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向金法律效力
『壹』 意向金可以全額退嗎
意向金,他不是定金也非訂金,嚴格的說他不是一個法律概念,意向金的支付只是買方購買房屋的意願表示。在意向金沒有轉為訂金之前,購買人隨時可以拿回意向金。
如果賣方同意買方的購買條件,中介公司將意向金轉交給賣方,此時意向金性質就發生變化,自動轉化成定金,意向金協議也自動轉化為定金協議。這個時候,意向金就不能全部退還了,因為這個時候已經成為了定金。
此時意向金協議已經轉換為定金協議,對買賣雙方產生約束力,買賣雙方必須按約定履行義務,否則將承擔法律後果。
買方如果不按協議的約定簽訂買賣合同或不購買的,賣方可以沒收買方的定金;賣方如果不按協議的約定履行簽訂買賣合同義務或不出售的,應雙倍返還定金。
如果買賣雙方沒有達成協議,中介公司將把意向金返還給買方;這個時候,意向金就可以全部退回了。
(1)意向金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訂金並非一個規范的法律概念,實際上它具有預付款的性質,是當事人的一種支付手段,並不具備擔保性質。
商品房交易中,如買家不履行合同義務,並不表示他喪失了請求返還訂金的權利;反之,若發展商不履行義務亦不須雙倍返還訂金,但這並不意味著合同違約方無須承擔違約責任。
值得一提的是,簽訂正式的房屋預售契約之前,買賣雙方簽訂的有關認購書(或稱意向書)並不是房屋買賣契約,不具備房屋預售契約的法律效力,只是一份廣義的合同。
若認購書中有定金條款,則若購房者在簽訂認購書後反悔,發展商有權沒收購房者的定金;若發展商違約,不與購房者簽訂正式的預售合同,則購房者有權要求發展商雙倍返還定金。如果認購書中約定的只是訂金,那麼就不具備定金的法律後果了。
由此可見,定金與訂金無論是從內容上還是法律後果上都有明顯不同,在簽訂購房合同時,購房者應對此有充分的理解,並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慎重行事。
『貳』 想買一套二手房,不過中介說讓我交意向金,意向金是不是定金啊
意向金不是定金,意向金交了之後又不想買了,可以立馬退,定金交了之後,又不想買了,很難退。詳細說的話,定金和意向金在三個方便截然不同:支付節點、支付對象以及法律效力。
一、定金和意向金支付節點不同
1、支付定金時,交易已經達成。定金是在買方已經確認購買此房,賣方也已同意將房屋出售給買方的情況下支付的,表示交易已經達成一致。
2、支付意向金時,交易仍在談判中。意向金是附條件的定金,是買方對房屋已有購買意向,但是有些條件買賣雙方並未達成一致的情況下支付的,表示交易仍在談判中。
二、定金和意向金的支付對象不同
1、支付購房定金,需要買方與賣方直接簽訂定金協議書,並將定金直接支付給賣方。
2、支付購房意向金,需要買方與中介簽訂意向金協議書,由買方委託中介在授權條件范圍內和賣方進行談判。談判成功 ,中介公司將意向金轉交給賣方,成為買房定金;談判失敗,中介公司將購房意向金退還給買方。
三、定金與意向金效力不同
1、定金具有定金罰則效力
購房定金對買賣雙方均有約束力,雙方必須按約定履行義務,否則將承擔法律後果。買方如果不履行約定義務或不購買的,賣方可以沒收買方的定金;賣方如果不履行約定義務或不出售的,應雙倍返還定金。
2、意向金沒有懲罰效力
購房意向金只是一個購房意願的表示,在中介公司尚未和業主達成一致時,客戶可以隨時收回意向金,中介公司無權罰沒意向金。
『叄』 案例分析:購房定金、訂金、意向金那些事兒
買房不易,除了買完房子要背上沉重的房貸外,簽合同時還可能因為定金,訂金分不清楚而被銷售人員給繞進去。今天購房指南就通過案例來講一下購房定金那些事兒。
案例:
故事主人公:薛子曼
年齡:32周歲
學歷:本科
持有房產:哈爾濱2居室
