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信用證不具有法律效力的是
1. 急!!!信用證案例分析
無論是UCP500還是UCP600都只是一個慣例,並不具有法律效力,只是供參考的,因此當信用證開立之後,還是要以信用證中的內容為主,如果接受了信用證,無論他是依據那個慣例開立的, 就表示接受了信用證當中的條款,就像合同一樣,顯然,這個信用證之中的內容對受益人來說是不公平的,他對付款條件進行了限制,即受益人即便相符交單,開證行也可以規避不可撤銷的第一付款責任,這顯然是對受益人利益的侵害,作為受益人來說當然不可接受!
建議讓開證行開改證,去掉限制付款的條款,同時改為依據UCP600,現在幾乎看不到UCP500了,都什麼年代了~~
2. 信用證的條款
第二十七條空運單據
a.如果信用證要求提供空運單據,除非信用證另有相反規定,否則,銀行將接受下列單據,不論其稱謂如何:Ⅰ.表面註明承運人名稱並由下列人員簽字或以其它方式證實:--承運人;或--作為承運人的具名代理或代表。
承運人的任何簽字或證實,亦須表明他承運人的身份。代理人代表承運人簽字或證實亦須表明所代表的委託人的名稱和身份,即表明代理人是代表承運人簽字或證實者,及Ⅱ.註明貨物已收妥待運,及Ⅲ.如信用證要求註明實際發運日期,則應對此日期作出專項批註。在空運單據上如此表示的發運日期,即視為裝運日期。
就本條款而言,在空運單據的方格(標明「僅供承運人使用」或類似說明)內所表示的有關航班號和起飛日的信息不能視為發運日期的專項批註。
在所有其它情況下,空運單據的簽發日期即視為裝運日期,及Ⅳ.空運單上註明信用證規定的發運機場及目的地機場,及Ⅴ.空運單上開給委託人/發貨人的正本空運單據,即使信用證規定全套正本,或有類似意義的詞語,及Ⅵ.空運單上含有全部承運條件,或其中某些承運條件須參閱空運單以外的某一出處或文件。銀行對此類承運條件的內容將不予審核,及Ⅶ.所有其它方面均符合信用證規定。
b.就本條款而言,轉運指在信用證規定的起飛機場到目的地機場的運輸過程中,將貨物從一架飛機上卸下再裝到另一架飛機上的運輸。
c.即使信用證禁止轉運,銀行也將接受上面註明將發生或可能發生轉運的空運單據,只要是同一空運單據包括運輸全程即可。
第二十八條公路、鐵路或內河運輸單據
a.如果信用證要求提供公路、鐵路或內河運輸單據,除非信用證另有相反規定,否則銀行將接受所要求的類型的運輸單據,不認其稱謂如何:Ⅰ.單上註明承運人的名稱並且已由承運人或作為承運人的具名代理或代表簽字或以其它方式證實,及/或載有承運人或作為承運人的具名代理或代表的貨物收貨印章或其它收妥的標志。
承運人的任何簽字、證實、收貨印章或其它收貨標志,表面須表明承運人的身份。代表承運人簽字或證實,亦須表明其所代表的委託人的名稱和身份,即註明代理人是代表承運人簽字或證實的,及Ⅱ.單上註明貨物已收妥待運、發運或承運或類似意義的詞語,除非運輸單據上蓋有收妥印章,否則運輸單據的出具日期即視為裝運日期。在加蓋收妥印章的情況下,蓋章的日期即視為裝運日期,及Ⅲ.單上註明信用證規定的裝運地和目的地,及Ⅳ.所有其它方面均符合信用證規定。
b.如運輸單據未註明出具份數,銀行將接受所提交的運輸單據,並視之為全套正本。不論運輸單據上是否註明為正本,銀行將作為正本予以接受。
c.就本條款而言,轉運指在信用證規定的裝運地到目的地之間的運輸過程中,以不同的運輸方式,從一種運輸工具卸下再裝至另一種運輸工具的運輸。
d.即使信用證禁止轉運,銀行也將接受單據上註明貨物將轉運或可能發生轉運的公路、鐵路或內河運輸單據,只要運輸的全過程包括在同一運輸單據內,並使用同一運輸方式即可。
第二十九條專遞及郵政收據
