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不講老實話是個謊言有沒有受到法律責任

不講老實話是個謊言有沒有受到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5-17 23:10:32

A. 不講實在話是虛偽嗎

不一定啊,不講實在話,有可能是善意的謊言,怎麼能說是虛偽呢?

B. 人撒謊有沒有罪

人撒謊並沒有罪。但是通過撒謊,你要圓100個謊,你就會心裡有悔恨。撒謊只能讓自己最上加罪。對於別人來說,你就是一個愛撒謊的人。並且得不到他人的真心和幫助。

C. 我有辯論賽:善意的謊言,急著要。請速度給,我是正方,是反對善意的謊言的,越多越好,最好有法律的。

「謊言」之所以稱為「謊言」,是因為它是虛假的、不真實的、騙人的話語。一個人如果經常有謊言流與口中,從而去哄騙他人,久而久之,他便會失去人們的信任。就如同《撒謊的孩子》文中的那個孩子一樣,每天都喊「狼來了」以尋求刺激、開心,而當狼真的來時,他只有一個人獨立去面對,自己去承受,再怎麼喊叫也無濟於事,也不會有人再來幫助他。因為,可能來幫助他的人已經習慣了他的喊叫,以為又是他在「逗你玩」呢,可見,謊言有礙於誠信。但是今天,我們談到的「謊言」,還有個定語——善意的,加上了這個限定詞後,謊言的本質也就發生了根本的改變。「善意的謊言」是人們對事物寄託的美好願望,是人們善良心靈的對白,是人們彼此之間相互安慰的一絲暖意,是人們心底里流露出來的一種柔情……誰也不會去追究它的可信程度,即使聽到善意謊言的人明知道是謊話,也一樣會去努力相信,不會覺得說謊者的虛偽,有時還要從心裡感激呢。 說到謊言,我敢說我們從小到大沒有人沒說過謊的。是的,人人都說過謊,只是有的謊言是善意的,而有的謊言是惡意的!善意的謊言,它的出發點是好的,是在撒謊的同時達到善意欺騙時,而不得不編造出來的謊言。善意謊言立場出發點: 第一:善意的謊言是出於善良的動機,以維護他人利益為目的和出發點。眾所周知,矛盾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之分,特殊性包含與特殊性之中而區別於普遍性。就其善意的謊言本身的性質決定它並非惡益,而是建立在內心之誠,之善的基礎上,而惡意的謊言是為說謊者謀取利益,以強烈的利慾,薄弱的理性,把他人僅作為手段,不惜傷害他人的行為。本身善良的人在某種狀態下「被逼」說出的謊言是善意的,這種謊言對主體來說是一種友善,一種關心。而心術不正的人,不管如何偽裝,如何花言巧語,如何絞盡腦汁為自己惡意的謊言冠上善意的高帽,其所說的謊言都帶有惡意目的性。顯然,善意的謊言無礙誠信。 第二:善意的謊言是一種處世的方式,是一種替人著想的品質的體現。

一個身患絕症的病人的親友總是用善意的謊言將他的病情說的很輕,鼓勵他配合醫生治療,相信在座各位不會因此而指責他們不誠信吧?! 相反是惡意的真實,一個俘虜在敵人的利誘下說出了己方的兵力部署,有人認為他誠信嗎?對敵人的誠欣就是對國家的背叛啊! 廣州腦科醫院司法鑒定科主任說:「說謊是人的一種本能,至於是否誠信,關鍵在與哪種謊言。」

一句在不直接傷害追求者基礎上表達拒絕愛意的謊言;一個在盛情難卻下而又不願意使邀請者失望的表達力不從心的謊言,在人際交往中是不可或缺的。它使我們更游刃有餘的處世不驚,而不象一顆多棱的堅石,劃的別人頭破血流,自己也遍體鱗傷。 可見,人與人之間需要一層保護色和潤滑擠。
第三:善意的謊言雖然是謊言的一種,但是不能說謊言就一定有礙誠信,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誠信之所以得到大家的推崇,是因為它是善意的不欺騙,善意的謊言在表面看來,似乎有礙誠信原則,但從本質上看,它之所以存在,是因為說出真話有礙善良的原則。

善意的謊言與誠信,實際是對立統一的關系,而那種所謂的違背恰恰為誠信提供了有益的補充,並不是有礙,打個比方:規定馬路上同一方向的行人只能佔有半條馬路,並不有礙大家的通行啊!

