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法律責任的鑒定
法律分析:目前對鑒定人法律責任的確立方式是以機構責任為主,鑒定人(自然人)責任為輔。我國現行司法鑒定機構大多數是行政機構或機關事業單位舉辦的機構,主要確立的是刑事責任和國家賠償責任,也有一些民事責任的規定。
法律依據:《司法鑒定程序通則》 第二十二條 司法鑒定機構應當建立鑒定材料管理制度,嚴格監控鑒定材料的接收、保管、使用和退還。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在鑒定過程中應當嚴格依照技術規范保管和使用鑒定材料,因嚴重不負責任造成鑒定材料損毀、遺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責任。
❷ 刑事責任能力如何鑒定
法律分析:所謂的刑事責任能力,是指一個人具備《刑法》意義上的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並且依照法律能夠獨立承擔刑事責任的能力。這樣的人如果實施了犯罪行為,就應當依法承擔的國家司法機關依照刑事法律對其犯罪行為及本人所做的否定評價和譴責,承擔一定程度的懲罰。同時,根據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的程度不同、年齡不同等具體情況又進一步將刑事責任能力劃分為了完全刑事責任能力,部分刑事責任能力,以及無刑事責任能力。在正常情況下,完全刑事責任能力人會為自己所犯的罪行承擔完整的刑事責任。部分刑事責任能力人在在承擔刑事責任的同時候會減輕和從輕處罰。而無刑事責任能力人,按照法律規定將不承擔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七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對依照前三款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第十八條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❸ 傷情鑒定造假的法律責任是什麼
法律分析:司法鑒定實行鑒定人負責制度,司法鑒定作假是要負法律責任的,故對於司法鑒定傷情鑒定原則上不存在作假可能。但是不排除其它的可能性。傷情鑒定造假騙保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追回騙款並進行罰款,嚴重的要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六十條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騙取工傷保險待遇,醫療機構、輔助器具配置機構騙取工傷保險基金支出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退還,處騙取金額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一條從事勞動能力鑒定的組織或者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改正,處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提供虛假鑒定意見的(二)提供虛假診斷證明的(三)收受當事人財物的。
❹ 司法鑒定機構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法律分析:根據司法鑒定機構登記管理辦法的規定,司法鑒定機構的法律責任:1、由省級司法行政機關依法給予警告,並責令其改正的:超出登記的司法鑒定業務范圍開展司法鑒定活動的;未經依法登記擅自設立分支機構的;未依法辦理變更登記的;出借《司法鑒定許可證》的;組織未取得《司法鑒定人執業證》的人員從事司法鑒定業務的;無正當理由拒絕接受司法鑒定委託的;違反司法鑒定收費管理辦法的;支付回扣、介紹費,進行虛假宣傳等不正當行為的;拒絕接受司法行政機關監督、檢查或者向其提供虛假材料的;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其他情形。2、由省級司法行政機關依法給予停止從事司法鑒定業務三個月以上一年以下的處罰;情節嚴重的,撤銷登記:因嚴重不負責任給當事人合法權益造成重大損失的;具有本辦法第三十九條規定的情形之一,並造成嚴重後果的;提供虛假證明文件或採取其他欺詐手段,騙取登記的;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3、司法鑒定機構在開展司法鑒定活動中因違法和過錯行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按照民事法律的有關規定執行。
法律依據:《司法鑒定程序通則》 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進行司法鑒定活動,應當遵守法律、法規、規章,遵守職業道德和職業紀律,尊重科學,遵守技術操作規范。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應當保守在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不得泄露個人隱私。未經委託人的同意,不得向其他人或者組織提供與鑒定事項有關的信息,但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在執業活動中應當依照有關訴訟法律和本通則規定實行迴避。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進行司法鑒定活動應當依法接受監督。對於有違反有關法律規定行為的,由司法行政機關依法給予相應的行政處罰違反司法鑒定行業規范行為的,由司法鑒定行業組織給予相應的行業處分。司法鑒定機構應當加強對司法鑒定人進行司法鑒定活動的管理和監督。司法鑒定人有違反本通則或者所屬司法鑒定機構管理規定行為的,司法鑒定機構應當予以糾正。司法鑒定機構應當統一受理司法鑒定的委託。
❺ 司法鑒定部門出具假證應負怎樣法律責任
按照《司法鑒定假鑒和錯鑒責任追究辦法》鑒定機構管理人員及鑒定人故意作出虛假鑒定專的,由省司法屬廳取消其鑒定資格。
給當事人造成損失的,返還鑒定費並賠償經濟損失。
假鑒、錯鑒責任人的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構成偽證罪。
上述:
錯誤鑒定是指鑒定機構及其管理人員和鑒定人,因過失或者限於技術能力,在鑒定活動中違反司法鑒定有關規定,作出的不正確的鑒定結論。
虛假鑒定是指鑒定機構及其管理人員和鑒定人,故意違背事實、違反司法鑒定有關規定,作出的不真實的鑒定結論。
❻ 司法鑒定錯誤會負法律責任嗎
法律分析:不僅是侵權責任。司法鑒定人有違反《司法鑒定人管理辦法》規定情形的,由執業證書頒發機關給予警告,同時責令改正;有違法所得的,處違法所得的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但最高不得超過人民幣3萬元。司法鑒定人違法執業或因過錯給委託人造成損失的,由其所在的司法鑒定機構承擔賠償責任:司法鑒定機構賠償後,可以向有故意或重大過失行為的司法鑒定人追償。司法鑒定人在鑒定活動中有犯罪行為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八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違法行為受到行政處罰,其違法行為對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違法行為構成犯罪,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不得以行政處罰代替刑事處罰。
❼ 司法鑒定人的法律責任是什麼
法律分析:司法鑒定人的法律責任是:鑒定人進行鑒定後,應當寫出鑒定 結論,並且簽名。對人身傷害的醫學鑒定有爭議需要重新鑒定或者對精神病的醫學鑒定,由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進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七條 鑒定人進行鑒定後,應當寫出鑒定意見,並且簽名。鑒定人故意作虛假鑒定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❽ 如果司法鑒定機構弄虛作假,要負法律責任嗎
摘要 司法鑒定的鑒定意見作為很重要的一項證據,如果弄虛作假當然要承擔法律責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