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論虛假廣告法律責任論文

論虛假廣告法律責任論文

發布時間: 2022-05-19 18:50:54

㈠ 虛假廣告的責任認定 及其相關文獻資料

根據《廣告法》的規定,廣告主是指為推銷商品或者提供服務,自行或者委託他人設計、製作、發布廣告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或者個人;廣告經營者是指受委託提供廣告設計、製作、代理服務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或者個人;廣告發布者是指為廣告主或者廣告主委託的廣告經營者發布廣告的法人或者其他經濟組織。

所謂利用廣告對商品或者服務做虛假宣傳,主要是指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明知或者應知的情況下代理、設計、製作、發布虛假廣告,欺騙用戶和消費者的行為。這里可以是商品經營者製作虛假廣告交由廣告經營者發布,也可以是商品經營者委託廣告經營者設計、製作和發布虛假廣告。
本罪立案標準的第2項規定,「給消費者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應當立案追究。主要是指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的虛假廣告行為,導致消費者購買該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給消費者造成直接財產損毀、減少的實際價值累計達到50萬元以上。這里的「消費者」,既可以是1個,也可以是多個。消費者所受到的損失數額,既可以是一次造成的損失,也可以是多次造成的損失。

虛假廣告罪,是指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違反國家規定,利用廣告或者服務做虛假宣傳,情節嚴重的行為。本罪的主要特徵:
1.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對廣告經營的管理秩序。根據《廣告法》的規定,所謂廣告,是指商品經營者或者服務者承擔費用,通過一定媒介和形式直接或者間接地介紹自己所推銷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務的商業廣告。虛假廣告行為,不僅侵犯了國家對廣告的正常管理秩序,而且也會侵犯公私財物所有權及公民的生命權、健康權。因此,對虛假廣告行為構成犯罪的,必須依法予以嚴懲。
2.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國家規定,利用廣告對商品或者服務做虛假宣傳,情節嚴重的行為。所謂違反國家規定,是指違反廣告管理法規及國家的有關廣告的規章制度,主要指《廣告法》。所謂虛假廣告,是指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宣傳的廣告,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形式:一是消息虛假,即廣告所宣傳的商品或者服務信息本來是不存在的。二是品質虛假,即廣告宣傳的商品或者服務並未達到廣告中所說的質量或者技術標准。三是功能虛假,即廣告所宣傳的商品或者服務並不具備廣告中所宣傳的功能或者服務內容。四是價格虛假,即消費者購買商品或者服務所支付的費用與廣告宣傳的商品或者服務的價格不符。五是證明虛假,即廣告假借他人的言論或者採用其他帶欺騙性的證據宣傳商品的質量、功能等。構成本罪,還要求具有情節嚴重的情形,包括由於使用虛假廣告使他人遭受嚴重損失,或者由於使用虛假廣告給用戶和消費者以誤導,造成嚴重的社會影響等。如果行為人只實施了虛假廣告的行為,但並未造成嚴重後果的,則不構成本罪。
3.本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必須是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
4.本罪在主觀方面由故意構成,即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明知或應知廣告多虛假廣告,且虛假廣告會給用戶或消費者帶來誤導,而希望或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過失不構成本罪。
本罪的認定
1、注意區分罪與非罪的界限。司法實踐中,認定虛假廣告罪與非罪的界限問題時應注意把握好以下幾點:
首先.根據廣告法規定.所作廣告商品要具備有關方面的合法證明。
其次,應當考察虛假廣告行為的總體危害程度。
最後,應當考慮廣告令人誤解的程度。判斷廣告的真實與否不僅取決於廣告本身,而且還取決於受廣告引導或影響的人對廣告如何理解。對廣告令人誤解的標准來說,只要廣告容易使消費者產生誤解,消費者是否實際受騙並不影響本罪的成立。
2.本罪與詐騙罪的界限。二者的區別主要在於:(1)主體不同。虛假廣告罪的主體為特殊主體.僅限於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詐騙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2)主觀方面表現不同。虛假廣告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往往具有非法營利的目的;詐騙罪的行為人在主觀上具有非法佔有的目的。(3)客觀方面表現不同。虛假廣告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利用廣告對商品或者服務做虛假宣傳;詐騙罪則表現為捏造虛假事實、隱瞞真相,對虛構內容沒有限制。(4)侵犯的客體不同。虛假廣告罪侵犯的客體是廣告管理制度;詐騙罪的客體則是公私財產的所有權。
本罪的量刑
根據刑法第222條的規定,犯虛假廣告罪的,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根據刑法第231條的規定,單位犯本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上述規定處罰。

