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意向書有法律效力嗎
㈠ 簽訂合作意向書有用嗎
法律分析:合同的內容是合同簽訂主體之間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而意向書的內容僅是合同簽訂主體就某一事項共同意識的一致認定,並不是雙方民事權利義務關系。
合同的簽訂會導致法律效力的產生,對簽約主體具有約束力,而意向書的簽訂不會導致法律效力的產生,對簽約主體不具有約定力。但有的意向書具備了簽約主體之間法律權利義務關系的內容,因此是對簽約主體具備法律約束力的,實際上已經屬於合同了,只是名稱不同而已。所以意向書不能片面的認為具備法律效力或不具備法律效力,關鍵還是要看其內容是否具備了合同的內容。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七十一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取要約、承諾方式或者其他方式。
第四百八十三條 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㈡ 合作意向書具有法律效力嗎
合同的內容是合同簽訂主體之間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而意向書的內容僅是合同簽版訂主體就某一事項權共同意識的一致認定,並不是雙方民事權利義務關系。
合同的簽訂會導致法律效力的產生,對簽約主體具有約束力,而意向書的簽訂不會導致法律效力的產生,對簽約主體不具有約定力。但有的意向書具備了簽約主體之間法律權利義務關系的內容,因此是對簽約主體具備法律約束力的,實際上已經屬於合同了,只是名稱不同而已。所以意向書不能片面的認為具備法律效力或不具備法律效力,關鍵還是要看其內容是否具備了合同的內容。
㈢ 什麼是意向書
意向書是表示締結協議的意向,並經另一方同意的文書。
這種文書旨在表明一種意向,並不是正式的協議。所以它的簽署方式比較隨便,通常可有二種方式,第一種是單獨簽署式,只由出具意向書的一方簽署,但文件一式兩份,由合作的另一方在其副本上簽章認可,交還對方,就算簽署完成。第二種形式是聯合簽署式。
雖然這只是一種意向的表達,但形式上仍然保持協議的形式,也就是在書面上出具合作雙方的職銜及代表人姓名,由雙方分別簽署,各執一份為憑。
特點
其一是協商性,其二是靈活性。意向書不像協議、合同那樣,一經簽約不能隨意更改,意向書比較靈活,在協商過程中,當事人各方均可按各自的意圖和目的提出意見,在正式簽訂協議、合同前亦可隨時變更或補充,最終達成協議。其三是簡略性。
事實上,法律並沒有對意向書的效力作出規定,通常的意向書內容中都含有導致其喪失約束力的條款。如在意向書中列有「本意向書不具有法律約束力」、「雙方的權利義務具體由正式的合同確定」等條款,意向書中這些條款通常都表明雙方不希望受到有關內容的約束。因此,通常來說,意向書不具有和合同一樣的法律效力。
㈣ 原法人代表簽訂的入股意向書是否有效原法人代表簽訂的入股意向書,法人代表變更後是否有效
摘要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七十六條規定:合同生效後,當事人不得因姓名、名稱的變更或者法定代表人、負責人、承辦人的變動而不履行合同義務。
㈤ 投資意向書有沒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在對意向書的法律性質進行認定時,不能僅從名稱等形式上一概而論,要根據有關法律和司法解釋的規定,結合實際交易情況判斷意向書內容是否具體、確定;意向書簽署時當事人是否有受其約束的意思表示;意向書是否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意向書簽署後是否訂立了正式合同等方面進行綜合審查認定。
如意向書中標的、數量不確定,當事人只想表達一種合作意向,而缺少受其約束的意思表示時,一般應認定為磋商性文件;相反,如意向書中對標的、價款、支付方式等要素已明確約定,且意向書中不存在效力排除條款,一般應將其認定為合同;而若明確約定在一定期限內簽訂本約的意向書,即使載明內容以本約為准,一般也應當定性為預約合同。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第二條 當事人簽訂認購書、訂購書、預訂書、意向書、備忘錄等預約合同,約定在將來一定期限內訂立買賣合同,一方不履行訂立買賣合同的義務,對方請求其承擔預約合同違約責任或者要求解除預約合同並主張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㈥ 合作意向書的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合作意向書只具有表明雙方有合作意思表示的效力,沒有現實的法律約束力,但是合作意向書規定了雙方詳細的權利義務,當事人對此表達了明示或默示受約束的意思,則該合作意向書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九十五條 當事人約定在將來一定期限內訂立合同的認購書、訂購書、預訂書等,構成預約合同。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預約合同約定的訂立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預約合同的違約責任。
㈦ 我和資方融資意向,立項,盡職調查三個協議全簽了融資會成功了嗎
摘要 《投資意向書》就是創業者和投資方經過前期的談判後,簽訂的一個臨時約定性的文件,有合作意向的雙方都非常重視。一般來說,投資方和融資方簽了《投資意向書》後,最終會達成合作,不然就壞了自己的名聲。
㈧ 意向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有。如果合作意向書規定了雙方詳細的權利義務,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只是單純的意向,沒有其他現實的約束,不具有法律效力。意向書是一種單方意思表示,泛指合同雙方在締結正式協議前就協商程序本身或就未來合同的內容所達成的各種約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二條 要約是希望與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一)內容具體確定;(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㈨ 意向書是否有法律效力最後不按照意向書執行可以嗎
意向書有兩種簽署方式,分別為單獨簽署式和聯合簽署式。
如果是單獨簽署式的意向書一般為單方法律行為,其是否有法律效力要根據意向書的內容而定,如果內容規定了雙方的權利義務,則具有法律效力,反之則無。如果是聯合簽署式,只有雙方都簽訂了才具有法律效力。
根據2021年實施的《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二條規定,要約是希望與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內容具體確定;
(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最後不按照意向書執行可以嗎?
意向書是聯合簽署式,雙方都簽訂了就必須按照意向書執行,單獨簽署式的意向書沒有規定雙方的權利義務,可以選擇不執行。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二條 要約是希望與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內容具體確定;
(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