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關游戲會承擔法律責任
『壹』 中國有什麼關於游戲玩家及游戲公司的法律
並沒有,除非涉及到財產安全。
『貳』 「正式內測」版的網路游戲,宣布停服,可否起訴游戲營運商是否應該承擔賠償玩家的法律責任
同為游戲玩家我只能很憤怒很無奈地告訴你:
由於國家在網遊方面的法律法規太過落後,所以
1.無論是出於任何運營狀態的網游,運營商無緣無故停服,並沒有觸犯法律,因為沒有相關法規規定這一方面的內容。典型例子就是《大航海時代OL》,當時因為運營商無法支持游戲正常運營開銷,在沒有任何公告告訴玩家的前提下就停服了(當時只是說維護),玩家知道這個消息還是一個工作人員在論壇上說的,隨後論壇也關閉了,直到後來中榮巡遊接下了這個游戲,才算給玩家一個交代。
2.也是一樣,國家在這方面也沒有相關規定,不過有些地方法律法規,可能對此有規定。一般情況下,玩家只能在停服前自己想辦法減少損失。這個典型是《傳奇3》,當時因為合同到期,又沒有續約,不得不停服,受損失的玩家有好幾百萬,但運營商也沒給個說法。
據說8月1日將會實施新的網游管理條例,希望能對網游有個較好的約束。在此之前的話,也只能就這樣了。
『叄』 關於網路游戲法律
不構成犯罪,實際只賣了一把槍,金額小沒什麼問題
買號的人故意報假案,涉嫌誣陷罪。其處罰為: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肆』 游戲關服會賠償嗎
網游突然倒閉,通常是不會向玩家進行賠償的。但是網游突然倒閉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的。
《網路游戲管理暫行辦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網路游戲運營企業終止運營網路游戲,或者網路游戲運營權發生轉移的,應當提前60日予以公告。
網路游戲用戶尚未使用的網路游戲虛擬貨幣及尚未失效的游戲服務,應當按用戶購買時的比例,以法定貨幣退還用戶或者用戶接受的其他方式進行退換。
有些游戲在注冊賬號的時候會有條款要你確認才能進游戲,如果條款的內容裡面就寫明游戲內的角色和裝備等等充值服務只是租用,而非購買。那麼關服之後游戲公司就不會給予任何補償。
游戲關服的原因一般有:
1、游戲不受歡迎人少沒錢賺。
2、游戲有很多不足,問題多。
3、游戲存在一些敏感因素。
4、受到黑客攻擊。
5、伺服器壞了 資料丟失 等原因。
『伍』 關於網路游戲的法律法規
沒有專門維護虛擬財產的法律法規,除了加強賬號保護,將軍令,密保卡都用上吧··除了你被盜的賬號特別值錢,數額巨大···否則很難維護你合法權益
現在的警察忙著掃黃打非抓賭,哪有時間搞這些東西
『陸』 關於游戲的法律規定
『柒』 關於網路游戲運營商關閉 玩家損失是否可以得到賠償 !
網游突然倒閉,通常是不會向玩家進行賠償的。但是網游突然倒閉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的。《網路游戲管理暫行辦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網路游戲運營企業終止運營網路游戲,或者網路游戲運營權發生轉移的,應當提前60日予以公告。
網路游戲用戶尚未使用的網路游戲虛擬貨幣及尚未失效的游戲服務,應當按用戶購買時的比例,以法定貨幣退還用戶或者用戶接受的其他方式進行退換。
(7)直接關游戲會承擔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我國網路游戲管理的法律缺乏具體的立法,現有的網路管理制度規章層次較低,使得網路游戲得不到應有的管理和規范。盡管國家有一系列法規的出台,但其對在網路游戲中產生的問題難以全面覆蓋和解決。
而且政府制定的法規在執行力度上不夠,《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辦法》中規定,網吧等場所不得經營含有色情、賭博、暴力等信息的內容,但是,由於受經濟利益的驅動,網吧經營網路暴力游戲已成為公開的秘密。
網路游戲管理部門的分工在法規中沒有很好地得以體現,從而導致各部門對復雜問題推諉推卸,網路游戲管理滯後,對社會造成嚴重的危害。
『捌』 我國有關網路游戲的法律是什麼
八、
虛擬物應不應保護?如何保護?採取哪種方式
(物權保護、
知識產權保護還是債權保護)
會更合理?
玩家在游戲中擁有的虛擬金幣貨幣、虛擬裝備(武器、裝甲、葯劑等)
、虛擬動植物(寵物、
盆景等)
;虛擬角色(虛擬人,
ID
賬號等級)
,我們統稱為
「
虛擬物品
」
,有人也稱之為
「
虛擬
財產
」
。
虛擬財產應該受到保護,
可以說是業界的一個共識。
但是,
這使我想起了一件事,
筆者在去
年參加全國律師協會信息網路與高新技術專業委員會的年會時,
當時我們討論虛擬物品的保
護問題,有一位旁聽同志說:
「
社會現實生活中已有太多的法律問題要解決,你們這些專家
卻在討論網路上虛無飄渺的虛擬財產,那些虛擬物品有保護的必要嗎?
