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安雷曼法律責任
❶ 華安國際配置基金違反了哪些基金法律法規
華安基金公司於2009-06-17發表公告如下: 鑒於雷曼兄弟國際(歐洲)公司(Lehman Brothers International(Europe),簡稱「雷曼歐洲」)及其關聯公司先後進入破產程序,華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簡稱「本公司」)管理的華安國際配置基金面臨重大損失。為維護廣大基金份額持有人的利益,本公司以違反雙方簽訂的《產品合作協議》有關義務和責任為由向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簡稱「上海高院」)起訴雷曼歐洲,要求雷曼歐洲賠償相關損失。上海高院於2008年9月27日正式受理本案,並應本公司請求依法凍結了雷曼歐洲在中國境內的部分資產。2009年6月15日至6月16日上海高院開庭審理了本案,法庭沒有進行當庭判決。2008年9月18日和2009年3月31日本公司分別發布了《華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關於華安國際配置基金所持有的結構性保本票據保本責任的公告》和《關於華安國際配置混合(QDII)基金恢復估值前相關信息披露安排等事項的公告》。本公司將繼續按照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履行管理人職責,努力維護基金持有人的利益,爭取盡早恢復估值,重新開放贖回。自2008-08-29後凈值沒有變更,目前暫停申購。
❷ 雷曼申請破產與企業債券風險
您好
雷曼申請破產,在國內產生的反應,華安基金是首當其沖的,這主要是由於華安國際特殊的資產配置。對於其他中資金融機構的影響,主要風險在於對雷曼兄弟權益產品的投資。目前大部分QDII產品的產品信用等級較好,無論是從持有雷曼債券的機構數量和持債比例上來說均夠不成較大的影響。
雷曼的破產,對美國金融市場和經濟的影響比較大,而對於中國的債券市場來說,影響主要在於心理以及宏觀經濟的層面上,對於目前債券市場的火爆行情影響不大,因為二級債券市場交易價格,取決於公眾對債券的評價,本國市場利率以及人們對通貨膨脹的預期等。與美國債券質量的好壞並無直接關聯。
現在我國宏觀面趨於緩和,通脹壓力所有回落,若宏觀經濟增速繼續下滑,會迫使央行降息,調低准備金率等措施放鬆貨幣政策,那麼債券市場有望長期看好。若信貸能夠放鬆的話,對公司債來說無疑是刺激性利好。
由於股市的極度低迷,公司債近期的上漲應屬報復性,尤其是房地產公司債的節節攀升,不排除市場對房地產債評級過高,過度樂觀而追捧、炒作的可能。接下來的行情還要取決於宏觀方面的因素。可以適當關注那些票面較低,債券信用資質良好,有機構參與成交量較大的債券。還有,債券投資屬長期投資品種,不宜做短線,可在價格回調到支撐位附近時分批次買入,嚴格止損做好資金管理。
如果您投資債券經驗較少或者把握不好公司債的好壞,建議您可以選擇銀行間的債券、信託等理財產品。
以上個人愚見,供您參考,不能做為投資建議,希望對您有所啟示和幫助。謝謝
❸ 美國為什麼選擇讓雷曼兄弟投資銀行破產,保住美國第一聯邦銀行
美國聯邦儲備銀行(Federal Reserve Bank),實際上包括十二家銀行及其分布在全美各地的二十五家地區分行。盡管它最初設立目的是為了穩定和保護美國的銀行系統,但其目前的主要職責卻是控制通貨膨脹。
根據美國聯邦儲備銀行的章程,它的目的是"為了幫助消除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的影響,並積極參與創造環境,促進高就業率、穩定物價、國民經濟增長和不斷提升的消費水平。"
雷曼兄弟公司是為全球公司、機構、政府和投資者的金融需求提供服務的一家全方位、多元化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公司自1850年創立以來,已在全球范圍內建立起了創造新穎產品、探索最新融資方式、提供最佳優質服務的良好聲譽。
看了這些,應該是美國放棄雷曼兄弟投資銀行,保住美國第一聯邦銀行的一個原因,他們的只能不一樣,還是先保帥,卒子能保就保,不保就放棄.
