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相混合型刑事案件法律責任
❶ 刑事案件分幾種類型
刑事案件分為輕微刑事案件、一般刑事案件以及嚴重刑事案件。一般刑事案件是沒有達到重特大刑事案件標準的刑事案件。包括危害國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侵犯財產罪、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等。對於不同的刑事案件,將分別處以罰金、有期徒刑、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等不同的處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十九條 刑事案件的偵查由公安機關進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人民檢察院在對訴訟活動實行法律監督中發現的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非法拘禁、刑訊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權利、損害司法公正的犯罪,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對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重大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時候,經省級以上人民檢察院決定,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
自訴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❷ 雙向情感障礙症患者犯罪要負刑事責任嗎
一般是要負刑事責任的。
要對其進行鑒定,雙相情感障礙是否能認定為精神病人。如果只是雙相情感障礙,是需要負責任的。精神病患者免責是對那些喪失自知力的人而言的。所謂自知力,就是自己認識自己的能力,雙向情感障礙。只是躁狂抑鬱的情緒障礙,自知力是完好的,所以是正常法律責任人。根據我國《刑法》規定: 1.第十八條明確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已行為的時侯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必要時由政府強制醫療。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控制自已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負刑事責任。 2. 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❸ 刑事責任和法律責任有什麼區別
法律分析:法律責任是指因違反了法定義務或契約義務,或不當行使法律權利、權力所產生的,由行為人承擔的不利後果。刑事責任是指行為人因其犯罪行為所必須承受的,由司法機關代表國家所確定的否定性法律後果。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七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對依照前三款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第十七條之一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❹ 在刑事案件中,主犯與幫凶會承擔什麼樣的責任
如果未到案,並不影響案件的審理,主犯可定罪量刑.幫凶另案處理,待抓捕到案後審理定罪量刑.
❺ 刑事責任和法律責任有什麼區別
法律責任包括刑事法律責任、民事法律責任、行政法律責任。刑事法律責任只是涉及刑事犯罪問題的法律責任。
❻ 雙相障礙負不負刑事責任
法律分析:要對其進行鑒定,雙相情感障礙是否能認定為精神病人。如果只是雙相情感障礙,是需要負責任的。精神病患者免責是對那些喪失自知力的人而言的。所謂自知力,就是自己認識自己的能力,雙向情感障礙。只是躁狂抑鬱的情緒障礙,自知力是完好的,所以是正常法律責任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八條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❼ 刑事案件當事人都有哪些法律責任
刑事訴訟法的當事人都有被害人、自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刑事訴訟的當事人,是指同案件有直接利害關系而參加刑事訴訟的人員。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
本法下列用語的含意是:
(一)「偵查」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對於刑事案件,依照法律進行的收集證據、查明案情的工作和有關的強制性措施;
(二)「當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三)「法定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父母、養父母、監護人和負有保護責任的機關、團體的代表;
(四)「訴訟參與人」是指當事人、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辯護人、證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
(五)「訴訟代理人」是指公訴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託代為參加訴訟的人和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託代為參加訴訟的人;
(六)「近親屬」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❽ 刑事案件\'連帶責任,應該怎麼處理
連帶責任是指各個責任人對外都不分份額,不分先後次序地根據權利人的請求承擔責任。在權利人提出請求時,各個責任人不得以超過自己應承擔的部分為由而拒絕。《民法總則》規定,債務人一方人數為二人以上的,負有連帶義務的每個債務人,都負有清償全部債務的義務,履行義務的人,有權要求其他負連帶義務的人償付他應當承擔的份額。《民法總則》和《擔保法》均規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後,有權向債務人追償。上述法律規定表明,連帶責任人承擔了連帶債務後,依法可以向其他負有連帶責任的人追償。根據連帶責任的過錯原則,連帶責任的承擔可按因侵權或違約所造成的損失的一定比例進行劃分和判定,既可承擔全部損失的賠償責任,也可承擔部分損失的賠償責任。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七條債權人或者債務人一方人數為二人以上的,依照法律的規定或者當事人的約定,享有連帶權利的每個債權人,都有權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負有連帶義務的每個債務人,都負有清償全部債務的義務,履行了義務的人,有權要求其他負有連帶義務的人償付他應當承擔的份額。
❾ 兩個刑事案件在一起怎麼判刑
同一個案件中,案件越多,量刑越重,比如一個盜竊案,有5件案子和有10件案子,量刑肯定不同,再就是案值大的肯定重判,案值小的相對輕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