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法律知識題
㈠ 家庭生活中要了解的法律知識有哪些
1、如果未成年的孩子將人碰傷,監護人必須承擔醫療費用。
2、繼承權是男女平等的,嫁出版的女兒別忘了父權母遺產有您的一份。
3、如果被從樓上掉下的花盆砸傷,可以把它們的管理者告上法庭。
4、如果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有權向所在單位要求享受工傷待遇。
5、如果對行政機關的罰款、吊銷執照、行政拘留等行為不服,可申請行政復議。
6、如被公安機關傳喚或拘傳,時間不得超過12小時,特殊情況下不得超過24小時。
7、如果未滿18歲得孩子也不歸宿,必須對孩子進行教育,否則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8、如果別人借您錢,您一定要他出借據,而且借款數額一定要大寫。(註:訴訟時效為2年)
9、如果想要保護自己的傢伙其他財產,一定不要私設電網或設置毒物等,否則等待的將是:危害公共安全罪。
10、如果您成為被告,又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律師,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提供法律幫助。
11、如果想寫遺囑,一定要註明年月日,並親自簽名。讓人代書,一定要兩個以上證人在場見證,代書人、見證人、遺囑人都要簽名,最好委託律師見證並執行遺囑。
㈡ 法律知識競賽試題及答案
憲法知識
一、填空題
1、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 的社會主義國家。
3、我國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 。
4、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由 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
5、中央和地方的國家機構職權的劃分,遵循在 的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地方 的的原則。
6、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7、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 抵觸。
8、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 的特權。
9、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 。
10、國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 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 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
11、 是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力量。
12、 等自然資源,都屬於國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規定屬於集體所有的森林和山嶺、草原、荒地、灘塗除外。
13、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於 。
14、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 。
15、國家舉辦各種學校,普及 ,發展中等教育、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並且發展學前教育。
16、憲法第十九條規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 。
17、我國的民族自治地方是 。
18、國家在必要時得設立特別行政區。在特別行政區內實行的制度按照具體情況由 以法律規定。
19、任何公民,非經 決定,並由 執行,不受逮捕。
20、禁止 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 公民的身體。
21、我國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 公民的住宅。
22、除因 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檢察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對通信進行檢查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23、由於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侵犯公民權利而受到損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規定取得 的權利。
24、我國婦女在 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權利。
25、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 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
26、 是我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它的常設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 。
28、在我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根據 的提名,決定國務院總理的人選。在我國,憲法的修改,由 提議,並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全體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通過。
30、法律和其他議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 通過。
31、 選舉並有權罷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組成人員。
3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組成人員不得擔任國家 的職務。3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委員長、副委員長連續任職不得超過 。34、我國的憲法解釋機關是 。
3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開會期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在常務委員會開會期間,有權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提出對 的 質詢案。受質詢的機關必須負責答復。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非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主席團許可,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非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許可,不受 。
37、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每屆任期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連續任職不得超過 。
38、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根據 的決定和 的決定,公布法律,任免國務院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授予國家的勛章和榮譽稱號,發布特赦令,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宣布戰爭狀態,發布動員令。
39、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缺位的時候,由 繼任主席的職位。
40、審計機關在 領導下,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計監督權,不受其他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㈢ 億萬婦女學法律、家庭平安促和諧」法律知識競賽試題答案
22. 當事人有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處分自己的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以下對上述原則的理解中,哪一種是正確的? B
A. 當事人處分自己的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的行為是絕對的,不受任何因素的限制
B. 當事人可以在訴訟過程中放棄辯論的權利,對對方當事人的訴訟請求予以承認
C. 當事人的處分行為一旦作出,不論是否出於自願都具有法定效力
23. 合議制是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基本的審判組織形式,關於合議制的認識正確的是__B_。