a.如果信用證要求提供郵政收據或投遞證明,除非信用證另有相反規定,銀行將接受下述郵政收據或投郵證明:Ⅰ.正面有信用證規定的裝運地或發運地戳記或以其它方式證實並加註日期者,該日期即視為裝運日期或發運日期,及Ⅱ.所有其它各方面均符合信用證規定。
b.如信用證要求由專遞或快遞機構出具證明收到待運貨物的單據,除非信用證另有相反規定,否則銀行將接受下列單據,不論其稱謂如何:Ⅰ.正面註明專遞/快遞機構的名稱,並由該具名的專遞/快遞機構蓋戳、簽字或以其它方式證實的單據(除非信用證特別規定由指定的專遞/快遞機構出具單據,否則銀行將接受由任何專遞/快遞機構出具的單據),及Ⅱ.上面註明取件或收件日期或同義詞語者,此日期即視為裝運或發運日期,Ⅲ.所有其它各方面均符合信用證規定。
第三十條運輸行出具的運輸單據
除非信用證另有授權,否則銀行僅接受運輸行出具的具有註明下列內容的運輸單據:Ⅰ.註明作為承運人或多式運輸營運人的運輸行的名稱,並由作為承運人或多式運輸營運人的運輸行簽字或以其它方式證實,或Ⅱ.註明承運人或多式運輸營運人的名稱並由作為承運人或多式運輸營運人的具名代理或代表的運輸行簽字或以其它方式證實。
第三十一條「貨裝艙面」,「發貨人裝載並計數」,發貨人名稱除非信用證另有相反規定,否則銀行將接受下列運輸單據:Ⅰ.海運或包括海運在內的一種以上運輸方式,未註明貨物已裝艙面或將裝於艙面。然而,運輸單據內有貨物可能裝於艙面的規定,如果未特別註明貨物已裝艙面或將裝艙面,銀行對該種運輸單據予以接受,及/或Ⅱ.含有「發貨人裝載並計數」或「內容據發貨人報稱」或類似文字的條款的運輸單據,及/或Ⅲ.表明以信用證受益人以外的一方為發貨人的運輸單據。
第三十二條清潔運輸單據
a.清潔運輸單據系指未載有明確宣稱貨物及/或包裝狀況有缺陷的條款或批註的運輸單據。
b.除非信用證明確規定可以接受上述條款或批註,否則銀行將不接受會有此類條款或批註的運輸單據。
c.運輸單據如符合本條款和第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或三十條的規定,銀行即視為符合信用證中規定在運輸單據上載明「清潔已裝船」的要求。
第三十三條運費到付/運費預付的運輸單據a.除非信用證另有規定,或與信用證項下所提交的任何單據相抵觸,否則,銀行將接受表明運費或運輸費用(以下統稱「運費」)待付的運輸單據。
b.如信用證規定運輸單據中必須表明運費付訖或已預付,銀行將接受以戳記或以其它方式清楚地表明運費付訖或已預付的詞語,或用其它方法表明運費付訖的運輸單據。如信用證要求專遞費用付訖或預付時,銀行也將接受專遞或快遞機構出具的註明專遞費用由收貨人以外的一方承擔的運輸單據。
c.運輸單據上如出現「運費可預付」或「運費應預付」或類似意義的詞句,不能視為運費付訖的證明,這種單據將不予接受。
d.銀行將接受以戳記或其它方式提及運費以外的附加費用,諸如有關裝卸或其它類似作業所發生的費用或開支的運輸單據,除非信用證條款明確禁止接受此類運輸單據,則不能接受。
第三十四條保險單據
a.保險單據從其字面上看,必須是由保險公司或承保人或他們的代理人開立並簽署的。
b.如保險單據上表明所出具的正本系一份以上者,除非信用證另有授權,必須提交全部正本保險單據。
c.除非信用證有特別授權,否則銀行不接受由保險經紀人簽發的暫保單。
d.除非信用證另有相反規定,否則銀行將接受由保險公司或承保人或他們的代理人預簽的保險證明或預保單項下的保險聲明。盡管信用證特別要求提供的保險證明或預保單項下的保險聲明,但銀行仍可接受保險單以取代保險證明或和保險聲明。
e.除非信用證另有規定,或除非保險單據表明保險責任最遲於裝船或發運或接受監管日起生效,否則銀行對載明簽發日期遲於運輸單據上註明的裝船或發運或接受監管日期的保險單據將不予接受。
f.
