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件發法律效力
㈠ 電子郵件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電子郵件合同具有法律效力的。但需要滿足一定的合同生效條件。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包括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且該合同自雙方均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時合同成立生效,但另有約定的除外。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第四百九十條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當事人均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時合同成立。在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
第五百零二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㈡ 電子郵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電子郵件屬於法定證據種類中的電子數據。合法真實的電子郵件具有法律效力。
在訴訟中,當事人可以將導出的郵件放在軟盤中提交人民法院,經對方質證後無異議的,可列印出來經雙方當事人簽字後附卷。如對方有異議,應由人民法院按現場勘驗的方法取證,現場勘驗的筆錄應由雙方當事人當場簽字。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九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㈢ 電子郵件形式的通知,具備法律效力嗎
摘要 可供判斷郵件真偽的因素有:
㈣ 公司只郵件發送了復印件有沒有法律效力
欠條復印件在作為證據使用時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經過與原件核對無誤或者對方當事人不表示異議,即被採信另一種情況就是因無法與原件核實或者遭到對方當事人的異議即被否定。借條復印件只是不能單獨作為有效證據採信,並非指復印件絲毫不具備證明力。無法與原件核對的復印件是真實性存在瑕疵的間接證據,而間接證據並非不具備證明力。也就是說,如果復印件之外,還有其他的間接證據也能夠佐證其待證事實,而這些證據均真實有效,且對方不能提出強有力的反證,那麼,復印件就能夠具有強勢證明力。傳來證據由於經過了中間環節的傳播,在其形成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差錯和失實。因此,就其證明力而言,准確性和真實性比原始證據要差。但是,傳來證據也有一個例外,就是如果傳來證據形成在案件事實的最初階段,其證明力就要比經過流轉的原件更具有證明力。
㈤ 用順豐郵寄有法律效力嗎
法律分析:順豐寄件有法律效力的,現在寄料都要求實名制,如果寄了違禁品,會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的。根據相關法律規定,郵政企業收寄郵件和用戶交寄郵件,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和國務院有關部門關於禁止寄遞或者限制寄遞物品的規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
第二十四條 郵政企業收寄郵件和用戶交寄郵件,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和國務院有關部門關於禁止寄遞或者限制寄遞物品的規定。
第二十六條 郵政企業發現郵件內夾帶禁止寄遞或者限制寄遞的物品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進出境郵件中夾帶國家禁止進出境或者限制進出境的物品的,由海關依法處理。
㈥ 單位之間電子郵件往來是否具有法律效應
1、如果有證據證明這是來自雙方的郵箱,則在法律上是有法律效力的;
2、如果將電版子郵件作為證據向權法庭提交,則需要提供此郵件的原始載體、來源和往來的過程;
3、法律依據:
1)《合同法》第十一條【書面形式】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十二條調查人員調查收集計算機數據或者錄音、錄像等視聽資料的,應當要求被調查人提供有關資料的原始載體。提供原始載體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供復製件。提供復製件的,調查人員應當在調查筆錄中說明其來源和製作經過。
㈦ 催款函如何寄出具有法律效力
郵寄的單子上寫明催款單,有快遞單,有回執,就可以證明。
㈧ 在職場糾紛中,電子郵件能作為證據嗎
人們經常談論保留電子郵件作為法律證據。如何保留電子郵件作為法律證據?如果在公司郵箱,可以轉到自己的郵箱嗎?什麼手段可以保留公司郵件作為證據?截圖可以嗎?公司IT部門刪除郵件內容怎麼辦?對於普通的民事案件,比如有人借錢給你,給你發郵件作為借款憑證,寫明向你借的錢,用途等。這封郵件可以作為法律證據嗎?我如何保存它?如果有爭議,如何向法官出示證據。
網易推出網易公平郵件服務(網易公平郵件-專業郵件留存、取證、認證一站式服務)。如果用戶申請該服務,用戶收發的原始電子郵件文件將實時存儲在第三方站,並向合作公證處開放,以確保認證內容的真實性、即時性和完整性,便於公證處直接檢索原始電子數據並出具公證書,並確保您的電子郵件可作為法律證據。那麼電子郵件是如何作為法律證據的,你明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