第四:沒有謊言的世界如同沒有灰塵的地球。我方同意善意的謊言無礙誠信並不等於我們提倡它,其關鍵在於度。

陳詞:

說謊是什麼?如果不分青紅皂白就定義為:不實事求是,說假話,誇大,掩蓋,歪曲事實真相。那我們的生活就充滿了大大小小的謊言,從煽動性極強的廣告到情人間的甜言蜜語,無一不充斥著誇張的言辭,就連文學作品本身也成了謊言。人人心中都有謊言的標准,怎樣把握這個度,是我們首先思考的。與動機不良的謊言相比,善意的謊言會使人們的感情變的更融洽,和諧,生活變的更有滋有味,它可以巧妙的避免沖突,實現情感溝通和順利交往,又怎樣妨礙誠信了呢?

因此,我們更要學會辨別惡意的謊言,保護自己不受傷害;同時,提高自身修養,思考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大學之道,在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至於那些溫馨的,讓生活充滿情趣的;至於那些充滿仁慈,惻隱之心的謊言,就讓它們綻放吧!

相信在善意的天空下,我們的世界會更美好!!

我們教育孩子不可以撒謊 但很多人忘記告訴他們 世界上還有一種善意的謊言 善良的人們想一想 我們長這么大 撒了多少次善意的謊言 為了不讓人家尷尬 為了不讓人家難受 或者為了不讓自己無地自容 我們偽過啊 我們虛過啊 但我們是善良的人!

世界沒那麼純真。 純真很稀缺, 一切都要求純真的人是幼稚之人,拿追求純真來說事的多半是騙人的, 太多赤裸裸地說出所謂真話的, 恰恰是無恥之徒。

善意的謊言,重心是善意,才會有價值。

D. 辯論:講誠信與善意的謊言

正方
以下就是我方的看法:
善意的謊言本身即是謊言,這一點是無庸質疑的。謊言,說謊是欺騙,欺騙是不道德的,不道德的事不得人心,這些都是打小師長們就諄諄教誨過。但我們捫心自問,又有誰沒有說過謊言呢?無論是對自己的親人、朋友、還是不相識的人,目的也有很多種,但當我們給謊言加上一個「善意」時,彷彿大家都可能接受了,這正是人性的弱點的集中表現。
馬克•吐溫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當你拿不定主意時,就說實話。它將令你的對手感到窘困,令你的朋友感到釋然。」因此,心理學專家們的觀點是:不要輕易扯謊,哪怕是善意的謊言。
對請注意,即使是善意的謊言,但作為謊言本身,已是與誠信相悖的行為,所以,無論謊言是否處於好的目的,作為謊言本身必然會有礙於誠信。所以,在此我要大聲疾呼,讓我們拒絕善意的謊言,共同打造誠信社會。
謊言雖然為善意,但作為謊言本身,已是與誠信相悖的行為,所以,無論謊言是否處於好的目的,作為謊言必然會有礙於誠信。
與民族精神來一次暮然回首,原來那誠信竟在燈火闌珊處。隔著幾千年的長河,依舊可以清晰地聽見:誠信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宛如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徵。一個人如果丟失誠信留下的就是虛偽:一個企業如果丟失誠信將面臨破產然機;而一個民族如果丟失誠信將會對墮落與死亡!
守信了誠信就守信了一方凈土,守信了誠信就留信了成功,守信了誠信中華民族才能永恆。
在此我想請問對方同學,當一個人在失去了誠信之後,他的出發點還是善意的嗎?
所謂善意的謊言也可能導致不可預見的後果。並舉出實例:某人身患絕症,為了讓他平靜地度過餘生,親朋好友一致把他瞞過,這其中絕無惡意,也絕無私利,但往往未能盡如人意,欺騙無法持久,反而使病者失去了配合治療的理性和處理個人事務的時機。女哲學家西塞拉•波克警告說,這種謊言會置人於人格大滑坡的邊緣。她在《說謊,公共和私生活中的道德選擇》一書中寫道: 「 心理上的障礙盪然無存,辨別真偽的能力更加模糊,自認為謊話不會被識破的概念可能趨向偏執.」一些對說謊現象頗有研究的心理學家建議, 任何人如果想對朋友、親人、同事說些「 善意的謊話」之前,最好能好好考慮一個涉及心理反應的問題,即對方如果知道了真相後會感謝你的好意,還是會覺得對你的長期信任被你傷害了。
我方認為「學習上講誠信不吃虧」。從古至今,誠信是為人處事的最基本的准則。對求學者來說,最值得高興和自豪的是掌握了有用的知識和高超的技能。然而,在學習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和困難,這就更需要我們實事求是、勤學好問,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獲取知識和本領。古人尚能做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何況是我們這一代跨世紀的接班人呢?反觀那一些不講誠信的人,明知自己在學習上有問題,卻不能誠實地向他人請教,而是通過抄襲作業、考試偷看等方法來取得虛假的成績,其實並沒有真正地獲取知識,學到本領。這種人,將來何以建設祖國?綜觀歷史,古有宴特殊從小勤奮、誠實,長大成為有用之才的典範;今有周總理堅守「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之信用的楷模。因此,我方認為在學習上講誠信不吃虧,學習上必須講誠信,講誠信有「百利而無一害」,只有講誠信才有利於我們的學習,促進我們的健康成長。