Ⅰ.除非信用證另有規定,否則保險單據上的貨幣,必須與信用證上的貨幣相同。
Ⅱ.除非信用證另有規定,保險單據必須表明的最低投保金額,應為貨物的CIF價(成本、保費和運費(……「指定的目的港」))或CIP價(運費和保險費付至(……「指定目的地」))之金額加10%。但這僅限於能從貨運單據上確定CIF或CIP價值的情況。否則,銀行將接受的最低投保金額為信用證要求付款、承兌或議付的金額的110%,或發票毛值的110%,兩者之中取金額較大者。
第三十五條投保險別
a.信用證應規定需要投保的險別,以及必要的附加險別。諸如「通常險別」或「慣常險別」一類意義不明確的用語不應使用。如已使用,銀行當按照所提交的保險單據予以接受,但對未經投保的任何險種不予負責。
b.如信用證無特別規定,銀行當按照所提交的保險單據予以接受,對未經投保的任何險別不予負責。
c.除非信用證另有規定,否則銀行將接受表明有受免賠率或免賠額約束的保險單據。
第三十六條投保一切險
當信用證規定「投保一切險」時,銀行將接受含有任何「一切險」批註或條文的保險單據,不論其有無「一切險」標題,甚至表明不包括某種險別。銀行對未經投保的任何險別不予負責。
第三十七條商業發票
a.除非信用證另有規定,商業發票上:Ⅰ.應當在表面上表明:發票系由信用證中指定的受益人出具(第四十八條所規定者除外),及Ⅱ.必須做成以申請人的名稱為抬頭(第四十八條(h)款所規定者除外),及Ⅲ.發票無須簽字。
b.除非信用證另有相反規定,否則銀行可拒絕接受金額超過信用證所允許的金額的商業發票。但是,如信用證項下授權付款、承擔延期付款責任、承兌匯票或議付的銀行,一旦接受此類發票,只要該銀行所作出的付款、承擔延期付款責任、已承兌匯票或已議付的金額沒有超過信用證所允許的金額,則該銀行的決定對各有關方均具有約束力。
c.商業發票中的貨物描述,必須與信用證規定的相符。其它一切單據則可使用貨物統稱,但不得與信用證規定的貨物描述有抵觸。
第三十八條其它單據
在採用除海運以外的運輸方式的情況下,如信用證要求提交重量證明,除非信用證明確規定此項重量證明必須另行提供單據外,銀行將接受承運人或其代理人加蓋於運輸單據上的重量戳記或重量聲明。
E、雜項規定
第三十九條信用證金額、貨物數量和單價的增減幅度a.凡「約」「大概」、「大約」或類似的詞語用於信用證金額、貨物、數量和單價時,應解釋為有關金額、數量或單價不超過10%的增減幅度。
b.除非信用證規定貨物的指定數量不得有增減外,在所支付的款項不超過信用證金額的條件下,貨物數量准許有5%的增減幅度。但是,當信用證上規定的數量是以包裝單位或個數計數時,此項增減幅度則不適用。
c.除非禁止分批裝運的信用證上另有規定或除非已適用本條(b)款者,當信用證對貨物的數量有規定,且貨物已全數裝運,以及當信用證對單價有規定,而此單價又末降低的條件下,允許支取的金額有5%的減幅。如信和證已利用本條(a)款提到的詞語,則本規定不適用。
第四十條分批裝運/分批支款
a.除非信用證另有規定,允許分批支款及/或分批裝運。
b.運輸單據上表面註明貨物系使用同一運輸工具並經同一路線運輸的,即使每套運輸單據註明的裝運日期不同及/或裝貨港、接受監管地、發運地不同,只要運輸單據註明的目的地相同,也不視為分批裝運。
c.貨物經郵寄或專遞發運,如郵政收據或投郵證明或專遞收據或發運通知,是在信用證規定的發貨地加蓋戳記、或簽署或以其它方式證實並且日期相同,則不視為分批裝運。
第四十一條分期裝運/分期支款
信用證規定在指定的不同期限人分期支款及/或分期裝運,如其中任何一期未按信用證所規定的期限支款及/或裝運,則信用證對該期及以後各期均失效。但信用證另有規定者除外。
第四十二條到期日及交單地點
a.所有信用證均須規定一個到期日及一個付款、承兌交單地。議付信用證尚須規定一個議付交單地,但自由議付信用證除外。所規定的付款、承兌或議付的到期日,將視為提交單據的到期日。
b.除第四十四條(a)款規定外,必須於到期日或到期日之前交單。
c.如開證行註明信用證的有效期限為「一個月」、「六個月」或類似規定,但未指明自何日起算者,開證行開證日即視為起算日。銀行應避免用此種方式註明信用證的到期日。
第四十三條對到期日的限制
a.凡要求提交運輸單據的信用證,除規定一個交單到期日外,尚須規定一個在裝運日後按信用證條款規定必須交單的特定期限。如未規定該期限,銀行將不予接受遲於裝運日期後二十一天提交的單據。但無論如何,交單不得遲於信用證的到期日。
b.如第四十條(b)款適用,所提交的運輸單據上的最遲裝運日期即視為裝運日期。
第四十四第到期日的順延
a.如信用證的到期日及/或按本慣例第四十三條規定所適用的交單的期限最後一天,適逢接受單據銀行因第十七條規定以外的原因而停止營業,則規定的到期日及/或裝運日後一定期限內必須交單的最後一天,將順延至該銀行恢復營業後的第一個營業日。
b.但最遲裝運日期不得按照本條(a)款對到期日及/或裝運日後交單期限的順延為由而順延。如信用證或修改書中未規定最遲裝運日期,銀行將不接受表明裝運日期遲於信用證或修改書規定的到期日的運輸單據。
c.於順延後的第一個營業日接受單據的銀行,必須申明單據系根據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1993年修訂本,國際商會第500號出版物第四十四條(a)款規定的順延期限內所提交。
第四十五條交單時間