心得體會: 購房交易貓兒膩多,房奴日子不好過
在進行房屋買賣的時候,開發商或者中介會要求購房者支付「訂金」或者「意向金」,但是開發商將「意向金」變成「定金」的花樣層出不窮,購房者們也是防不勝防,這不,哈爾濱的薛女士就遇到了「意向金」被變成「定金」的貓兒膩事件。
今年初的時候,薛女士與丈夫打算告別蝸居了3年的出租屋,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經過多次看房,夫妻二人相中了一處樓盤的商品房,大兩居,朝南,當時看施工圖的時候,客廳帶有大陽台,還有角窗,採光很好,二人很是滿意,,薛女士當即就交了2萬元「意向金」,並簽訂了購房合同,售樓處的工作人員表示意向金是可以退還的。
經過幾年打拚,夫妻倆本以為可以順利買到屬於自己的房子,可是就在驗房的時候,售樓處承諾的角窗不見了,薛女士要求開發商退還2萬元「意向金」,誰知工作人員說已經交了的「定金」退不了。「當初明明說的是『意向金』,怎麼就變成定金了呢?」薛女士跟售樓處理論了起來,開發商辯稱:商品房買賣合同里沒有角窗這一條款,並且售樓處工作人員的口頭承諾不具有法律效力,不故屬於違約。
無奈,薛女士向當地工商局投訴,工商局出面調解,薛女士表示:「售樓處承諾房間有角窗,但是現在新房裡說好的角窗沒有了,開放商應當承擔違約責任。並且當時我把售樓處說的話都錄了下來,算是售樓處口頭承諾的證據。」不過開發商堅持自己沒有違約,雙方調解陷入僵局。經過4次調解,雙方終於達成一致:薛女士夫妻可獲得5000元購物卡,並免交1年物業費。
事後薛女士表示,自己對意向金跟定金的概念不是很清楚,當時急於買房,就沒太在意這個問題,這次吃一塹長一智,現在見到要買房的親戚逢人必說自己的經歷,「沒辦法啊,大傢伙都是平常老百姓,好不容易要買套自己的房子,誰遇到這種事都會心煩,但是防不勝防啊。」薛女士感慨道。
後記:
想必不少人都像薛女士一樣,對文中的定金、意向金不了解,其實除了這兩個還有一個就是訂金。
定金、訂金、意向金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定金
定金是一個規范的法律概念,是合同當事人為確保合同的履行而自願約定的一種擔保形式。在房屋買賣交易中,買家履行合同後,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若買家不履行合同,無權要求返還定金,賣家不履行合同的,應雙倍返還定金。
我國《擔保法》還規定:定金應以書面形式約定,不得超過主合同的標准額的20%。當事人一旦以書面形式對定金做了約定並實際支付了定金,即產生相應的法律後果。定金合同從實際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
訂金
訂金並非一個規范的法律概念,實際上它具有預付款的性質,是當事人的一種支付手段,並不具備擔保性質。商品房交易中,如買家不履行合同義務,並不表示他喪失了請求返還訂金的權利;反之,若發展商不履行義務亦不須雙倍返還訂金,但這並不意味著合同違約方無須承擔違約責任。
意向金
意向金,他不是定金也非訂金,嚴格的說他不是一個法律概念,意向金的支付只是買方購買房屋的意願表示。在意向金沒有轉為定金之前,購買人隨時可以拿回意向金。
綜上可以看出,只有定金真正具有法律效力,另外兩個「金」都只是沒有法律規范的概念。就上面薛女士的經歷來說,售樓處採取意向金的銷售方式,目的是以意向金可退還為借口來掌握客戶,甚至以定金名義進行強制交易。其實不僅是新房,二手房交易中,意向金轉定金的議價方式,已經逐漸成為國內的行業慣例。意向金轉定金後,上下家任何一方違約或中介方"一房二介",都應當承擔合同約定或法律規定的賠償責任。這對於購房者來說是不利的。
看到這里,小融覺得購房者們真是不容易啊,背著房貸成為房奴不說,買房的時候還要應對各種貓兒膩。用范大廚的話來說就是:防不勝防啊!
