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職信有沒有法律效力
① 口頭辭職是否有法律效力
辭職報告應該是公司有固定的表格
但是貌似不是走那天寫一下就行了,而是要根據具體回的要求提前一段時間,答一般是在一個月以內提交辭職報告吧。
你可以向你們的人力資源部門(如果沒有,也可以向你們的隊長)提出申請,讓他給你表格。
如果遭到拒收的話,你可以把你的辭職信以快遞的方式寄送給他,找快遞公司索要簽收單,保留好,30天後即時他不同意你離職也無所謂,你可以合法的離開原公司,而且你有權要求他出具離職證明。
希望能幫助你!
② 單位讓寫辭職,我就機打了一份,請問有法律效應嗎
你好,根據你的陳述,這份機打的所謂
辭職信
不具有法律效力,但是,
如果你在
簽名處按上手印,那就具有法律效力了,以後,最好三思而後行,避免不必要的麻煩,祝你好運!
③ 電子郵件的辭職申請具有法律效力嗎
法律分析:只要符合辭職的相關法律的規定即是有效的,電子郵件作為即時通訊的一種形式,具有證據特點中的「關聯性」。通過技術手段獲取,或者通過公證機關對電子郵件內容及源代碼等進行公證取證,電子郵件就具備了證據的「客觀性」與「合法性」。具備了「三性」的證據在法律上具備合法效力,也可以在訴訟中作為證據使用。電子郵件在到達公司或者公司作出回復之前,只要當事人並未作出任何修改或者撤回的行為,即使公司沒有在一個月內發出批復,當事人辭職決定也將在一個月後產生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七條 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④ 離職申請和辭職報告有什麼區別
辭職申請和辭職報告(辭職信)的區別如下:
1、辦理手續時,支付經濟補償金不同
辭職申請書和辭職信兩者的根本區別,就是用人單位收到辭職信後給勞動者辦理辭職手續時不必支付經濟補償金。而用人單位在收到辭職申請書後做出同意的意見或者蓋章,則視為雙方協商達成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必須支付經濟補償金。
2、方式不同,意義也不同
離職申請和辭職報告,兩者都是辭職的表達,但報告是宣告、告訴,而申請是向上級說明理由,提出請求。
3、辭職過程不同
辭職報告屬於單方要求,不能作為職工提出辭職的證據使用,而離職申請在經過上級同意審批過後,方可認為完成了辭職的過程。
離職申請和辭職報告的特點:
1、辭職信是辭職者向工作單位辭去職務時寫的書信,也叫辭職書或辭呈。辭職信是辭職者在辭去職務時的一個必要程序,通常由標題、稱謂、正文、結語、署名與日期五部分構成。
員工提出辭職,一般情況下,是需要向單位遞交正式的辭職信的。辭職信本身,作為員工的一種結束與單位之間勞動關系的意思表示,是具有法律效力,並且會對勞動關系結束的性質、雙方責任的劃分產生最有決定性的影響。因此,員工在寫辭職信時,是需要慎重思考,絕對有必要三思而後行的。
2、辭職報告也稱為辭職申請書,是個人離開原來的工作崗位時向單位領導或上級組織提請批準的一種申請書,是解除勞動合同關系的實用文體。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24條明確規定:「當事人雙方可以協商解除勞動合同」。這種「協商解除勞動合同」正常而便捷的方式就是遞交辭職報告和批准辭職請求。由此可見,在現代社會人才流動的過程中,辭職報告的寫作和求職信一樣具有同樣重要的意義。
首先要考慮有沒有申請的必要。辭職報告是辭掉工作的一種報告,報告人一定要事先考慮成熟後再做決定,不可倉促了事,事後後悔不已,造成不必要的煩惱和痛苦。
辭職報告要將報告的事項和理由寫清楚,使對方能透徹了解你的要求和具體情況。
辭職報告語言要准確,文字要朴實。
辭職報告是個人離開原來的工作崗位時向單位領導或上級組織提請批準的一種報告。
⑤ 請問一下這個辭職報告有沒有法律效力
申請書還是通抄知書,辭職襲時一定要搞清楚!