銀行在其營業時間以外,無接受單據的義務。第四十六條對裝運日期的一般用語a.除非信用證另有規定,凡用於規定最早及/或最遲裝運日期的「裝運」一詞,其意義應理解為包括諸如「裝船」、「發運」、「接收備運」、「郵政收據日期」、「取件日期」和類似表述,如信用證要求多式運輸單據時,還包括「接受監管」這一涵義。
b.不應使用諸如「迅速」、「立即」、「盡快」之類詞語,如已使用,銀行將不予置理。
c.如使用「於或約於」之類詞語來限定裝運日期者,銀行將視為在所述日期前後各五天內裝運,起迄日包括在內。
第四十七條裝運期限的日期用語
a.諸如「×月×日止」、「至×月×日」、「直至×月×日」、「從×月×日」及類似意義的詞語用於限定信用證中有關裝運的任何日期或期限時,應理解為包括所述日期。
b.「×月×日以後」應理解為不包括所述日期。
c.「上半月」和「下半月」應分別理解為自每月「1日至15日」和「16日至月末最後一天」,包括起迄日。
d.「月初」、「月中」和「月末」應分別理解為每月1日至10日、11日至20日和21日至月末最後一天,包括起迄日期。
F、可轉讓信用證
第四十八條可轉讓信用證
a.可轉讓信用證系指信用證的受益人(第一受益人)可以要求授權付款、承擔延期付款責任對匯票、承兌或議付的銀行(統稱「轉讓行」),或當信用證是自由議付時,可以要求信用證中特別授權的轉讓銀行,將該信用證全部或部分轉讓給一個或數個受益人(第二受益人)使用的信用證。
b.只有開證行在信用證中明確註明「可轉讓」時,信用證方可轉讓。使用諸如:「可分割」、「可分開」、「可讓渡」和「可轉移」之類措詞,並不能使信用證成為可以轉讓的信用證。如已使用此類措詞,可不予以置理。
c.除經非轉讓銀行明確同意轉讓范圍和轉讓方式,否則它無義務辦理轉讓。
d.在申請轉讓時並在信用證轉出之前,第一受益人必須不可撤銷地指示轉讓銀行,說明它是否保留拒絕允許轉讓行將修改通知給第二受益人的權利。如轉讓行同意按此條件辦理轉讓,它必須在辦理轉讓時,將第一受益人關於修改事項的指示通知第二受益人。
e.如信用證轉讓給一個以上的第二受益人,其中一個或幾個第二受益人拒絕接受信用證的修改,此舉並不影響其它第二受益人接受修改。對拒絕接受修改的第二受益人而言,該信用證視作未被修改。
f.除非另有約定,轉讓行所涉及轉讓的費用,包括手續費、費用、成本費或其它開支等,應由第一受益人支付。如果轉讓行同意轉讓信用證,在付清此類費用之前,轉讓行沒有辦理轉讓的義務。
g.除非信用證另有說明,可轉讓信用證只能轉讓一次。因此,第二受益人不得要求將信用證轉讓給其後的第三受益人。就本條文而言,再轉讓給第一受益人,不屬被禁止轉讓的范疇。
只要不禁止分批裝運/分批支款,可轉讓信用證可以分為若幹部分予以分別轉讓(但總和不超過信用證金額),這些轉讓的總和將被認為該證只轉讓了一次。
h.信用證只能按原證中規定的條款轉讓,但下列項目除外:--信用證金額--信用證中規定的貨物的任何單價,--到期日--根據本慣例第四十三條確定的最後交單日期,--裝運期限以上任何一項或全部項目均可減少或縮短。
必須投保的保險金額比例可以增加,以滿足原信用證或本慣例規定的保額。
此外,可以用第一受益人的名稱替代原信用證申請人的名稱。但是,原證中如明確要求原申請人的名稱應在除發票以外的單據上出現時,該項要求應予做到。
i.第一受益人有權用自己的發票(和匯票)替換第二受益人提交的發票(和匯票),其金額不得超過原信用證金額,如信用證對單價有規定,應按原單價出具發票。經過替換發票(和匯票),第一受益人可以在信用證項下支取其發票金額與第二受益人發票金額間的的差額。
當信用證已經轉讓,並且第一受益人要提供自己的發票(和匯票)以替換第二受益人的發票(和匯票),但第一受益人未能在有關方首次要求他這樣做時按此辦理,則轉讓行有權將所收到的已轉讓信用證項下的單據,包括第二受益人的發票(和匯票)交給開證行,並不再對第一受益人負責。
j.除非原信用證明確表明不得在原信用證規定以外的地方辦理付款或議付,否則,第一受益人可以要求在信用證的受讓地,並在信用證到期日內,對第二受益人履行付款或議付。這樣做並不損害第一受益人以自己的發票(和匯票)替換第二受益人的發票(和匯票)並索取兩者間應得差額的權利。
G、款項讓渡
第四十九條款項讓渡
信用證雖未表明可轉讓,但並不影響受益人根據現行法律規定,將信用證項下應得的款項讓渡給他人的權利。本條款所涉及的僅是款項的讓渡,而不是信用證項下執行權利的讓渡。
3. 信用證如果客人告知已通知銀行修改日期時,但沒有收到由銀行開出的副本,這樣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信用證下的任何修改都必須由開證行發出修改書,並通過通知行送達受益人,不能僅憑開證申請人的告知,必須等待通知行送達修改書並被受益人所接受之後方能生效。
開證申請人的告知對於信用證來說,沒有法律效力,信用證是銀行開出的,只有銀行的通知具有法律效力。
4. 高手請幫個忙
b.在信用證未以包裝單位件數或貨物自身件數的方式規定貨物數量時,貨物數量允許有5%的增減幅度,只要總支取金額不超過信用證金額。
5. PO與LC信用證
這個問題,不是你這二句話就能分辯清楚的.就你所說而論,是否簽章不是發出要約的必要內條件,是否容LC付款,也不是必要的條件.關鍵是這個PO中是否給對方明確的指示.如果是有條件的虛盤,則可能還有商量的餘地.發出的如果是實盤.則看時效是否已經失效了.否則,那你只有接受.如果有質量問題,那是另外的法律關系.