㈡ 明星虛假代言的法律責任的相關發條,最近要寫關於這方面的論文。麻煩給下具體思路。主要是虛假代言的歸責

明星或者其他公眾人物代言廣告,這種現象早已存在,國外早已有之,然而,近年來新興醫院事件、億霖事件、SK-Ⅱ化妝品事件、藏秘排油茶事件等等層出不窮,這些事件使得公眾熟知的明星們站到了風口浪尖上。尤其是去年的三鹿奶粉事件,這些事件將公眾的目光聚焦到了廣告代言人的法律責任問題上,使他們成為了社會輿論的焦點。筆者不懷疑媒體有炒作之嫌,但基於職業習慣,更有興趣將明星「代言門」問題引入法律場域加以思辨。
一、明星代言是法律問題還是道德問題

在市場經濟的運作中,消費需求與市場的佔有份額往往成為企業的追逐對象,明星和品牌合作自然也無可厚非,最好的結果是:品牌借明星之力提升了自己的知名度,明星也借品牌的推廣增加了媒體的曝光度,提升了自己的價值。然而,由於代言廣告過分誇大產品的功能與品質,在客觀上誤導了消費者,而且由於給部分消費者造成了人身以及財產方面的損害。在譴責商人無良、政府失察之餘,我們更須意識到這樣一個問題:明星代言是法律問題還是道德問題。

我們知道,明星代言產品或者品牌,是要收取不菲的代言費的,而這筆代言費並非像明星們認為的那樣:是商家自己出資給付的。而事實上, 這筆費用最後會計入產品或者服務價格之中,最終由廣大消費者埋單。因此,雖然,代言明星沒收消費者錢,也沒做產品,更沒賣產品,根據現有法律體系從技術上分析,明星與消費者之間並不存在法律關系;既然二者之間沒有法律關系,就無需承擔法律責任。也就是說:明星代言引起公眾指摘,僅僅是一個道德問題而非法律問題。然而,利益與風險相一致乃是法律基本原則,高額代言費對應幾近於無的法律責任,顯然違背了法律的宗旨,法律技術的適用結論與法律原則的內在精神發生了背離,不能就以此表明純粹根據法律技術推理的合理性。

這首先關涉到法理學上法律調整對象的理論。一般認為,法律對社會生活的規制不是無界限的,法律必須尊重道德、宗教等社會規范。此固有理,但法律與道德存在交叉領域,一些重大的、關乎公益的道德問題往往也上升為法律問題。據利益與風險相一致原則可知,這不但是起碼的商業倫理,也是基本的法律精神。不能僅僅放任處於徹底的商業邏輯支配之下,更應該將其行為納入法律調整范圍,並且在具體規范設計上尋求權利與義務的對等、利益與責任的平衡,在明星廣告泛濫的當下,具有理論上的正當性和事實上的合理性。

二、明星代言承擔何種法律責任

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上,《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以158票贊成、3票反對、4票棄權獲高票通過。該法第五十五條明確規定:「社會團體或者其他組織、個人在虛假廣告中向消費者推薦食品,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與食品生產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這一條確立了在食品領域虛假廣告代言人的連帶責任。但是,《食品安全法》畢竟是特殊法,適用的范圍也更加有限,除此之外,我國關於明星代言的法律規定幾乎屬於空白。

