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不如實申報健康情況的法律責任
❶ 有疫情可以壓制不上報嗎
不可以,必須上報。
疫情期間不報備是違法的,目前無論從國外還是國內其他地區疫區返回的人員,一律主動向社區報備,要如實報告來株洲前14天的旅居史,尤其要對是否去過疫區的情況進行如實申報。根據刑法第三百三十條規定,疫情期間如果不如實申報,因此造成疫情大面積擴散的,可能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有可能被判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疫情期間,在醫院看病時一定要遵守醫院分級診療的秩序和安排,如實回答醫生的問題。如果是近期從疫區回來的,要第一時間告知醫生,尤其是不能因為害怕被隔離而故意隱瞞出入疫區的情況,這樣會導致醫院降低防護措施和用錯診療方案。如果不幸患有新冠肺炎還會造成傳染給他人的嚴重後果。
疫情期間,已經被政府要求進行居家隔離或者集中隔離的人員,要自覺遵守隔離制度,不能隨意出行。
❷ 疫情期間不報備是違法嗎
違法的,根據《刑法》第三百三十條規定,疫情期間如果不如實申報,因此造成疫情大面積擴散的,可能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有可能被判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❸ 從疫情嚴重區域返鄉人員不如實報告的怎麼處罰
從疫情嚴重區域返鄉和與此類人員有無防護密切接觸的個人、單位不如實報告或隱匿;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條之規定,拒不執行人民政府在緊急狀態情況下依法發布的決定、命令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法律依據】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拒不執行人民政府在緊急狀態情況下依法發布的決定、命令的;
(二)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
(三)阻礙執行緊急任務的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搶險車、警車等車輛通行的;
(四)強行沖闖公安機關設置的警戒帶、警戒區的。
阻礙人民警察依法執行職務的,從重處罰。
❹ 拒不配合疫情防控措施行為的,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對於拒絕隔離治療或者隔離期未滿擅自脫離隔離治療的,構成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處罰。
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
法律依據:
根據《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等法律法規及相關司法解釋,公安機關將依法嚴厲打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以下違法犯罪行為:
1、拒不配合防控措施的行為。
2、拒不配合隔離措施的行為。
3、暴力傷醫、擾亂醫療秩序的行為。
4、故意傳播疾病的行為。
5、哄抬物價的行為。
6、制假售假的行為。
7、造謠傳謠的行為。
8、利用疫情詐騙的行為。
9、出售販賣野生動物的行為。
10、其他破壞疫情防控的違法犯罪行為。
❺ 從疫情回來不報備有什麼後果
疫情期間不報備是違法的,目前無論從國外還是國內其他地區疫區返回的人員,一律主動向社區報備,要如實報告來株洲前14天的旅居史,尤其要對是否去過疫區的情況進行如實申報。若沒有及時報備,導致感染新冠病毒從而擴散,毒害大批人,將會承擔法律責任,這是非常嚴重的後果。而且,那時候也要承擔巨大的經濟損失。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三十條 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類傳染病以及依法確定採取甲類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的傳染病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供水單位供應的飲用水不符合國家規定的衛生標準的;
(二)拒絕按照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提出的衛生要求,對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污水、污物、場所和物品進行消毒處理的;
(三)准許或者縱容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病人從事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禁止從事的易使該傳染病擴散的工作的;
(四)出售、運輸疫區中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或者可能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物品,未進行消毒處理的;
(五)拒絕執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依照傳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預防、控制措施的。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甲類傳染病的范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國務院有關規定確定。
❻ 去過疫區不上報會怎樣
去過疫區不上報會根據情況的嚴重程度判三年到七年的有期徒刑。去過疫區不上報屬於違法行為。無論從國外還是國內其他地區疫區返回的人員,一律主動向社區報備,如實報告前14天的旅居史,尤其要對是否去過疫區的情況進行如實申報。在疫情期間從疫區或者是國外回來的人員都需要向社區報備,不報備屬於違法行為,若是導致大范圍擴散,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如果患者不配合隔離治療,拒不執行傳染病預防和控制措施,其行為涉嫌構成妨害傳染病防治罪,可被追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第十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一切單位和個人,必須接受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有關傳染病的調查、檢驗、採集樣本、隔離治療等預防、控制措施,如實提供有關情況。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不得泄露涉及個人隱私的有關信息、資料。
衛生行政部門以及其他有關部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醫療機構因違法實施行政管理或者預防、控制措施,侵犯單位和個人合法權益的,有關單位和個人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訴訟。
第二章 傳染病預防