A. 法院的審判委員會可以取代合議庭對案件作出判決
B. 合議制是民主集中制在民事審判工作中的體現
C. 民事案件都必須由合議庭進行審理
24. 在某民事案件開庭審理時,原告發現合議庭成員之一與被告有親戚關系,此時原告可以____B____。
A. 決定迴避
B. 申請迴避
C. 自行迴避
25. 法院審理離婚案件,____B_____。
A. 一律不公開進行
B. 經當事人申請可以不公開進行
C. 由法院決定是否公開進行
26. 民事訴訟法規定了管轄制度,當事人提起民事訴訟時_____B____。
A. 應當就近向人民法院提起
B. 應當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
C. 應當向基層人民法院提起
27.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下列哪一類案件可以由雙方當事人協議選擇第一審管轄法院? B
A. 侵犯名譽權的案件
B. 購銷合同案件
C. 繼承權案件
28. 當事人是民事訴訟中的重要主體,下列屬於當事人的是____A____。
A. 未成年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
B. 訴訟代表人
C. 為原告一方出具醫療鑒定意見的鑒定人
29. 房東起訴租戶要求其交付拖欠的租金,租戶則提出房東未按合同約定提供家電、傢具作為反駁,對於後一個主張____B____。
A. 應當由房東加以證明
B. 應當由租戶加以證明
C. 應當由法院依職權查明
30. 我國的民事案件實行___B__的審級制度。
A. 四級三審
B. 四級兩審
C. 三級兩審
31. 當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需要___B___。
A. 有律師代理
B. 有具體的訴訟請求
C. 有被告在場
32. 在法院宣告判決之前,當事人可以申請撤訴,一旦法院准許則__B___。
A. 原告不得再次起訴
B. 訴訟程序終止
C. 被告獲得勝訴
33. 當事人不服第一審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定,應當在_____C_____內提起上訴。
A. 5日
B. 10日
C. 15日
34. 一審判決經過上訴期無人上訴或者二審判決作出以後立即發生法律效力,當事人如果認為判決確有錯誤的,可以___B___。
A. 向人民檢察院上訴
B. 向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C. 向人民法院抗訴
35. 民事判決生效後,如果承擔義務的一方當事人拒不履行義務,另一方當事人有權向____B____申請強制執行。
A. 公安機關
B. 人民法院
C. 人民檢察院
36. 犯罪構成的要件包括____C_____。
A. 犯罪人、犯罪目的、犯罪行為、犯罪對象
B. 犯罪主體、犯罪動機、犯罪行為、犯罪對象
C. 犯罪主體、犯罪主觀方面、犯罪客觀方面、犯罪客體
37. 以下不屬於我國刑法規定的減輕刑事責任主體的是____C____。
A. 盲人
B. 已滿14周歲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
C. 醉酒的人
好多的B啊。。。。
㈣ 簡單的法律知識問題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促進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把他們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未成年人是指未滿十八周歲的公民。
第三條 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對未成年人進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紀律和法制教育,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國際主義、共產主義的教育,提倡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公德,反對資本主義的、封建主義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的侵蝕。
第四條 保護未成年人的工作,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一)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二)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
(三)適應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的特點;
(四)教育與保護相結合。
第五條 國家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保護未成年人,是國家機關、武裝力量、政黨、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城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責任。
對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有權予以勸阻、制止或者向有關部門提出檢舉或者控告。
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應當教育和幫助未成年人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第六條 中央和地方各級國家機關應當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做好未成年人保護工作。
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政府根據需要,採取組織措施,協調有關部門做好未成年人保護工作。
共產主義青年團、婦女聯合會、工會、青年聯合會、學生聯合會、少年先鋒隊及其他有關的社會團體,協助各級人民政府做好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第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對保護未成年人有顯著成績的組織和個人,給予獎勵。
第二章 家庭保護
第八條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不得虐待、遺棄未成年人;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殘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棄嬰。
第九條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權利,必須使適齡未成年人按照規定接受義務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義務教育的未成年人輟學。
第十條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適當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引導未成年人進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預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煙、酗酒、流浪以及聚賭、吸毒、賣淫。
第十一條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得允許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結婚,不得為未成年人訂立婚約。
第十二條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依法承擔責任。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有前款所列行為,經教育不改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其監護人的資格;依照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的規定,另行確定監護人。
第三章 學校保護
第十三條 學校應當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對未成年學生進行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以及社會生活指導和青春期教育。
學校應當關心、愛護學生;對品行有缺點、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應當耐心教育、幫助,不得歧視。
第十四條 學校應當尊重未成年學生的受教育權,不得隨意開除未成年學生。
第十五條 學校、幼兒園的教職員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
第十六條 學校不得使未成年學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學設施中活動。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擾亂教學秩序,不得侵佔、破壞學校的場地、房屋和設備。
第十七條 學校和幼兒園安排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參加集會、文化娛樂、社會實踐等集體活動,應當有利於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防止發生人身安全事故。