基於此,筆者主張再從民法的角度進行具體審思。民事主體之間相對性的法律關系,主要有合同和侵權兩種主要類型。根據合同法,合同的核心要素是意思表示,其成立是要約與承諾的合意,但明星代言的本質與合同迥異。首先,明星與特定的消費者並不屬於合同的相對方,主體不適格;其次,明星代言並不具有意思表示的因素, 更沒有與消費者形成某種法律關系的意圖;再者,明星代言通過媒體向不特定的公眾發布,這與要約針對特定相對人的特徵不符。那麼明星代言是否適用侵權法那?毒奶粉致嬰兒腎衰竭,屬於產品責任這一特定侵權類型,法定責任主體是製造者和銷售者。從字面上看,代言明星並不在責任主體之列,根據「法無明文不加責」的原則,法律上似乎無從非難明星。

筆者以為,法律具有明顯的滯後性特徵,僅僅靠道德來調整是不足以維護大多數人的權益的。不能讓代言問題產品的明星們的行為游離於法律責任的藩籬之外。但是,侵權的救濟手段也面臨著一定程度的問題:若為一般侵權,那麼即使存在問題產品,存在對公眾的致害後果,但是這種後果與明星的代言行為似乎毫無因果關系,所以不屬於一般侵權,而在幾種特殊侵權的規定中顯然也沒有規定這樣的條款。

然而不問良莠唯利是圖的代言行為已經使得偽劣產品大行其道、流毒更廣,從損害控制的目的出發,明星代言需承擔一定的「准侵權責任」。而法律技術上的問題我們可通過擴張解釋來實現。

1、主體上的擴展解釋。在如潮水般的代言廣告中,我們發現不僅僅是明星,在關繫到人體健康的食品、葯品領域甚至所謂的專家、學者也不乏之,如果僅僅局限於明星這一狹小領域,顯然不能達到良好的規制效果。所以應該對「明星」做擴張性解釋為:為公眾所熟知的,能夠對人們的心理起到一定引導、暗示作用的社會公眾人物。

2、通過對產品責任規范進行目的性擴張解釋,將代言行為視為「准銷售行為」。這種主張絕非荒謬。其一,收代言費時依據商業規則,代言產品出現事故時卻援引道德庇護,這種雙重標准有違「利益與風險相一致」原則。其二,高額的代言費意味著明星對產品瑕疵有較高的注意義務,明星在代言時即應當對可能的產品責任有一定預見。其三,明星代言行為屬於間接致害行為。人類步入信息社會以來,明星藉助各種媒體已深入社會生活,吸聚公眾信賴,其代言行為對消費行為的誘導或強製作用不容否認,社會觀念上已逐漸認定明星代言與產品損害之間的間接因果關系;同樣是具有合理公信力的中介行為,明星代言也應與時俱進地納入侵權法視野。

3、對於明星代言行為實行差異性的歸責原則。根據法學上的共同侵權理論,若明確規定代言問題廣告當然承擔連帶責任顯然過重。我們也必須注意到,在產品責任中,明星與製造者、銷售者所處的角色、地位畢竟不能一視同仁。認為廣告代言人的責任應該不同於生產商的產品質量責任,明星應當承擔相應的過失責任,可能導致讓明星去承擔生產商的責任,因此承擔「差別責任」。

這種「差別責任」應當將廣告代言的法律責任種類擴大到絕對責任、嚴格責任或無過錯責任,而不僅僅是「過失責任」。食品安全法規定的「連帶責任」本質上仍屬於民事上「過失責任」的范疇。

首先,依筆者之見,應當區分明星的主觀心態並依據廣告代言人他或她所代言的產品與人的權利的密切程度的不同或廣告對象的不同來詳定法律責任,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相應的過錯責任」。 一般說來,食品和葯品,這些東西直接影響到我們的健康權甚至生命權,對於這種與生命和健康密切相關的產品的廣告代言人,法律應規定承擔「絕對責任、嚴格責任、無過錯責任、」才符合「損益相抵」的原則。從這個角度講,食品安全法規定的「連帶責任」還是有些偏輕,而不是過重。這樣做是不是太嚴格了呢。一點都不嚴格,在有些國家,食品代言就是要承擔刑事責任的,有些國家乾脆規定嚴格禁止代言葯品廣告。

