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掛靠需要負法律責任嗎

掛靠需要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時間: 2022-05-20 17:05:53

『壹』 非法掛靠資質是否負法律責任

非法掛靠的法律責任為:掛靠單位如果沒有取得相關資質而從事經營活動,情節嚴重的,有可能構成非法經營罪,依法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在掛靠經營中,一部分是國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專營、專賣物品或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
違反國家規定,有下列非法經營行為之一,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未經許可經營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專營、專賣物品或者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的;
(二)買賣進出口許可證、進出口原產地證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經營許可證或者批准文件的;
(三)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准非法經營證券、期貨、保險業務的,或者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的;
(四)其他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非法經營行為。

『貳』 掛靠的法律後果有哪些

工程掛靠行為是法律禁止的行為,工程掛靠的法律後果有以下這些:

一、簽訂的施工合同無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一)》第一條有明確規定,沒有資質的實際施工人借用有資質的建築施工企業名義簽訂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

二、被掛靠企業對建設工程質量承擔連帶責任、吊銷資質證書等。根據《建築法》第六十六條規定,建築施工企業轉讓、出借資質證書或者以其他方式允許他人以本企業的名義承攬工程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罰款,可以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情節嚴重的,吊銷資質證書。對因該項承攬工程不符合規定的質量標准造成的損失,建築施工企業與使用本企業名義的單位或者個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三、被掛靠方與掛靠方雙方均可能面臨刑事處罰。根據《行政許可法》第八十條、第八十一條的規定,被許可人塗改、倒賣、出租、出借行政許可證件,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行政許可的、超越行政許可范圍進行活動的、未經行政許可,擅自從事依法應當取得行政許可的活動的,行政機關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第六十六條 建築施工企業轉讓、出借資質證書或者以其他方式允許他人以本企業的名義承攬工程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罰款,可以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情節嚴重的,吊銷資質證書。對因該項承攬工程不符合規定的質量標准造成的損失,建築施工企業與使用本企業名義的單位或者個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叄』 工程掛靠的法律後果有哪些

法律分析:工程掛靠的法律後果是: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在民事責任方面,與經營關系有關聯關系的建築施工企業、以自身名義或者以所屬單位名義簽訂的合同,一般應當以關聯經營者和所屬單位為共同訴訟當事人起訴或者應訴。在行政責任上,建築施工企業轉讓、出借資質證書或者允許他人以本企業名義承攬工程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交罰款。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第二十六條 承包建築工程的單位應當持有依法取得的資質證書,並在其資質等級許可的業務范圍內承攬工程。禁止建築施工企業超越本企業資質等級許可的業務范圍或者以任何形式用其他建築施工企業的名義承攬工程。禁止建築施工企業以任何形式允許其他單位或者個人使用本企業的資質證書、營業執照,以本企業的名義承攬工程。

『肆』 掛靠關系如何承擔責任

法律分析:掛靠關系應將違法收取的管理費退還關聯方,掛靠方對掛靠協議涉及建設項目形成的債權債務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已繳納的稅款為所屬項目的應納稅額,已實際繳納,不予退還。另外,如果雙方都有過錯,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或共同承擔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三百八十八條 設立擔保物權,應當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規定訂立擔保合同。擔保合同包括抵押合同、質押合同和其他具有擔保功能的合同。擔保合同是主債權債務合同的從合同。主債權債務合同無效的,擔保合同無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擔保合同被確認無效後,債務人、擔保人、債權人有過錯的,應當根據其過錯各自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伍』 掛靠別人的公司承包工程,一旦出了事故,責任怎麼劃分,由誰承擔,會不會有刑事責任

這個一般是掛靠人與被掛靠單位,對外承擔連帶責任。若是發生重大事故,被掛靠單位相關人員,不但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甚至要承擔刑事責任。而成立工程分公司就可以完全規避這樣的風險。

雖然分公司在經營中可能出現風險,這是不可迴避的。主要看是否有對應的化解機制和防範措施。我了解到的中釜建設集團,他們是有著嚴格的風險管控能力和風險預防機制的。比如在合作協議上做了嚴格的約定,分公司造成風險的,首先由分公司負責人及其家庭承擔無限責任,然後是其擔保人及擔保人家庭承擔無限責任。最後如果仍然不能解決,總公司會出面兜底。這個風險的承當順序為:分公司負責人 > 分公司擔保人 > 總公司

比如:您目前做消防工程(二級資質),分公司可能承接的單個工程體量最大也就2000萬左右,我們把風險想到最極端的情況,就算他虧500萬吧。首先是您及您的整個家庭的財產對沖這個風險(舉債、變賣家產填窟窿),接著是您的擔保人及擔保人的家庭財產去承擔這個風險,最後是總公司去承擔這個風險。這樣「層層負責、人人有責、各負其責」的防範體系,還能不能對其他分公司或總公司造成不可抗的風險呢!

