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侵佔道路涉及法律責任

侵佔道路涉及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5-16 12:12:47

A. 佔道行駛該怎麼處罰

佔道行駛處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根據不同情形扣分標准不同:

1、駕駛機動車遇前方機動車停車排隊或者緩慢行駛時,借道超車或者佔用對面車道、穿插等候車輛的扣2分;

2、駕駛機動車在高速公路或者城市快速路上不按規定車道行駛的扣3分;

3、駕駛機動車在高速公路或者城市快速路上違法佔用應急車道行駛的扣6分。


【法律依據】:

《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記分分值》第四條規定,機動車駕駛人有下列違法行為之一,一次記2分:

(一)駕駛機動車行經交叉路口不按規定行車或者停車的;

(二)駕駛機動車有撥打、接聽手持電話等妨礙安全駕駛的行為的;

(三)駕駛二輪摩托車,不戴安全頭盔的;

(四)駕駛機動車在高速公路或者城市快速路上行駛時,駕駛人未按規定系安全帶的;

(五)駕駛機動車遇前方機動車停車排隊或者緩慢行駛時,借道超車或者佔用對面車道、穿插等候車輛的;

(六)不按照規定為校車配備安全設備,或者不按照規定對校車進行安全維護的;

(七)駕駛校車運載學生,不按照規定放置校車標牌、開啟校車標志燈,或者不按照經審核確定的線路行駛的;

(八)校車上下學生,不按照規定在校車停靠站點停靠的;

(九)校車未運載學生上道路行駛,使用校車標牌、校車標志燈和停車指示標志的;

(十)駕駛校車上道路行駛前,未對校車車況是否符合安全技術要求進行檢查,或者駕駛存在安全隱患的校車上道路行駛的;

(十一)在校車載有學生時給車輛加油,或者在校車發動機引擎熄滅前離開駕駛座位的。

B. 私自佔用道路違法嗎

私自佔用道路違法的,如果擅自佔用、挖掘道路影響交通安全的或未經批准施工導致交通設施被移動、損毀的,將依法予以處罰並賠償由此造成的損失;造成危害後果尚不構成犯罪的,罰款1000元,並處15日以下行政拘留。
法律分析
首先私自佔用道路肯定是違法的,可以採取以下方法:一、因建設工程施工、沿街建築物(構築物)維修以及經市或者區人民政府批准舉辦重大活動等原因,確需臨時佔用城市道路以及因建設工程施工,確需挖掘城市道路的,應當向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並獲得批准。二、需要封閉道路中斷交通的,經向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及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申請獲批准後,應當提前5日向社會公告。三、施工作業單位應當在經批準的路段和時間內施工作業,並在距離施工作業地點來車方向安全距離處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採取防護措施;施工作業完畢,應當迅速清除道路上的障礙物,消除安全隱患,經道路主管部門和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驗收合格,符合通行要求後,方可恢復通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三十一條 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佔用道路從事非交通活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三十二條 因工程建設需要佔用、挖掘道路,或者跨越、穿越道路架設、增設管線設施,應當事先徵得道路主管部門的同意;影響交通安全的,還應當徵得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同意。施工作業單位應當在經批準的路段和時間內施工作業,並在距離施工作業地點來車方向安全距離處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採取防護措施;施工作業完畢,應當迅速清除道路上的障礙物,消除安全隱患,經道路主管部門和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驗收合格,符合通行要求後,方可恢復通行。對未中斷交通的施工作業道路,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加強交通安全監督檢查,維護道路交通秩序。

C. 道路被侵佔怎麼處理

法律分析:找到侵佔方,協商處理;

可以找村委會出面協商解決;

如果協商不成功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提供有力證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四條 國家實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國家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規定土地用途,將土地分為農用地、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嚴格限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控制建設用地總量,對耕地實行特殊保護。

前款所稱農用地是指直接用於農業生產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農田水利用地、養殖水面等;建設用地是指建造建築物、構築物的土地,包括城鄉住宅和公共設施用地、工礦用地、交通水利設施用地、旅遊用地、軍事設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農用地和建設用地以外的土地。

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嚴格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用途使用土地。

第五條 國務院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統一負責全國土地的管理和監督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的設置及其職責,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國務院有關規定確定。

