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技術規范的法律效力

技術規范的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2-05-16 03:49:55

❶ 名詞解釋與概念比較: 法律規范與社會規范 ,技術規范.

法律規范是指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行為准則。在我國一般以版成文形式表現出來。權比如法律、法規規章,從其范疇來說是屬於社會規范的,而技術規范是其部分的表現形式,或者說兩者在內容上有交叉,比如勞動法規上規定的生產條件安全措施同時也是技術規范;但是一個公司車間制定的設備操作條例則不屬於法律規范。社會規范則是指,人類在社會活動中建立起來的社會行為准則。它具有時空性,是一定時期內一定社會生產關系下的反映現象,屬於社會意識。具體來講可以是社會道德,風俗習慣亦可是法律規范。而技術規范是有關生產前導程序,執行過程以及結果輸出的各個環節中的內部標准或者准則。

❷ 技術法規和以上的法律式行政法規,法律效率誰高誰低

在回答兩者效力誰高誰低之前,先要搞清楚兩者的定義和特徵:如下:
一、技術法規定義:技術法規指規定強制執行的產品特性或其相關工藝和生產方法(包括適用的管理規定)的文件,以及規定適用於產品、工藝或生產方法的專門術語、符號、包裝、標志或標簽要求的文件。這些文件可以是國家法律、法規、規章,也可以是其它的規范性文件,以及經政府授權由非政府組織制定的技術規范、指南、准則等。
特徵:技術法規具有強制性特徵,即只有滿足技術法規要求的產品方能銷售或進出口。凡不符合這一標準的產品,不予進口。戰後有過這樣的例子:由於義大利菲亞特生產的500型汽車有一個特點,它的車門是從前往後開的,為了不進口這種汽車,德國禁止生產和使用車門從前往後開的汽車。法國一度禁止進口含有紅霉索的糖果,這項技術規定實際上是針對英國的,因為英國的糖果在製造過程中曾普通用紅黴素染料染色。法國還曾禁止含有葡萄糖的果汁進口。這項規定一時為人們所不解。後來大家才弄清楚,原來它是針對美國有關貨物的,因為在美國這類產品是經常添加這種附加劑的。
二、行政法規定義:《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八十九條第一款明確規定:作為最高國家行政機關,國務院可以「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規,發布決定和命令。」因此,制定行政法規是憲法賦予國務院的一項重要職權,也是國務院推進改革開放,組織經濟建設,實現國家管理職能的重要手段。
國家法律效力的排名是第一層:憲法。第二層:民法刑法、行政法、知識產權法、訴訟法等基本法律。技術法規,像商標技術法規,則屬於知識產權法,產品質量標準的具體規定則屬於產品質量法。
綜上,個人感覺行政法規法律效力高於技術法規。本人才疏學淺,還望高手前來指教。謝謝。

❸ 請問JJG和JJF標準是強制性標准嗎與GB的法律效力一樣嗎

你好,是這樣的:
JJG是指國家計量檢定規程
在計量檢定時對計量器具的適用范圍專、計量特性、檢定項目、檢定條件屬、檢定方法、檢定周期以及檢定數據處理等所作出的技術規定。
計量檢定規程是判定計量器具是否合格的法定技術條件,也是計量監督人員對計量器具實施計量監督、計量檢定人員執行檢定任務的法定依據。

JJF是指計量技術規范
指國家計量檢定系統和國家計量檢定規程所不能包含的其它具綜合性、基礎性的計量技術要求和技術管理方面的規定。

GB 國家標准
強制性國標是保障人體健康、人身、財產安全的標准和法律及行政法規規定強制執行的國家標准。

立法技術規范

立法技術規范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在總結立法工作實踐經驗,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針對立法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帶有共性和普遍性的有關法律結構、文字等立法技術層面的問題制定的立法規范。
立法技術是指在整個立法過程中產生和利用的經驗、知識和操作技巧,包括立法體制確立和運行技術、立法程序形成和進行技術、立法表達技術等。
立法表達技術如下:
1、規范性法律文件的名稱;
2、規范性法律文件的內部結構、外部形式、概念和語言表達、文體的選擇技術等;
3、法律規范的結構和分類技術;
4、規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統化技術,這主要指法律編纂和匯編技術。
立法表達技術要求如下:
1、規范性法律文件的表達。規范性法律文件的要求,也就是規范性法律文件的規范化。首先,法的名稱的表達要規范和統一也就是說,不同的制定法律的機關所制定的法律文件,因為其法律效力層次不同必須有不同的名稱來表達;
2、法律規范的表達。法律規范的表達要做到完整、概括和明確;
3、立法語言的運用。立法語言的運用要做到准確、嚴謹和簡明。
(1)所謂准確,就是說要用明確肯定的語言表達明晰的概念;
(2)所謂嚴謹,是指用邏輯嚴密的語言表達法律規范的內容;
(3)所謂簡明,是指用盡可能簡練明白的語言表達法律的內容。

法律依據
《立法技術規范(試行)》
第一條 立法技術規范包括法律的結構、形式、文體、修改和廢止的方法等方面的規則,是起草、修改法律需要掌握的具體操作標准。准確地運用立法技術規范,對保證立法工作的科學性、規范性、統一性,提高立法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立法工作成績卓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基本形成,在法律體系中主要的、起支架作用的法律已基本制定出來。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要求,除了法律門類齊全外,還要求法律體系內部協調、結構嚴謹,法律之間應當相互銜接。這就要求在立法過程中既需要科學、嚴密的框架設計,又要求條文表述盡量科學嚴謹,用語規范統一。
提高立法質量,始終是加強和改進立法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統一的立法技術規范,為法律的起草、審議和修改提供技術層面的支撐,以利於常委會組成人員審議法律草案,提高立法質量,也可以為下位法的制定工作提供指導。在本規范的起草過程中,地方人大的同志也多次表達了希望全國人大常委會盡快制定立法技術規范的強烈願望。