其次,還應當從廣告對象角度來考慮問題,而實行差別責任。比如對象為兒童或老年人的廣告,其責任就應當加重。這個原則在很多國家就是這樣適用的。這種差異性也應當在具體的責任承擔方式上有所對應。比如代言內衣廣告的責任應當重於代言外衣廣告的責任。與此類似,代言與皮膚密接觸出的化妝品廣告的責任就應當重於代言其他與人身沒有接觸的產品的責任。

如果確無過錯,則應當在實際取得代言費的范圍內承擔有限補充責任,在製造者、銷售者或保險公司(如有責任險)無力賠償情況下始引發這一責任。從合理分配責任的角度來看,較之比照產品責任的思路,也更為合理。

㈢ 小議虛假廣告600字的議論文

虛假廣告嚴重損害消費者權益,極大破壞市場規則,也影響了社會誠信體系,我們應該予以堅決打擊和抵制!

㈣ 虛假廣告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睢庇搿巴V蠱湟滴瘛鋇墓娑ㄎ�姓�鶉危�骯鉤煞缸鐧模�婪ㄗ肪科湫淌略鶉巍蔽�淌略鶉蔚墓娑āP榧俟愀嫘形�哂形蟮加肫燮�浴⒛康氖僑〉梅欠ɡ�媯�峁��趾λ�說暮戲ㄈㄒ媯�災飾�秩ㄐ形��匭氤械G秩�袷略鶉巍� 一、虛假廣告應承擔的民事責任 《廣告法》第38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發布虛假廣告,欺騙和誤導消費者,使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由廣告主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明知或者應知廣告虛假仍設計、製作、發布的,應當依法承擔連帶責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不能提供廣告主的真實姓名,地址的,應當承擔全部民事責任。社會團體或者其他組織,在虛假廣告中向消費者推薦商品或者服務,使消費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連帶責任。」主要包括: ①虛假廣告具有誤導性、欺騙性、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權益,是一種侵權行為,必須承擔侵權民事責任。但關於民事責任的方式:則應依據實際情況而定,依據行為人的主觀過錯的大小,廣告內容的欺騙性、誤導性的程度、侵權後果、損害的大小綜合而定。 ②虛假廣告的經營者,發布者明知是虛假的廣告,仍設計製作、發布、對受害的消費者而言,他們是共同的侵權人,消費者可以向業主追索損失,也可直接向經營者和發布者追索損失、經營者和發布者應當共同承擔侵權的民事責任。 ③在虛假廣告中廣告主、經營者、發布者的連帶責任是最基本的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但當廣告經營者、發布者不能提供廣告主真實名稱、地址時,廣告主無以查找,為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廣告主應承擔的責任由廣告經營者、發布者承擔,而且是全部責任。 ④一些社會團體、組織熱衷於推薦商品,以此牟利、假冒偽劣商品的經營者投其所好,騙取推薦,蒙騙消費者。為了更好地保護消費者的利益,《廣告法》對社會團體或者其它組織推薦商品或者服務的民事責任,也作了相應的規定,在虛假廣告中推薦的商品或服務,使消費者權益受到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的民事責任。 ⑤民事責任的方式依據《民法通則》及相關法律的規定主要有:繼續履行、損害賠償、支付違約金、適用定金罰則、修理、更換、重作、退貨、減少價款或報酬等,消費者應依具體情況依法選擇一種或幾種方式行使請求權。 關於追究民事責任,筆者認為,對於虛假廣告行為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考量,一是作為一種確定性的要約邀請,合同相對人(消費者)可以選擇按照合同違約來追究虛假廣告的民事責任,《廣告法》作為特別法有規定的,適用《廣告法》的規定,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合同法》的相關規定;二是虛假廣告作為一種侵權行為,消費者也可以按照民法理論,適用《民法通則》來追究廣告發布者、經營者或者製作者的相關民事責任。 二、行政責任 1.停止發布廣告並使用同樣的廣告費用,在原來發布虛假廣告的媒體上公開更正消除影響; 2.處以廣告費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如果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在虛假廣告發布過程中也有責任的,比如和廣告業主串通製作,發布虛假廣告,或者明知是虛假的還設計、製作、代理、發布虛假廣告,或者不按照規定查驗有關證明文件,核實廣告內容,應當沒收其廣告費用,並處廣告費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㈤ 誰給個新的角度寫「虛假廣告的治理和媒體的責任」畢業論文