❹ 雷曼兄弟為什麼破產
首先客觀原因是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風暴。它使得美國經濟泡沫越來越大。
其次是雷曼自身的原因。
1.雷曼原本是一家傳統的銀行業巨頭,但是由於房地產,債券業的發展,雷曼也投身其中,並且投資不均。雖在起初房地產業蓬勃發展時聲名大噪,但是由於投資不均導致的風險系數也隨之加大。
2。雷曼自身資本有限,但是由於想要獲得大的收益,大力發展次級貸款業務,使得美國人不管有錢沒錢都一股腦的炒房。發育不良的雷曼,打個比方,想用杠桿一竅升天。凡事都是有最高峰的,物極必反嘛,所以美國經濟經歷了次貸危機的寒冬。但是我認為次貸危機只是導火索而已,並不是真正的根源。根源在於美國太過自由的市場和無度的消費觀念。「那明天的錢消費」這種超前消費觀。
3.
3)所持有的不良資產太多,遭受巨大損失
雷曼兄弟所持有的很大一部分房產抵押債券都屬於第三級資產(Level 3 Assets)。雷曼作為華爾街上房產抵押債券的主要承銷商和賬簿管理人,將很大一部分難以出售的債券都留在了自己的資產表上(30% - 40%)。這樣債券的評級很高(多數是AAA評級,甚至被認為好於美國國債),所以利率很低,不受投資者的青睞,賣不出去。雷曼(包括其它投行)將它們自己持有,認為風險會很低。但問題是,這些債券並沒有一個流通的市場去確定它們的合理價值。這同股票及其它易於流通的證券不同,沒有辦法按市場(Mark to Market)來判斷損益。在這樣的情況下,持有者所能做的就是參考市場上最新交易的類似產品,或者是用自己的特有的模型來計算損益(Mark toModel)。但計算的准確度除了模型自身的好壞以外,還取決於模型的輸入變數(利率、波動性、相關性、信用基差等等)。因此,對於類似的產品,不同金融機構的估值可能會有很大的差別。另外,由於這些產品的復雜程度較高,大家往往依賴第三方(比如標准普爾等)提供的評級和模型去估值,而不做認真細致的分析。最後,業務部門的交易員和高層有將此類產品高估的動機。因為如果產品估價越高(其實誰也不知道它們究竟值多少錢),售出的產品越多,那麼本部門的表現就越好,年底的時候分得的獎金就越多。因此,很多人往往只顧及眼前利益,而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甚至認為很可能與自己沒有什麼關系。
市場情況好的時候,以上所述的問題都被暫時掩蓋了起來。可當危機來臨的時候,所有的問題都積累在一起大爆發。所以業內人士把這樣的資產稱為「有毒」資產。雷曼兄弟在2008年第二季度末的時候還持有413億美元的第三級資產(「有毒」資產),其中房產抵押和資產抵押債券共206億美元(在減值22億美元之後)。而雷曼總共持有的資產抵押則要(三級總共)高達725億美元。
在這些持有中,次貸部分有約2.8億美元。住宅房產抵押占總持有的45%,商業房產抵押佔55%[3]。
這點情況和花旗銀行及美林有所不同。美國的次貸危機,早先是從住宅房產領域開始的,然後才逐步擴散到商業房產領域。這也是為什麼,花旗銀行和美林從去年下半年的兩個季度到今年以來資產減值逐漸減少,而雷曼的減值逐步增多;在風暴發生的高峰,雷曼的資產減值也大幅增加。
實際上,如果雷曼不破產倒閉的話,如果市場的情況不能回暖,流動性不能改善,其持有的不良資產還會繼續大幅減值而帶來進一步的虧損。這點可以從下面表中的數據得到驗證。下表(表5)列舉的是雷曼兄弟在2008年第二季度末(5月31日)資本市場部資產表上所持有的各類金融產品,及其負債表上對應的金融產品。可以清楚地看到,雷曼的資產和負債之間有很大的錯配:其資產有大量的三級資產(413億),而負債表中幾乎沒有(3.4億);同時資產表上的一級(最優)資產(456億)要少於負債表中此類(1,049億)的一半。不僅如此,隨著市場的惡化,其所持二級資產和金融衍生品也會受到較大的影響。
