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越權代理的法律責任
❶ 怎樣屬於越權代理
法律分析:越權代理,是指代理人雖然享有代理權,但在實施代理行為時卻超越了代理權的范圍。第一,代理人在實施代理行為時,具有一定的代理許可權。第二,代理人在實施代理行為時,具有一定的代理許可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六十一條 民事主體可以通過代理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依照法律規定、當事人約定或者民事法律行為的性質,應當由本人親自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不得代理。
第一百六十二條 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內,以被代理人名義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被代理人發生效力。
第一百六十三條 代理包括委託代理和法定代理。
委託代理人按照被代理人的委託行使代理權。法定代理人依照法律的規定行使代理權。
第一百六十四條 代理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職責,造成被代理人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代理人和相對人惡意串通,損害被代理人合法權益的,代理人和相對人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❷ 越權代理
法律分析:代理人超越代理許可權,其代理行為中超越代理許可權的部分,構成法律上的無權代理。無權代理中,被代理人往往是受害人,要他就未授權的他人行為承擔責任,顯然是有失公允的。所以,在越權代理行為造成被代理人損害的情況下,應該不對其生效,而只發生越權代理人對被代理人和第三人的賠償責任。越權代理只有經過被代理人的追認,被代理人才對該行為承擔民事責任。
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一條 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的行為,只有經過被代理人的追認,被代理人才承擔民事責任。未經追認的行為,由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
❸ 越權代理的合同是否生效呢
越權訂立的合同一般是不生效的,這類合同一般須經有權人表示承認方能生效。
在訂立合同的過程中,合同的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行為是超越了許可權,而仍與之訂立合同,則具有惡意,那麼此時,合同就不具效力。
因此,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超越許可權訂立的合同,除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超越許可權的以外,該代錶行為有效。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一條規定,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仍然實施代理行為,未經被代理人追認的,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
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行為人實施的行為被追認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行為人實施的行為未被追認的,善意相對人有權請求行為人履行債務或者就其受到的損害請求行為人賠償。但是,賠償的范圍不得超過被代理人追認時相對人所能獲得的利益。
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行為人無權代理的,相對人和行為人按照各自的過錯承擔責任。
❹ 代理人超越代理許可權的行為,其法律後果應()
答案為:代理人超越代理許可權的行為,其法律後果應由代理人承擔,只有經過被代理人追認後,被代理人承擔法律責任。
《民法通則》
第六十六條 如果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的代理行為,只有經過被代理人的追認,被代理人才承擔法律責任。未經追認的行為,由行為人承擔法律責任。如果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的名義實施民事行為而不作否認表示的,視為同意。
如果第三人知道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已經終止還與行為人實施民事行為給他人造成損失的,由第三人和行為人負連帶責任。
(4)民事越權代理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代理關系中,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義為民事法律行為,其法律後果由被代理人承擔。並且《民法通則》第六十五條第三款明確規定「委託書授權不明的,被代理人應當向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負連帶責任。」因此,委託人應注意在委託代理合同中對授權范圍予以明確約定,以免承擔不利的法律後果。
代理人為了維護被代理人的利益,可以將自己取得的代理權轉托他人。轉托他人代理的,應當事先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事先沒有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應當在事後及時告訴被代理人,如果被代理人不同意,由代理人對自己所轉托的人的行為負法律責任。但在緊急情況下,為了保護被代理人的利益而轉托他人代理的,不受這個限制。
❺ 越權代理合同是否有效
在越權代理的情況下,代理人超越代理權的范圍從事的代理行為構成無權代理,其法律後果應由代理人自行承擔。
如果代理人的代理行為中只有一部分屬於越權代理,其餘的部分仍然在代理權的范圍之內,那麼就僅僅是該超越代理權的部分構成無權代理,其他部分仍應認定為有權代理。
越權訂立的合同一般是不生效的,這類合同一般須經有權人表示承認方能生效。
在訂立合同的過程中,合同的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行為是超越了許可權,而仍與之訂立合同,則具有惡意,那麼此時,合同就不具效力。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一條,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仍然實施代理行為,未經被代理人追認的,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
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行為人實施的行為被追認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行為人實施的行為未被追認的,善意相對人有權請求行為人履行債務或者就其受到的損害請求行為人賠償。但是,賠償的范圍不得超過被代理人追認時相對人所能獲得的利益。
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行為人無權代理的,相對人和行為人按照各自的過錯承擔責任。
❻ 委託代理人需要負法律責任嗎
(一)我國《民法通則》第63條規定: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內,以被代理人的名義版實施民事法律行為。被代理人對權代理人的代理行為,承擔民事責任。
(二)《民法通則》第65條第3款規定:「委託書授權不明的,被代理人應當向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三)所以只要代理人沒有超出代理許可權,不會承擔任何責任。
❼ 越權代理和表見代理
法律分析:1、越權代理是指行為人雖具有某種代理權,但其超出代理許可權而從事代理活動,就其越權代理的事項而言,屬於無權代理。
2、表見代理是基於本人的過失或本人與無權代理人之間存在特殊關系,使相對人有理由相信無權代理人享有代理權而與之為民事法律行為,代理行為的後果由本人承受的一種特殊的無權代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七十一條 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仍然實施代理行為,未經被代理人追認的,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
第一百七十二條 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仍然實施代理行為,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代理行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