一般人會從加強監管制度新的管理規則上寫,建議你可以從「改革媒體贏利方式」這個角度來寫,因為目前絕大部分媒體,舉個例子,報紙,報紙發行是賠錢的,也就是說他每賣出去一份報紙,都要賠幾分錢,所以必須靠廣告來支撐,這就限制了媒體對虛假廣告的拒絕,如果能夠改變這一點,就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㈥ 明星做虛假廣告應該如何承擔法律責任

1、首先應該界定以下概念,這里討論的應該「明星做廣告」應該是指明星版作為廣告中的演員和形象權代表出現,而不是明星作為廣告的發布者、經營者、廣告主。
2、明星做廣告,要不要承擔責任,我認為一般不需要承擔責任。因為廣告中的明星只是一個演員,所有的內容是由廣告的發布者、廣告主、廣告經營者等共同策劃的,演員並未參與策劃,演員只是一個表演者,只是把他人策劃的內容表演出來,在其不知道廣告內容虛假的情況下,不應該承擔責任,而應該由廣告的策劃者(廣告的發布者、廣告主、廣告經營者等)依法承擔責任。所以,廣告法也只規定了廣告的發布者、廣告主、廣告經營者需要承擔責任,而沒有規定廣告中的表演人員也要承擔責任。
3、如果演員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廣內容告是虛假的,明知廣告發布後是欺騙消費者,那麼演員就存在侵權的主觀過錯,依法應該承擔侵權責任。
4、至於如何追究責任,消費者可以起訴演員承擔連帶責任。立法也可以規定,有關部門可以對演員進行處罰。
以上意見供參考。

㈦ 虛假廣告產生的原因分析論文詳細的

利益最大化是虛假廣告泛濫最根本原因
電視購物近來因虛假廣告而備受詬病,解決電視購物存在的問題,就需要從治理虛假廣告入手。而欲談規制,則需探求其原因。

1.電視購物公司非法追逐利益最大化

虛假廣告之所以屢禁不止,是因為廣告主能夠從虛假廣告中獲得巨額利益。這種利益是守法的經營者依靠正常經營方式無法獲取的,或者至少需要投入巨大的物質成本和精力才有可能實現的。而發布虛假廣告卻不需要像其它守法經營者一樣通過加大投入去提高商品和服務的質量,而只需要對商品、服務進行虛假包裝,如此節省了大量的金錢和精力,為牟取暴利創造了條件。所以,利益最大化動機是虛假廣告泛濫最根本的原因。

2.電視廣告媒體審查不嚴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的規定,廣告經營者有義務對有關證明文件實施審查,這使得廣告經營者在廣告市場中處於主導地位,是廣告市場的中心環節。但由於電視購物頻道已走向市場,主要依賴廣告收入生存,需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也自然受到經濟利益的驅使。媒體作為廣告進入市場的第一道門檻,放任虛假廣告層出不窮,主要因為當前我國大部分廣告媒體單位單純考慮業務數量,片面重視收益,進而不嚴格履行審查廣告之職責,忽視廣告的真實性及合法性。

虛假廣告的產生固然與一些廣告主為追求宣傳效果,採取種種手段對廣告經營者進行物質引誘,拉攏腐蝕有關。但更為主要的是一部分廣告經營者缺乏應有的職業道德,見利忘義,抵制不住金錢的誘惑。