誠——誠實,信——信用,誠實守信是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國,誠實守信一向是中華民族引以為豪的美德。人無信而不立,童叟無欺的故事熏陶了我們幾千年。我方的觀點是講誠信不吃虧,我著重從經濟這方面來表述我方的觀點。
現在是一個經濟高速發展的社會,為了能在這個社會中立足於不敗之地,每個人、每個企業都拿出渾身解數。綜觀那些優秀的企業,哪一個不是以誠信為本?以誠信待人?一個又一個誠實守信的商家,門庭若市、生意興隆。試想,誰會到一個沒有信用、造假賣假的商店去呢?而這一切使得那些誹誠信的企業和商店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由此看來,講誠信不吃虧。如果不講誠信呢?有個報社曾經做過調查:一個企業不講信用導致生產經營成本增加10%。經濟學家吳敬鏈指出:信用危機是阻礙中國經濟發展的第二大因素。只有建立起穩定可靠的信用關系,現代市場才有可能存在。不講誠信最終受害的還是自己,這種行為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由此說明:講誠信的人會是這個經濟社會中最大的贏家。所以講誠信不吃虧。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莫過於有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的嚴正朋友。而要想真正交上幾個知心朋友,首先你得是個講誠信的人。因為人與人相處,應該坦誠相對,信守諾言。如果雙方對自己的過去遮遮瞞瞞,一點都不了解對方,怎會成為朋友?即使湊巧成了朋友,隨著交往的深入,你所隱瞞的不光彩的一面總會有被對方發現的一天。到那時,你的朋友就會因你不是個坦誠守信的人,離你而去。反之,如果你把過去坦誠地告訴對方,並且表明你想結交他這個朋友,並會信守朋友間的諾言,相信對方一定會不計前嫌,與你交往,並因此而成為好朋友。由此可見與人交往唯有講誠信,才不會吃虧。

誠信,乃安身立命之本。我們生活在同一藍天下,必須受到道德准則、法律紀律的制約。試問:假如在這個社會中人人都不講誠信,視道德准則於不顧,視法律紀律於不顧,那還會國泰民安嗎?可以天天高枕無憂了嗎?其次,「誠信」能使自己問心無愧,心裡永 遠舒坦踏實,有利於自己的身心健康發展。作為社會的一員,假如能時時處處遵紀守法,以「誠信」為重,那他一定會過得輕松愉快。所以我方認為講誠信不吃虧。具體體現在兩方面:首先,「誠信」能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有利於每一個人。目前社會上的坑蒙拐騙、搶動盜竊、偽劣假冒、走私販毒、貪污受賄等違法現象似污水橫流。你上街購物,總擔心買上假冒偽劣產品;人家找你零錢,你總要擔心收到假幣;你獨自外出,還要擔心被人拐騙……你整天都在提心吊膽中過日子,這好受嗎?假如人人都講誠信,人與人之間沒有了欺詐、沒有了猜疑,多好啊!
對方辯友總是抓住當今社會不講誠信的事例為由,來證實講誠信要吃虧。當然,現在社會上,坑蒙拐騙等與誠信背道而馳的事時常發生。老實人看起來總是要吃虧,不講誠信的人看起來總是撿了便宜。然而這只是短時期內的,從長遠的角度看,講誠信是不會吃虧的,反之,那些不講誠信者終將要受到道德譴責和法律的制裁的。
我方認為不管是在「學習方面」,不管是在「經濟方面」,還是在遵紀守法方面,講誠信是不會吃虧的。誠信作為個人最重要的品質之一,是用金錢也無法買到的,而誠信的價值也正在於此,這一點也可以在許多成功者的身上得到印證。我方辯友也提供了不少例子。很難想像,一個人拋棄了誠信是社會中人與人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互交往和合作的基礎,誠信是個人、單位乃全國家不可缺少的一張真正的「金質名片」,他有利而無一害。對方辯友,我方還是奉勸你們,千萬不要犯目光短淺的錯誤,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你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在社會和個人信用制度越來越完善的今後,講誠信是絕對不會吃虧的。