6. 有關信用證的知識,尤其是有效期的意思,謝謝
信用證是國際貿易中最常用的支付方式,其風險是最低的!根據《UCP600》,目前所有的信用證都是不可撤銷的,信用證一旦開出,就具有法律效力!只要提交信用證中規定的單據,賣方就可以取得相應的貨款!它是獨立於合同之外的獨立文件。有效期是只你可以取得貨款的時間,是一個階段,你必須在這個階段內去銀行議付,否則信用證就會宣告失敗!你就處於被動地位了,有可能貨款兩空!
7. 關於信用證問題
信用證的流程
跟單信用證操作的流程簡述如下:
1.買賣雙方在貿易合同中規定使用跟單信用證支付。
2.買方通知當地銀行(開證行)開立以賣方為受益人的信用證。
3.開證行請求另一銀行通知或保兌信用證。
4.通知行通知賣方,信用證已開立。
5.賣方收到信用證,並確保其能履行信用證規定的條件後,即裝運貨物。
6.賣方將單據向指定銀行提交。該銀行可能是開證行,或是信用證內指定的付款、
承兌或議付銀行。
7.該銀行按照信用證審核單據。如單據符合信用證規定,銀行將按信用證規定進行
支付、承兌或議付。
8.開證行以外的銀行將單據寄送開證行。
9.開證行審核單據無誤後,以事先約定的形式,對已按照信用證付款、承兌或議付
的銀行償付。
10.開證行在買方付款後交單,然後買方憑單取貨。
信用證的開立
1.開證的申請
進出口雙方同意用跟單信用證支付後,進口商便有責任開證。第一件事是填寫開證申請表,這張表為開證申請人與開證行建立了法律關系,因此,開證申請表是開證的最重要的文件。
2.開證的要求
信用證申請的要求在統一慣例中有明確規定,進口商必須確切地將其告之銀行。信用證開立的指示必須完整和明確。申請人必須時刻記住跟單信用證交易是一種單據交易,而不是貨物交易。銀行家不是商人,因此申請人不能希望銀行工作人員能充分了解每一筆交易中的技術術語。即使他將銷售合同中的所有條款都寫入信用證中,如果受益人真的想欺騙,他也無法得到完全保護。這就需要銀行與申請人共同努力,運用常識來避免開列對各方均顯累贅的信用證。銀行也應該勸阻在開立信用證時其內容套用過去已開立的信用證(套證)。
3.開證的安全性
銀行接到開證申請人完整的指示後,必須立即按該指示開立信用證。另一方面,銀行也有權要求申請人交出一定數額的資金或以其財產的其他形式作為銀行執行其指示的保證。按現行規定,中國地方、部門及企業所擁有的外匯通常必須存入中國的銀行。如果某些單位需要跟單信用證進口貨物或技術,中國的銀行將凍結其帳戶中相當於信用證金額的資金作為開證保證金。如果申請人在開證行沒有帳號,開證行在開立信用證之前很可能要求申請人在其銀行存入一筆相當於全部信用證金額的資金。這種擔保可以通過抵押或典押實現(例如股票),但銀行也有可能通過用於交易的貨物作為擔保提供融資。開證行首先要對該筆貨物的適銷性進行調查,如果貨物易銷,銀行憑信用證給客戶提供的融資額度比滯銷商品要高得多。
4.申請人與開證行的義務和責任
申請人對開證行承擔三項主要義務:
(1)申請人必須償付開證行為取得單據代表代向受益人支付的貸款。在他付款前,作
為物權憑證的單據仍屬於銀行。
(2)如果單據與信用證條款相一致而申請人拒絕「贖單」,則其作為擔保的存款或帳
戶上已被凍結的資金將歸銀行所有。
(3)申請人有向開證行提供開證所需的全部費用的責任。
開證行對申請人所承擔的責任:
首先,開證行一旦收到開證的詳盡指示,有責任盡快開證。
其次,開證行一旦接受開證申請,就必須嚴格按照申請人的指示行事。
信用證的通知
1.通知行的責任
在大多數情況下,信用證不是由開證行直接通知受益人,而是通過其在受益人國家或地區的代理行,即通知行進行轉遞的。通知行通知受益人的最大優點就是安全。通知行的責任是應合理謹慎地審核它所通
知信用證的表面真實性。
2.信用證的傳遞方式
信用證可以通過空郵、電報或電傳進行傳遞。設在布魯塞爾的SWIFT運用出租的線路在許多個國家的銀行間傳遞信息。大多數銀行,包括中國的銀行加入了這一組織。
3.有效信用證的指示
當開證行用任何有效的電訊傳遞方式指示通知行,通知信用證或信用證的修改,該電訊將被認為是有效信用證文件或有效修改書,並且不需要再發出郵寄證實書。
受益人的審證
受益人在收到信用證以後,應立即作如下的檢查:
1. 買賣雙方公司的名號和地址寫法是不是和發票上列印的公司名號和地址寫法完全一樣?
