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老人放毒孩子有法律責任沒有

老人放毒孩子有法律責任沒有

發布時間: 2022-05-18 14:23:18

㈠ 老人自殺而死,與其子女有無法律責任

(1)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
《憲法》規定,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
《婚回姻法》第二十一答條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
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
(2)晚輩對長輩的贍養
婚姻法》規定: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對於子女已經死亡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義務。
這種贍養是有條件的,即須孫子女、外孫子女有負擔能力,且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子女已經死亡。

㈡ 家中老人犯法,子女是否有相關連帶責任

刑事責任上,是刑責自擔原則,與子女沒有關系。民事責任上如果老人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子女沒有責任,如果老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子女作為監護人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法律分析
家中老人犯法,子女是否有相關連帶責任需要看情況而定的。如果老人沒有行為能力,子女是監護人的話,老人傷害他人監護人要承擔監護責任。如果老人有行為能力,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子女不承擔賠償責任。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家中的老人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應該獨立地對自己的行為承擔民事責任,所以,因其違法而給對方造成損失需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時,應該由其自行負責賠償,子女沒有賠償的法律義務,也沒有連帶賠償責任。但是,如果該老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的,則應由其監護人(一般為子女)來承擔賠償責任。連帶賠償責任只能是相關法律裡面規定的共同侵權才會存在連帶責任。監護責任和連帶責任是不一樣的責任。監護責任是因為監護失職而導致的責任,連帶責任是因為共同侵權產生的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對依照前三款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第十七條之一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職責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
第一千一百八十九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監護人將監護職責委託給他人的,監護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受託人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責任。

㈢ 老人撞人子女有沒有義務賠償

如果老人屬於完全行為能力人,應獨立行使自己的民事行為,子女沒有義務承擔賠償責任。如子女自願承擔老人的賠償債務,則另當別論。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是指可完全獨立地進行民事活動,通過自己的行為取得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
法律分析
民事法律行為成立要件又稱民事法律行為的構成要件。民事法律行為成立並產生法律效力的不可缺少的基本條件。有實質要件和形式要件之分。規定的實質要件有: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和民事權利能力。公民的權利能力不受限制,但行為能力則有所不同。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只能實施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活動須由其法定代理人行使或徵得其法定代理人同意。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民事活動由其法定代理人進行。法人的權利能力與行為能力一致,故法人也只有在其相應的能力范圍內才能實施民事法律行為。意思要表達真實。行為人的意思表示應與其真實意思相符。如因欺詐、虛偽、脅迫、重大誤解而發生不真實的意思表示,該行為則依法無效或被撤銷。不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當事人的行為內容、動機、目的必須符合法律規定和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否則無效。必須具備一定的形式。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職責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

㈣ 老年人就不用承擔法律責任嗎

老年人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老年人並不是法律的免死金牌

根據法律規定,年齡達到70周歲以上的,不執行行政拘留處罰;滿75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根據這一條規定可以看出,老年人並不是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而是根據老年人年齡的增長幅度,適當的減少或者減輕刑罰,這是我國人道主義的體現。

就比如說一些老年人仗著自己年紀大就做一些荒唐的事情,也許法律暫時制裁不了他,但是道德會譴責他。他的鄰居,他的子女會對他進行指指點點,以他為恥。這種懲罰我認為比把他關押起來更殘酷。

對此,你有什麼不同看法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㈤ 老人打小孩會有什麼法律責任

老人責打自家小孩,比如管教孫子,只要不是對孩子造成嚴重傷害的,一般不構成內法律責任容。對於打別人家小孩,這就是這個老人不可理喻,不論別人家小孩做了什麼錯事,你可以向孩子的家長反映情況,由孩子家長責罰孩子,鄰居是沒有權利打別人家孩子的,即使打的很輕微,也是錯誤的。如果打的比較嚴重,就會構成治安或刑事責任。而且也會受到鄰居的譴責。