這里,我們需要搞清楚為什麼三級(甚至二級)資產在短期內貶值幅度會如此之大,為什麼被稱為「有毒」資產?這要從美國的房地產貸款特性說起。我們知道,三級和二級的抵押債券是由次級和次優先順序房貸支撐的。美國有著世界上最發達的房貸市場,其房貸的種類也是五花八門、多種多樣。各種房貸可以主要被歸為固定利率房貸、浮動利率房貸、或者二者的結合。固定利率房貸和我國的房貸類似,區別主要是年限和償還本金的方式不同。幅度利率種類繁多,有普通償還、負償還、選擇償還、固定時段償還、兩步房貸、可轉換房貸等。近年來又發展了一些創新品種,比如Streamlined-K、Bridge/Swing、反向房貸,住家延長房貸等。前幾年,因為市場利率較低,浮動利率房貸比較流行,其比例在新發貸中大大上升(2004年為33%,2007年回落到17%[4])。
可是浮動利率的特點是,如果利率上升,每月要償還的利息會隨之增加,甚至本金也會增加。這時很多買房者就交不起利息,只好斷供且房子被銀行收回。另外值得特別提出的是住家延長房貸(Home Equity Loan)。這種形式允許貸款購買第一套房產者,在房價上升的時候,把房產做抵押,從銀行貸款購買第二套房產。舉例:如果我首付20萬,同時從銀行借貸80萬買第一套房產。現在房價普遍上漲,我的房子也不例外,漲到150萬(這個漲幅在美國過去幾年是保守的了)。如果這時我的第一套房貸還剩70萬,那麼我的凈資產就是80萬(150減去70)。我可以用這個80萬連同第一套房產做抵押,去貸得另外的60萬去買第二套房產。我們看出來了,我實際是以20萬的自有資產獲得了130萬的房貸,取得了高達6.5倍的杠桿率。住家延長房貸十分適合信用記錄不良的購房者。在房價上升、利率低、經濟形勢好的時候,這種模式看不出問題來。但當房價大幅下降、利率升高、經濟形勢變差時,這種模式就很快地崩潰了。很多人不但無力償付房貸,連信用卡等的償付都發生困難。可以說,金融市場的系統風險,很大一部分是由於美國民眾過度借債造成的。而前面所述的房貸,都紛紛以房產抵押債券的形式賣給了華爾街上的投行。投行們要麼繼續賣給投資者,要麼受利益的誘惑保留在自己的資產表上,要麼打包成CDO等出售,或者再用CDO生成其它的金融衍生品。
我們可以想見,當房價大幅下降,無力支付房貸的購房者大量增加,相關性增大,原來所依據的定價模型不再起作用的時候,房地產市場所支撐的金融產品必將經歷一個痛苦而快速的貶值過程,而以雷曼為代表的投行們不得不持續減值這樣的「有毒」資產。最後,雷曼(包括其它投行)大量採用ABX指數進行對沖。但ABX指數對相關性有很強的依賴,成分固定,對沖風險時要承受基點誤差風險(Basis Risk)。在市場劇烈波動,相關性增大時,雷曼的對沖失敗,造成資產和對沖雙向受損。
❺ 雷曼事件的累及中國
成立於2006年11月的華安國際配置,曾經身披基金公司第一隻QDII產品的光環。 2006年9月13日,華安國際配置正式發行。但因當時投資者對QDII 基金持觀望態度,該基金並沒有受到投資者太多的熱捧。通過展期發行,才終於2006年11月成立。規模只近2億美元,遠遠低於5億美元的計劃募集規模。
如果說展期成立,讓華安國際配置感受到來自國內市場的涼意,那此次來自雷曼破產的沖擊,華安感受到的應是「唇亡齒寒」。
根據《華安國際配置基金基金合同》和《華安國際配置基金產品說明書》的有關規定,該基金第一個投資周期為五年。在第一個投資周期內,本基金投資於結構性保本票據,其所對應資金通過一定的結構和機制全額配置於收益資產與保本資產。
而其保本人正是雷曼兄弟金融公司(Lehman Brothers Finance SA.)。該公司負責就基金在第一個投資周期內投資的結構性保本票據向票據發行人提供100%本金保本。負責為其提供保本支付義務的,正是其母公司:雷曼兄弟控股集團公司。
雷曼兄弟下屬的另一家公司,雷曼兄弟國際公司(歐洲) (Lehman Brothers International(Europe))為該結構性保本票據提供每月一次的交易。
