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公司公章備案法律效力嗎

公司公章備案法律效力嗎

發布時間: 2022-05-16 18:37:41

1. 印章的法律效力,有的公司蓋合同專用章,有的則是采購專用章 ,是否都有法律效力呢還是必要又登記的才有

公司必須有公章,其他如合同專用章、采購專用章,由公司根據自己的經營情況回決定,但按正常規答定應該備案,才好對外使用。
但如果公司的相關合同專用章等未備案,但確實能證明是該公司使用的,相關的合同和文件對該公司也有效。

2. 公章和合同章在法律效力上有何區別

從法律角度言,公章與合同章的區別:

在日常工作中常遇到簽訂合同的機會,也常常會遇到一些疑問,為什麼有些單位在合同上是蓋公章,有些單位在合同中蓋合同專用章呢,其到底在法律上有何區別呢?筆者在此淺析。

一、公章的產生刻制國有企業、集體企業、民營企業、中外合資企業單位的財務章、合同章、業業務專用章及銀行的轉賬章,現金收訖章、現金付訖章、需憑本單位開具的介紹信和營業執照到本單位所在地縣級以上公安機關登記備案,經公安機關審查登記備案後,簽發制印章通知單,刻制單位憑通知單(或者介紹信)到公安機關指定的刻字廠或刻章店刻制印章,才具備法律意義的。

二、蓋公章或者合同章區別

簽訂合同的時候,蓋公章或者合同章均可以,具體的關鍵點區別是:
1)公章的效力范圍比合同專用章范圍大。2)公章一般是法人代表的印章;合同章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自然人。3)合同章的效力在公章之下,公章辦什麼事都可以用,合同章只有在合同上有用,不能辦理其他事項。綜上所言,在簽訂合同時蓋公章或者合同章均可以,均有法律意義的,但不管如何,蓋章的時候均是一個公司行為的產生,所以我們均應審慎的態度為妥。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於國家行政機關和企業事業單位印章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印章規定》

3. 公司部門章不備案是否違法

公章對於很多單位企業來說至關重要,在辦理很多的業務的時候都需要公章來進行辦理,公章就是一個公司企業的代表標志,在票據上具有公章代表著公司企業的存在,但是任何公章都要在公安部進行備案才能具有法律效力,否則不能起到公章的作用。
法律分析
企業法人章和企業公章、合同章和財務專用章的刻制,原來都是需要憑企業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和法人及經辦人身份證原件到公安局開證明,現在一般為了方便群眾,可以去公安局指定的刻章店刻章了,因為都是網路聯網的,為保證刻制的印章的合法性,建議選擇到具有合法刻章資格的單位刻制印章,即有特種行業許可證的刻章店刻章才能保證印章的合法性,充分維護公司的利益。只要材料提供及時完整,補刻不需要多長時間,一般五個工作日就可以,申請加急的一個工作日可以完成,單位主體,包括公司等法人主體以及非法人單位,在對外交往中離不開印章。可以說,在與外界發生法律關系的過程中,印章起著在形式上代表單位意志的作用。無論日常的交往,還是法院對糾紛的審查判斷中,依據蓋章認定有關文件的效力進而確定有關權利義務的歸屬已經成為一個常識。但每個單位都備有不止一個印章,如企業法人往往備有公章、法定代表人章、財務專用章、合同專用章、發票專用章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九十條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當事人均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時合同成立。在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

4. 未經公安備案的公章是否有法律效力

這個是有效的,盡管有公安部的專門規定,但未經備案的公章,在特定情況下版也具一定法律效力。對於企業權來說,為了規避風險,公章盡量要到公安備案。

5. 公司合同章需要備案嗎

根據凡是帶有公司名稱的章都必須到公安機關進行申請備案,其中業務專用章可以備案、也可以不備案;法人私章是不帶公司名稱的,所以說不用備案。一般來說,公司公章、合同專用章、財務專用章都能夠代表企業法人行為,且具有法律效力的印鑒,故必須到相應的公安機關申請備案手續。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於國家行政機關和企業、事業單位印章的規定》第二條

凡是帶有公司名稱的章都必須到公安機關進行申請備案,其中業務專用章可以備案、也可以不備案;法人私章是不帶公司名稱的,故不用備案。

6. 刻合同專用章需要去什麼部門備案嗎,在刻章店刻一個有無法律效力呀

公司刻章需復要到公安局指定刻章備案制企業
所需資料
1、《營業執照》副本原件和復印件各一份
2、需由企業出具刻章證明
3、法定代表人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各一份在上面簽名寫上手機號碼。
4、要股東身份證復印件並在上面簽名寫上手機號碼。
刻章申請報告
xxx公安局:
我單位因業務需要,現申請刻制以下
枚印章,請按有關規定給予辦理。
印章內容如下:
1、
2、
這是上海市的處理程序,希望對你可以有所幫助,具體的詢問當地公安局部門。

7. 公章備案與不備案的區別

公章備案和不備案主要有以下區別:

一、是否具備法律效應

企業公章是企業身份和權力的證明。公章需備案並加蓋企業公章後方具有法律效力。同時也意味著企業對文件內容承擔法律責任

公章未歸檔,即使加蓋公章也不具有法律效力。

二、是否會得到公安局的授權證明

公章備案後,由公安局出具證明,證明公章是合法取得的。未加蓋公章的,公安局不予批准。

三、是否能規避法律風險

企業印章未備案或被他人盜用、冒用,可能帶來企業不能承擔的不必要的糾紛和責任。如果提交了申請,可以尋求法律保護。

法律條例

1.《印章治安管理辦法》第五條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買賣印章和非法製作、使用印章。

