僱主責任保險合同法律規定
① 僱主責任險的保障范圍有哪些
1.殘疾賠償:相應的賠償應根據殘疾鑒定機構頒發的殘疾學位評估證明,並根據國家發布的標准文件確定的殘疾水平。
2.死亡賠償:限於政策中同意的每人死亡賠償限額。
3.工作延誤費用:保險公司負責賠償由於疾病或傷害所造成的臨時無能造成的工作延誤損失的雇員,這限制了每人死亡的賠償限額政策。
4.醫療費用:保險公司應賠償必要合理的醫療費用,包括注冊費,治療費,運營費,床單,考試費和醫療費用。
責任范圍;僱主責任保險的保險責任包括經濟賠償責任和相關法律費用,即僱主應在責任事故中擔任雇員。這種賠償的主要原因是各種意外的工業事故和職業疾病。
但是,由於戰爭,騷亂,罷工,核風險等,通常被排除在外,原因引起的責任事故通常被排除在外:首先,員工人身傷害;二,有意的行為或被保險人的巨大疏忽;第三,對承包商雇員的保險人的經濟補償責任;第四,合同下保險人的責任;第五,被保險人的員工故意行為造成的傷害;第六,被保險人員工造成的疾病,傳染病,分娩,流產和內部和外科手術造成的傷害。
拓展資料;
僱主出售責任保險,也稱為勞工補償保險。保險公司批准僱主應當依法承擔經濟賠償責任,當雇員在就業期間遭受人身傷害或職業病時。根據法律,這些保險是強制性的。申請人是僱主,受益人是雇員或其家人。僱主的責任保險具有社會保險的性質,與商業保險不同。保險費主要用於支付保險福利和商業費用。它很少有利可圖,速率低。
保險公司承擔的責任風險列出了被保險人(僱主)作為一個獨家責任的故意行動,主要涵蓋被保險人(僱主)的疏忽法案造成的損害賠償,或者包括納入保險范圍的非疏忽風險責任。構成僱主責任的前提是僱主與雇員之間存在直接就業合同關系。
以下情況通常被視為僱主對疏忽或疏忽的責任:
①僱主提供危險的工作場所,機器,工具或工作程序;
②僱主提供無能的管理人員;
③僱主的直接疏忽或疏忽行為,例如未能為有害作品提供相應的合格勞動保護條款,是一個錯誤。
任何沒有故意意圖的情況中的任何一個都應是僱主的缺陷責任,僱主應對經濟賠償責任對由此造成的員工的人身傷害。
希望能夠給到你幫助。
② 什麼是僱主責任險,僱主責任險有哪些內容
僱主責任險是指企業主(被保險人)所僱傭的員工在受雇過程中從事與保險單所載明的與被保險人業務有關的工作而遭受意外或患與業務有關的國家規定的職業性疾病,所致傷、殘或死亡,企業主(被保險人)根據勞動法及勞動合同應承擔的醫葯費用及經濟賠償責任(包括應支出的訴訟費用),由保險公司在規定的賠償限額內負責賠償的一種保險。
在責任的設計上相對團體意外險來說較全面,除了工傷死亡、傷殘、醫療費、誤工費的賠償外,還包括了生活護理費、一次性就業補助金、交通食宿補貼、救護車、法律等費用等。
僱主責任險該如何選擇?