購房指南建議購房者在簽訂購房合同、交納定金前,要詳細了解購買房屋的有關信息,確定購買後,認真閱讀合同內容,再簽訂合同。需要注意的是,售樓員的口頭承諾沒有法律效應,為了防止銷售商反悔,消費者一定要將這些承諾落實在購房合同中,同時要明確自己交的到底是「定金」還是「意向金」,這樣才能充分保障自己的權益。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5-12-22,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查看更多房產信息
『肆』 中介的意向金是啥意思
意向金是附條件的定金。意向金是在買方有購買意向後,委託中介公司以書面形式確定下來,並支付一定金額的意向金。
如果賣方同意買方的購買條件(要約),中介公司將意向金轉交給賣方,此時意向金性質就發生變化,自動轉化成定金,意向金協議也自動轉化為定金協議。
如果買賣雙方沒有達成協議,中介公司將把意向金返還給買方,若意向金協議轉換為定金協議那麼將對買賣雙方產生約束力,買賣雙方必須按約定履行義務,否則將承擔法律後果。
買方如果不按協議的約定簽訂買賣合同或不購買的,賣方可以沒收買方的定金;賣方如果不按協議的約定履行簽訂買賣合同義務或不出售的,應雙倍返還定金。
(4)意向金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意向金和定金的主要區別如下:
1、定金是一種擔保形式,具有法律效力;而意向金是購房者為了表示自己的購房誠意,所所交的錢,主要發生在二手房交易的過程中。
2、根據《擔保法》的規定,定金交的數額為占總房款的20%,而意向金一般是占總房款的1%;
3、兩者的概念不同,定金是一個法律概念,而意向金是一個約定俗稱的概念;
4、意向金是可以退回的,而定金是不能隨意退回的。如果購房者沒有買到房,賣方會把意向金還給購房者。如果買方違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如果賣方違約,需要給買方雙倍的違約金。
『伍』 定金、訂金、預付款、意向金分得清嗎
定金、訂金、預付款、意向金(誠意金)這些概念,對於專業人士可能並不難區分。但是對於一般人可能就難以分清楚了,也可能會因此吃虧。對此,購房指南打算用通俗點的語言,盡量將這組詞的區別說清楚。
一、定金和訂金
這兩個詞發音完全一樣,但是法律上的含義和效果卻相差很大。
1、定金
(1)定金概念
「定金」是一個法律概念,它屬於一種法律上的擔保方式,目的在於促使債務人履行債務,保障債權人的債權得以實現。簽合同時,對定金必需以書面形式進行約定,同時還應約定定金的數額和交付期限。
(2)定金的法律效果
定金的法律效果是:給付定金一方如果不履行債務,無權要求另一方返還定金;接受定金的一方如果不履行債務,需向另一方雙倍返還債務。債務人履行債務後,依照約定,定金應抵作價款或者收回。
定金數額可以由合同雙方當事人自行約定,但是定金數額不得超過主合同總價款的20%,若是約定超過合同總價款的20%,則超過20%部分無效。
(3)經常使用定金的情況
最常遇到定金的場合就是買房、買車的時候,一般簽訂正式的買賣合同前,房產中介或者4S店,會讓你付幾萬元作為定金,一旦雙方簽訂正式的買賣合同後,該定金將轉為首付款或購車款。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在二手房交易過程中,如果上下家只是簽訂了居間協議,而有些事項並沒有全部約定,如過戶時間、戶口遷出時間等。如果因為雙方對居間協議中未定的條款沒有達成一致意見而沒有簽訂正式買賣合同的,並不產生雙倍返還或沒收定金的後果,而應該將定金退還定金支付人。
2、訂金
對於「訂金」來說目前我國法律沒有明確規定,它不具備「定金」所具有的擔保性質,可視為「預付款」。當合同不能履行時,除不可抗力外,應根據雙方當事人的過錯承擔違約責任。合同中,如果寫的是「訂金」,一方違約,另一方無權要求其雙倍返還,只能得到原額,也沒有支付比例20%的限制。
3、定金和訂金的區別
有人試圖從文意上去區分「定金」和「訂金」,我認為很難區分,因為在中文裡,這兩個詞也很難明確區分,有可能越區分,最後越糊塗。
其實,「定金」之所以有用,能夠產生雙倍返還或者沒收的後果,僅僅是因為「定金」是法律中的明確規定的法律概念,其法律效果也是法律明確規定的,而法律中並沒有「訂金」的概念。
二、預付款、意向金(誠意金)
預付款、意向金(誠意金)都不是法律概念,也不具備法律效力。
1、預付款
預付款在正常情況下,成為價款的一部分,在合同未履行的情況下,不管哪一方違約,只需返還所收款項即可,無需雙倍返還。
2、意向金(誠意金)
(1)意向金(誠意金)來源及用途
意向金(誠意金)在我國現行法律中不具有法律約束力,這個詞主要是房地產商創設出來的。其主要用途:一是試探購房人的購買誠意;二是收取你的意向金之後能對你有更好的把控;三是中介可用你的意向金去同賣方談價看時機來轉換成購房定金。
(2)使用意向金(誠意金)注意事項
購房意向金(誠意金)在合同不成立時應當返還,在實踐中意向金(誠意金)未轉定金之前客戶可要求返並且無需承擔由此產生的不利後果,因此中介收取客戶意向金之後會及時轉為定金。
