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配合造成的法律責任
⑴ 公民或組織不配合健康上報和抗疫管理的,將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律師劉濤表示,公民或組織不配合健康上報和抗疫管理的,根據法律和司法解釋,將可能面臨相關行政、刑事和民事等三種法律責任。
其一,行政責任。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拒不執行人民政府在緊急狀態情況下依法發布的決定、命令的,會被處以警告、罰款或拘留。
其二,刑事責任。對於不配合抗疫管理的行為,情節嚴重的,還可能構成妨害傳染病防治罪、危害公共安全罪、妨害公務罪。
2020年12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通過公布,修改第三百三十條妨害傳染病防治罪,明確新冠肺炎等依法確定採取甲類傳染病管理措施的傳染病屬於本罪調整范圍。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出台的《關於依法懲治妨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違法犯罪的意見》,妨害疫情防控的行為可能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妨害公務罪等犯罪行為。
其三,民事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第七十七條規定,單位和個人違反本法規定,導致傳染病傳播、流行,給他人人身、財產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廣州一男子拒不配合核酸檢測還手持鐵叉暴力攻擊民警:
6月8日上午,廣州市召開疫情防控發布會,介紹疫情防控最新情況。會上,廣州警方通報了違反疫情防控相關管理規定的6個案例。
其中,從化區一男子肖某不配合核酸檢測,還手持鐵叉暴力攻擊現場執法民警,後因涉嫌襲警被刑拘。此外,番禺區祝某隱瞞曾與確診病例接觸以及到過疫情高發區的事實,後被確診感染新冠肺炎。目前,祝某因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已被公安機關依法刑事拘留。
以上內容參考 澎湃新聞-拒不配合核酸檢測還手持鐵叉暴力攻擊民警,廣州一男子被刑拘
⑵ 疫情當前,不配合防疫人員工作的人觸犯了哪些法律法規
根據《北京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條例》第五十八條的規定,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期間,違反本市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決定、命令,不配合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依法採取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措施,構成違反公共安全管理的行為,公安機關依法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條規定,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國家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款。現在,為了防止疫情蔓延造成嚴重後果,防疫人員將對疑似症狀的患者採取隔離措施,切斷傳染源,防止他人感染。但也有人不知道為什麼不配合防疫人員的工作,甚至毆打,虐待防疫人員。對於這一違法行為,他們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⑶ 不配合派出所警察調查的後果
法律分析:不配合調查的後果依據案件情節量刑,若情節較重,違反了治安處罰管理,處拘留,並罰款;故意妨礙公安機關執行公務的,構成刑事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警察法》第三十五條拒絕或者阻礙人民警察依法執行職務,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治安管理處罰:(一)公然侮辱正在執行職務的人民警察的;(二)阻礙人民警察調查取證的;(三)拒絕或者阻礙人民警察執行追捕、搜查、救險等任務進入有關住所、場所的;(四)對執行救人、救險、追捕、警衛等緊急任務的警車故意設置障礙的;(五)有拒絕或者阻礙人民警察執行職務的其他行為的。以暴力、威脅方法實施前款規定的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五十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一)拒不執行人民政府在緊急狀態情況下依法發布的決定、命令的;(二)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三)阻礙執行緊急任務的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搶險車、警車等車輛通行的;(四)強行沖闖公安機關設置的警戒帶、警戒區的。阻礙人民警察依法執行職務的,從重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七十七條 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依法執行代表職務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在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中,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依法履行職責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故意阻礙國家安全機關、公安機關依法執行國家安全工作任務,未使用暴力、威脅方法,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暴力襲擊正在依法執行職務的人民警察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槍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駕駛機動車撞擊等手段,嚴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⑷ 突發事件發生後,各級政府及其部門對對上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的調查不予配合的需要負什麼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突發事件發生後,各級政府及其部門對對上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的調查不予配合的應承擔行政責任,構成犯罪的,承擔刑事責任。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對上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的調查不予配合,或者採取其他方式阻礙、干涉調查的;對政府主要領導人和政府部門主要負責人依法給予降級或者撤職的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第四十七條 突發事件發生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對上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的調查不予配合,或者採取其他方式阻礙、干涉調查的,對政府主要領導人和政府部門主要負責人依法給予降級或者撤職的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⑸ 不配合工作人員調查取證,會負法律責任嗎
不配合公職人員依法調查取證,當然應該負法律責任的。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四條 不履行協助調查或執行義務
有義務協助調查、執行的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除責令其履行協助義務外,並可以予以罰款: (一)有關單位拒絕或者妨礙人民法院調查取證的; (二)有關單位接到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後,拒不協助查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財產的; (三)有關單位接到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後,拒不協助扣留被執行人的收入、辦理有關財產權證照轉移手續、轉交有關票證、證照或者其他財產的; (四)其他拒絕協助執行的。 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定的行為之一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對仍不履行協助義務的,可以予以拘留;並可以向監察機關或者有關機關提出予以紀律處分的司法建議。
⑹ 拒不配合疫情防控措施行為的法律責任是什麼
