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簽不買社保協議有法律效力

簽不買社保協議有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2-05-21 21:01:42

1. 不繳納社保的勞動合同有效嗎

法律分析:不繳納社保的勞動合同有效的。一般情況下,只要勞動合同合法,雙方簽字確認,即使不買社保,也不影響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並且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文本上簽字或者蓋章生效。但是國家強制性要求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用人單位不繳納或者不按規定繳納都是非法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七十二條 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2. 員工自願不交社保協議有法律效力么

法律分析:社會保險是強制繳納的,員工自願不購買社會保險,寫承諾書沒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五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自願參加社會保險的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應當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個人社會保障號碼。個人社會保障號碼為公民身份號碼。

第六十三條 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責令其限期繳納或者補足。用人單位逾期仍未繳納或者補足社會保險費的,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可以向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查詢其存款賬戶;並可以申請縣級以上有關行政部門作出劃撥社會保險費的決定,書面通知其開戶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劃撥社會保險費。用人單位賬戶余額少於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的,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可以要求該用人單位提供擔保,簽訂延期繳費協議。用人單位未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且未提供擔保的,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可以申請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賣其價值相當於應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財產,以拍賣所得抵繳社會保險費。

3. 簽勞動合同同意不交社保合同還有效嗎

有,不但有,而且不給你交社保,除了以下六種情況,你還可以找他賠償

簽訂勞動合同不交社保可以嗎?公司當然可以不用交社保!

降低社保費率,直接給企業減負,這就直接降低社保改革後企業對個人施壓的影響。

現在,正處於社保改革的過渡期,社會上關於其討論和謠言相對來說比較多,最關鍵的是要以官方公布的信息為准,並保持自己的思考能力。在改革的過度期中,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今天注會菌給大家詳細列舉一下:

恭喜,這6種人可以不交社保

恭喜!如果企業符合下列這6種情況,就可以不考慮給員工購買社保了。

據測算,當前我國企業社保總費率在30%左右,普遍高於發展中國家,而且高於很多發達國家。

對企業而言,社保費用是企業人力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社保費率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產品的競爭力。因此,對於很多以人力成本為主要優勢的中國企業而言,企業逃繳、漏繳、少繳社保的動機較強。

此前,社保費的徵收被劃分為稅務部門職責之外,稅務部門僅僅履行第三方監督作用,由於涉及地域、企業信息復雜,社保經辦機構沒有足夠的力與資源去一一核查。

社保征管體制改革之後,社保繳費體系規范性提升,企業虛報社保繳費基數、漏繳少繳社保的操作空間將進一步壓縮。

不過,在新政之下,以社保為切入點來節省用工成本也並非沒有可能。如果企業符合下列這6種情況,就可以不考慮給員工購買社保了。

一、社保改嫁稅務後,這5種情況可以不交社保!

情況一:與退休人員簽訂勞動合同

《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勞動合同終止。"因此,企業不用為享受基本養老保險的返聘員工繳納社保。

情況二:非獨立勞動的兼職人員

非獨立勞務的兼職人員是指在不脫離本職工作的情況下,利用業余時間從事第二職業;為第三方提供體力或腦力勞動支出。兼職人員本身有自己的工作,簽訂勞動合同和繳納社會保險,均有工作單位辦理,和兼職公司無關,因此無需繳納社保。

情況三:聘用勞務派遣人員,並由接受企業支付薪資

勞務派遣單位派遣勞動者,應當與接受勞務派遣的用人單位簽訂勞務派遣協議。若勞務派遣協議中約定,勞務派遣人員的考勤和工資發放比照自有 員工處理,社保和公積金繳納由勞務派遣公司繳納,則應支付勞務派遣員工相應費用,不論在個人所得稅還是企業所得稅中均認定為工資薪金項目。派遣人員已由勞務派遣公司繳納社保,企業可以不用為這部分人員繳納。

情況四:聘用實習生,簽訂實習協議

一般來說大學生實習並不足以形成勞動關系,實習是大學生學習知識和實踐教學的內容。無論實習單位是由學校安排,還是學生自己聯系,實習目的不是獲取報酬而在於獲得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高校大學生與實習單位之司並未成立事實勞動關系,所以單位是不需要為其繳納社保。

情況五:個體戶外包企業業務

將生產線上的員工,以組為單位成立個體工商戶,員工工資便成為了個體工商戶的利潤,而個體工商戶是有一定限額的免稅政策,同時個體工商戶還可以給公司開具發票,降低成本。

以上5種情況都是可以不用為相關員工繳納社保的,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聘用相關人員。

二、這種「人」不是人,也不需要交社保!