與此同時,雷曼兄弟特殊金融公司還是華安國際配置基金保本票據的基礎資產之一的零息票據的發行人。
結構性票據(Structured Notes)產生於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是一種結合了固定收益產品和衍生性金融產品的創新理財工具。
華安國際配置投資的結構性保本票據,則是由票據發行人發行的並由保本人提供到期保本的五年期美元保本票據。但卻屬於流通受限制不能自由轉讓的基金資產。
基金產品設計的資深人士告訴記者,想在全球市場獲取穩健的投資收益,依靠國外投行買類似的保本票據是很常見的,尤其在早期發行的QDII產品中。而華安國際配置基金是第一隻基金系QDII,對外是宣稱華安參與資產管理,實質很可能是全權交由海外管理,華安只是作為雷曼和投資者之間的一個渠道,無需承擔任何風險。而該基金所投資證券的發行人,也就是已經遞交破產申請的雷曼兄弟,才是對基金持有人承擔責任的主角。
也有業內專業人士表示,華安國際配置基金保本票據的保本人和部分產品的發行人申請破產保護,其資產也將隨之會被凍結,基本上失去了保本的作用,因此,雷曼兄弟的破產,使得該基金遭遇了其產品說明中所列示的風險。
該基金產品說明書中列示,結構性保本票據被提前終止的風險就包括保本人不能履約的風險。即保本人雷曼兄弟因解散、破產、撤銷等事由,不能履行保本人義務。
雷曼向紐約破產法庭提交的這份文件顯示,其前30大無擔保債權人分別以債券、銀行貸款(同業拆借)和信用證三種形式存在。
其中,花旗銀行和紐約梅隆銀行受託保管了1550億美元的雷曼債券,剩餘為其他銀行持有的27.23億美元銀行貸款和3.74億美元信用證。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銀行(3.55,0.00,0.00%)紐約分行以5000萬美元同業拆借位列第十九位。
前30大債權人中,共14家亞洲銀行,其中8銀行來自日本;6家歐洲銀行,3家澳大利亞銀行,兩家美國銀行和一家加拿大銀行。
盡管花旗、紐約梅隆銀行、日本青空銀行(Aozora Bank Ltd)和瑞穗金融集團(Mizuho Corporate Bank,Ltd)位列雷曼最大的無擔保債權人之列,但目前還無從判斷誰是最大輸家。
玫瑰石顧問謝國忠表示,「託管銀行的客戶購買雷曼債券,之後存放在銀行戶頭上,表面上銀行是債權人,但債券價格下跌時受損失只是銀行客戶。」
「更大的債權持有人隱藏在託管賬戶中,接下來要看各機構自己的披露情況。」中信銀行(5.82,0.13,2.28%)市場分析處喻璠表示,目前最大的單獨損失由日本銀行AOZORA 承擔,但4.63億美元的銀行貸款在投資界並非大數目。
Aozora於16日表示,由於積極的風險管理,其凈損失要遠小於4.63億美元,具體損失正在測算中,預計在0.25億美元左右。
雷曼最大的歐洲銀行貸款債權人——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對其的貸款敞口達2.5億美元,引發股價下跌6.2%。其它受影響的歐洲銀行包括,瑞典商業銀行(Svenska Handelsbanken)、比利時聯合銀行(KBC)、英國勞埃德銀行(Lloyds TSB)、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及挪威銀行(DnB NOR Bank ASA)。
其他債券人未對此回應,記者無法聯繫到中國銀行發言人做出評論。市場人士預計,由於只公布了前30大債權人,所以不排除其他中國機構也持有雷曼債券。早前,韓國銀行業對雷曼投資額超過7億美元。
招行持雷曼債券敞口7000萬美元
招商銀行(13.52,0.13,0.97%)今日公告稱,該行持有美國雷曼兄弟公司發行的債券敞口共計7000萬美元,其中,高級債券6000萬美元,次級債券1000萬美元。截至目前,該行尚未對上述債券提取減值准備。
