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贈品的法律知識

贈品的法律知識

發布時間: 2022-05-15 15:58:18

① 贈品可以當做商品銷售嗎

贈品不可以當作商品銷售。

贈品是指在消費者購買某一特定產品時隨貨免費贈贈品通常是附於商品包裝內或另行包送或以很低價格出售的物品。是買家與賣家產生商業行為時,賣家附贈額外價值,即隨貨贈送。

例如,「乖乖」食品贈送玩具、「雀巢」奶粉贈送鉛筆盒、「美的」空調贈送「美的」電飯煲都是贈品的例子。



(1)贈品的法律知識擴展閱讀:

贈品的由來

贈品一詞在我國近現代史中,最早出現於建國初期,原意為物品通過免費或相關條件被贈送或贈送之後,即可稱該物品為贈品。建國初期,多用於外事贈送、會議紀念、職工福利、竣工紀念、開通紀念、奠基紀念等場合。

對於廣大民眾,在當時社會較為廣泛使用的常見贈品有;搪瓷臉盆、搪瓷茶缸、毛巾、挎包、塑料皮筆記本等日常用品,七十年代生人均有印象,這些贈品常被印上紅色的「贈」字,亦有印上事件名稱與日期的,

中國改革開放之後,贈品的定義逐漸演變,特別是被廣泛地應用到商業領域,在商業貿易往來中,贈品對促進買賣的達成、商品品牌的建立與傳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贈品

② 新消法關於贈品的規定是怎樣的

贈品的法律規定為: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由此可見,贈與合同最顯著的特點是單務、有償。作為贈與合同標的物的贈品,通常理解為免費贈予物。贈品的違法所得是指犯罪人或者行為人在違法犯罪活動過程中版獲取的財物或者物質性利益以及由此產生的經濟收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百五十七條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附贈式有獎銷售本質上是一種單一的買賣合同,附贈行為是單一買賣合同之一部分;一般情況下,贈品在交付時發生物權移轉;贈品責任屬產品責任,經營者事先公開聲明該贈品的質量不能予以保證等四種情況屬免責事由;主商品退還時贈品權屬取決於買賣雙方的過錯情況。

③ 網購贈品出現問題的時候,從法律方面看,商家是否需要承擔責任

網購贈品出現問題,需要商家承擔責任,之所以這樣說明,是因為網購贈品同樣是我們消費的一部分,贈品是商品的附屬品。只要產生訂單便有買賣之分,即使費用為0元,出現問題均需要商家承擔責任。下面從幾個方面重點分析,為什麼商家需要承擔責任。

通過以上兩方面看出,網購贈品出現問題,商家仍然需要承擔全部法律責任,一旦有這種情況出現。首先要做到冷靜與商家談話,如遇到商家因為是贈品拒絕承擔責任,要拿出法律說明,並且告知商家有他的行為已經觸犯法律,可以先到網購平台進行投訴,之後再到消費者協會進行維權。

④ 獎品 與 贈品 的法律解釋

獎品是通過努力獲得的如在比賽活動,為了獎勵優勝者而給予的「物品」。贈品指指義務人將標的物的所有權轉讓於權利人的行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規定:

第一百八十五條 定義

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

第一百八十九條 贈與人責任

因贈與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贈與的財產毀損、滅失的,贈與人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第一百九十一條 贈與的瑕疵擔保責任

贈與的財產有瑕疵的,贈與人不承擔責任。附義務的贈與,贈與的財產有瑕疵的,贈與人在附義務的限度內承擔與出賣人相同的責任。

贈與人故意不告知瑕疵或者保證無瑕疵,造成受贈人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12號)規定:

第二十五條 企業發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以及將貨物、財產、勞務用於捐贈、償債、贊助、集資、廣告、樣品、職工福利或者利潤分配等用途的,應當視同銷售貨物、轉讓財產或者提供勞務。

根據2006年商務部發布的《零售商促銷行為管理辦法》規定:

零售商開展促銷活動,不得降低促銷商品(包括有獎銷售的獎品、贈品)的質量和售後服務水平,不得將質量不合格的物品作為獎品、贈品。

(4)贈品的法律知識擴展閱讀:

法定撤銷權的行使主體及行使期限行使期限:

(1)贈與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行使。

(2)因受贈人的違法行為致使贈與人死亡或者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贈與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銷贈與。

贈與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六個月內行使。

⑤ 消費者權益法贈品條款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之規定,在「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的表述中並沒有排除包含贈品,消費者因購買商品獲得贈品,消費者就與商家形成一種消費關系,如贈品有質量問題,商家應對其實行「三包」,即包修、包換、包退。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四條 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消費者可以依照國家規定、當事人約定退貨,或者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沒有國家規定和當事人約定的,消費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七日後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的,消費者可以及時退貨,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的,可以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