1.企業為員工繳納社保是法定義務

①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72條的規定:「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②《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第12條規定:「繳費單位和繳費個人應當以貨幣形式全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繳費個人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由所在單位從其本人工資中代扣代繳。社會保險費不得減免。」

2.我公司購買的機器人是人嗎?

企業購買的用於經營用的機器人不是人,是電子人,屬於企業的固定資產。

除了以上6種情況以外,其餘的員工只要一旦簽訂勞動合同,企業就必須給員工購買社保。社保主要包含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

4. 自願放棄社保協議書有法律效力嗎

一、職工簽訂的自願放棄社保協議是否有效?
職工自願簽訂的自願放棄社保協議,因其內容違法,因此是無效的。
《社會保險法》第58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30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說明用人單位為職工繳納社保是一項強制的法定義務。
加之,保險法還明確規定了,職工應當參加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職工繳納社保是一項權利,也是一項法定的義務。職工放棄繳納社保的協議違反了法律法規的強制性義務,因此該協議即使不是受欺騙或者脅迫之下簽訂的,仍然是無效的協議。

5. 員工簽訂不購買社保的協議有效嗎

法律分析:職工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後,用人單位應當給職工購買社會保險,職工無權拒絕參加社會保險。由此可見,用人單位不為職工購買社會保險而支付社保補貼的約定,雖然雙方建立在自願、協商一致的基礎上,但約定的內容明顯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之規定,故此該約定條款屬於無效條款。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八十六條 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用的,由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責令期限繳納或者補足,並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由有關行政部門處欠繳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6. 在社保中心簽了放棄社保的同意書,那個同意書有法律效益的嗎

體現了你本人真實意思的,具有法律效力。你應當承擔不利法律後果,不能不想繳費,事後領不了退休金又找後賬,現在有不少這樣的人,但法理上不支持。

7. 簽了自願不交社保協議合法么

簽了自願不交社保協議不合法。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簽訂了自願不買社會保險違反勞動法。不管是通過自願簽訂、還是脅迫簽訂的協議約定的不購買社保,都是違反了強制性規定,所以協議是無效的。用人單位應該為員工補繳欠繳的社保費,並且要繳納相應的滯納金。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責令限期繳納或者補足,並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由有關行政部門處欠繳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8. 員工與公司簽訂不繳納社保協議,是否有效

不繳納社保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雙方約定不繳納社保;第二是用人單位將社保費用計入工資發放給勞務者,並約定不繳納社保。
兩種都是違法、無效的行為!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同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或者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勞動合同無效。
所以說,繳納社保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法定義務,屬於強制性規定,無法免除,也不能通過雙方約定來規避,即便是有約定,也是無效。
法律依據
《社會保險法》第五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自願參加社會保險的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應當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個人社會保障號碼。個人社會保障號碼為公民身份號碼。

9. 請問和公司簽訂自願不交社保合同,合同有效嗎

這是無效的。繳納社保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共同的法定義務,不隨雙方的意願而專免除。用人單位屬必須為勞動者繳納社保,否則就是違法的。即使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簽訂了自願不繳納社保的合同,也是因為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而屬於無效。

10. 自願不繳納社保協議有效嗎

法律分析:員工簽屬自願放棄社保協議的不具有法律效力,用人單位應當為勞動者交納社會保險。根據法律規定,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五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熱點內容
經濟法自然人 發布:2025-02-04 15:43:42 瀏覽:739
行政法庭審筆錄 發布:2025-02-04 15:22:21 瀏覽:280
民事訴訟法是民告官嗎 發布:2025-02-04 15:06:06 瀏覽:876
國家法官學院新校區 發布:2025-02-04 14:39:00 瀏覽:126
2014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考試試題 發布:2025-02-04 14:26:57 瀏覽:706
最新勞動法保胎怎麼發工資 發布:2025-02-04 14:12:58 瀏覽:161
兩高司法解釋最新 發布:2025-02-04 13:55:39 瀏覽:682
李榮凱律師事務所法律咨詢 發布:2025-02-04 13:55:26 瀏覽:233
違反工會法的法律責任分為哪幾類 發布:2025-02-04 13:49:52 瀏覽:403
專利壟斷條例 發布:2025-02-04 13:48:26 瀏覽: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