❺ 技術合同中索引的是舊版國家技術規范,沒有更新,有效嗎

已簽合同中舊版還未更新,現在更新了,舊版是有法律效力的。現在簽的就要按更新版才有法律效力。

❻ 飲食業環境保護技術規范是地方環保局執行不到位還是沒有法律效力

中國的環保法律是超前的,很多法律在現實中要執行起來很難。就拿飲食業,一般是不允許在居民樓下建設飲食業的,但是如果沒有居民樓下建,能單獨建一棟樓讓你開飲食業?這基本是達不到的。還有,現在很多的開發商,只開通居民油煙通道,飲食業的油煙通道很少有開設專用通道。因為環評階段,開發商就說,我這小區不進飲食業,但是等建好後,開發商哪裡會去管你這些呢?
而且,飲食業也是關系民生,如果都沒開了,大家哪裡吃飯?只能上酒店吃了。
還有一些飲食業,根本沒有通過環評,按理來說,要先通過環評,工商局才能給他們注冊,但是現在的工商局常是亂來,未過環評,先給辦執照了。
所以,現實中很多事情沒辦法操作。只能開了,環保局接到投訴的再處理。

❼ 導則、規范、規程、的區別

導則、規范、規程的區別為:意思不同、出處不同。

一、意思不同

1、導則:由國家行政管理職能部門發布,用於規范工程咨詢與設計的手段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2、規范:約定俗成或明文規定的標准,合乎規范。

3、規程:為進行操作或執行某種制度而作的具體規定。

二、出處不同

1、導則:《<艾青詩選>自序》:「『不倒翁』只能當玩具,卻不宜作為做人的導則。」

2、規范:《二刻拍案驚奇》卷五:「這是大人家規范如此。」 鄒韜奮 《萍蹤寄語》九九:「記者在上期通訊里談過 蘇聯 最大規范的日報--《真理報》--的最新設備。」

3、規程:柳青 《創業史》第二部第十三章:「我們黨有個老規程:只要不是故意搗鬼,錯了也是好同志。」

(7)技術規范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規范的近義詞:典範

典範

讀音:[ diǎn fàn ]

釋義:可以作為學習、仿效標準的人或事物。

出處:唐弢 《瑣憶》:「 魯迅先生的後期雜文,幾乎都是諷刺文學的典範。」

例句:

1、縣委書記的典範焦裕祿同志最關心群眾的疾苦。

2、他不是只做賠本生意的傻瓜,而是誠信經商的典範。

3、蘇州園林是中國園林建築史上的典範。

❽ 國家標準的法律效力有沒有具體的規定

沒有,國家標准不是法律,因為不需要通過人大常委會。其中的國家強制性標準是質量監督回局的答部門規章。標準的取得是需要收費的,而且有規定,它們是有版權的,不得在網上免費供人下載。相反,若是法律,政府機構有普及宣傳的義務,所以國家標準是技術文件而不是法律。

❾ 技術規范能做法律依據嗎

不是。
法律條文分為規范性條文和非規范性條文。
規范性條文是直接表述法律規范(法律規則和法律原則)的條文,從邏輯上講,肯定是有假定條件,行為模式和法律後果的。
非規范性條文也就是法的技術性規范,不直接規定法律規范,而規定某些法律技術內容(如專門法律術語的界定,公布機關,公布時間,法律生效日期等)。
樓主一定要注意把技術性規范和技術法規區別開來。技術法規指的是把人在使用技術的過程中把技術標准用法律確定下來。

❿ 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具有法律效力嗎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需要分情況來看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具體規定如下:

1、第十四條強制性標准,必須執行;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產品,禁止生產、銷售和進口;推薦性標准,國家鼓勵企業自願採用;

2、第十五條企業對有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準的產品,可以向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授權的部門申請產品質量認證。

(1)認證合格的,由認證部門授予認證證書,准許在產品或者其包裝上使用規定的認證標志。

(2)已經取得認證證書的產品不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準的,以及產品未經認證或者認證不合格的,不得使用認證標志出廠銷售。

(10)技術規范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1、國家標准分為強制性國家標准和推薦性國家標准。

(1)對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國家安全、生態環境安全以及滿足經濟社會管理基本需要的技術要求,應當制定強制性國家標准。

(2)對於滿足基礎通用、與強制性國家標准配套、對各有關行業起引領作用等需要的技術要求,可以制定推薦性國家標准。

2、行業標准由行業標准歸口部門統一管理。行業標準的歸口部門及其所管理的行業標准范圍,由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報告,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審查確定,並公布該行業的行業標准代號。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網路—國家標准、網路—行業標准

熱點內容
法院杜雲發 發布:2025-02-05 16:57:31 瀏覽:449
這得問候南京那位法官 發布:2025-02-05 16:30:58 瀏覽:497
保安法律知識培訓ppt 發布:2025-02-05 16:22:37 瀏覽:20
法家法治國誤導 發布:2025-02-05 16:14:19 瀏覽:427
很多公司上班時間與勞動法不一致 發布:2025-02-05 16:11:11 瀏覽:900
陽泉市礦區法院 發布:2025-02-05 16:10:01 瀏覽:289
司法拍賣北京房產 發布:2025-02-05 15:50:12 瀏覽:11
非全日製法律碩士學費 發布:2025-02-05 15:39:35 瀏覽:993
民法課推薦 發布:2025-02-05 15:33:50 瀏覽:4
昌平法院法官遭槍殺 發布:2025-02-05 15:33:45 瀏覽: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