依照前款規定進行退貨、更換、修理的,經營者應當承擔運輸等必要費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五條 經營者採用網路、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

(一)消費者定作的;

(二)鮮活易腐的;

(三)在線下載或者消費者拆封的音像製品、計算機軟體等數字化商品;

(四)交付的報紙、期刊。

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據商品性質並經消費者在購買時確認不宜退貨的商品,不適用無理由退貨。

消費者退貨的商品應當完好。經營者應當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內返還消費者支付的商品價款。退回商品的運費由消費者承擔;經營者和消費者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

⑥ 贈品是假貨犯法嗎

法律分析:當發現店家給的贈品是假貨時,可以按規定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贈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即為五百元。不過,對於具體賠償的數額,建議可以找商家進行協商解決。確定贈品屬於假貨的,顧客作為消費者,可以積極主張賠償,具體的理由如下:1、店家給的贈品不屬於無償贈與,實際中,我們購買了店家其中之一的商品後,店家才給予贈品,所以可以理解為,是在我們買了店裡的東西後,人家才給了贈品。因此,我們在進行商品交易時拿得的贈品,根本不是無償贈與的,而是在我們履行付款義務獲得的,所以是附義務的贈與。2、對附義務的贈與可以主張賠償 按規定,附義務的贈與,贈與的財產有瑕疵的,贈與人在附義務的限度內承擔與出賣人相同的責任。所以,顧客自己答應店家花了錢,那麼店家自然需要履行相應的承諾,即對贈品負有相應的商品責任。3、店家需在承擔義務限度內賠償,即店家需對假貨的價值進行賠償,並且不能及於實際購買的那件商品。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法》 第七條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

⑦ 國家有贈品方面的法律規定嗎

原則上不超過價值5000元的財物。
根據刑法,5000元是行賄受賄定罪的起點金額;
根據不正當競爭法,為了促銷,獎品、贈品價值不得超過5000元。

⑧ 贈品當商品賣違法嗎

法律分析:侵權。在銷售商品時,搭贈其他商品的目的是誘導消費者購買其商品,因此其性質還是經營者的一種潛在銷售行為。其行為性質的認定不受所銷售商品售價是否提高、贈品是否攤入成本的影響,無論銷售者是否直接銷售該品牌贈品,都侵犯了贈品公司的商標權,應屬於侵權行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

第五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均屬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

(一)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的;

(二)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

(三)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

(四)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並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

(五)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

⑨ 贈送算不算侵權

贈送算不算侵權需要考慮具體情況。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如果贈送的物品是侵犯商標的商品,那麼則屬於侵權。如果贈送的是正常物品,那麼並不屬於侵權。
法律分析
依據國商標法的規定,贈送侵權的產品也是構成商標侵權,由工商管理部門給予相應的處罰,如沒收侵權的贈品,對侵權人處以一定的罰款。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主要用於製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給與罰款處罰。所謂「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又稱商標侵權行為,是指一切損害他人注冊商標權益的行為。構成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需要四個要件:一是客觀性,即客觀上存在損害他人注冊商標權益的事實;二是違法性,即行為人的行為違反了法律規定,合法行為不構成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三是過錯性,即行為人在實施違法行為時,主觀上具有故意或者過失的過錯;四是關聯性,即損害事實與違法行為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損害事實是由違法行為造成的。一個行為,同時具備以上四個要件,即構成侵權行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 第五十七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均屬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一)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的;(二)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三)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四)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五)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並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六)故意為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行為提供便利條件,幫助他人實施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為的;(七)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

熱點內容
刑事司法學英文 發布:2025-02-05 17:37:59 瀏覽:903
城陽人民法院電話 發布:2025-02-05 17:37:47 瀏覽:250
法院杜雲發 發布:2025-02-05 16:57:31 瀏覽:449
這得問候南京那位法官 發布:2025-02-05 16:30:58 瀏覽:497
保安法律知識培訓ppt 發布:2025-02-05 16:22:37 瀏覽:20
法家法治國誤導 發布:2025-02-05 16:14:19 瀏覽:427
很多公司上班時間與勞動法不一致 發布:2025-02-05 16:11:11 瀏覽:900
陽泉市礦區法院 發布:2025-02-05 16:10:01 瀏覽:289
司法拍賣北京房產 發布:2025-02-05 15:50:12 瀏覽:11
非全日製法律碩士學費 發布:2025-02-05 15:39:35 瀏覽: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