2.社會團體非法刻印的,由公安機關視情節輕重,對直接責任人員處5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造成嚴重後果的,依法追究主管人員或者直接責任人員的法律責任。

(7)公司公章備案法律效力嗎擴展閱讀:

企業公章使用范圍:

1、所有以企業名義出具的文件、提交的報表、出具的介紹信,均須加蓋公司法人公章;

2、公司內部印章可用於內部通知和書寫;

3、部門與公司之間或部門與公司之間業務范圍內的內部文件,可加蓋部門公章;

4、商務合同、協議文本文件可使用企業法人公章和企業合同專用章;

5、財務會計憑證加蓋財務印章應使用。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公章備案

8. 公章的法律效力

公章在所有印章中具有最高的效力,可代替合同專用章,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第十六條規定:「申請企業法人開業登記的單位,經登記主管機關核准登記注冊,領取《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後,企業即告成立。企業法人憑據《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可以刻制公章、開立銀行賬戶、簽訂合同,進行經營活動。」一個依法設立的企業法人領取了營業執照以後,就可以刻制三枚印章並在公安機關備案:公章、合同專用章和財務專用章。這三枚印章是具有代表企業法人行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印鑒。企業法人進行經營活動,在簽訂合同時,有的用公章有的用合同章,二者的區別如下:

公章在所有印章中具有最高的效力,是法人權利的象徵。除法律有特殊規定外(如發票的蓋章),均可以公章代表法人意志,對外簽訂合同及其他法律文件,具有極高的法律效力,凡是以公司名義發出的信函、公文、合同、介紹信、證明或其他公司材料均可使用公章。

合同專用章,單位僅在對外簽訂商業合同時使用,可以在簽約的范圍內代表單位,單位需承受由此導致的權利義務;在實際工作中,公章可以代替合同專用章使用。

在與外界發生法律關系的過程中,印章起著在形式上代表單位意志的作用。無論日常的交往,還是法院對糾紛的審查判斷中,依據蓋章認定有關文件的效力進而確定有關權利義務的歸屬已經成為一個常識。企業印章代表著企業全部或某方面的意志,不正確使用可能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損失。因此,企業在簽訂合同時應謹慎審查為妥。

實踐中有很多詐騙分子冒用公章現象發生,那效力如何,需要區分是否出借,是否明知,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1998年4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974次會議通過法釋〔1998〕7號)第四條規定:「個人借用單位的業務介紹信、合同專用章或者蓋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書,以出借單位名義簽訂經濟合同,騙取財物歸個人佔有、使用、處分或者進行其他犯罪活動,給對方造成經濟損失構成犯罪的,除依法追究借用人的刑事責任外,出借業務介紹信、合同專用章或者蓋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書的單位,依法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被害人明知簽訂合同對方當事人是借用行為,仍與之簽訂合同的除外。」,如果被借用公章的單位沒有證據證明被害人明知簽訂合同對方當事人是借用行為,因其對公章使有疏於管理,應承擔賠償責任。同時,被害人也可以請求司法機關追究詐騙分子的刑事責任。

有人就說了,那以後使用公章就得復印了,實際上,公司之間簽訂合同時使用的公章可否是復印要視情況而定。有的公司之間在簽訂合同時為了方便,常常採用傳真、電子郵件等形式的復製件公章簽訂合同,在這種情況下,一旦發生糾紛,所簽訂的合同是否有效要視情況而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四十九條「對書證、物證、視聽資料進行質證時,當事人有權要求出示證據的原件或者原物。但有下列情況之一的除外:(一)出示原件或者原物確有困難並經人民法院准許出示復製件或者復製品的;(二)原件或者原物已不存在,但有證據證明復製件、復製品與原件或原物一致的。」之規定,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復印件應當與原件核對無誤才能確認其效力。

另外,在合同公章使用方面我們還應當注意,謹慎審查,加強公章和合同章的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十二條「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之規定,當事人一旦使用公章對外簽訂了合同,就要履行合同約定的權利義務,並承擔交易帶來的風險,因而,當事人在簽訂合同時要謹慎審查,確保公章和合同章的正確使用,同時,也要加強公章和合同章的管理,嚴防公章和合同章被濫用、盜用等可能帶來的不利後果。

熱點內容
紀律責任與法律責任關系 發布:2025-02-05 13:56:59 瀏覽:766
行政法規立法程序是什麼 發布:2025-02-05 13:51:27 瀏覽:52
昆明市司法鑒定 發布:2025-02-05 13:30:52 瀏覽:984
李晨被法院 發布:2025-02-05 13:19:50 瀏覽:10
考研刑法學碩 發布:2025-02-05 12:21:09 瀏覽:764
永遠居留條例 發布:2025-02-05 12:05:08 瀏覽:796
美國律師守則 發布:2025-02-05 11:15:41 瀏覽:138
李金律師 發布:2025-02-05 10:43:25 瀏覽:36
法學背書知乎 發布:2025-02-05 10:16:42 瀏覽:815
生活中行政法事例 發布:2025-02-05 10:08:49 瀏覽: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