在轉購房定金時除要求房東簽署協議外,還務必要求房東簽署定金收據,以確認房東實際收取了定金,從而發生定金效力。
從上面可以看出,一旦某個環節操作不當就會產生爭議。所以我們建議購房人不要交給房產中介購房意向金(誠意金),如果真的有購買意向完全可以通過房產中介同賣方直接溝通,並直接支付給業主購房定金。
小結:定金、訂金、預付款、意向金(誠意金)這組詞中,只有「定金」具有法律的身份,產生法定的效果。而訂金、預付款、意向金(誠意金)都不是法律概念,因此,在了解他們區別的基礎上,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並在簽約時慎重選用。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09-18,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全面及時的樓盤信息,點擊查看
『陸』 意向金和定金有什麼區別呢
定金與違約金抄有幾點不同:(1)違約金是以違約為生效要件的,不需要預先給付,而是在違約行為發生後才進行給付;而定金是以預先給付為條件的,定金交付之日起定金條款即生效。(2)責任承擔方式不同。合同中約定違約金條款的,一方違約時,應當按照該約定支付違約金;合同中約定定金條款的,則要按照「定金罰款」來處理。即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3)數額規定不同。約定的違約金以實際損失為基準,但對於占總價款的比例沒有規定,低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而對於定金,和實際損失沒有關系,只是規定不能高於總金額的百分之二十。
『柒』 意向金不給退應該去哪裡解決
意向金不退可以直接向公安部進行投訴,或者是直接向法院進行起訴。
意向金就是屬於有意向購買這套房子所給的金額,對於這筆金額購房者不願意進行購買,就需要進行退還,如果開發商拒絕給予,這種情形就是屬於嚴重的違反了法律的情形,同樣也是會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意向金與定金在法律上是有明顯區別的。定金是一個規范的法律概念,是合同當事人為確保合同的履行而自願約定的一種擔保形式。商品房交易中,買家履行合同後,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若買家不履行合同,無權要求返還定金,發展商不履行合同的,應雙倍返還定金。定金應以書面形式約定,不得超過主合同標准額的20%。當事人一旦以書面形式對定金作了約定並實際支付了定金,即產生相應的法律後果
簽訂正式的房屋預售契約之前,買賣雙方簽訂的有關認購書(或稱意向書)並不是房屋買賣契約,不具備房屋預售契約的法律效力,只是一份廣義的合同。若認購書中有定金條款,則若購房者在簽訂認購書後反悔,發展商有權沒收購房者的定金;若發展商違約,不與購房者簽訂正式的預售合同,則購房者有權要求發展商雙倍返還定金。如果認購書中約定的只是意向金,那麼就不具備定金的法律後果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七條 債務人履行債務的,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無權請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捌』 購房意向金交了後自己又不想買房了,可以全額退嗎
意向金,他不是定金也非訂金,嚴格的說他不是一個法律概念,意向金的支付只是買方購買房屋的意願表示。在意向金沒有轉為訂金之前,購買人隨時可以拿回意向金,就如你給朋友幾百元錢,讓他為你代買一件物品,在他沒有購買之前,你完全可以通知他你不買了,讓他把錢給回你。 根據去年4月國家住建部的調控措施,房地產開發企業收取意向金是否合規,關鍵在於開發商是否獲得所售房屋的預售許可。未取得預售許可的商品住房項目,房地產開發企業不得以認購、預訂、排號、發放VIP卡等方式向意向購房者收取或變相收取定金、預定款等性質的費用。 如果收你錢的這家,在收你錢時並沒有取的預售許可證,,那麼他就是違法的.你去要退,你告知他,如果不退我就去建設主管單位告他們.多半是會退給你的.如果不退,你去建設主管部門去舉報就會退給你.因為根據我的經驗,收取意向金的,都是沒取得預售許可證的才收這錢,取得預售許可證的就真接收定金了.
『玖』 買二手房意向金合同有沒有法律效應
對意向金合同而言抄,只襲能約束買方和中介方,對這兩方有法律效應,無法約束第三方。
合同法上面並沒有「誠意金」或「意向金」這一說法,也沒有相關的約定。通常「誠意金」是購房人與中介公司達成某一協定,在約定的期限內,中介公司將某一宗業務條件談妥至購房要要求的情況下,誠意金轉為定金由中介公司受託支付給售房人,如果未達到購房人要求或超期,則誠意金退還給購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