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責任與家庭責任
⑴ 10歲要承擔的法律責任,家庭責任,社會責任,學校責任
未成年人造成他人損害,用他的財產賠償,沒有財產的,由監護人承擔責任。
⑵ 家庭暴力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法律分析:家庭暴力的法律責任首先是民事責任。因家暴造成離婚的話,遭受家暴的一方擁有請求賠償的權利。其次是刑事責任。家庭暴力構成故意傷害罪。犯此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第二百六十條 虐待家庭成員,情節惡劣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⑶ 家庭成員實施家庭暴力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1、民事責任——根據新婚姻法的規定,家庭暴力是法定離婚理由之一,而回且受害者可答以要求家庭暴力實施者承擔損害賠償的民事責任。2、行政法律責任——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對實施家庭暴力尚未構成犯罪的可處以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3、刑事責任——嚴重的家庭暴力會構成刑法中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侮辱罪等罪。
⑷ 婚姻法中,家庭成員的責任和義務是什麼
《婚姻法》規定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其主要內容是:夫妻對於共同生活中的共同事務如住所、生活方式等擁有平等的決策權,夫妻擁有平等的姓名權、人身自由權,共同承擔計劃生育的義務,夫妻對共同財產擁有平等的所有權、管理權、用益處分權,對子女擁有平等的監護權,在象徵性語言上夫妻也沒有等級秩序。
夫妻關系依據是否具有直接財產內容可以分為夫妻人身關系和夫妻財產關系兩種。依據我國婚姻法的規定,夫妻之間的人身權利義務有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夫妻都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權利;
(2)夫妻都有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活動的自由,任何一方都不得對他方加以限制或干涉;
(3)夫妻都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
夫妻之間的財產權利義務主要有:
1、夫妻財產制
我國夫妻財產制是婚後所得共同制。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
(1)工資、獎金;
(2)生產、經營的收益;
(3)知識產權的收益;
(4)因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遺囑或贈與合同中未確定只歸一方的財產除外;
(5)其他共同財產。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下列財產歸夫妻個人所有,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
(1)一方的婚前財產;
(2)因一方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3)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一方的財產;
(4)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5)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夫妻共同財產制並不排斥夫妻就財產的歸屬另行約定。
夫妻可以書面約定婚前財產以及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財產歸共同所有或各自所有,或部分共同所有、部分各自所有。夫妻對財產的歸屬一經約定,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變更或解除。在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且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以夫或妻一方的財產清償。
2、夫妻有互相扶養的義務
一方不履行扶養義務時,需要扶養的一方,有要求對方付給扶養費的權利。
3、夫妻作為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相互享有繼承權
父母子女關系,也稱親子關系,是指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依據我國《婚姻法》的規定,父母子女關系可以分為婚生父母子女、非婚生父母子女、養父母養子女和繼父母繼子女四類。
一、婚生父母子女之間的權利義務依據我國《婚姻法》的規定主要有:
(1)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
(2)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禁止溺嬰、棄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
(3)子女可以隨父姓,也可以隨母姓。
(4)父母有管教和保護未成年子女的權利和義務。在未成年子女對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時,父母有承擔民事責任的義務。
(5)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
(6)子女應當尊重父母的婚姻權利,不得干涉父母再婚以及婚後的生活;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不因父母的婚姻關系變化而終止。
二、非婚生父母子女之間的權利義務主要有:
(1)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
(2)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母,都應負擔子女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直至子女能獨立生活為止;(3)非婚生父母子女之間相互享有繼承權。
三、養父母和養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依據《婚姻法》和《收養法》的有關規定,主要有:(1)養父母子女之間的權利義務適用《婚姻法》對婚生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定,但對於養子女的姓氏,《收養法》規定可以隨養父或養母的姓,經過協商同意可以保留原姓;(2)養子女和養父母的其他親屬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適用(婚姻法)對子女和其他親屬之間權利義務的有關規定;
(3)養子女和生父母間的權利和義務,因收養關系的成立而暫停,在收養關系解除後生父母與生子女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恢復。
四、繼父或繼母與繼子女之間的權利義務主要有:
(1)繼父母與繼子女間,不得虐待或歧視;
(2)繼父或繼母和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適用婚姻法對婚生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定;
(3)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與繼子女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相互享有繼承權。
其他家庭成員之間的權利義務包括祖孫之間的權利和義務與兄弟姐妹之間的權利和義務。
一、祖孫之間的權利義務主要有:
(1)有負擔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的孫子女、外孫子女,有撫養的義務;
(2)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對於子女已經死亡或子女無力贍養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的義務;
(3)祖孫之間依據《繼承法》的規定作為第二順序繼承人相互享有繼承權。
二、兄弟姐妹之間的權利義務主要有:
(1)有負擔能力的兄、姐,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的弟、妹,有扶養的義務;
(2)由兄、姐扶養長大的有負擔能力的弟、妹,對於缺乏勞動能力又缺乏生活來源的兄、姐,有扶養的義務;
(3)兄弟姐妹之間作為第二順序繼承人相互享有繼承權。
⑸ 家庭暴力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1、家庭暴力的加害者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因實施家庭暴力,導致夫妻感情破裂,受害方要求離婚的,法院應當准許。
3、受害方在離婚訴訟中可以請求加害方賠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九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
(二)與他人同居;
(三)實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
(五)有其他重大過錯
⑹ 家庭暴力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家庭暴力承擔如下法律責任:
1、行政責任,即一般由當地公安機關對加害人給予批評教育或者出具告誡書的處罰,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2、刑事責任。即行為構成犯罪的,應當由受理的法院依法判決,並予以相應刑事處罰;
3、民事賠償責任;
4、其他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第十六條
家庭暴力情節較輕,依法不給予治安管理處罰的,由公安機關對加害人給予批評教育或者出具告誡書。
告誡書應當包括加害人的身份信息、家庭暴力的事實陳述、禁止加害人實施家庭暴力等內容。
第三十三條
加害人實施家庭暴力,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⑺ 法律責任`家庭與情感的
男的和女的是夫妻?!!