E. 請大家幫偶查查有關與講誠信與善意的謊言的辯論資料!!! OK

誠實 我國有句俗話叫「誠信是金,」說的是做人講誠信,就像金子一樣寶貴,自古以來,言行一致,表裡如一,實事求是,講究信譽就是人們追求的品格和德行。
人們篤信,誠信是金,誠信有情,誠信是德,誠信是則。無論是一個人,一所學校,一個企業,還是一個國家,只要依靠誠信才能夠把握發展機會,贏得事業的成功和勝利。
。一個人誠實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獲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誼。反過來,如果貪圖一時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於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實惠」。但為了這點實惠他毀了自己的聲譽而聲譽相比於物質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於朋友,無異於失去了西瓜撿芝麻,得不償失的。
「謊言」之所以稱為「謊言」,是因為它是虛假的、不真實的、騙人的話語。一個人如果經常有謊言流與口中,從而去哄騙他人,久而久之,他便會失去人們的信任。就如同《撒謊的孩子》文中的那個孩子一樣,每天都喊「狼來了」以尋求刺激、開心,而當狼真的來時,他只有一個人獨立去面對,自己去承受,再怎麼喊叫也無濟於事,也不會有人再來幫助他。因為,可能來幫助他的人已經習慣了他的喊叫,以為又是他在「逗你玩」呢,可見,謊言有礙於誠信。
而且我方認為「學習上講誠信不吃虧」。從古至今,誠信是為人處事的最基本的准則。對求學者來說,最值得高興和自豪的是掌握了有用的知識和高超的技能。然而,在學習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和困難,這就更需要我們實事求是、勤學好問,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獲取知識和本領。古人尚能做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何況是我們這一代跨世紀的接班人呢?反觀那一些不講誠信的人,明知自己在學習上有問題,卻不能誠實地向他人請教,而是通過抄襲作業、考試偷看等方法來取得虛假的成績,其實並沒有真正地獲取知識,學到本領。這種人,將來何以建設祖國?綜觀歷史,古有宴特殊從小勤奮、誠實,長大成為有用之才的典範;今有周總理堅守「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之信用的楷模。因此,我方認為在學習上講誠信不吃虧,學習上必須講誠信,講誠信有「百利而無一害」,只有講誠信才有利於我們的學習,促進我們的健康成長。

誠——誠實,信——信用,誠實守信是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國,誠實守信一向是中華民族引以為豪的美德。人無信而不立,童叟無欺的故事熏陶了我們幾千年。我方的觀點是講誠信不吃虧,我著重從經濟這方面來表述我方的觀點。
現在是一個經濟高速發展的社會,為了能在這個社會中立足於不敗之地,每個人、每個企業都拿出渾身解數。綜觀那些優秀的企業,哪一個不是以誠信為本?以誠信待人?一個又一個誠實守信的商家,門庭若市、生意興隆。試想,誰會到一個沒有信用、造假賣假的商店去呢?而這一切使得那些誹誠信的企業和商店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由此看來,講誠信不吃虧。如果不講誠信呢?有個報社曾經做過調查:一個企業不講信用導致生產經營成本增加10%。經濟學家吳敬鏈指出:信用危機是阻礙中國經濟發展的第二大因素。只有建立起穩定可靠的信用關系,現代市場才有可能存在。不講誠信最終受害的還是自己,這種行為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由此說明:講誠信的人會是這個經濟社會中最大的贏家。所以講誠信不吃虧。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莫過於有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的嚴正朋友。而要想真正交上幾個知心朋友,首先你得是個講誠信的人。因為人與人相處,應該坦誠相對,信守諾言。如果雙方對自己的過去遮遮瞞瞞,一點都不了解對方,怎會成為朋友?即使湊巧成了朋友,隨著交往的深入,你所隱瞞的不光彩的一面總會有被對方發現的一天。到那時,你的朋友就會因你不是個坦誠守信的人,離你而去。反之,如果你把過去坦誠地告訴對方,並且表明你想結交他這個朋友,並會信守朋友間的諾言,相信對方一定會不計前嫌,與你交往,並因此而成為好朋友。由此可見與人交往唯有講誠信,才不會吃虧。

