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貸款財務負責人的法律責任
1. 財務負責人承擔什麼責任
法律分析: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對於財務負責人承擔的責任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進行負責。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四條
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
2. 公司貸款不還財務有責任嗎
法律分析:財務人員有義務提醒股東或者法人近期應償還的貸款,但是財務人員已經提醒,但是到期公司還是無法還貸就和財務人員沒有關系;因財務人員失誤應到期還貸未還,這個財務人員是有責任的,至於處罰的話可以追訴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百六十九條 訂立借款合同,借款人應當按照貸款人的要求提供與借款有關的業務活動和財務狀況的真實情況。
第六百七十條 借款的利息不得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預先在本金中扣除的,應當按照實際借款數額返還借款並計算利息。
第六百七十一條 貸款人未按照約定的日期、數額提供借款,造成借款人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的日期、數額收取借款的,應當按照約定的日期、數額支付利息。
第六百七十二條 貸款人按照約定可以檢查、監督借款的使用情況。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向貸款人定期提供有關財務會計報表或者其他資料。
第六百七十三條 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貸款人可以停止發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
3. 公司財務負責人要承擔什麼責任
公司財務負責人主要承擔的責任:
1、定期或不定期對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和評價,對涉及會計工作的各項經濟業務、內部機構和崗位在內部控制上存在的缺陷提出改進建議。
2、負責本單位財產物資的統一管理,每年進行一次財產清查,健全保管、領用、維護、賠償、報廢、報損以及人員調動交接制度,保證賬物相符。
【法律依據】
根據《會計法》第四條 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
第二十一條 財務會計報告應當由單位負責人和主管會計工作的負責人、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簽名並蓋章;設置總會計師的單位,還須由總會計師簽名並蓋章。單位負責人應當保證財務會計報告真實、完整。
第二十八條 單位負責人應當保證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依法履行職責,不得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違法辦理會計事項。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對違反本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的會計事項,有權拒絕辦理或者按照職權予以糾正。
【拓展資料】
財務負責人根據《會計法》第五十條 本法下列用語的含義:單位財務負責人,是指單位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代表單位行使職權的主要負責人。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是指國務院財政部門根據本法制定的關於會計核算、會計監督、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以及會計工作管理的制度。
單位不同崗位的職員,都是有自己獨特的職責的,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單位的財務負責人的職責包括需要確保財務會計報告具有真實性、完整性等,若單位是被審計單位,那麼單位的財務負責人就需要將具有真實性、完整性的相關材料交給審理人員。
4. 公司騙貸,財務負責人要負法律責任嗎
公司騙貸,財務負責人是否要承擔法律責任,要看財務是否參與騙貸。
如果參與了,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
如果沒有參與,或者不知情,則不用承擔法律責任。
5. 企業貸款無力償還,財務總監及公司負責人應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貸款這么大的事,肯定是公司決策層的統一決策。也就是董事會由決議的事。
並不是某個個人應該把還不了貸的責任承擔起來的問題!
貸款無力償還,那當初是質押貸款還是擔保貸款?企業做破產清算。中國的企業都是有限責任。
財務總監及公司負責人有責任,但不應形成法律責任(個人理解)
6. 公司貸款財務負責人簽字要負責任嗎
法律分析:如果企業辦理貸款卡所提供的材料都是真實的,經辦人及財務負責人不需要承擔責任。如果提供給銀行的信息失真,沒有造成後果,不構成刑事犯罪的,也會受到會計法的處罰。企業貸款不會追求經辦人責任,除非在經辦過程中出現明顯有損貸款人和借款人利益的情況時才會提升到法律程序。一般情況下,只需要企業去銀行做一份新經辦人員印鑒的留取就可以了,不用擔心別的法律責任。如果在經辦過程中,利用偽造文件等進行貸款申請,會追究企業和經辦人員責任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八十六條 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向關系人發放信用貸款或者發放擔保貸款的條件優於其他借款人同類貸款的條件,造成較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造成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7. 公司財務負責人有哪些責任
注冊公司財務負責人承擔的責任:
1、會計或出納調離本崗位時,應負責監交;
2、編制財務會計報告;
3、定期或不定期對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和評價;
4、時刻加強會計職業道德修養,做到遵紀守法、堅持原則、廉潔奉公、依法理財;
5、負責對會計及其他有關財務人員的業務指導。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六十三條
公司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財政部門的規定建立本公司的財務、會計制度。
第一百六十四條
公司應當在每一會計年度終了時編制財務會計報告,並依法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
財務會計報告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財政部門的規定製作。
8. 中國公司法下財務負責人職責是什麼
公司法財務負責人的崗位職責是:
1、規劃企業財務戰略;
2、健全企業財務制度;
3、建立預算檢查制度;
4、審核分析財務報告;
5、控製成本籌劃稅收;
6、調配企業營運資金;
7、參與投資融資決策;
8、協調內外財務關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六十九條
公司聘用、解聘承辦公司審計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決定。
公司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就解聘會計師事務所進行表決時,應當允許會計師事務所陳述意見。
第二百一十六條
本法下列用語的含義:
(一)高級管理人員,是指公司的經理、副經理、財務負責人,上市公司董事會秘書和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人員。
9. 貸款財務負責人承擔什麼責任
法律分析:企業貸款不會追求經辦人責任,除非在經辦過程中出現明顯有損貸款人和借款人利益的情況時才會提升到法律程序。一般情況下,只需要企業去銀行做一份新經辦人員印鑒的留取就可以了,不用擔心別的法律責任。如果在經辦過程中,利用偽造文件等進行貸款申請,會追究企業和經辦人員責任的。
法律依據:《貸款公司管理暫行規定》
第二十九條 貸款公司應當按規定向銀監分局或所在城市銀監局報送會計報告、統計報表及其他資料,並對報告、資料的真實性、准確性、完整性負責。
第三十七條 貸款公司及其工作人員在業務經營和管理過程中,有違反國家法律法規行為的,由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及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實施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0. 企業在貸款過程中財務人員承擔什麼責任
企業是債力人,承擔還款責任,財務人員承擔的責任是在公司內的工作范圍內的責任。比如,財務要是拿錢跑了,需要承擔法律責任;但是要是公司借了錢還不了了,賬務不承擔責任。當然如果造了假財務報表的話,頂多算從犯,死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