您好,一切個人在疫情防控面前均應當履行如實告知義務、配合檢疫、排查、消毒等防疫措施的義務,其中對於確診病人、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可能的病原攜帶者),還應當依法配合履行相應的檢疫、隔離等防控措施。否則根據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結果,當事人可能會受到治安管理處罰,承擔相應的民事及刑事責任。
1.首先,對於已確診病人、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
如果此類人群拒絕隔離治療、定點醫學觀察或在隔離期、觀察期未滿擅自脫離隔離、觀察,並進入公共場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造成新型冠狀病毒傳播,可能會面臨以下責任:
(1)治安管理處罰。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第四十四條規定,此類人群將由公安機關協助醫療機構採取強制隔離治療措施,也可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第六十六條規定,受到公安機關依法給予的處罰,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條規定,最高為拘留10日並處500元罰款。
(2)民事責任。《傳染病防治法》第七十七條規定,個人違反本法規定,導致傳染病傳播、流行,給他人人身、財產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公民享有生命權、健康權等民事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以下簡稱《侵權法》)的規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他人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3)刑事責任。根據行為人的不同行為,可能會構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規定的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妨害傳染病防治罪、故意傷害罪,情節或後果特別嚴重的,最高量刑可及死刑。
2.其次,對尚未被採取強制措施的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
如果故意隱瞞或謊報旅行史、居住史、工作史、接觸史,並故意與他人接觸,造成新型冠狀病毒傳播,可能會面臨這些責任:
(1)民事責任。尚未被採取強制措施的疑似病人和密切接觸者,在接受相關防疫部門排查或醫院詢問時,故意隱瞞、謊報相關信息避免強制措施,並主動與他人接觸,導致他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應對被感染者承擔侵權損害賠償責任。
(2)刑事責任。故意謊報、隱瞞重要信息,避開強制措施,並故意與特定個人接觸,導致他人感染的,可能觸犯故意傷害罪;其故意進入公共場所或公共交通工具,嚴重危害社會公共安全,並導致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的,可能觸犯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其基於合理理由進入公共區域,並採取相應預防傳染措施,但最終仍導致新型冠狀病毒傳播,情節嚴重,則可能觸犯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3.再次,對按規定應居家隔離觀察者
如果違反隔離觀察期內的相關規定,與他人接觸,並造成新型冠狀病毒傳播,可能會面臨這些責任:
(1)民事責任。居家隔離人員違規接觸他人,行為具有不法性,且其違背強制隔離措施的行為具有一定主觀過錯,並最終導致他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損害後果,故應對被感染者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侵權損害賠償責任。
(2)刑事責任。情節極其嚴重的情況下,可能觸犯「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4.最後,對出入道路、車站、機場、醫院等公共場所者
如果你拒絕接受道路卡點、公共場所等防疫、檢疫排查、消毒等措施,致使相關防疫工作無法開展,可能會面臨這些責任:
(1)治安管理處罰。可能面臨最高十日以下拘留,並處最高五百元以下罰款。
(2)民事責任。如個人採取暴力方式拒絕接受檢疫等措施,損害相關工作人員人身、財產權益的,則應當依據《侵權責任法》向被侵權人承擔相應損害賠償責任。
(3)刑事責任。相關人員如拒不配合防疫措施,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相關防疫公務人員進行檢疫、消毒等措施的,如沖撞道路檢查管卡、毆打或威脅防疫公務人員等行為,則可能觸犯妨害公務罪,最高量刑為三年。
希望上述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⑺ 拒不配合疫情防控措施行為的法律責任
拒不配合疫情防控措施行為的法律責任有: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依法嚴懲疫情防控犯罪。拒不執行人民政府在緊急狀態下依法發布的決定、命令的規定的;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阻礙執行緊急任務的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搶險車、警車等車輛通行的;強行沖闖公安機關設置的警戒帶、警戒區的。可處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故在疫情期間,行為人拒不服從居家隔離等防控措施強行外出,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將會受到行政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
(一)拒不執行人民政府在緊急狀態情況下依法發布的決定、命令的;
(二)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
(三)阻礙執行緊急任務的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搶險車、警車等車輛通行的;
(四)強行沖闖公安機關設置的警戒帶、警戒區的。
阻礙人民警察依法執行職務的,從重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第七十七條 單位和個人違反本法規定,導致傳染病傳播、流行,給他人人身、財產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⑻ 不配合防疫工作的法律後果是什麼
【法律分析】
不配合防疫工作的屬於妨害傳染病防治罪。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犯本罪的一般會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如果是犯罪導致的後果特別嚴重的話,那麼犯罪分子會被判處三至七年的有期徒刑。拒絕隔離治療或者隔離期未滿擅自脫離隔離治療的,可以由公安機關協助醫療機構採取強制隔離治療措施。構成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處罰。另外,根據刑法規定,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根據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傳染病防治法、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等法律法規及相關司法解釋,公安機關將依法嚴厲打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以下違法犯罪行為。1、拒不配合防控措施的行為。2、拒不配合隔離措施的行為。3、暴力傷醫、擾亂醫療秩序的行為。4、故意傳播疾病的行為。5、哄抬物價的行為。6、制假售假的行為。7、造謠傳謠的行為。8、利用疫情詐騙的行為。9、出售販賣野生動物的行為。10、其他破壞疫情防控的違法犯罪行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第七十七條 單位和個人違反本法規定,導致傳染病傳播、流行,給他人人身、財產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七十七條 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依法執行代表職務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在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中,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依法履行職責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故意阻礙國家安全機關、公安機關依法執行國家安全工作任務,未使用暴力、威脅方法,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暴力襲擊正在依法執行職務的人民警察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槍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駕駛機動車撞擊等手段,嚴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