1、具體責任險的分析
選擇市場上產品責任較好的兩款產品進行對比分析,快速了解產品的優與劣,以電子商務、攝影等行業為例。
假定10級傷殘,以北京為標准。綠色那一列是企業應該賠的錢,後面藍色是每種僱主責任險賠的錢,紅色字是僱主責任險賠過後,企業需要承擔的。
A方案賠付135800元,企業自付9660;
B方案賠付110000元,企業自付35460;
C方案賠付100000元,企業自付45460;
D方案賠付85000元,自付60460;
最常見的10級傷殘,A方案比D方案多賠了50800元,這筆錢可能是一家小公司5-10年的保費。因此選擇僱主責任險一定要看清楚條款,不能只是看保費,還要考慮行業類別,員工職業,及最重要的保險責任,否則少的錢只能企業自己擔著。
③ 僱主責任險需要勞動合同嗎
法律分析:僱主責任險是指僱主所僱傭的員工在受雇過程中從事與保險單所載明的與僱主業務有關的工作而遭受意外或患與業務有關的國家規定的職業性疾病,所致傷、殘或死亡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條 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願、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具有約束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履行勞動合同約定的義務。
第十條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三十六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④ 僱主責任保險的責任范圍
在保險合同期間內,凡被保險人的雇員,在其僱傭期間因從事保險單所載明的被保險人的工作而遭受意外事故或患與工作有關的國家規定的職業性疾病所致傷、殘或死亡,對被保險人因此依法應承擔的下列經濟賠償責任,保險公司依據本保險合同的約定,在約定的賠償限額內予以賠付。
拓展資料:
僱主責任險是指被保險人所僱傭的員工在受雇過程中從事與保險單所載明的與被保險人業務有關的工作而遭受意外或患與業務有關的國家規定的職業性疾病,所致傷、殘或死亡,被保險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及勞動合同應承擔的醫葯費用及經濟賠償責任,包括應支出的訴訟費用,由保險人在規定的賠償限額內負責賠償的一種保險。
保險公司對下列各項不負賠償責任:
(一)被保險人的雇員由於職業性疾病以外的疾病、傳染病、分娩、流產以及因上述原因接受醫療、診療所致的傷殘或死亡;
(二)由於被保險人的雇員自傷、自殺、打架、斗毆、犯罪及無照駕駛各種機動車輛所致的傷殘或死亡;
(三)被保險人的雇員因非職業原因而受酒精或葯劑的影響所導致的傷殘或死亡;
(四)被保險人的雇員因工外出期間以及上下班途中遭受意外事故而導致的傷殘或死亡;(可以賠付)
(五)被保險人直接或指使他人對其雇員故意實施的騷擾、傷害、性侵犯,而直接或間接造成其雇員的傷殘、死亡;
(六)任何性質的精神損害賠償、罰款、罰金;
(七)被保險人對其承包商所僱傭雇員的責任;
(八)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包括我國香港、澳門和台灣地區,所發生的被保險人雇員的傷殘或死亡;
(九)國務院頒布的《工傷保險條例》所規定的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葯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准之外的醫葯費用;
(十)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所頒布的《國家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規定之外的醫葯費用;
(十一)假肢、矯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輪椅等輔助器具;
(十二)住宿費用、陪護人員的誤工費、交通費、生活護理費、喪葬費用、供養親屬撫恤金、撫養費;
(十三)戰爭、軍事行動、恐怖活動、罷工、暴動、民眾騷亂或由於核子輻射所致被保險人雇員的傷殘、死亡或疾病;
(十四)直接或間接因計算機2000 年問題造成的損失;
(十五)其它不屬於保險責任范圍內的損失和費用。
⑤ 什麼是僱主責任險,主要保障哪些
僱主責任險是指企業主(被保險人)所僱傭的員工在受雇過程中從事與保險單所載明的與被保險人業務有關的工作而遭受意外或患與業務有關的國家規定的職業性疾病,所致傷、殘或死亡,企業主(被保險人)根據勞動法及勞動合同應承擔的醫葯費用及經濟賠償責任(包括應支出的訴訟費用),由保險公司在規定的賠償限額內負責賠償的一種保險。
在責任的設計上相對團體意外險來說較全面,除了工傷死亡、傷殘、醫療費、誤工費的賠償外,還包括了生活護理費、一次性就業補助金、交通食宿補貼、救護車、法律等費用等。
僱主責任險該如何選擇?