D. 公共道路被佔用怎麼辦

法律分析:依據物權法的規定,公共地方是屬於公眾或者全體業主所有的,公共地方是不容許個人侵佔的,所以侵佔公共地方是違法的。公共通道被佔有,可以找相關的部門解決。如果仍未解決可以向相關部門提起訴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第七十三條 建築區劃內的道路,屬於業主共有,但屬於城鎮公共道路的除外。建築區劃內的綠地,屬於業主共有,但屬於城鎮公共綠地或者明示屬於個人的除外。建築區劃內的其他公共場所、公用設施和物業服務用房,屬於業主共有。

第八十三條 業主應當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

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對任意棄置垃圾、排放污染物或者雜訊、違反規定飼養動物、違章搭建、侵佔通道、拒付物業費等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有權依照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要求行為人停止侵害、消除危險、排除妨害、賠償損失。業主對侵害自己合法權益的行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E. 佔道經營法律規定是如何處罰的

法律分析:非法佔道經營的,對於違法者應該責令改正,如果拒不改正或者經多次警告,仍然佔道經營的,給予罰款,沒收經營物品等處罰。佔道經營的處以2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城市道路管理條例》第二十七條 城市道路范圍內禁止下列行為:(一)擅自佔用或者挖掘城市道路;(二)履帶車、鐵輪車或者超重、超高、超長車輛擅自在城市道路上行駛;(三)機動車在橋梁或者非指定的城市道路上試剎車;(四)擅自在城市道路上建設建築物、構築物;(五)在橋樑上架設壓力在4公斤/平方厘米(0.4兆帕)以上的煤氣管道、10千伏以上的高壓電力線和其他易燃易爆管線;(六)擅自在橋梁或者路燈設施上設置廣告牌或者其他掛浮物;(七)其他損害、侵佔城市道路的行為。

第四十二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或者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以2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一)未對設在城市道路上的各種管線的檢查井、箱蓋或者城市道路附屬設施的缺損及時補缺或者修復的;(二)未在城市道路施工現場設置明顯標志和安全防圍設施的;(三)佔用城市道路期滿或者挖掘城市道路後,不及時清理現場的;(四)依附於城市道路建設各種管線、桿線等設施,不按照規定辦理批准手續的;(五)緊急搶修埋設在城市道路下的管線,不按照規定補辦批准手續的;(六)未按照批準的位置、面積、期限佔用或者挖掘城市道路,或者需要移動位置、擴大面積、延長時間,未提前辦理變更審批手續的。

F. 侵佔公路的違法行為

法律分析:1、擅自佔用、挖掘公路。2、在公路上及公路用地范圍內擺攤設點、堆放物品、傾倒垃圾、設置障礙、挖溝引水、利用公路邊溝排放污物或者進行其他損壞、污染公路和影響公路暢通的活動。3、損壞、擅自移動、塗改公路附屬設施。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

第五十四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批准,不得在公路用地范圍內設置公路標志以外的其他標志。

第七十六條 有下列違法行為之一的,由交通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處三萬元以下的罰款:(一)違反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規定,擅自佔用、挖掘公路的;(二)違反本法第四十五條規定,未經同意或者未按照公路工程技術標準的要求修建橋梁、渡槽或者架設、埋設管線、電纜等設施的;(三)違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從事危及公路安全的作業的;(四)違反本法第四十八條規定,鐵輪車、履帶車和其他可能損害路面的機具擅自在公路上行駛的;(五)違反本法第五十條規定,車輛超限使用汽車渡船或者在公路上擅自超限行駛的;(六)違反本法第五十二條、第五十六條規定,損壞、移動、塗改公路附屬設施或者損壞、挪動建築控制區的標樁、界樁,可能危及公路安全的。

G. 有人非法佔用公路該怎樣處理

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案,交通管理部門依照行政處罰法和有關法律,給予行政處罰。
法律分析
相關法律是對農村村民未經批准或者採取欺騙手段騙取批准,或者超過批準的數量,非法佔用土地建住宅的處罰規定。本條規定的違法行為,就是違反本法的行為,包括:農村村民建房的住宅用地未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及縣級人民政府批準的行為;農村村民佔地建住宅,對涉及佔用農用地的,未辦理或者採取欺騙手段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的行為;農村村民騙取批准,佔地建住宅的行為。騙取批准,在實際生活中可以表現為許多不同的方式,例如,故意棄耕,以使耕地荒蕪,然後將耕地謊稱為非農用地,以此繞過農用地轉用審批,這種行為應當屬於騙取批準的行為。此外,根據本條的規定,對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多佔土地建房的,以非法佔用土地論處。因此,農村村民超占土地建住宅的,也是本條規定的違法行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對本條規定的違法行為的處罰,包括:責令退還非法佔用的土地,包括退還超占的土地;限期拆除在非法佔用的土地上新建的房屋。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七十七條 未經批准或者採取欺騙手段騙取批准,非法佔用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責令退還非法佔用的土地,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佔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恢復土地原狀,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沒收在非法佔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可以並處罰款;對非法佔用土地單位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超過批準的數量佔用土地,多佔的土地以非法佔用土地論處