招商銀行表示,該行將對上述債券的風險進行評估,根據審慎原則提取相應的減值准備,並根據有關規則予以披露。
❻ 我在做一個科研關於雷曼兄弟破產的審計責任分析,請問什麼叫審計責任分析啊求精準的回答
審計責任分析就是對審計責任的分析,審計責任是注冊會計師執行審計業務、出具審計報告所應負的責任,包括注冊會計師的審計法律責任和審計職業責任。 法律責任是指注冊會計師出現工作失誤或欺詐時,在法律上應承擔的責任;職業責任是指注冊會計師在承辦審計業務時應履行的義務和職責。法律責任和職業責任是審計責任的兩個方面,兩者是互相補充、緊密相連的,法律責任一般建立在職業責任基礎上,即注冊會計師首先應當違反了職責,並給相關利益人造成了經濟損失,才有承擔法律責任的可能。
❼ 金融危機給雷曼兄弟破產帶來的影響 跪求!10分
次級債又引發了雷曼兄弟投資銀行(這是美國的第四大規模的銀行)的破產,它也想得到美國政府的救助。但是美國政府卻想,如果以後所有的銀行破產都來找政府,怎麼辦。 於是,在小算盤的心理下,說不。
❽ 雷曼兄弟銀行為什麼會破產,他不是美國4大銀行之一嗎
雷曼兄弟這家超過150年的金融「巨鱷」在這個風雨飄搖的季節,終於支撐不住,落得個「破產申請」慘淡下場,讓國人對大洋彼岸的「次貸危機」重
新評估。受該事件影響,昨日中國銀行股大面積跌停,招商銀行也在跌停之列。今日,招行發布了持有雷曼兄弟債券的公告,所持債券即使全部損失
,也僅僅影響每股收益0.0324元/股,實質性影響很小。但心理脆弱的投資者是否會理性對待,還得拭目以待。
「雷曼兄弟面臨破產!」——這一消息對全球股市的影響可謂立竿見影,然而其帶來的影響或許才剛剛開始顯現!
繼昨日華安基金公司公告旗下華安國際配置基金受到雷曼兄弟事件影響之後,今日招商銀行(600036,收盤價16.07元)也發布了受累於雷曼兄弟的消
息,公告稱,公司持有美國雷曼兄弟公司發行的債券共計7000萬美元。
業內人士指出,面對昨日銀行股的齊齊跌停,這一不利消息的發布,又可能被市場所放大。
實質性影響有限
今日,招商銀行發布公告稱,截至公告日,公司持有美國雷曼兄弟公司發行的債券敞口共計7000萬美元;其中高級債券6000萬美元,次級債券1000萬
美元。公告同時稱,公司將對上述債券的風險進行評估,根據審慎原則提取相應的減值准備。
7000萬美元——摺合成人民幣大約相當於4.77億元,這一數字對招商銀行的影響會有多大呢?
如果招商銀行對持有雷曼兄弟發行的債券計提10%的減值,那麼損失將會為4770萬元。按照招商銀行總股本147.07億股計算,那麼影響每股收益將僅
僅為0.0032元/股;
如果招商銀行對7000萬美元計提50%的壞賬准備,那麼對每股收益造成的影響也只有0.0162元/股;
即使作最壞打算,對這7000萬美元進行全額壞賬計提,那受到的影響也不過僅為0.0324元/股,這一數字與招行今年中期每股收益0.9元相比,顯然所
佔比重是相當之小的。
因此,民族證券分析師認為,招商銀行雖然對持有雷曼兄弟公司的債券沒有計提相應減值准備,但這一事件即使作最壞打算,給招行帶來的實質性影
響也相當有限。
市場可能反應過度
「實質性影響有限!」這是業內人士對招商銀行受累雷曼兄弟事件的評價,但市場會理性對待嗎?
❾ 雷曼倒了,華安保險會有影響嗎
能拿回來放心好了,中國政府不會讓老百姓吃虧,因為該公司在中國大陸營業,受到中國政府的監管,不過以後如果再想買保險時,一定要選擇純中資(只有中國資本)的保險公司,因為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所買的保險是將錢存入了保險公司,然後保險公司拿著哪筆錢用於買國債或者用於國家的基礎建設,保險公司就是利用這些渠道來賺錢,所以我們買了中國保險公司的產品就是相當於為國家出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