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冒用他人領工資的法律責任

冒用他人領工資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5-18 00:26:54

Ⅰ 私自冒領別人的工資屬於什麼行為

私自冒領別人的工資也是分為不同的情況如果對方委託你領取,然後你沒有把工資給對方屬於侵佔罪。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條第一款規定:「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的財物非法佔為已有,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

如果犯罪嫌疑人屬於單位領導或財會人員,符合職務侵佔罪的特殊犯罪主體;其主觀上有侵佔的故意;客觀上已實施了佔有該工資款的行為;由於該款尚未轉移給應領取人,仍屬單位公款,故其侵犯的客體應是本單位的財物,且數額巨大的行為構成職務侵佔罪。

如果沒有經過對方的同意領取工資屬於以非法佔有為目的騙取財物較大的行為會認定為詐騙罪。

Ⅱ 冒用他人身份證做工資違法嗎

企業冒用他人身份證做工資這屬於偷稅的違法行為,對於該行為,被冒用身份證的人或者其他知情人士可以直接在個稅APP上進行申訴,或者到當地稅務機關進行舉報。稅務機關對於該行為應當進行嚴厲處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條納稅人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記帳憑證,或者在帳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是偷稅。對納稅人偷稅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並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扣繳義務人採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並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Ⅲ 被別人冒用我的身份信息領工資,我該怎麼辦

你這種情況屬於別人冒領你的工資,你是可以先找單位去澄清這件事情,讓單位及時更換你的身份信息,或者查找是誰在冒領你的工資,實在不行就及時報警,不能再讓這個人繼續冒領下去

Ⅳ 公司冒用他人身份信息發工資怎麼處罰

法律分析:公司冒用他人身份信息發工資是要被罰款或者拘留,嚴重的還要負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第十七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處十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或者使用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的;

(二)購買、出售、使用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的。

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和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由公安機關予以收繳。

第十八條 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有本法第十六條、第十七條所列行為之一,從事犯罪活動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Ⅳ 企業冒用他人身份證做工資違法嗎

一、企業冒用他人身份證做工資,違法。公安機關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處十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二、【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第十七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公安機關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處十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或者使用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的;(二)購買、出售、使用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的。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和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由公安機關予以收繳。第十八條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有本法第十六條、第十七條所列行為之一,從事犯罪活動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十九條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療等單位的工作人員泄露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居民身份證記載的公民個人信息,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千元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單位有前款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有前兩款行為,對他人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Ⅵ 盜用他用身份證信息做工資需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摘要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第十七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處十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Ⅶ 冒領他人工資屬於什麼罪

冒領別人工資的情況主要根據冒領人的主體身份,有可能是構成詐騙或職務侵佔罪。
一、屬於職務侵佔罪。《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條第一款規定:「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的財物非法佔為已有,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如果犯罪嫌疑人屬於單位領導或財會人員,符合職務侵佔罪的特殊犯罪主體;其主觀上有侵佔的故意;客觀上已實施了佔有該工資款的行為;由於該款尚未轉移給應領取人,仍屬單位公款,故其侵犯的客體應是本單位的財物,且數額巨大的行為構成職務侵佔罪。
二屬於詐騙罪。如果犯罪嫌疑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就構成詐騙罪。

Ⅷ 用別人的銀行卡領工資實發工人是否違法

是違法的。用別人的銀行卡領工資實發工資是否違法用別人的銀行卡領工資,實發工資是違法的。 根據銀行卡相關管理條例的規定,銀行賬戶應當是實名制,任何人不得將自己的銀行卡出租或者借給他人使用,一旦造成損失,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客戶辦理銀行卡,就與銀行雙方形成了合同關系,這種合同關系是不具有轉移性的。
法律分析
工資支付主要包括:工資支付項目、工資支付水平、工資支付形式、工資支付對象、工資支付時間以及特殊情況下的工資支付。
對於公司如何支付工資,《勞動合同法》及《工資支付條例》並沒有規定支付的方式,只要單位依法足額支付工資即可。公司用法人的銀行卡給員工發放工資,是否導致偷稅漏稅的行為,還需要看支付具體情況。1、一般情況下再勞動合同中是規定公司作為一個獨立個體來支付員工工資,所以大部分情況下,是以公司賬戶給員工發放工資。2、特殊情況下,公司用個人賬戶給員工發工資,只要按照實際情況上報,符合財務流程即可,也不屬於違法行為。3、如果公司用個人賬戶給員工發工資是為了規避稅務的話,就屬於違法行為,屬於偷稅漏稅。4、另一種情況,公司用個人賬戶給員工發工資,但是數額與薪酬制度和崗位薪酬不符合,且達不到該城市最酣場豐渡薟盜奉醛斧互低工資水平的情況下,違反了勞動合同,屬於違法。公司用個人賬戶給員工發工資,假如不違法也屬於違規。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五十二條 因稅務機關的責任,致使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未繳或者少繳稅款的,稅務機關在三年內可以要求納稅人、扣繳義務人補繳稅款,但是不得加收滯納金。因納稅人、扣繳義務人計算錯誤等失誤,未繳或者少繳稅款的,稅務機關在三年內可以追征稅款、滯納金;有特殊情況的,追征期可以延長到五年。對偷稅、抗稅、騙稅的,稅務機關追征其未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或者所騙取的稅款,不受前款規定期限的限制。
第六十三條 納稅人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記帳憑證,或者在帳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是偷稅。對納稅人偷稅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並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扣繳義務人採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並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熱點內容
合同法第79條規定 發布:2025-02-05 08:01:58 瀏覽:693
1986年到1995年的勞動法 發布:2025-02-05 08:00:27 瀏覽:450
廣東立法徵用 發布:2025-02-05 08:00:25 瀏覽:922
考研法學案例 發布:2025-02-05 07:58:44 瀏覽:36
落實經濟法的宣傳教育 發布:2025-02-05 07:51:41 瀏覽:119
2017年南京勞動法 發布:2025-02-05 07:51:07 瀏覽:99
上海有法律援助中心 發布:2025-02-05 07:16:44 瀏覽:498
中級會計職稱經濟法基礎視頻 發布:2025-02-05 06:48:34 瀏覽:692
異世界法官 發布:2025-02-05 06:05:19 瀏覽:292
道德底線開頭 發布:2025-02-05 05:55:37 瀏覽: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