3.監管機構執法不嚴

工商行政機關是虛假廣告監管的主管機關,而廣播電視管理機關是電視購物廣告播放媒體的主管機關。後者的職責在於管理媒體播放廣告,前者的職責為出現問題後的執法處罰。但當前存在的問題更主要是缺乏對執法機關執法不嚴的監督檢查機制。

4.消費者領圖便宜的心理因素

在現實生活中,消費者貪便宜的消費心理使虛假廣告屢屢得手。大多數虛假廣告都有一個相同的特點:以低於商品本身價值較大的價格吸引消費者,使消費者被蒙蔽,從而達到虛假廣告的欺騙目的。消費者往往為虛假廣告的花言巧語或承諾所誘惑,並且許多消費者在上當受騙後自認倒霉的行為更加對虛假廣告起了助長作用。

5.消費者法律意識不強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虛假廣告呈現無孔不入的趨勢。《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作為廣告管理法律體系的主要法律,為保護消費者權益提供了相關的保障。雖然它規定消費者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而經營者利用虛假廣告提供商品或服務,損害消費者利益的,消費者可以要求賠償,並可舉報發布廣告的經營者。但是,眾多消費者對其了解甚少,由於專業法律知識的欠缺,因而他們在受到虛假廣告的危害後,不善於運用法律工具保護自己的合法利益。
此外,一些消費者在受騙後不是積極運用正當合法手段去維護自己權益,勇於揭露虛假廣告的真實面目,而是採取了沉默、觀望態度,試圖等到別人勝訴後自己坐享其成,這種心理使得消費者對揭露虛假廣告反應淡漠。因此,盡管虛假廣告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危害日益嚴重,而且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切身利益,但是消費者缺乏參與廣告監管的自覺性、主動性,抵制虛假廣告的自我保護意識不強,因而無形中也縱容了虛假廣告的存在和泛濫。

6.消費者維權的成本高

在實際生活中,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後,如果向消費者協會投訴,一般都很難協商成功。如果向法院提起訴訟,通過勝訴得到的賠償費用也會很低,有時僅僅是退款或換貨,因此消費者在受到虛假廣告的侵害後,當投訴成本大於維權成本與投訴收益成本時,權衡得失,特別是在損失較小的情況下,只好選擇放棄投訴,從而在無形中縱容了虛假廣告。

7.消費者與經營者信息不對稱

由於經營者的經營信息如產品的生產成本等對於廣大消費者來說,是不可能完全對稱的,從而使得經營者在交易中占據明顯優勢地位,消費者的劣勢地位顯而易見,加之虛假廣告主在社會誠信方面的缺乏,消費者的知情權得不到有效保障,這種不對稱的狀況被虛假廣告進一步的放大和加劇。發布虛假廣告的廣告主可以利用虛假廣告,對產品的功能與性能、產地、原材料、價格、質量等與消費者合法權益直接有關的重要信息進行虛構或隱瞞,造成消費者對產品或服務的錯誤認識與判斷並進而做出錯誤的消費行為,從而謀取不法利益。在一個新科技、新產品層出不窮的時代,消費者很難分辨虛假廣告所提供信息的真假。而虛假廣告之所以能夠囂張的進行與泛濫,很大程度上就是依賴於這種信息不對稱的客觀條件。

㈧ 《小議虛假廣告》600字作文

可以分三個部分來寫1.大概論述廣告在當今互聯網時代,影響著各行各業,傳統媒體、新興媒體無孔不入。2.虛假廣告對人們的影響。(適當列舉案例說明)3.正確看待廣告的作用,不盲目,不跟風,要會鑒別廣告的真假,理性消費。