H. 非法佔用公共道路屬於什麼罪

法律分析:非法佔有公共財產罪是侵犯財產罪的一類,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將他人的交給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還的行為。現規范簡稱為侵佔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七十條 將自己代為收管的他人財物或將他人的遺忘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或退還的構成侵佔罪。

I. 農村道路被私人侵佔怎麼處理

具體要看具體的事實和證據情況。具體可以詢問交通管理部門。如果發生爭議,可以到法院起訴.

法律依據: 根據《土地管理法》的有關規定,非法佔用土地的處罰方式主要包括:

①責令退還非法佔用的土地。即將非法佔用的土地恢復到佔用以前的狀態,如果非法佔用的土地是公共用地或未確定給單位和個人使用的國有土地的,要恢復到佔用以前的原貌;如果非法佔用的土地是其他單位和個人使用的國有土地的,要將非法佔用的土地退還原使用者,由此而給原使用者造成損失的,可以依法追究違法使用者的民事責任;如果非法佔用的土地是農民集體經濟組織的,作出處罰決定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責令其交還原農民集體經濟組織。

②限期拆除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

如果在非法佔用的農用地上新建了建築物和其他設施的,並且這些建築物和其他設施是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作出處罰決定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責令違法者在一定期限內予以拆除,恢復土地原狀。

③沒收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

如果在非法佔用的土地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作出處罰決定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予以沒收。

④罰款。

對非法佔用土地的,除採取上述處罰措施以外,還可以對當事人處以罰款,但罰款是選擇性適用條款,是否給予罰款,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違法情節而定,至於罰款的具體幅度和標准,應由《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作出明確規定。對非法佔用土地的,對當事人處以罰款。

⑤行政處分。

給予行政處分的對象是非法佔地單位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的依據是《國務院關於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獎懲暫行規定》和《企業職工獎懲條例》。行使行政處分的機關是有關責任人員的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

⑥刑事責任。

J. 個人損壞佔用公共區域人行道的行為,應該依據什麼法律或者條例,給予什麼處罰

公路是屬於公共財產,對公路進行破壞的,如果是故意的,情節嚴重的情況下會構成故意毀壞財物罪,依據犯罪情節進行判刑。對於未經批准擅自挖掘道路、佔用道路施工或者從事其他影響道路交通安全活動的,將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進行處罰,依據行為的嚴重程度予以罰款並恢復道路。
法律分析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愛護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附屬設施的義務,有權檢舉和控告破壞、損壞公路、公路用地、公路附屬設施和影響公路安全的行為。公路受國家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破壞、損壞或者非法佔用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附屬設施。道路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是非常大的,道路通了貨物流通才會順暢,所以我國對公路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是非常大的,破壞公路是屬於違法犯罪的行為。公路設施、公路用地和公路養護材料均屬國家財產,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損壞和破壞;未經公路部門批准不得。擅自佔用。損壞、佔用公路路產的,必須按本規定所列對應項目標准賠償或補償。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一百零四條 未經批准,擅自挖掘道路、佔用道路施工或者從事其他影響道路交通安全活動的,由道路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並恢復原狀,可以依法給予罰款;致使通行的人員、車輛及其他財產遭受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有前款行為,影響道路交通安全活動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迅速恢復交通。

熱點內容
昆明市司法鑒定 發布:2025-02-05 13:30:52 瀏覽:984
李晨被法院 發布:2025-02-05 13:19:50 瀏覽:10
考研刑法學碩 發布:2025-02-05 12:21:09 瀏覽:764
永遠居留條例 發布:2025-02-05 12:05:08 瀏覽:796
美國律師守則 發布:2025-02-05 11:15:41 瀏覽:138
李金律師 發布:2025-02-05 10:43:25 瀏覽:36
法學背書知乎 發布:2025-02-05 10:16:42 瀏覽:815
生活中行政法事例 發布:2025-02-05 10:08:49 瀏覽:990
省司法廳張敏 發布:2025-02-05 10:08:43 瀏覽:375
公司監事需不需要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5 10:03:50 瀏覽: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