如果是的話,從你給的信息來看是無任何法律上的責任的
如果女方是為了逃避其他法律責任而躲藏的話,會產生法律責任,刑事和民事的又有所區別
⑻ 責任是什麼
責任的定義
一個人不得不做的事或一個人必須承當的事情。分為三種:社會責任,家庭責任,學校責任。
責任分類:
法律責任
法律責任是指源於法律規定或當事人間的契約而產生的法律效果。在大多數情況是在違反法律或契約之後,責任的內容才會具體顯現。例如:違反刑法的規定,行為人會有刑事責任;違反民事契約,當事人通常要負債務不履行的責任。
當事人負擔某種民事責任之後,會因此對他人負有特定的作為或不作為的義務(例如:侵權行為的法律效果即是損害賠償責任),而對於他人負有特定的作為或不作為的義務,正是「債」的本質。(漢字「債」即是由「人」字旁與「責」所組成)。因此,在法律上,責任與債、義務概念上密切相關,所指涉的都是法律效果,而責任大多是用在描述當事人已經違反法律或契約的狀況。
例如:在台灣的民法體系中,是將會發生損害賠償責任的侵權行為,列為債之發生的原因之一,規定於民法債編當中。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民法體系中,則是將侵權行為單獨立法,稱之為侵權責任法。兩者體例雖不相同,但對照之下適足以顯示出責任與債本質上的密切相關性。
道義責任
道義責任可能隨文化不同而不同。
責任及履行道義責任沒有履行,應當負責的人會受到道德譴責。法律責任沒有履行,如果標的大,受益人可以通過法院來追溯。如果標的太小,極少有受益人會為了道義上的原因通過法院來追溯,因為成本太高,所以就放棄了。有條件的受益人也可能通過暴力來追溯。
虛擬責任
在於電腦游戲或電腦網路游戲中所產生的責任是虛擬的,玩家有特殊約定的除外。而網路本身是真實的,人們在網路上發生的任何行為都是真實的,因此也都要負責任的。
家庭責任
權力的定義
權力就是獨立的個體或團體因為對自己的負責和他人的負責,而獲得另一個個體或團體的認可之後可以對給予他認可人的影響力。
責任就是自己應當做的和不應當做的事情。
責任是人活在世上必須背負的。
責任聯系著最苦與最樂。最苦是因為背負責任。最樂是因為負了責任。
責任感的定義
責任感是主體對於責任所產生的主觀意識,也就是責任在人的頭腦中的主觀反映形式。
⑼ 如何承擔家庭責任和社會責任
你好!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婚姻是一種找尋和認識自己的途徑,婚姻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婚姻也是培養孩子重要的第一步。
方法/步驟:
1. 多關心對方:
夫妻間互相理解、體諒對方,要在對方需要幫助的時候,多聽對方訴說,體現家的溫暖。
2. 給對方適當的空間:
夫妻之間要互相信任,從內心信任是很重要的。
3. 分擔家庭的責任:
婚姻間需要經營的不僅僅是感情,家裡的事物也要共同分擔,找到心理平衡。
4. 孝順父母:
了解好對方父母的喜好,買些東西或者多做些他們喜歡的事情,從而改變他們對自己的態度。
5. 製造驚喜:
經常給對方一個驚喜,有利於增進夫妻間的情感。
6. 生養孩子:
根據家庭的需求,多養孩子,孩子是家庭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