第十八條 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送工讀學校接受義務教育的未成年人,工讀學校應當對其進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勞動技術教育和職業教育。
工讀學校的教職員應當關心、愛護、尊重學生,不得歧視、厭棄。
第十九條 幼兒園應當做好保育、教育工作,促進幼兒在體質、智力、品德等方面和諧發展。
第四章 社會保護
第二十條 國家鼓勵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和其他組織及公民,開展多種形式的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活動。
第二十一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創造條件,建立和改善適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動場所和設施。
第二十二條 博物館、紀念館、科技館、文化館、影劇院、體育場(館)、動物園、公園等場所,應當對中小學生優惠開放。
第二十三條 營業性舞廳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有關主管部門和經營者應當採取措施,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
第二十四條 國家鼓勵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文藝等單位和作家、科學家、藝術家及其他公民,創作或者提供有益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作品。出版專門以未成年人為對象的圖書、報刊、音像製品等出版物,國家給予扶持。
第二十五條 嚴禁任何組織和個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傳播淫穢、暴力、兇殺、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圖書、報刊、音像製品。
第二十六條 兒童食品、玩具、用具和游樂設施,不得有害於兒童的安全和健康。
第二十七條 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學、幼兒園、托兒所的教室、寢室、活動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動的室內吸煙。
第二十八條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任何組織和個人依照國家有關規定招收已滿十六周歲未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的,應當在工種、勞動時間、勞動強度和保護措施等方面執行國家有關規定,不得安排其從事過重、有毒、有害的勞動或者危險作業。
第二十九條 對流浪乞討或者離家出走的未成年人,民政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應當負責交送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暫時無法查明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由民政部門設立的兒童福利機構收容撫養。
第三十條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
第三十一條 對未成年人的信件,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隱匿、毀棄;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檢查,或者對無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代為開拆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開拆。
第三十二條 衛生部門和學校應當為未成年人提供必要的衛生保健條件,做好預防疾病工作。
第三十三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積極發展托幼事業,努力辦好托兒所、幼兒園,鼓勵和支持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和其他社會力量興辦哺乳室、托兒所、幼兒園,提倡和支持舉辦家庭托兒所。
第三十四條 衛生部門應當對兒童實行預防接種證制度,積極防治兒童常見病、多發病,加強對傳染病防治工作的監督管理和對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的業務指導。
第三十五條 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採取多種形式,培養和訓練幼兒園、托兒所的保教人員,加強對他們的政治思想和業務教育。
第三十六條 國家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榮譽權不受侵犯。
對有特殊天賦或者有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國家、社會、家庭和學校應當為他們的健康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第三十七條 未成年人已經受完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不再升學的,政府有關部門和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對他們進行職業技術培訓,為他們創造勞動就業條件。
第五章 司法保護
第三十八條 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
第三十九條 已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家長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必要時,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第四十條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辦理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應當照顧未成年人的身心特點,並可以根據需要設立專門機構或者指定專人辦理。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和少年犯管教所,應當尊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
第四十一條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對審前羈押的未成年人,應當與羈押的成年人分別看管。
對經人民法院判決服刑的未成年人,應當與服刑的成年人分別關押、管理。
第四十二條 十四周歲以上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開審理。
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判決前,新聞報道、影視節目、公開出版物不得披露該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及可能推斷出該未成年人的資料。
第四十三條 家庭和學校及其他有關單位,應當配合違法犯罪未成年人所在的少年犯管教所等單位,共同做好違法犯罪未成年人的教育挽救工作。
第四十四條 人民檢察院免予起訴、人民法院免除刑事處罰或者宣告緩刑以及被解除收容教養或者服刑期滿釋放的未成年人,復學、升學、就業不受歧視。
第四十五條 人民法院審理繼承案件,應當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繼承權。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離婚雙方因撫養未成年子女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應當根據保障子女權益的原則和雙方具體情況判決。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六條 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監護人有權要求有關主管部門處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四十七條 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對其造成財產損失或者其他損失、損害的,應當依法賠償或者承擔其他民事責任。
第四十八條 學校、幼兒園、托兒所的教職員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或者變相體罰,情節嚴重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給予行政處分。
第四十九條 企業事業組織、個體工商戶非法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的,由勞動部門責令改正,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
第五十條 營業性舞廳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允許未成年人進入的,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可以處以罰款。