2. 信用證提到的付款保證是否符合受益人的要求?
3. 信用證的款項對嗎?信用證的金額總數應與合同相吻合並包括該合同的全部應付費用。
4. 付款的條件是否符合要求?除非對某些特定的國家或某些特定的進口商,出口商通常要求即期付款。在遠期信用證條件下,匯票的期限應與合同中所規定的一致。有一種信用證要求開立遠期匯票,但卻可即期支付,這種信用證被稱為「假遠期信用證」,其對受益人所起的作用與即期信用證是一樣的。
5. 信用證提到的貿易條款是否符合受益人原先提出的要求?
6. 是否趕得上在有效期和貨運單據限期內把各項單據送交銀行?
7. 能提供所需的貨運單據嗎?
8. 有關保險的規定是否與銷售合同條款一致?
-需保險的風險。受益人對此應與中國人民保險公司聯系,以決定是否接受申請人的要求。超過銷售合同中規定投保范圍的任何費用應由申請人負擔。-投保金額。絕大多數信用證要求按CIF 發票金額的110%投保。
9. 貨物說明(包括免費附送的物品)、數量和其他各項寫對了嗎?
如果按上述各條目檢查的時候發現有任何遺漏或差錯,那麼應該就下列各點立即作出
決定,採取必要的措施:
-能不能更改計劃或單據內容來相應配合?
-是不是應該要求買方修改信用證,修改費用應該由哪一方支付?
若有疑問,可向本單位的聯系銀行或通知行咨詢。但有一點請記住:只有申請人和受
益人及有關銀行共同同意,才有權決定修改。
信用證的履行
1. 單據的提交
在跟單信用證業務中,單據的提交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這是對信用證最終結算的關鍵。受益人向銀行提交單據後是否能得到貨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是否已開立信用證和單據是否備齊。
2. 交單時間的限制
提交單據的期限由以下三種因素決定:
(1)信用證的失效日期;
(2)裝運日期後所特定的交單日期;
(3)銀行在其營業時間外,無接受提交單據的義務。
信用中有關裝運的任何日期或期限中的「止」、「至」、「直至」、「自從」和類似詞語,都可理解為包括所述日期。「以後」一詞理解為不包括所述日期。「上半月」、「下半月」理解為該月一日至十五日和十六日至該月的最後一日,首尾兩天均包括在內。「月初」、「月中」或「月末」理解為該月一日至十日、十一日至二十日、二十一日至該月最後一日,首尾兩天均包括在內。
3. 交單地點的限制
所有信用證必須規定一個付款、承兌的交單地點,或在議付信用證的情況下須規定一個交單議付的地點,但自由議付信用證除外。像提交單據的期限一樣,信用證的到期地點也會影響受益人的處境。有時會發生這樣的情況,開證行將信用證的到期地點定在其本國或他自己的營業櫃台,而不是受益人國家這對受益人的處境極為不利,因為他必須保證於信用證的有效期內在開證銀行營業櫃台前提交單據。
銀行審核單據
受益人向銀行提交單據後,銀行有義務認真審核單據,以確保單據表面上顯示出符合信用證要求和各單據之間的一致性。
1. 審單准則
銀行必須合理謹慎地審核信用證的所有單據,以確定其表面上是否與信用證條款相符規定的單據在表面上與信用證條款的相符性應由在這些條文中反映的國際標准銀行慣例來確定。單據表面上互不相符,應視為表面上與作用證條款不相符。上述「其表面」一詞的含意是,銀行不需親自詢問單據是否是假的,已裝運的貨物是否是假的,已裝運的貨物是否真正裝運,以及單據簽發後是否失效。除非銀行知道所進行的是欺詐行為,否則這些實際發生的情況與銀行無關。因而,如受益人製造表面上與信用證規定相符的假單據,也能得到貨款。但是如受益人已經以適當的方式裝運了所規定的貨物,在製作單據時未能一到信用證所規定的一些條件,銀行將拒絕接受單據,而受人決不能得到貨款。銀行不審核信用證中未規定的單據,如果銀行收到此類單據,將退還提交人或予以轉交並對此不負責任。
2. 單據有效性的免責
銀行對任何單據的形式、完整性、准確性、真實性或法律效力,或單據中載明、附加的一般及/或特殊條件概不負責。銀行對單據所代表貨物的描述、數量、重量、品質、狀況、包裝、交貨、金額或存在與否,以及對貨物發貨人、承運人、貨運代理人、收貨人,或貨物保險人及其他任何人的誠信、行為及/或疏忽、清償能力、行為能力或資信狀況概不負責。
