法律賦予公民的各項基本權益,如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等。開始承擔犯罪責任,觸犯八種重罪要承擔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拐騙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脫離家庭或者監護人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七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玖』 14歲應該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法律分析:14歲要承擔法律責任的前提是是否滿14周歲。不滿14周歲的,對任何犯罪不負刑事責任。14周歲以上不滿16周歲的,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並不是僅限於這類罪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七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拾』 已滿十四周歲應承擔哪些刑事責任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 傷或者死 亡、強 奸、搶 劫、販 賣 毒 品、放 火、爆 炸、投 放危 險 物 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七條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 傷或者死 亡、強 奸、搶 劫、販 賣 毒 品、放 火、爆 炸、投 放危 險 物 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