㈨ 5000字法律本科畢業論文範文

虛假廣告代言人法律責任分析<br>市場經濟條件下,廣告在產品推銷、提高產品知名度、引導消費者消費等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br>近年來,虛假廣告代言事件頻頻曝光,直接危及廣大消費者的生命健康,侵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br>根據我國刑法規定,虛假廣告罪的責任追究主體是廣告主、廣告經營者或廣告發布者,但有關虛假廣告代言人的法律責任的法律規范尚屬空白,因此,有必要完善相關立法,懲治虛假廣告代言人的代言行為,以切實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維護市場公平競爭。<br>隨著科技的日益發展,廣告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不論是食品、葯品,還是化妝品、保健品,或者是服裝,只要在市場上流通,廣告的影子便隨處可見。廣告以獨特的表現形式和存在方式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廣告全力塑造了當代社會中理想的生活方式,並把這種生活方式和態度不遺餘力地向社會上的每個人推廣,使之成為全社會的一種共識和理想。"但是,廣告在蓬勃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很多問題,尤其是虛假廣告代言人的法律責任問題,仍然處於法律的真空狀態。<br>根據相關法律規定,虛假廣告行為的責任追究主體有經營者、發布者等社會團體,但虛假廣告代言人不需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因此,消費者在虛假廣告代言人的引導下購買了廣告產品,但卻不能追究虛假廣告代言人的責任,這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很難得到保障。<br>我國虛假廣告代言人制度現狀虛假廣告的界定對於什麼是虛假廣告,如何能構成法律調控范圍內的虛假廣告,現行法律尚未給出一個明確的界定。我國《廣告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均規定,廣告應當真實、合法,對商品的相關信息(包括商品的質量、製作成分、性能、用途、生產者、有效期限、產地等)不得做引人誤解的宣傳。<br>理論界有學者對虛假廣告做了一個大致的定義:"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和廣告發布者為牟取非法利益而在廣告中採用欺詐性的手段,對商品或服務的主要內容做不真實的或引人誤解的表示,導致或足以導致消費者對其產生高期望值從而做出錯誤判斷的廣告。"從概念上可以把虛假廣告分為兩種:虛偽不實的廣告和引人誤解的廣告。<br>虛偽不實的廣告通常指廣告的表述與事實不符,比如,把性能甲表述為性能乙,或者把不存在的性能表述為存在甚至誇張表述;引人誤解的廣告是指廣告的表述通常是真實的,卻由於表述的技巧而具有引人誤解的作用。<br>廣告的靈魂和生命在於真實性,廣告作為消費者了解商品的一種主要渠道,應當對商品的質量、製作成分、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相關內容做出真實的表述。如果廣告對商品做了虛偽不實或者是引人誤解的表述,不但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更是侵害了消費者身體健康甚至生命,比如,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br>因此,對於虛假廣告界定應從嚴把握,只要廣告所提供的信息存在多種不同含義,做出了虛假陳述或者是引人誤解的表述,就可以認定為虛假廣告。虛假廣告危害甚大,經過代言人推廣之後,影響更為廣泛,尤其是食品、葯品虛假廣告,造成的直接損害和間接損害不可估量。即使如此,我國在追究虛假廣告代言人的法律責任上仍然面臨困境。<br>虛假廣告代言人責任追究的法律缺失目前,我國相關法律對虛假廣告行為根據情節的不同進行了不同的定性及處罰:其中《反不正當競爭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監督檢查部門可以追究廣告經營者的行政責任,比如,責令行為主體停止違法行為、處以罰款或者市場經濟條件下,廣告在產品推銷、提高產品知名度、引導消費者消費等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br>近年來,虛假廣告代言事件頻頻曝光,直接危及廣大消費者的生命健康,侵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br>根據我國刑法規定,虛假廣告罪的責任追究主體是廣告主、廣告經營者或廣告發布者,但有關虛假廣告代言人的法律責任的法律規范尚屬空白,因此,有必要完善相關立法,懲治虛假廣告代言人的代言行為,以切實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維護市場公平競爭。