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經營權證書的法律效力
⑴ 最高法判例已加蓋公章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的效力
具有法律效力。
最高法判例已加蓋公章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具有法律效力。我們可以放心使用。
土地承包經營權就是公民集體對集體所有或國家所有由全民所有制或集體所有制單位使用的國有土地的承包經營權,權利內容由合同約定。分為主體和客體兩種。土地承包經營權(以下簡稱為「承包經營權」)是反映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中農村承包經營關系的新型物權。民法通則規定了公民、集體的承包經營權受法律保護(第80條第2款、第81條第3款)。
⑵ 土地經營權證領到手後即使與鄰居有糾紛是不是也有法律效力
土地經營權證領到手後,就具有了法律效力,這塊地就歸你經營使用了,與鄰居的矛盾最好和平解決,互相溝通,這樣有利於你的經營發展,不要激化矛盾,任何時候都是和為貴,我個人解決不了,就找村幹部幫忙解決。
⑶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有什麼作用嗎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能維護承包方依法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是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生效後,國家依法確認承包方享有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法律憑證。
它有利於進一步穩定和完善農村土地承包關系;能解決農村的土地承包原始數據和資料保護不力,流轉過程中合同不規范、面積不準確、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對深化農村改革、依法引導和規范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拓展資料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登記的主要內容:
1、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姓名(名稱)及基本情況(性別、出生年月);
2、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名稱和編號;
3、承包經營期限和起止日期;
4、發包農村土地的集體經濟組織名稱、土地區位、土地面積、土地用途;
5、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變動情況;
6、核發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的機關及日期;
7、其他應當註明的事項。
⑷ 村委會開的土地使用證明有法律效力嗎
您好!村委會是村民的自治組織,不是國家機關,村委會開的土地使用證明沒有法律效力。謝謝閱讀!
⑸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的作用是什麼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的作用如下:
1、能維護承包方依法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是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生效後,國家依法確認承包方享有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法律憑證;
2、有利於進一步穩定和完善農村土地承包關系;
3、能解決農村的土地承包原始數據和資料保護不力,流轉過程中合同不規范、面積不準確、信息不對稱等問題;
4、對深化農村改革、依法引導和規范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登記的主要內容有如下幾條:
1、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姓名(名稱)及基本情況(性別、出生年月);
2、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名稱和編號;
3、承包經營期限和起止日期;
4、發包農村土地的集體經濟組織名稱、土地區位、土地面積、土地用途;
5、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變動情況;
6、核發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的機關及日期;
7、其他應當註明的事項。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
第二十四條 國家對耕地、林地和草地等實行統一登記,登記機構應當向承包方頒發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或者林權證等證書,並登記造冊,確認土地承包經營權。
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或者林權證等證書應當將具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全部家庭成員列入。
登記機構除按規定收取證書工本費外,不得收取其他費用。第五十三條 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農村土地,經依法登記取得權屬證書的,可以依法採取出租、入股、抵押或者其他方式流轉土地經營權。第六十六條 本法實施前已經按照國家有關農村土地承包的規定承包,包括承包期限長於本法規定的,本法實施後繼續有效,不得重新承包土地。未向承包方頒發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或者林權證等證書的,應當補發證書。
⑹ 農村土地經營權和土地使用證哪個有法律效益
土地使用證
土地使用證是確認土地使用權的法律憑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國家依法實行土地登記發證制度。依法登記的土地所有權和土地使用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可見,土地使用證在中國是確認土地使用權的法律憑證。土地登記內容和土地權屬證書式樣由國務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統一規定。證內各項數據和編號,如單位名稱、四至、土地數量、位置、土地變更等,必須與土地登記表相一致。土地使用證附圖可根據土地利用現狀底圖或地籍圖透繪獲得。
⑺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簿、農村土地家庭承包合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三者在法律效力上有什麼區別
農村土地承包合同,又稱農業承包合同,是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作為發包方,與承包方之間就集體經濟組織享有所有權或使用權的土地、山嶺、荒地、灘塗等自然資源簽訂的承包經營合同。 農村土地承包合同是我國出現最早的行政合同。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為民事合同之一種,它具有如下法律特徵:
一是主體具有特定性。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的發包人只能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包括村內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村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鄉(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等。
二是客體的特殊性。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的客體是集體所有或國家所有依法由集體使用的農村土地的使用權。《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二條規定的農民集體所有和國家所有依法由農村集體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於農業的土地是農村土地使用權的載體。
三是期限具有長期性。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的客體為農村土地,而土地的生產、開發周期都很長,故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的期限一般也較長。
四是承包人依法取得的承包經營權受法律保護。根據物權法定原則,《農村土地承包法》對承包地的取得、交回、調整、補償、合同權利義務等內容作了專門規定,不能因合同其他因素的改變而改變。
五是形式的特定性。《農村土地承包法》明確規定發包方應當與承包方簽訂書面合同,因此,與其他民事合同形式上的多樣性不同,農村土地承包合同在形式上具有特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