❼ 國企疫情報備不全會怎樣
國企疫情報備不全,造成惡性傳播造成嚴重後果的,是要負法律刑事責任的。
如果隱瞞行程不及時報備,有關部門將依法依規追究相應責任。因未主動報備造成疫情傳播,將給自己和身邊更多人帶來很大麻煩。疫情面前,容不得半點疏忽大意,容不得半點僥幸心理,每個人都應緊綳防疫之弦,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根據《刑法》第330條規定,疫情期間不如實申報,因此造成疫情大面積擴散的,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有可能被判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傳染病防治法》第12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一切單位和個人,必須接受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有關傳染病的調查、檢驗、採集樣本、隔離治療等預防、控制措施,如實提供有關情況。
❽ 入境時,勿瞞報,防疫期間你可知道不遵守法律法規的後果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年初,新型冠狀病毒傳染的越來越厲害,尤其是武漢地區,當這件事傳開後,武漢地區有的人慌慌張張的想要逃離武漢,因此,他們有的出國,有的想轉移到別的城市,這樣一來,就給地區與地區之間帶來了很大的困擾。尤其是在出入境時,很有可能導致這種新型冠狀病毒從一國傳播到另一國,那這種風險就是極大的。那麼,倘若真的有人在疫情嚴重期間來我國境內,並且還隱瞞了自己的行蹤及所接觸的人員,他們會承擔很嚴重的法律後果,我認為最主要的有以下幾點:
1.判刑。
在國家防疫法中,國家有明確的規定,對於明知道自己有攜帶這種新型冠狀病毒還故意傳播,四處遊走的人,國家應根據情形進行適當的量刑。這一規定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不加以整治,那麼就會造成一傳十,十傳百的現象,那麼後果將很難想像。整個國家的局面也會十分混亂。這將很不利於防疫工作的開展,給國家帶來了巨大的麻煩。
❾ 拒不配合疫情防控措施行為的法律責任是什麼
您好,一切個人在疫情防控面前均應當履行如實告知義務、配合檢疫、排查、消毒等防疫措施的義務,其中對於確診病人、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可能的病原攜帶者),還應當依法配合履行相應的檢疫、隔離等防控措施。否則根據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結果,當事人可能會受到治安管理處罰,承擔相應的民事及刑事責任。
1.首先,對於已確診病人、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
如果此類人群拒絕隔離治療、定點醫學觀察或在隔離期、觀察期未滿擅自脫離隔離、觀察,並進入公共場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造成新型冠狀病毒傳播,可能會面臨以下責任:
(1)治安管理處罰。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第四十四條規定,此類人群將由公安機關協助醫療機構採取強制隔離治療措施,也可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第六十六條規定,受到公安機關依法給予的處罰,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條規定,最高為拘留10日並處500元罰款。
(2)民事責任。《傳染病防治法》第七十七條規定,個人違反本法規定,導致傳染病傳播、流行,給他人人身、財產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公民享有生命權、健康權等民事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以下簡稱《侵權法》)的規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他人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3)刑事責任。根據行為人的不同行為,可能會構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規定的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妨害傳染病防治罪、故意傷害罪,情節或後果特別嚴重的,最高量刑可及死刑。
2.其次,對尚未被採取強制措施的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
如果故意隱瞞或謊報旅行史、居住史、工作史、接觸史,並故意與他人接觸,造成新型冠狀病毒傳播,可能會面臨這些責任:
(1)民事責任。尚未被採取強制措施的疑似病人和密切接觸者,在接受相關防疫部門排查或醫院詢問時,故意隱瞞、謊報相關信息避免強制措施,並主動與他人接觸,導致他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應對被感染者承擔侵權損害賠償責任。
(2)刑事責任。故意謊報、隱瞞重要信息,避開強制措施,並故意與特定個人接觸,導致他人感染的,可能觸犯故意傷害罪;其故意進入公共場所或公共交通工具,嚴重危害社會公共安全,並導致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的,可能觸犯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其基於合理理由進入公共區域,並採取相應預防傳染措施,但最終仍導致新型冠狀病毒傳播,情節嚴重,則可能觸犯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3.再次,對按規定應居家隔離觀察者
如果違反隔離觀察期內的相關規定,與他人接觸,並造成新型冠狀病毒傳播,可能會面臨這些責任:
(1)民事責任。居家隔離人員違規接觸他人,行為具有不法性,且其違背強制隔離措施的行為具有一定主觀過錯,並最終導致他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損害後果,故應對被感染者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侵權損害賠償責任。
(2)刑事責任。情節極其嚴重的情況下,可能觸犯「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4.最後,對出入道路、車站、機場、醫院等公共場所者
如果你拒絕接受道路卡點、公共場所等防疫、檢疫排查、消毒等措施,致使相關防疫工作無法開展,可能會面臨這些責任:
(1)治安管理處罰。可能面臨最高十日以下拘留,並處最高五百元以下罰款。
(2)民事責任。如個人採取暴力方式拒絕接受檢疫等措施,損害相關工作人員人身、財產權益的,則應當依據《侵權責任法》向被侵權人承擔相應損害賠償責任。
(3)刑事責任。相關人員如拒不配合防疫措施,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相關防疫公務人員進行檢疫、消毒等措施的,如沖撞道路檢查管卡、毆打或威脅防疫公務人員等行為,則可能觸犯妨害公務罪,最高量刑為三年。
希望上述回答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