『陸』 掛靠的法律後果

法律分析:簽訂的施工合同無效、被掛靠方與掛靠方雙方均可能面臨刑事處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一)》第一條 沒有資質的實際施工人借用有資質的建築施工企業名義簽訂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八十一條 被許可人塗改、倒賣、出租、出借行政許可證件,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行政許可的、超越行政許可范圍進行活動的、未經行政許可,擅自從事依法應當取得行政許可的活動的,行政機關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柒』 建築工程掛靠犯法嗎,需要負什麼法律

《建築法》明確禁止工程掛靠行為,該法第二十六條明確規定「禁止建築施工企業超越本企業資質等級許可的業務范圍或者以任何形式用其他建築施工企業的名義承攬工程。禁止建築施工企業以任何形式允許其他單位或者個人使用本企業的資質證書、營業執照,以本企業的名義承攬工程」。

也就是說,一般建築工程掛靠是屬於違法行為的。

二、工程掛靠的表現形式如下: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合同糾紛案件的暫行意見》第9條規定,工程掛靠的表現形式主要有如下幾種:

(一)不具有從事建築活動主體資格的個人、合夥組織或企業以具備從事建築活動資格的建築企業的名義承攬工程是工程掛靠的一種表現形式;

(二)資質等級低的建築企業以資質等級高的建築企業的名義承攬工程是工程掛靠的一種表現形式;

(三)不具有工程總包資格的建築企業以具有總包資格的建築企業的名義承攬工程是工程掛靠的一種表現形式。

三、所需承擔的法律責任

1、掛靠經營關系的建築施工企業以自己的名義或以被掛靠單位的名義簽訂的承包合同,一般應以掛靠經營者和被掛靠單位為共同訴訟人,起訴或應訴。

最高法院《民訴法意見》第43條規定:「個體工商戶、個人合夥或私營企業掛靠集體企業並以集體企業的名義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在訴訟中,該個體工商戶、個人合夥或私營企業與其掛靠的集體企業為共同訴訟人。」

施工人掛靠其他建築施工企業,並以被掛靠施工企業名義簽訂建設工程合同,而被掛靠建築施工企業不願起訴的,施工人可作為原告起訴,不必將被掛靠建築施工企業列為共同原告。

2、掛靠當事人之間所訂立的掛靠協議無效。雙方應分別承擔過錯責任;

3、根據《建築法》及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被掛靠的施工企業與建設單位所訂立的建築安裝工程承包合同無效。該施工單位與使用其名義承攬工程的單位或個人對建設單位因此而遭受的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如果建設單位在知情的情況下仍與該被掛靠的施工企業簽訂合同,則建設單位也有過錯,應當承擔相應的過錯責任。

4、施工企業具備相應的資質是承攬工程和簽訂承包合同的法定條件。因此,對於建設工程竣工前施工方未取得相應資質的,由於承包合同違法性的瑕疵不能彌補,應確認為無效。

5、以被掛靠單位與建設單位簽訂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後,工程款如何結算取決於工程是否竣工驗收合格。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三條規定: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但建設工程經竣工驗收合格,承包人可請求參照合同約定支付工程價款。

『捌』 非法掛靠的法律責任是什麼

非法掛靠的法律責任為:掛靠單位如果沒有取得相關資質而從事經營活動,情節嚴重的,有可能構成非法經營罪,依法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在掛靠經營中,一部分是國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專營、專賣物品或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違反國家規定,有下列非法經營行為之一,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未經許可經營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專營、專賣物品或者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的;
(二)買賣進出口許可證、進出口原產地證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經營許可證或者批准文件的;
(三)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准非法經營證券、期貨、保險業務的,或者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的;
(四)其他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非法經營行為。

『玖』 建築公司掛靠的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掛靠經營關系的建築施工企業以自己的名義或以被掛靠單位的名義簽訂的承包合同,一般應以掛靠經營者和被掛靠單位為共同訴訟人,起訴或應訴。掛靠當事人之間所訂立的掛靠協議無效。雙方應分別承擔過錯責任。根據法律及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被掛靠的施工企業與建設單位所訂立的建築工程承包合同無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 第六十六條 建築施工企業轉讓、出借資質證書或者以其他方式允許他人以本企業的名義承攬工程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罰款,可以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情節嚴重的,吊銷資質證書。對因該項承攬工程不符合規定的質量標准造成的損失,建築施工企業與使用本企業名義的單位或者個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熱點內容
北京勞動法病假 發布:2025-02-04 20:26:20 瀏覽:373
行政法由哪兩部分組成 發布:2025-02-04 19:15:17 瀏覽:543
經濟法期末測試卷 發布:2025-02-04 19:07:38 瀏覽:580
錦州法律咨詢在哪裡 發布:2025-02-04 19:05:12 瀏覽:509
律師職業險 發布:2025-02-04 18:20:05 瀏覽:116
什麼情況下有法律援助 發布:2025-02-04 17:44:37 瀏覽:221
滿城哪有律師 發布:2025-02-04 17:12:56 瀏覽:863
房產聯系人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04 16:52:25 瀏覽:256
刑法宮廷劇 發布:2025-02-04 15:59:01 瀏覽:588
經濟法自然人 發布:2025-02-04 15:43:42 瀏覽: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