誠信,乃安身立命之本。我們生活在同一藍天下,必須受到道德准則、法律紀律的制約。試問:假如在這個社會中人人都不講誠信,視道德准則於不顧,視法律紀律於不顧,那還會國泰民安嗎?可以天天高枕無憂了嗎?其次,「誠信」能使自己問心無愧,心裡永 遠舒坦踏實,有利於自己的身心健康發展。作為社會的一員,假如能時時處處遵紀守法,以「誠信」為重,那他一定會過得輕松愉快。所以我方認為講誠信不吃虧。具體體現在兩方面:首先,「誠信」能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有利於每一個人。目前社會上的坑蒙拐騙、搶動盜竊、偽劣假冒、走私販毒、貪污受賄等違法現象似污水橫流。你上街購物,總擔心買上假冒偽劣產品;人家找你零錢,你總要擔心收到假幣;你獨自外出,還要擔心被人拐騙……你整天都在提心吊膽中過日子,這好受嗎?假如人人都講誠信,人與人之間沒有了欺詐、沒有了猜疑,多好啊!
對方辯友總是抓住當今社會不講誠信的事例為由,來證實講誠信要吃虧。當然,現在社會上,坑蒙拐騙等與誠信背道而馳的事時常發生。老實人看起來總是要吃虧,不講誠信的人看起來總是撿了便宜。然而這只是短時期內的,從長遠的角度看,講誠信是不會吃虧的,反之,那些不講誠信者終將要受到道德譴責和法律的制裁的。
我方認為不管是在「學習方面」,不管是在「經濟方面」,還是在遵紀守法方面,講誠信是不會吃虧的。誠信作為個人最重要的品質之一,是用金錢也無法買到的,而誠信的價值也正在於此,這一點也可以在許多成功者的身上得到印證。我方辯友也提供了不少例子。很難想像,一個人拋棄了誠信是社會中人與人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互交往和合作的基礎,誠信是個人、單位乃全國家不可缺少的一張真正的「金質名片」,他有利而無一害。對方辯友,我方還是奉勸你們,千萬不要犯目光短淺的錯誤,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你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在社會和個人信用制度越來越完善的今後,講誠信是絕對不會吃虧的

F. 人為什麼不講老實話

一、出於防禦而說謊

當小孩子不想上學的時候,常常對自己的父母撒謊說自己生病了,身體不舒服。上班族因為睡過頭而導致上班遲到,當領導問起來地時候,通常會說因為路上堵車或者公交晚點等,用來矇混過關。出於類似自我保護的意識或者讓自己脫離不利的境遇的謊言,就屬於自我防禦型謊言。


謊言一般分為善意謊言和惡意謊言。善意的謊言是指毫無惡意,對人有益的謊言。而惡意的謊言則是指從個人利益出發,侵犯他人權益的謊言。

說謊雖然是交際的需要,但是依舊要區別不同類型的謊言。要是一個人說謊話的出發點是善意的,可以不必過於糾結其中的真偽。但是如果是出於惡意的想法,那麼就要提高警惕性,不要輕易上當受騙。

G. 過幾天我們班舉行辯論會 正方:講誠信 反方:善意的謊言 要有說服力

1、對這句話應該一分為二地看,不能一概而論的。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善意是本質,謊言是外在。
2、謊言是違背道德,有背誠信的原則的。與人相處應該講誠信,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誠信是我們的立身之本、處世之道,是溝通彼此、增進友誼的橋梁,是消除誤會、贏得信賴的紐帶,否則你弄虛作假,最終將眾叛親離,甚至違反法律將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3、它僅僅動機是善意的, 但是造成的後果好不好呢, 如果反而引起更大的傷害,那麼就得不償失了;
4、其次是被欺騙的對象,如果對象意志毅力很強,能夠接受突如其來的打擊,並且不喜歡別人騙他哪怕是善意的,那麼善意的謊言便毫無意義,有時反而造成誤會。但是善意的謊言在更多程度上都是對的可以接受的,它可以最大地減少不必要的痛苦,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
5、再看這個善意,是對誰而言的,如果這個善意是對壞人而言的,那麼對好人來說可能就是惡意甚至居心不良了,那麼這種謊言顯然再是不可饒恕了。

