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代表與執行董事法律責任
㈠ 法人和執行董事誰的責任大
法律分析:法人代表和董事長對比,董事長的權利明顯高於法人代表,董事長是公司最高的管理者,而法人代表是公司的負責人,一般來說,董事長同時可以是法人代表,但法人代表未必是董事長。法定代表人是公司負責人之一。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十三條 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擔任,並依法登記。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應當辦理變更登記。
㈡ 什麼是法定代表人其承擔的責任是什麼
法定代表人是指依法律或法人章程規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
定義 法定代表人是指依法律或法人章程規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
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擔任,並依法登記。事業單位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產生。社會團體法人的理事長或者會長等負責人按照法人章程的規定擔任法定代表人。捐助法人的理事長等負責人按照法人章程的規定擔任法定代表人。
《民法典》的規定
第六十一條【法定代表人的定義及行為的法律後果】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代表法人從事民事活動的負責人,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義從事的民事活動,其法律後果由法人承受。
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權力機構對法定代表人代表權的限制,不得對抗善意相對人。
第六十二條【法定代表人職務侵權行為的責任承擔】法定代表人因執行職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法人承擔民事責任。
法人承擔民事責任後,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可以向有過錯的法定代表人追償。
第八十一條【營利法人的執行機構】營利法人應當設執行機構。
執行機構行使召集權力機構會議,決定法人的經營計劃和投資方案,決定法人內部管理機構的設置,以及法人章程規定的其他職權。
執行機構為董事會或者執行董事的,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按照法人章程的規定擔任法定代表人;未設董事會或者執行董事的,法人章程規定的主要負責人為其執行機構和法定代表人。
第八十九條【事業單位法人的組織機構及法定代表人】事業單位法人設理事會的,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理事會為其決策機構。事業單位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產生。
第九十一條【社會團體法人的章程及組織機構】設立社會團體法人應當依法制定法人章程。
社會團體法人應當設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等權力機構。社會團體法人應當設理事會等執行機構。理事長或者會長等負責人按照法人章程的規定擔任法定代表人。
第九十四條【捐助人的權利】捐助人有權向捐助法人查詢捐助財產的使用、管理情況,並提出意見和建議,捐助法人應當及時、如實答復。
捐助法人的決策機構、執行機構或者法定代表人作出決定的程序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法人章程,或者決定內容違反法人章程的,捐助人等利害關系人或者主管機關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該決定。但是,捐助法人依據該決定與善意相對人形成的民事法律關系不受影響。
第五百零四條【越權訂立的合同效力】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者非法人組織的負責人超越許可權訂立的合同,除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超越許可權外,該代錶行為有效,訂立的合同對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發生效力。
第五百三十二條【當事人變化對合同履行的影響】合同生效後,當事人不得因姓名、名稱的變更或者法定代表人、負責人、承辦人的變動而不履行合同義務。
㈢ 法人代表和董事長哪個法律責任大
法人代表代表公司對外處理民事活動,基本沒有很多實權,而公司董事會是權力機構,作為董事會領導的董事長有權決定公司的重要事務,所以董事長權力要比法人代表長大。
【法律依據】
《公司法》第十三條,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擔任,並依法登記。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應當辦理變更登記。
㈣ 法人代表的權利和義務和責任是什麼
法律分析:公司的法人代表是企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代表法人從事民事活動,成為法人代表後,其自然人格即被法人吸收,其以法人代表的身份進行的民事行為所承擔的責任都由法人承擔。但行使與法人代表身份無關的民事行為而承擔的責任由自己承擔,法人代錶行使代表權違法法律法規存在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責任。(1)代表公司的權利,簽署法律文件。例如,在辦理公司重大事項,身為為代理人需要簽署授權委託書,在報刊上為公司公開發表聲明等。(2)代表公司簽訂合同的權利。在訂立合同過程中,法定代表人簽字常常是合同的生效條件,法定代表人一經簽署,合同即為生效。(3)公司發行債券、股票的,必須由法定代表人簽名,公司蓋章。(4)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規定的職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十三條 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擔任,並依法登記。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應當辦理變更登記。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三十條 公司變更法定代表人的,應當自變更決議或者決定作出之日起30日內申請變更登記。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十一條 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代表法人從事民事活動的負責人,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義從事的民事活動,其法律後果由法人承受。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權力機構對法定代表人代表權的限制,不得對抗善意相對人。
㈤ 執行董事和法人哪個風險大
執行董事和法人,法人風險大。但是執行董事和法人各有其風險。執行董事的風險是,需要以其出資額或認購的股份對公司的債務擔責,可能會有其投資得不到回報的風險。法定代表人的風險是,在執行職務的過錯中,給他人造成損害的,公司擔責後可以向法定代表人追責。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三條
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第十三條
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擔任,並依法登記。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應當辦理變更登記。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十二條
法定代表人因執行職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法人承擔民事責任。法人承擔民事責任後,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可以向有過錯的法定代表人追償。
㈥ 執行董事與法人代表誰大
法律分析:法人代對比,董事長的權利明顯高於法人代表,董事長是公司最高的管理者,而法人代表是公司的負責人,一般來說,董事長同時可以是法人代表,但法人代表未必是董事長。法定代表人是公司負責人之一。可以是董事長、執行董事,也可以是總經理。新公司法規定法定代表人必須是企業負責人,但並不一定是最高行政長官。法定代表人對外代表本企業參與民事活動。但法定代表人的權利是由公司賦予的,公司對法定代表人的正常活動承擔民事責任,而不是法定代表人自己。單獨的法定代表人,僅僅是企業民事權利主體和民事行為主體的人格化,本身不是企業內部的一個經營管理崗位,也不是一個單獨的決策程序和決策人。即法定代表人本身並不負責企業的經營管理,也不承擔決策職能。法定代表人僅代表企業這個民事主體。股東會和董事會決定的事項,只要不違反法律法規,法定代表人都必須堅決執行。法定代表人對企業可能涉及違法違規、並且需要由法定代表人個人承擔責任的事項,有監督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十三條 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擔任,並依法登記。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應當辦理變更登記。
㈦ 法人代表承擔什麼責任
法律分析:除了法人的單位責任外,法定代表人作為主管人員也應當承擔個人法律責任,具體分為以下幾種:1、因經營過錯向法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2、法定代表人因單獨或者共同侵害單位財產可能承擔的民事侵權法律責任;3、因違法行為而受到的民事制裁:罰款、拘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十二條 法定代表人因執行職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法人承擔民事責任。法人承擔民事責任後,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可以向有過錯的法定代表人追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十三條 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擔任,並依法登記。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應當辦理變更登記。
㈧ 掛名法定代表人和執行董事公司違法誰的責任大
摘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㈨ 執行董事和法人誰大
法律分析:執行董事是公司事務的執行者,一般就是法人,但法人也可以是任意公司負責人。一般來說執行董事在對外事務上權力大,法人是要對外承擔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十三條 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擔任,並依法登記。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應當辦理變更登記。
第五十條 股東人數較少或者規模較小的有限責任公司,可以設一名執行董事,不設董事會。執行董事可以兼任公司經理。執行董事的職權由公司章程規定。
㈩ 一個公司出事了法人代表,執行董事和總經理是一個人肩認的能承擔什麼責任
有風險而且風險很大,你該知道喝酒的找把瓶的要錢,,你是公司法人代表,執行董事這兩個就夠了,公司倒閉就會找你算賬,你舅哥一點責任沒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