1、具體責任險的分析
選擇市場上產品責任較好的兩款產品進行對比分析,快速了解產品的優與劣,以電子商務、攝影等行業為例。
假定10級傷殘,以北京為標准。綠色那一列是企業應該賠的錢,後面藍色是每種僱主責任險賠的錢,紅色字是僱主責任險賠過後,企業需要承擔的。
A方案賠付135800元,企業自付9660;
B方案賠付110000元,企業自付35460;
C方案賠付100000元,企業自付45460;
D方案賠付85000元,自付60460;
最常見的10級傷殘,A方案比D方案多賠了50800元,這筆錢可能是一家小公司5-10年的保費。因此選擇僱主責任險一定要看清楚條款,不能只是看保費,還要考慮行業類別,員工職業,及最重要的保險責任,否則少的錢只能企業自己擔著。
⑥ 僱主責任險的賠付標准和依據
法律分析:僱主責任險的賠償項目:
(一)死亡賠償金
(二)傷殘賠償金
(三)誤工費用
(四)醫療費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第六十五條 保險人對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給第三者造成的損害,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或者合同的約定,直接向該第三者賠償保險金。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給第三者造成損害,被保險人對第三者應負的賠償責任確定的,根據被保險人的請求,保險人應當直接向該第三者賠償保險金。被保險人怠於請求的,第三者有權就其應獲賠償部分直接向保險人請求賠償保險金。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給第三者造成損害,被保險人未向該第三者賠償的,保險人不得向被保險人賠償保險金。責任保險是指以被保險人對第三者依法應負的賠償責任為保險標的的保險。
⑦ 僱主責任險是什麼有什麼標准
僱主責任險保障的是員工在工作過程中遭受意外或患與業務有關的職業性疾病,所致傷、殘或死亡等事故,應該由僱主依法對雇員承擔的損害賠償責任;僱主責任險的賠償依據是國家的法律或僱傭合同;在僱主責任險中,保險人的賠償是代替僱主履行了應盡的法定賠償責任的一部分或全部。賠償額度1.死亡:最高賠償額度按保單規定辦理。2.傷殘:A.永久喪失全部工作能力:最高賠償額度按保單規定辦理。B.永久喪失部分工作能力:最高賠償額度按受傷部位及程度,參照本保單所附賠償金額表規定的百分率乘以保單規定的賠償額度。C.暫時喪失工作能力超過5天的,在此期間,經醫生證明,按被僱人員的工資給予賠償。註:(1)本公司對上述各項總的賠償金額,最高不超過本保單規定的賠償限額。(2)被僱人員的月工資是按事故發生之日或經醫生證明發生疾病之日該人員的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不足12個月接實際月數平均。
⑧ 人保財險最新版僱主責任保險
被保人是僱主。
僱主責任保險合同是指保險人與投保人之間達成的,由保險人承保作為被保險人的僱主所僱用的員工在受雇期間執行與被保險人的業務有關的工作時,遭受意外事故或職業性疾病而造成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應當由被保險人承擔的賠償責任。
僱主責任保險合同適用於各行業的僱主責任,因此,各行業的僱主均可以投保僱主責任保險並成為被保險人。在投保時,僱主須將法律規定范圍內的全部雇員,包括短期工、臨時工、季節工和學徒工全部予以投保,而不能只投保其中一部分雇員。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⑨ 什麼是僱主責任險發生工傷給賠嗎
雖然工傷的情況下,社保有工傷保險的賠付,但是企業也有賠付責任,比如誤工費和一些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等,這些有時候也是不小的數額。企業購買僱主責任險就可以將這類賠償轉嫁給保險公司。僱主責任險保費不高,幾百塊錢,可以使僱主免除很多的後顧之憂。我們公司就在平安好生活保險商城上購買的。員工工作出差或外出團建等發生意外的話,可以保障。
⑩ 僱主責任險賠償標准
僱主責任險賠償標准包括:員工身體傷害或職業病引起的傷殘,主要依據醫院出具的證明,按賠償金額表的規定計算賠付金額。每一員工均適用自己的賠償限額,僱主責任保險的賠償限額,通常是以每一雇員若干個月的工資收入作為其發生僱主責任保險時的保險賠償額度,員工死亡或永久喪失全部工作能力,保險按最高賠償額度進行賠償,此外不再承擔任何責任。死亡和傷殘賠償不能兼得。
僱主責任保險,是以被保險人即僱主的雇員在受雇期間從事業務時因遭受意外導致傷、殘、死亡或患有與職業有關的職業性疾病而依法或根據僱傭合同應由被保險人承擔的經濟賠償責任為承保風險的一種責任保險。我國沒有立法強制實施僱主責任保險,只是規定某些行業必須為從業人員購買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如建築業、高危行業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第二十三條 保險人收到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的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後,應當及時作出核定;情形復雜的,應當在三十日內作出核定,但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保險人應當將核定結果通知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對屬於保險責任的,在與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達成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協議後十日內,履行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義務。保險合同對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期限有約定的,保險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義務。
保險人未及時履行前款規定義務的,除支付保險金外,應當賠償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因此受到的損失。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保險人履行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義務,也不得限制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取得保險金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