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做國際貿易能追究法律責任嗎

做國際貿易能追究法律責任嗎

發布時間: 2022-05-20 19:21:05

㈠ 我在外貿公司做翻譯,如果老外卷貨款跑了,而我是不知情的。請問:在法律上我應該承擔哪些責任

說實話,不管是操作,還是翻譯。碰到這種情況都很無奈。只有自認倒霉。
法律責任是沒有多少的。但是這些損失你肯地也要承擔一部分

㈡ 當國際貿易中出現法律問題,我們該怎麼辦

一般是建議協商解決,在協商解決無效時。再通過法律的手段來解決問題。
在這個過程中,核心是你的合同,合同中的一些細節決定你在這次國際貿易中的法律維權是否合適。
當然,如果真想要通過法律手段來解決事情,那就需要找上一個專業的能負責涉外法律的服務平台來幫你解決。在這里喔推薦律回網這個涉外商事法律服務平台,能有效的來幫助你解決國際貿易中出現的法律問題,最終實現追賬等維權。

㈢ 外貿合同出現糾紛後,業務員/翻譯會被追究法律責任嗎

1. lz不會被追究法律責任。根據我國民法通則僱主責任規定以及侵權責任法相關規定(如侵權法第三十四條 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 lz工作期間因工作導致的損害由公司承擔責任。
2.lz的麻煩在於,你公司承擔責任之後可能會找你的麻煩,前提是你工作上有過錯或者違反你們當初簽訂的合同。
3. 建議:lz不是適格的訴訟主體,因此不會被告到,法律上不會被牽扯。lz還是盡快找到老闆,或者自己先跟外國客戶商量解決辦法,客戶只是急於找到解決途徑,不到萬不得已合同雙方是不會鬧上法庭的。

㈣ 國際貿易法律問題

所指的直接適用是指WTO協定有規定而國內法沒有相應規定的情形下,WTO協定是否可以適用。至於WTO協定與國內法沖突時如何適用的問題在文章的第二部分進行討論。

由於WTO協定均是締約國締結或參加的雙邊國際條約或多邊國際條約,所以研究WTO協定直接適用問題實際上關繫到國內法中如何適用國際條約的問題。(注:WTO協定能不能稱為嚴格意義上的條約仍有不同看法,筆者傾向於WTO協定為條約。雖……

第一種適用方式是將國際條約的規定在國內法上直接予以明確規定。如《憲法》第18條關於對外國投資者保護的規定,第32條關於外國人法律地位的規定以及對要求政治避難的外國人可以給予受庇護權的規定;《對外貿易法》對於服務貿易逐步自由化原則的規定;《反傾銷和反補貼條例》第4條至第10條關於傾銷及國內產業損害的規定。此外,在《領海及毗連區法》、《外交特權與豁免條例》、《領事特權與豁免條例》、《締結條約程序法》等法律中都不同程度地將有關國際條約內容轉化為國內法規定。

第二種適用方式是根據中國締結或參加的國際條約的規定,及時對國內法作出相應的修改或補充。這種方式多運用在現行法律規定與條約規定明顯不一致或現行法律沒有相應規定的情況下。中國《專利法》修改就是典型的例證。1985年制定《專利法》時,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對葯品和化學物質不提供專利保護,但是這一規定同中國按照《巴黎公約》以及其他有關國際條約規定承擔的義務不一致。1992年人大常委會修改《專利法》規定對葯品和化學物質等可授予專利權進行保護。1992年的《專利法》規定專利復審委員會對涉及實用新型、外觀設計有終局裁決權,即對這些行政行為不能向法院起訴。這種規定明顯和WTO的《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TRIPS)的要求不一致,

㈤ 關於國際貿易責任劃分

《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中共有13個貿易術語,其中使用最的是裝運港交貨的三種術語;FOB,CFR和CIF。
這三種貿易術語,都只適用於海運和內河運輸,買賣雙方在貨物交接方式和責任、費用、風險劃分中所承擔的義務基本一致,只是在運輸和保險的責任上有所區別。

A. FOB(。。。named port of shipment)——裝運港船上交貨(——指定裝運港)按照《通則》的解釋,賣方必須在合同規定的裝運期內,在指定的裝運港將貨物裝上買方指定的船上,並及時通知買方。
貨物在裝運港越過船舷,風險即由賣方轉移至買方。

㈥ 國際貿易合同的違約責任有哪一些

國際貿易合同的違約責任有:1、實際的履行。所謂實際履行的含義是指當事人不履行承擔合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受害的那方既不想廢除合同,也不想接受受違約一方給予的金錢賠償,而是提出要求違約當事人的一方繼續履行承擔規定的責任的一種形式。2、賠償損失。賠償損失的含義是一方違約,對方有權利按照合同規定所受損失要求對方賠償。3、約定違約金和返還定金。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㈦ 急!急~!關於國際貿易的貨運法律問題!

首先名詞解釋下FOB:
FOB
買方風險:買方未能按時派船,這包括未經對方同意提前將船派到和延遲派到裝運港,賣方有權拒絕交貨,而且由此產生的各種損失,如空艙費、滯港費及賣方增加的倉儲費等,均由買方負擔。
賣方風險:承擔貨物一切滅失及/或損失責任,直至在規定日期或期限內,已將貨物裝載於輪船上為止。

你們不用負法律責任,如有糾紛,參照合同中的仲裁條款解決,如果和合同中沒約定仲裁條款,那就是雙方同意是仲裁或法院打官司。

法律條文出自:

根據<2000通則>的解釋,FOB術語只適用於海運和內河運輸.

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 http://ke..com/view/7451.html?wtp=tt

做外貿的都了解這個。

㈧ 國際貿易中間人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你只是中介的一方,為雙方建立合同關系而起到介紹作用,對合同履行不承擔保證專責任。
主要看屬協議有無約定
你方是進出口貨代公司嗎?還是僅負責聯系供貨商的中介人?是否承擔責任還需要看協議中對雙方權利義務的具體約定。
按照傭金協議承擔責任。

㈨ 以個人名義做外貿會觸犯法律嗎

這肯定會觸法,如果你躲避檢查且數額較大,就會構成走私,建議還是走正規渠道

熱點內容
北京勞動法病假 發布:2025-02-04 20:26:20 瀏覽:373
行政法由哪兩部分組成 發布:2025-02-04 19:15:17 瀏覽:543
經濟法期末測試卷 發布:2025-02-04 19:07:38 瀏覽:580
錦州法律咨詢在哪裡 發布:2025-02-04 19:05:12 瀏覽:509
律師職業險 發布:2025-02-04 18:20:05 瀏覽:116
什麼情況下有法律援助 發布:2025-02-04 17:44:37 瀏覽:221
滿城哪有律師 發布:2025-02-04 17:12:56 瀏覽:863
房產聯系人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04 16:52:25 瀏覽:256
刑法宮廷劇 發布:2025-02-04 15:59:01 瀏覽:588
經濟法自然人 發布:2025-02-04 15:43:42 瀏覽: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