H. 說謊,說善意的謊言到底好嗎

關於樓主的苦惱,我想說一下我自己的觀點,不知道我的觀點是否荒唐。我也不指望樓主接受我的答案。我只想再次表達我的淺見。
我先舉個跟樓主的問題看似無關的例子:有一個神經病人和一個正常人,這兩個人都做了同樣的一件事,他們都當街殺死了一個無辜的人,但殺人的原因各不相同,精神病人殺人是因為精神病發作,而那個正常人殺人則是因為看被害人不順眼。好,讓我們來判斷一下他們行為的是非對錯。
首選我們先看看那個精神病人的殺人行為是對還是錯,其實判斷他的對錯就像判斷汶川大地震的發生是對是錯一樣,沒有任何意義,因為精神病引發的行為本身就沒有什麼對與錯的區分,哪怕他造成嚴重的後果,也不會有人去怪那個精神病人,法律也不會追究他的責任,受害者也只能認倒霉。但相反的是,那個正常的人的殺人行為會被我們認為是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因為他的行為完全是有意識的故意行為。
說到這里,樓主可能會奇怪我為什麼舉這樣一個跟你問題無關的例子,我是想讓大家想一個我們經常會遇到的問題,不知道樓主是否注意過——我們在評論一個人行為是非時歸根到底是在評論這個人的行為的對錯還是他的思想的對錯。
我個人認為是後者,在我眼裡行為是不分對錯的,當然撒謊也沒有對錯之分。
我覺得不撒謊跟誠信在本質上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前者只是一種行為,而後者則是一種道德范疇,是一種思想價值觀。一種行為發生可以由很多思想來決定,而同一種思想也可以決定很多行為,就像樓主所說的謊言的發生是可以是由善意,也可以是由惡意。說謊本身沒有對錯,關鍵是決定他發生的思想是善意還是惡意,並且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發生的。有時候撒謊也是一種誠信的體現。
從小我們的教育常常灌輸我們「不要說謊」,我覺得這種思想本身就是誤人子弟,因為它讓我們天真地以為誠信就是做什麼都不能撒謊,但是當我們逐漸長大以後,卻發現太老實會付出很大的代價,於是我們就開始懷疑誠信,否認誠信,於是就出現了誠信危機。其實做人要誠信並不是要求不能撒謊,而是要我們把誠信這樣的思想裝到腦子里,就像把錢裝進錢包里,改用的時候就用,不該用的時候就不用。
關於樓主的情況,我覺的樓主善意的謊言並沒有錯,這是你朋友的問題,不是你的問題,好不好也由你朋友決定的,不怪你,因為根本的問題在你朋友身上不在你身上。

I. 造謠生事,無中生有可以追究其法律責任

造謠生事,無中生有可以追究其法律責任。
誹謗罪,是指散布捏造的事實,足以敗壞別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
捏造,是指無中生有憑空製造虛假事實。所捏造的事實,是有損對別人的社會評價的、具有某種程度的具體內容的事實,由於捏造事實,容易使人誤信,因而對別人名譽的損害程度比侮辱更為嚴重。如果行為人散布的是有損別人名譽的真實事實,則不構成誹謗罪。單純的捏造並非誹謗罪的實行行為。將捏造的事實予以散布,才是誹謗的實行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第四十二條 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 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編造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二百四十六條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熱點內容
合同法第79條規定 發布:2025-02-05 08:01:58 瀏覽:693
1986年到1995年的勞動法 發布:2025-02-05 08:00:27 瀏覽:450
廣東立法徵用 發布:2025-02-05 08:00:25 瀏覽:922
考研法學案例 發布:2025-02-05 07:58:44 瀏覽:36
落實經濟法的宣傳教育 發布:2025-02-05 07:51:41 瀏覽:119
2017年南京勞動法 發布:2025-02-05 07:51:07 瀏覽:99
上海有法律援助中心 發布:2025-02-05 07:16:44 瀏覽:498
中級會計職稱經濟法基礎視頻 發布:2025-02-05 06:48:34 瀏覽:692
異世界法官 發布:2025-02-05 06:05:19 瀏覽:292
道德底線開頭 發布:2025-02-05 05:55:37 瀏覽: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