3. 審核單據的期限
銀行需要多長時間審核賣方提交的單據,並通知賣方單據是否完備?統一慣例第13條b款對此明確規定:開證行、保兌行(如已保兌)或代表他們的被指定銀行各自應有一個合理的時間,即不超過收到單據後的七個銀行營業日,審核單據,決定是否接受或拒收單據,並通知從其處收到單據的當事人。
4. 不符單據與通知
如開證行授權另一家銀行憑表面上符合信用證條款的單據付款、承擔延期付款責任、承兌匯票或議付,則開證行和保兌行(如已保兌)有義務:(1)接受單據;(2)對已付款、承擔延期付款責任、承兌匯票或議付的被指定銀行進行償付。
收到單據後,開證行及/或保兌行(如已保兌)或代表他們的被指定銀行必須以單據為唯一依據,審核其表面上是否與信用證條款相符。如果單據表面上與信用證不符,上述銀行可拒收單據。如果開證行確定單據表面上與信用證條款不符,它可以完全根據自己的決定與申請人聯系,請其撤除不符點。
如果開證行及/或保兌行(如已保兌)或代表他們的被指定銀行決定拒收單據,則其必須在不遲於自收到單據次日起第七個銀行營業日結束前,不延誤地以電訊,或其他快捷方式發出通知。該通知應發至從其處收到單據的銀行,如直接從受益人處收到單據,則將通知發至受益人。
通知必須說明拒收單據的所有不符點,還必須說明銀行是否留存單據聽候處理,或已將單據退還交單人。開證行或保兌行有權向寄單行索還已經給予的任何償付款項和利息。如開證行或保兌行未能按這些規定辦理,或未能留存單據等待處理,未將單據退還交單人,開證行或保兌行則無權宣稱單據不符合信用證條款。如寄單行向開證行或保兌行提出應注意的單據中的任何不符點,它已以保留方式或根據賠償書付款,承擔延期付款責任承兌匯票或議付時,開證行或保兌行並不因之而解除其任何義務。
信用證的結算
當銀行審單完畢後,信用證即進入結算階段。統一慣例第10條指出:「所有信用證都必須清楚地表明該證是否適用即期付款、延期付款、承兌或議付。」
1. 即期付款
(1) 受益人將單據送交付款行。
(2) 銀行審核單據與信用證條款,相符後付款給受益人。
(3) 該銀行如不是開證行的話,以事先議定的方式將單據寄交開證行索賠。
2. 延期付款
(1) 受益人把單據送交承擔延期付款的銀行。
(2) 銀行審核單據與信用證條款相符後,依據信用證所能確定的到期日付款。
(3) 該銀行如不是開證行的話,以事先議定的方式將單據寄交開證行索賠。
3. 承兌匯票
(1) 受益人把單據和向銀行出具的遠期匯票送交辦理該信用證的銀行(承兌行)。
(2) 銀行審核單據與信用證條件相符後,承兌匯票並退還給受益人。
4. 議付
(1) 受益人按信用證規定,將單據連同向信用證規定的付款人開出的即期或延期匯票送交議付銀行。
(2) 議付銀行審核單據與信用證規定相符後,可買入單據和匯票。
(3) 該議付銀行如非開證行,則以事先議定的形式將單據和匯票交開證行索賠
8. 「信用證」用什麼作用,它具有什麼法律效力,和使用范圍
信用證
是銀行 (開證行) 根據進口方(申請人) 的要求和指示,向出口方 (受益人) 開立的按一定金額、在一定期限內根據規定條件付款的書面承諾。從這個意義上說,信用證是開證銀行以其本身信用向受益人保證付款的文件; 開證銀行的付款保證,要以受益人提交完全符合信用證規定的單據為條件。
信用證結算方式是當前國際貿易結算的主要方式。其特點是:①開證銀行負第一位付款責任。它與一般擔保業務不同,一般擔保業務只有在被擔保人不履行義務時,擔保人才承擔責任,而信用證的開證銀行則首先對受益人負責。②信用證是一種獨立文件,不依附於貿易合同。銀行只對信用證負責,不受有關貿易合同的約束。③銀行辦理信用證業務,只以單據為准,不問貨物是否已裝船、質量有無問題等。