第五十一條 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傳播淫穢的圖書、報刊、音像製品等出版物的,依法從重處罰。
第五十二條 侵犯未成年人的人身權利或者其他合法權利,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虐待未成年的家庭成員,情節惡劣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八十二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司法工作人員違反監管法規,對被監管的未成年人實行體罰虐待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八十九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對未成年人負有撫養義務而拒絕撫養,情節惡劣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八十三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溺嬰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二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明知校舍有倒塌的危險而不採取措施,致使校舍倒塌,造成傷亡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三條 教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依法從重處罰。
引誘、教唆或者強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或者賣淫的,依法從重處罰。
第五十四條 當事人對依照本法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先向上一級行政機關或者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有關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先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復議,也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又不履行的,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或者依法強制執行。
第七章 附 則
第五十五條 國務院有關部門可以根據本法制定有關條例,報國務院批准施行。
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可以根據本法制定實施辦法。
第五十六條 本法自1992年1月1日起施行。
㈤ 法律知識競賽題(答案)
一、選擇題(請選擇一個正確答案填入括弧內)
1.我國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誕生於(B )年。
A、1949年B、1954年C、1950年D、1982年
2.( B)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A、刑法B、憲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A )。
A、人民B、中國共產黨
4.中華人民共和國(B )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人民B、公民
5.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B )尊嚴不受侵犯。
A、人身B、人格
6.《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是於(C )正式施行的。
A、1991年1月1曰B、1991年9月4曰
C、1992年1月1曰D、1999年11月1曰
7.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應當教育和幫助未成年人運用(B )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A、武力B、法律
8.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B )義務,不得虐待、遺棄未成年人;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殘疾的未成年人。
A、贍養B、撫養
9.( A)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
A、任何組織和個人B、學校
10.《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是在(A )頒布的。
A、1986年B、1978年
11.營業性電子游戲場所在(B ),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並應當設置明顯的未成年人禁止進入標志。
A、任何時候B、國家法定節假曰外
12.禁止在( C)附近開辦營業性歌舞廳,營業性電子游戲場所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場所。
A、居民住宅區B、廠礦企業C、中小學校D、商業區
13.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對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負有( A)責任。
A、直接B、間接
14.《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保護法》規定,要把青少年培養成(B )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
A、 品德、智力、體質、美育
B、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
15.法律規定:父母、監護人必須保證適齡未成年人接受九年義務教育。如果未成年人自己不願意上學,(A )就違法了。
A、未成年人B、父母、監護人
二.判斷題(請在括弧內填入對或錯)
1.完成統一祖國的大業是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的神聖職責。 (√ )
2.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
3.營業性舞廳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有關主管部門和經營者應當採取措施,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 √)
4. 違反了校紀,但我沒有違反法律,學校對我沒有辦法進行處理,如果學校對我進行處理就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
6.《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都是規定保護未成年人權利的條款,是要求大人的,我們知道了也沒用。(× )
7.當」我」獨自在家時,要鎖好防盜門;不要給陌生人開門;入夜開燈後要拉好窗簾;如果竊賊已進屋,沒有發現」我」時,要迅速躲好,伺機逃走求救。( √)
10. 我被人家搶過錢,所以我必須再從他人身上搶回來,這也是一種正當防衛的手段。( ×)
11.同學在公共場交談時,千萬不要將自己家地址、電話號碼等一些具體情況大聲說出來,更不要輕易把家裡的電話號友告訴陌生人。(√ )
12.李剛經常欺負我同學並把我同學打傷,同學讓我幫助解決,我才去打了李剛,這應該說是見義勇為。(× )
13.放學路上遇到有人攔劫,盡量不要與其發生正面沖突,可以先把錢物給他們,然後報告老師、家長。同學們上下學最好結伴一起走。(√ )
三、填空題(請將正確的答案填入括弧內)
1.父母不讓子女上學,是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2.監護人的義務有(監護義務)和( 撫養義務)兩項。
3.《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學校應當關心愛護學生,對品行有缺點,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應當(耐心教育、幫助,不得歧視 )。
4.為保護少年兒童身心健康,有些公共場所禁止未成年人進入,例如(營業性舞廳)、(歌廳 )等場所。
5.每年6月26曰,是國際(禁毒)曰。
㈥ 法律知識題
一、正當防衛受法律保護;
二、防衛過當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三、李命大屬防衛過當。
理由:一是利達才沒帶武器,那麼其搶劫的手段不一定對李命大構成身體傷害的可能性或受到生命威脅?那麼李命大採取的防衛措施是否行當值得討論;二是李命大故意用指甲攻擊,李是故意行為而不是被迫的反擊行為;三是不法侵害人依法受刑法保護的生命權和健康權。不法侵害人具有雙重身份,即是防衛對象,又是犯罪對象,中國法律支持對不法侵害人的某些權益造成必要的損害的正當防衛行為。但是,同時不法侵害人還有他合法權益,而這部分合法權益是受法律保護的,防衛過當行為損害了不法侵害人除了刑法允許可以反擊,可以損害的部分以外,依法受保護的不允許損害的部分權益。
㈦ 法律知識競賽題
到網路就可以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