<br>隨著科技的日益發展,廣告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不論是食品、葯品,還是化妝品、保健品,或者是服裝,只要在市場上流通,廣告的影子便隨處可見。廣告以獨特的表現形式和存在方式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廣告全力塑造了當代社會中理想的生活方式,並把這種生活方式和態度不遺餘力地向社會上的每個人推廣,使之成為全社會的一種共識和理想。"但是,廣告在蓬勃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很多問題,尤其是虛假廣告代言人的法律責任問題,仍然處於法律的真空狀態。<br>根據相關法律規定,虛假廣告行為的責任追究主體有經營者、發布者等社會團體,但虛假廣告代言人不需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因此,消費者在虛假廣告代言人的引導下購買了廣告產品,但卻不能追究虛假廣告代言人的責任,這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很難得到保障。<br>我國虛假廣告代言人制度現狀虛假廣告的界定對於什麼是虛假廣告,如何能構成法律調控范圍內的虛假廣告,現行法律尚未給出一個明確的界定。<br>我國《廣告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均規定,廣告應當真實、合法,對商品的相關信息(包括商品的質量、製作成分、性能、用途、生產者、有效期限、產地等)不得做引人誤解的宣傳。<br>理論界有學者對虛假廣告做了一個大致的定義:"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和廣告發布者為牟取非法利益而在廣告中採用欺詐性的手段,對商品或服務的主要內容做不真實的或引人誤解的表示,導致或足以導致消費者對其產生高期望值從而做出錯誤判斷的廣告。"從概念上可以把虛假廣告分為兩種:虛偽不實的廣告和引人誤解的廣告。<br>虛偽不實的廣告通常指廣告的表述與事實不符,比如,把性能甲表述為性能乙,或者把不存在的性能表述為存在甚至誇張表述;引人誤解的廣告是指廣告的表述通常是真實的,卻由於表述的技巧而具有引人誤解的作用。<br>廣告的靈魂和生命在於真實性,廣告作為消費者了解商品的一種主要渠道,應當對商品的質量、製作成分、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相關內容做出真實的表述。<br>如果廣告對商品做了虛偽不實或者是引人誤解的表述,不但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更是侵害了消費者身體健康甚至生命,比如,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因此,對於虛假廣告界定應從嚴把握,只要廣告所提供的信息存在多種不同含義,做出了虛假陳述或者是引人誤解的表述,就可以認定為虛假廣告。<br>虛假廣告危害甚大,經過代言人推廣之後,影響更為廣泛,尤其是食品、葯品虛假廣告,造成的直接損害和間接損害不可估量。即使如此,我國在追究虛假廣告代言人的法律責任上仍然面臨困境。<br>虛假廣告代言人責任追究的法律缺失目前,我國相關法律對虛假廣告行為根據情節的不同進行了不同的定性及處罰:其中《反不正當競爭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監督檢查部門可以追究廣告經營者的行政責任,比如,責令行為主體停止違法行為、處以罰款或者。<br>來自:標准論文網,原文: <a href="https://wenwen.sogou.com/login/redirect?url=http%3a%2f%2fwww.bzlunwen.com%2ffl1000%2f42259.html" target="_blank">http://www.bzlunwen.com/fl1000/42259.html</a>

熱點內容
刑事訴訟法183 發布:2025-02-05 00:31:10 瀏覽:803
民法典實施日 發布:2025-02-05 00:19:43 瀏覽:379
businesslaw經濟法 發布:2025-02-05 00:15:55 瀏覽:721
中學生法律知識漫畫 發布:2025-02-04 23:56:24 瀏覽:968
法律服務護航產業占 發布:2025-02-04 23:31:48 瀏覽:366
法院審判部門 發布:2025-02-04 22:39:56 瀏覽:385
法治宣教外包 發布:2025-02-04 22:30:31 瀏覽:541
肛門周圍長猴子土方法治療 發布:2025-02-04 22:22:02 瀏覽:805
政府制定規章的程序 發布:2025-02-04 21:28:54 瀏覽:274
2014年陳印法規講義 發布:2025-02-04 21:17:34 瀏覽: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