信用證在國際結算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是保證作用。對進口方來說,付款後即能取得代表貨物的裝運單據,並可據以提貨; 對出口方來說,只要按照信用證條款備貨裝運,提供合格單據,就可在出口地銀行取得貨款。第二是資金融通作用。進口方開證時一般只交部分押金,單據到後,贖單時付清差額; 出口方憑信用證在貨物裝船前後可以向當地銀行申請打包貸款和出口押匯。由於進出口雙方都能得到銀行保證和資金融通,所以信用證結算方式對國際貿易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信用證結算方式的基本關系人有三: 即開證申請人、開證行和受益人。另外還有四個從屬關系人: 通知行、保兌行、議付行和償付行。①開證申請人: 一般即進口方。開證申請人有在合同規定的期限內通過當地銀行開出符合合同規定的信用證的義務; 有憑單付款的義務和拒絕贖取不符合信用證條款的單據的權利。②開證行: 開證行和進口方之間的契約是開證申請書。開證行應根據開證申請書條款,正確、及時地開出信用證。信用證開出後,開證行對信用證獨立負責。不可撤銷信用證的開證行對出口方、匯票背書人和正當持票人負第一性付款責任,但對表面上不符合信用證規定的單據有拒付的權利。開證行在付款後,不能因進口方拒絕贖單或無力付款,而向出口方、議付行要求退款,但有權處理單據和貨物,對不足抵償墊款部分有權向進口方追索,即使信用證項下的匯票是以進口方為付款人,開證行也不因之而減免付款責任。但在開證行憑索匯電報付款或付款行憑匯票和索匯證明書付款的情況下,當接到單據後發現與信用證規定不符時,開證行有權向議付行追索票款,退還單據。③受益人: 一般是出口方。出口方在接到信用證後,應及時與合同核對。如信用證條款與合同不符,有權要求修改或拒絕接受。信用證一經接受,出口方即有按時裝貨備單的義務和憑單取款的權利。同時,對單據的正確性和貨物的合格性要負完全責任。④通知行: 即辦理通知信用證的銀行。通知行可證明信用證的真實性,但對開證行和受益人不必承擔議付承兌或負款的責任。⑤保兌行:在信用證上加具保兌的銀行叫做保兌行。通知行或其他銀行可以根據開證行的請求,在信用證上加具保兌。保兌行在信用證上加具保兌後,即對信用證獨立負責,承擔必須付款或議付的責任。匯票、單據一經保兌行付款或議付,即使開證行倒閉或拒付,保兌行均無權向出口方追索。⑥議付行: 也稱「出口押匯」。是出口地銀行收到信用證受益人交來信用證項下全套貨運單據,經審核單證相符後,購進匯票及所附單據,並將票款扣除利息、手續費後付給受益人。議付行可能是通知行、轉遞行、保兌行、代開行,也可能是另外的銀行。議付行憑信用證議付後,應立即將單據寄出,向開證行或償付行索償。開證行如發現單據不符合信用證條款,可以拒絕付款、議付行可據以向出票人追索。⑦償付行: 是開證行的代理人,是接受開證行的委託,代開證行償還議付行墊款的銀行。償付行代償貨款後,責任即告終止,不受追索,不負單證不符的責任。開證行收到票據後,如發現不符,應向議付行追回已付的款項,但不能向償付行追索。⑧付款行: 是信用證規定的匯票付款人。開證行通常就是信用證項下匯票的付款行。該行經審單無誤,付款給議付行之後,即無權向議付行追索,如信用證規定匯票以通知行或出口地其他銀行為付款行,則該開證行並無必須代付的責任,但一經驗單付款,即不能向受益人追索。如信用證規定匯票以第三國的銀行為付款行,並僅憑匯票和索匯證明書付款,則其地位與償付行相同,不負單證不符的責任。
9. 信用證 單選題
單選題
A是錯的。可轉賬結算,但不可支取現金。所以是錯誤的。
B國內信用證的定義規定。少一項不可。
C信用證不受購銷合同約束。
信用證有三個特點:
項自足文件(self-sufficient instrument)。信用證不依附於買賣合同,銀行在審單時強調的是信用證與基礎貿易相分離的書面形式上的認證;
二是信用證方式是純單據業務(pure documentary transaction)。信用證是憑單付款,不以貨物為准。只要單據相符,開證行就應無條件付款;
三是開證銀行負首要付款責任(primary liabilities forpayment)。信用證是一種銀行信用,它是銀行的一種擔保文件,開證銀行對之負有首要付款的責任。
D 受國家外匯管制,只適用於內貿企業間的結算。
我覺得以上問題都可以從網路中找到。
10. mt705信用證有法律效力嗎
摘要 該提前通知不是有效的信用證,除非特別聲明,開證行不得拖延發送有效信用證(即MT700跟單信用證的簽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