」
我不知道持這種觀
點的人有多少。
從全世界范圍看,
很多國家已經重視對虛擬物品的立法。
比如美國的《電子盜竊禁止法》
把
網路游戲中玩家的賬號列入保護范圍;韓國在立法和司法方面均明確承認網路
「
虛擬財產
」
的價值,
規定網路游戲中的虛擬角色和虛擬物品獨立於服務商而具有財產價值;
在中國台灣、
香港地區的法律也明確承認
「
網路財產
」
的價值並加以刑法保護,
並已有多例侵犯
「
網路財產
」
的刑事判處的案例可供借鑒。
有人認為,
虛擬物品有保護的必要,
這些虛擬物品的權屬應該是屬於運營商所有。
因為虛擬
物品是運營商創設出來的,
並且附屬於游戲平台的,
既然游戲是運營商所有,
那麼唯有運營
商才可以佔有、使用、處分虛擬物品。我相信,作為游戲玩家,是不會同意這種觀點的。因
為,
在一個游戲平台中,
實際上只有玩家才可以使用這些虛擬物品,
可以借給其他玩家、
贈
與其他玩家,
也可在現實生活中對這些虛擬物品予以現實金錢的交易取得收益權。
那麼,
虛
擬物品應該歸屬於玩家。
在司法實踐中,
虛擬財產受到法律保護已有先例。
雖然中國沒有判例法,
但判例可以作為我
們參考。在
2003
年全國首例
「
虛擬財產
」
失竊案(李宏晨訴
「
紅月
」
案)中,李宏晨因其虛擬
裝備被另一個玩家盜走,
經交涉無效,
以侵犯私人財產為由將運營商北極冰科技發展有限公
司訴至法院,北京朝陽區法院判決認為
:「
關於丟失裝備的價值,雖然虛擬裝備是無形的
,
且
存在於特殊的網路環境中
,
但並不影響虛擬物品作為無形財產的一種獲得法律上的適當評
價和救濟
」
。由於服務商無法證明服務使用者丟失網路游戲裝備丟失的原因,且無證據表明
服務使用者的密碼有該案證人外的其他人員知曉,因此認定服務商在安全保障方面存在缺
陷,應對服務使用者網路游戲裝備的丟失承擔保障不利的責任
,
對已查實的網路游戲裝備通
過技術操作進行回檔。
故判令被告北極冰公司在判決七日內恢復原告丟失的武器。
案經上訴
後,
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維持了一審法院的判決。
一般認為,
司法機關在此已承認了網
絡虛擬財產具有物權特徵。
虛擬物品具有物權的部分特徵,
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獨立性,
並不一定要附屬於特定的
游戲玩家角色而存在。
如果承認這一點,
那麼比如在游戲玩家角色被隔離的狀態下,
其虛擬
物品的正常佔有、使用、處分權能如發功、交易、贈送或丟棄就不應受到限制,運營商就有
義務保證游戲玩家角色所擁有之虛擬物的佔有、
使用和處分保持在被隔離前之正常狀況。
比
如,
即使在有充分依據對玩家角色進行隔離或封號的情況下,
是不是可以讓玩家角色有一定
自由時間,讓其可以處分其虛擬物品後再回到隔離環境中去呢?
對虛擬物品進行保護,
應該是物權保護,
知識產權保護,
還是債權保護?這個問題比較復雜,
涉及到玩家與運營商的權利義務問題。
但是,
比較一致的看法是:
虛擬物品具有一定的獨立
性,虛擬物品的保護是有期限的,當一款游戲終止時虛擬物品也就隨之消失。
『玖』 如果一個游戲倒閉了,游戲公司會給玩家什麼補償,游戲公司要附法律責任嗎
游戲公司按道理說是要負一定的法律責任的,但是網路上的你游戲中的所有資料都在游戲運營商,那裡掌握著,沒什麼很好地法律憑證所以大多數都不會得到什麼補償
『拾』 關於網路游戲的法律問題。
其實關於網路游戲的問題比較復雜,我國也還沒有具體詳細的法律規定虛擬物品相關權利。
你描述的情況還不是很清楚,聯通和網通合並為什麼游戲沒法玩了?是游戲關掉了?還是你的網路沒法玩這個游戲?
如果是游戲關掉了的話。那麼其實中間包含的法律關系應該是一個服務合同的法律關系,你向游戲營運商購買點卡,取得游戲的權利,營運商有義務為你提供相應服務。但現在游戲整個關閉導致你無法享受到相關的服務,你可以要求賠償。不過如果你的游戲是所謂「免費」網游,是游戲里有商城的,那就可能比較難說了。營運上可能會僅僅「補償」一點,甚至沒有。
如果是網路的問題,你可以找相關網路營運上反映問題,可能是網路終端的問題。
最後說句,游戲畢竟是游戲,不能太較真,有錢也適當投入,現在的打著免費旗號的游戲,比點卡收費的游戲存在更多的消費陷阱和潛在消費規則。希望你能將過多投入的錢用在對生活有用的地方~祝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