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承擔法律責任嗎
A. 法人需要承擔什麼責任
法定代表人
什麼是法定代表人呢?法定代表人是指依法代表公司(企業等)行使各類民事權利,履行民事義務的主要負責人(如:工廠的廠長、公司的董事長等)。
法定代表人並不一定必須為企業的股東,可以由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指定,在股東會議上決議即可,那麼我們一般人可以去做法定代表人嗎?我認為分兩種情況:
1、實際參與的企業
如果你實際參與企業的經營,對企業有深入的了解的,那麼當法定代表人是可以的,比如阿里巴巴體系內的企業,法定代表人基本都不是馬雲;騰訊系列企業的法定代表人,也基本都不是馬化騰。這也是一個必然的結果,因為馬總旗下的企業眾多,全都自己當法定代表人,根本不現實,每天多少文件、業務、會議要簽署出席,所以這種情況下一般會把法定代表人轉給各子公司中的某個主要經營者。
總結
只要當上了法定代表人,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了,除了上述情況,一旦企業違規,法定代表人還會被限制出境等問題(如最高法解釋第三十七條以及《稅收徵收管理法》第四十四條規定),現實中已經出現過多例企業主使用資金誘惑或打工者追求面子(感覺掛個法定代表人很帥氣),而給他人擔任法定代表人,最終被判決承擔責任的事件了。所以坐法定代表人,一定要慎重。不要傻乎乎的就去給他人做法定代表人。
1,法定代表人作為公司法人的意思執行機關,如有違法,作為公司法定代表內人是有責容任的。
2,你朋友作為新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一定要留下證據。證明,你朋友並沒有真正經營公司。
3,簽字的時候,注意看公司的行為是否違法。如有違法,則不簽字,並向公安機關舉報。
4,如果你的朋友沒有在公司佔有股權。在某些時候,他是執行股東會的決議的。即使有錯,那也是股東會作出決議的,而如果這些錯帶給公司損失,公司股東會也應該承受。
還是那句話,就是行為違法是不能簽字的。
PS:::Bu懂還可繼續問。。。
C. 公司法定代表人需要承擔什麼責任
法律分析:1、因經營過錯向法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2、法定代表人因單獨或者共同侵害單位財產可能承擔的民事侵權法律責任;3、因違法行為而受到的民事制裁:罰款、拘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三條 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十二條 法定代表人因執行職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法人承擔民事責任。法人承擔民事責任後,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可以向有過錯的法定代表人追償。
D. 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法律責任
公司法定代表人承擔的責任是,依照法律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對外代表公司從事民事活動的責任。法定代表人的職務行為的後果,由公司承擔,但法定代表人有過錯,公司可以向其追責。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十三條
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擔任,並依法登記。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應當辦理變更登記。
《民法典》第六十一條
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代表法人從事民事活動的負責人,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義從事的民事活動,其法律後果由法人承受。
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權力機構對法定代表人代表權的限制,不得對抗善意相對人。
E.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承擔什麼責任
公司法人代表需要承擔的責任:法人代表以公司名義作出的決定和行為,將視為公司的法人行為,其行為的後果由公司承擔,如果公司的行為違法,而法律對違法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有追究責任的規定,法人代表要為此承擔法律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十一條
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代表法人從事民事活動的負責人,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義從事的民事活動,其法律後果由法人承受。
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權力機構對法定代表人代表權的限制,不得對抗善意相對人。
第六十二條
法定代表人因執行職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法人承擔民事責任。
法人承擔民事責任後,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可以向有過錯的法定代表人追償。
F. 公司的法人 會承擔什麼責任
法律分析:(一)法定代表人的民事法律責任
一般情況下,法定代表人的職務行為就是企業法人的行為,因而由此產生的民事責任由本企業/公司承擔,法定代表人一般不向第三人直接承擔民事責任,法定代表人只是向本企業/公司承擔因自身過錯而產生的民事責任。
但由於單位違法可能會受到雙重製裁,除了法人的單位責任外,法定代表人作為主管人員也應當承擔個人法律責任。
法定代表人的民事責任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因經營過錯向法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典型的案例如,簽訂、履行合同失職產生的賠償責任
2、定代表人因單獨或者共同侵害單位財產可能承擔的民事侵權法律責任
3、因違法行為而受到的民事制裁——罰款、拘留
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中,依法對企業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人採用罰款、拘留制裁措施,必須經院長批准,另行製作民事制裁決定書。
(二)法定代表人作為公司股東或者股份公司發起人的法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二十八條 股東應當按期足額繳納公司章程中規定的各自所認繳的出資額。股東以貨幣出資的,應當將貨幣出資足額存入有限責任公司在銀行開設的賬戶非貨幣財產出資的,應當依法辦理其財產權的轉移手續。股東不按照前款規定繳納出資的,除應當向公司足額繳納外,還應當向已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
第八十三條 發起人不依照前款規定繳納出資的,應當按照發起人協議承擔違約責任。
第二十條 公司股東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東權利,不得濫用股東權利損害公司或者其他股東的利益得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
G. 法人代表需要承擔什麼責任
法人代表需要承擔責任如下:
1、因經營過錯向法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根據法律規定,企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以法人名義從事的經營活動,給他人造成經濟損失的,企業法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法人承擔對第三人責任後,可以追償有過錯的法定代表人或其他工作人員的賠償責任;
2、法定代表人因單獨或者共同侵害單位財產可能承擔的民事侵權法律責任;
3、因違法行為而受到的民事制裁,比如罰款、拘留等。
法定代表人因執行職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法人承擔民事責任。法人承擔民事責任後,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可以向有過錯的法定代表人追償。
法定代表人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2、有企業所在地正式戶口或臨時戶口;
3、具有管理企業的能力和有關的專業知識;
4、能夠從事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活動;
5、產生的程序符合國家法律和企業章程的規定;
6、符合其他有關規定的條件。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三條 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第十三條 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擔任,並依法登記。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應當辦理變更登記。第二十條 公司股東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東權利,不得濫用股東權利損害公司或者其他股東的利益;不得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
公司股東濫用股東權利給公司或者其他股東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H. 公司債務法人代表要承擔責任嗎
對於公司的債務法人代表不需要承擔責任。公司債務由公司以其全部財產承擔責任,法人代表是不需要承擔責任的。
但如果公司債務是因為法定代表人的故意或者重過失導致的,或者法人代表是公司股東,且存在下列情況的,則法人代表需要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一、虛假出資。
二、抽逃出資。抽逃出資是指在公司驗資注冊後,股東將所繳出資暗中撤回,卻仍保留股東身份和原有出資數額的一種欺詐性違法行為。
三、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
【法律依據】
《公司法》第三條,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I. 公司法定代表人可能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1、民事責任:(1)因經營過錯向法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2)因侵害法人權益產生的侵權責任
2、被採取強制措施:公司進入破產程序、被申請強制執行或是欠繳稅款時,在特定情況下,司法、行政機關有權對法定代表人採取相應的強制措施,包括罰款、限制出境、限制消費等。
3、遭受行政處罰、承擔刑事責任
企業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法人承擔責任外,對法定代表人可以給予行政處分、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超出登記機關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從事非法經營的;
(二)向登記機關、稅務機關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
(三)抽逃資金、隱匿財產逃避債務的;
(四)解散、被撤銷、被宣告破產後,擅自處理財產的;
(五)變更、終止時不及時申請辦理登記和公告,使利害關系人遭受重大損失的;
(六)從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動,損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
此外,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的單位犯罪,除對單位判處罰金外,還追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十二條 法定代表人因執行職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法人承擔民事責任。法人承擔民事責任後,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可以向有過錯的法定代表人追償。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J. 開公司法人要承擔什麼責任
如果是有限責任公司,法人(應該是法定代表人)對公司的債務一般是不用承擔責任的,因為有限責任公司是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的,其以公司的資產對外承擔責任,即有限責任。
法定代表人不承擔責任:法定代表人的職務行為就是企業法人的行為,因而由此產生的民事責任由本公司承擔,法定代表人一般不向第三人直接承擔民事責任。
【法律法規】
《民法通則》43條:企業法人對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的經營活動,承擔民事責任。
【拓展資料】
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 。法人制度是世界各國規范經濟秩序以及整個社會秩序的一項重要法律制度。各國法人制度具有共同的特徵,但其內容不盡相同。不同的法人形成了不同的法人理論,法人制度理論成為世界各國建立和完善法人制度、規范經濟秩序以及整個社會秩序的理論基礎。
,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這種組織既可以是人的結合團體,也可以是依特殊目的所組織的財產。從根本上講,法人與其他組織一樣,是自然人實現自身特定目標的手段,它們是法律技術的產物,它的存在從根本上減輕了自然人在社會交往中的負擔。法律確認法人為民事主體,意在為自然人充分實現自我提供有效的法律工具。
法人的種類
1.企業法人
從事生產經營並取得法人資格的企業經濟組織;
如:有限公司與股份公司;
有的企業沒有法人資格,如:合夥企業;個人獨資企業;
我國以所有制區分企業:如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私企、外企等等;
2.機關法人
獲得法人資格的國家機關;
有獨立經費的機關從成立之日起,具有法人資格。
如:財政部
3.事業單位法人(民通50)
被賦予民事主體資格的從事公益事業的社會組織;
如:大學、國家圖書館;
具備法人條件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依法不需要辦理法人登記的,從成立之日起,具有法人資格;
依法需要辦理法人登記的,經核准登記,取得法人資格。
4.社會團體法人
由法人或自然人組成,謀求公益事業、行業協調或同道志趣的法人,
如協會、學會、研究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