㈥ 對交通事故中老人負責的,其子女有沒有義務承擔責任

老人在交通事故處理中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和民事賠償責任的,由其自己負責,子女沒有義務承擔賠償責任。如子女自願承擔老人的賠償債務,則另當別論。正常成年人屬於完全行為能力人,應獨立行使自己的民事行為,法律不株連他人。
法律分析
老人駕車發生交通事故負主責,但無能力賠償,其子女沒有義務賠償,除非其子女主動代為賠償。我國法律沒有父債子還這種規定的。也就是子女沒有義務給父親的債務承擔清償責任,除非子女繼承了父親的遺產,那麼同時是繼承債務的,這時候就有義務返還了。子女沒有承擔父母交通事故責任的義務,除非是父母在交通事故中死亡,子女作為繼承人要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如果子女不是事故發生時的車上人員或實際車主,那肯定沒有任何連帶賠償責任。侵權債務具有相對性,只是侵權人與受害人雙方的關系。子女可以自願代為清償,但沒有法定的清償義務。債務人死亡的,其遺產應用於清償債務。其繼承人繼承遺產的同時也會繼承債務,但可以放棄繼承權而不承擔債務。除此之外,成年的父母子女之間的債務都屬於個人債務。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百六十四條 因受贈人的違法行為致使贈與人死亡或者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贈與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銷贈與。贈與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六個月內行使。
第一千一百二十一條 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相互有繼承關系的數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難以確定死亡時間的,推定沒有其他繼承人的人先死亡。都有其他繼承人,輩份不同的,推定長輩先死亡;輩份相同的,推定同時死亡,相互不發生繼承。

㈦ 老人撞人子女有沒有賠償義務

老人撞人子女沒有賠償義務。
老人,指的是上年紀了的人或較老的人;或者上了年紀的父母或祖父母;我國實行健康檔案以來對老人的定義是大於或等於65歲老人,實行老年人特殊管理。子女指的是父母的兒子和女兒,還有別的說法是年輕的少男少女。
義務是情願、志願、應該。「權利」的對稱。又稱「社會責任」、「直接社會義務」。社會普遍認為的為了滿足一定社會關系參加者享受直接社會權利,其他人應作出的一定作為或不作為,是客觀的社會規律、人們日常的生產活動和生活活動以及其他各種條件直接作用的結果,一般為習慣、道德等社會規范所確認。這種意義上的義務是法律義務的直接基礎和社會內容。「法律權利」的對稱。又稱「法律義務」。法律規定權利主體必須作出一定行為或不作一定行為的責任,是保證法律權利得以實現的條件,是國家對一定的直接社會責任的確認,有鮮明的階級性,體現著統治階級的意志,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根據憲法和各部門法以及其他標准,可以對法律義務作出不同種類的劃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六條 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一)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
(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
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

㈧ 法律70多的老人打人了子女有義務負責么

如果70歲的老人把人打傷了,雖然法律上沒有規定。但子女是要負責。賠償一賠償醫療費。

㈨ 69歲老人犯法,兒女有連帶責任嗎

老人犯罪如果子女共同參與犯罪,就需要承擔責任。如果沒有參與犯罪,子女就不需要承擔。
法律分析
根據相關法律條例規定,刑事責任上,是刑責自擔原則,與子女沒有關系;民事責任上如果老人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子女沒有責任,如果老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子女作為監護人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正常情況下不承擔民事責任,除非父母惡意轉移財產或者子女主動願意賠償。老人處理的難度確實挺大,醫療費、營養費、交通費、護理費等。如果老人沒有行為能力,子女是監護人,則需要承擔監護責任,而不是連帶責任,監護責任和連帶責任是不一樣的責任。監護責任是因為監護失職而導致的責任,連帶責任是因為共同侵權產生的責任。總結說就是老人犯罪,並且造成一定的人身損害或者財產損害,受害人擁有要求其賠償的權利,父母就自己所有的財產來進行賠償,若父母所有的財產足夠清償受害人的損失,子女就沒有賠償的義務。父母給受害人造成損害並且自身也死亡,或者未死亡但賠償能力不足時,當受害人要求賠償時,子女就應該承擔賠償責任。這些都沒提到連帶責任,況且目前也反對株連。所以老人犯法,子女是沒有連帶責任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十二條 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四條 不能辨認或者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其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認定該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被人民法院認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經本人、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申請,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復的狀況,認定該成年人恢復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本條規定的有關組織包括: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學校、醫療機構、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依法設立的老年人組織、民政部門等。

熱點內容
icu護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02-05 02:19:18 瀏覽:200
民法哲學研究 發布:2025-02-05 02:09:11 瀏覽:464
注會備考攻略2020經濟法 發布:2025-02-05 01:37:32 瀏覽:409
吉安市安福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2-05 01:30:40 瀏覽:65
深圳律師合作 發布:2025-02-05 01:02:09 瀏覽:147
經濟法自考論文選題 發布:2025-02-05 00:39:48 瀏覽:539
刑事訴訟法183 發布:2025-02-05 00:31:10 瀏覽:803
民法典實施日 發布:2025-02-05 00:19:43 瀏覽:379
businesslaw經濟法 發布:2025-02-05 00:15:55 瀏覽:721
中學生法律知識漫畫 發布:2025-02-04 23:56:24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