勞資之友
2018-05-18
關注
辭職申請書
辭職申請書是勞動者按照根據《勞動法》第24條或者《勞動合同法》第36條的規定將自己想辭職的信息向用人單位進行申請,用人單位應當做出答復的一種方法。
常含有「望批准」、「請領導批准」、「申請批准」這一類字眼。
對於這種辭職申請書,公司可以批准,也可以不批准。如果不批准,雙方就繼續履行勞動合同。
辭職通知書
是勞動者按照寫信的方式,根據《勞動法》第31條或者《勞動合同法》第37條的規定將自己決定辭職的信息告訴用人單位的一種方法。
即辭職通知送達用人單位滿三十日,產生雙方勞動合同解除的法律效力,無論用人單位同不同意勞動者辭職,30天後勞動者均有權要求用人單位辦理解除勞動合同的手續。
寫明辭職的時間、原因沒有其他特別約定,俗話來說就是「跟你說一下,我將在三十天後離職了,你們准備交接辦退工吧」。
對於這種辭職信,公司是否批准都沒有法律效力,在此辭職通知簽署日起三十天後,就是勞動合同解除日。
⑥ 文盲寫的辭職信有用嗎
有用。
辭職申請書具有法律效力的。辭職申請書指的是員工不願意在原單位繼續工作,想所在單位提出的書面辭職申請。根據勞動法規定。
員工在提前一個月提出書面申請時,單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員工離職,在於員工協商溝通後員工放棄離職的,單位書面駁回員工的辭職申請。
一旦你向公司的工作人員包括你的上級主管及人力資源部專員提交辭職申請書後,就代表你主動辭職。
⑦ 沒有蓋章的辭職信有效嗎
沒有簽名的辭職申請是無效的,不管是誰的辭職申請一定要有本人的簽名。
一、個人提出離職分二種情況:
1、用人單位存在《勞動合同法》38條的情況,勞動者書面提出解除勞動關系後可以立即走人不需要用人單位的批准。
2、沒有提前30天提出離職,用人單位也不存在《勞動合同法》38條的情況,勞動者直接提交辭職信就走人。
這個時候就是你違法了,給用人單位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招聘你產生的費用,用人單位可以要求勞動者承擔。
二、你可以通過快遞或掛號信郵寄給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的通知,這樣便於保留證據。
用人單位不支付你工資或不為你辦理離職手續,你可以通過申請勞動仲裁解決。
(7)辭職信有沒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員工提出辭職,一般情況下,是需要向單位遞交正式的辭職信的。
辭職信本身,作為員工的一種結束與單位之間勞動關系的意思表示,是具有法律效力,並且會對勞動關系結束的性質、雙方責任的劃分產生最有決定性的影響。
因此,員工在寫辭職信時,是需要慎重思考,絕對有必要三思而後行的。
為了使員工能夠更好地保護自己的權利,從實踐中碰到的員工因為提出辭職而利益受損的幾個案例,總結出以下需要注意的方面,供想辭職的員工參考:
1、 了解辭職權利的性質;
作為一名員工,在寫辭職信之前,不要倉促行為,也不要意氣用事。
想辭職時,就先要想清楚,你想行使的是哪一種辭職的權利,這種性質的判斷,是需要一定的法律基礎的。
員工辭職的權利,共計有三種,其一是與單位協商,這是不需要員工單獨擬寫辭職信的。
其二是員工提前三十日提出辭職,這種辭職的權利是一種預告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在現實中還是受到一些限制的,而且有可能會承擔向單位支付違約金的責任。
因此,在行使這種權利時,作為員工,應當深思一下;其三是即時辭職權利,這種辭職權利,員工是不需要向單位承擔任何賠償或者違約責任的,但是這種辭職需要法定的理由。
2、 尋找合適的辭職理由;
在想清楚辭職權利的前提下,員工需要確定自己選擇哪一種性質的辭職,並且在確定之後,尋找合適的辭職理由。
協商解除,只需要雙方同意即可,不需要特別的理由;預告解除,只需要提前三十日通知即可,也不需要特別的理由。
即時辭職,需要特別的理由,其理由形式主要為單位不依法繳納社保或者拖欠工資或者不付加班費等諸種情形。
⑧ 辭職信拍照具有法律效力嗎
法律分析:辭職信拍照留證據沒有用,證據需要是原件。畢竟拍照只是證明你寫了這么一個東西,但是沒有證明你「送達」。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保留證據:1、採用EMS的方式提交辭職信,郵寄回單可以作為證據使用;2、直接提出辭職申請,做錄音或者錄像來證明提交辭職信;3、按照你公司的要求直接遞交辭職信,並且要求接到辭職信的人員簽字,寫上日期。員工對於自己辭職的行為本身、辭職的理由負有舉證責任。因此員工在辭職前、辭職時就應當有意識地保留相應的證據。比如領導簽過字的辭職申請,自己寫的辭職信,單位發的工資條等各種證據,需要切記的是,證據需要是原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三條 證據包括:
(一)當事人的陳述;
(二)書證;
(三)物證;
(四)視聽資料;
(五)電子數據;
(六)證人證言;
(七)鑒定意見;
(八)勘驗筆錄。
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⑨ 書面辭職報告有法律效益嗎
你好,書面辭職報告只要簽字蓋章是具有法律效應的前提條件,是要提前進行申報簽字蓋章。
⑩ 辭職信發郵件有沒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電郵發送辭職信一般是沒有效的,一般電子郵件沒有經過公證是不能直接作為證據的,勞動者辭職,最好通過快遞的形式給用人單位郵寄一份辭職書,保留好快遞詳情單以及復印一份辭職書作為證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七條 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