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葯致第三人死亡致死的法律責任
A. 夫妻兩個吵架,女方喝農葯死亡,法律上應當怎麼賠償
因雙方吵架導致對方死亡,另一方有什麼責任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如果一方自殺時,而另一方有能力去制止事件的發生,卻沒有制止,有挽救的機會,卻沒有挽救,需要負法律責任。如果說一方死亡時,而另一方制止了,無須負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
作為感情的雙方,感情糾紛導致一方自殺,只要沒有教唆自殺嫌疑,無須負法律責任。但有義務幫助傷者進行治療,對其家屬進行相應的賠償。根據相關法律,如果對於行為人言語致使他人死亡的,有可能涉嫌侮辱或者誹謗刑事犯罪。嚴重危害社會秩序,是指侮辱行為引起了被害人精神失常甚至自殺身亡等後果,被害人無法告訴或失去告訴能力的情況。綜上所述,對於判斷公民的犯罪行為是否犯法和需要承擔責任的時候一般都是根據其是否真實有客觀的行為的,但是如果僅僅是言語上的攻擊而導致此次事故發生,雖然沒有實際的作為卻也可能成為造成此次事故的真正原因,因此是否犯法還不一定。需要證明自殺和行為人言語過激的行為之間的因果關系,還有言語過激的程度,如果真的有因果關系就可能構成過失殺人罪。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三十三條 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第二百四十六條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通過信息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B. 別人在我家喝農葯死了我有什麼責任嗎
如果是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他自殺,自己不承擔責任,但他是在你面前自殺,你就有及時求助的責
任和義務,如果因你延誤救治致其死亡,你的不作為行為就要負刑事責任。
侵權類案件絕大多數均根據過錯承擔責任,人民法院應當根據侵權事實發生時具體情況確定侵權人
是否存在過錯,與損害結果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故在法庭詢問時如何回答直接決定是否承擔責
任以及承擔責任比例。
(2)農葯致第三人死亡致死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自殺是指個體在復雜心理活動作用下,蓄意或自願採取各種手段結束自己生命的行為。自殺作為一
種復雜的社會現象,屬於心裡衛生與自控能力喪失健康自濟調節能力而造成,從法律程面還屬於行
為自治與責任自擔的層面,而在相關責任化分與承擔上的法律規定中,都排除了自殺行為引發後果
的救助責任(比如工傷保險條例中自殺行為排除了認定工傷的可能),這就是從法理上確立了不支
持自殺行為。但對自殺行為還沒有上升到進行法律強制干擾的層面,還只是處於拯救與預防彌補措
揓層面。
自殺是一個世界性的社會問題,在美國,每天大約有100人自殺,自殺是導致個體死亡的第十大原
因.根據保守估計的數字推算,中國每年至少有25萬人自殺,200萬人自殺未遂。中國青年報曾援
引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的調查分析稱,自殺已成為15至34歲人群的首位死因。
2003年9月10日是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自殺預防協會共同確定的全球第一個「預防自殺日」。
C. 工地工人喝農葯死了誰負責,法律依據是什麼
此類事件主要要看主觀意識形態,主要分三種情況:工人主觀上自己喝,誤食或者被迫喝,職業工種需要喝農葯的。
如果是工人主觀上自己喝農葯,農葯是工人自己購買的,企業負管理責任,不需要承擔大部分經濟補償。
如果工人誤食農葯,或者被人逼迫喝農葯,那麼久觸犯了法律規定,企業和管理人員要負法律責任。
如果是職業病,那麼法律規定如下:
根據我國《職業病防治法》的有關規定,衛生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下發了關於印發《職業病目錄》的通知。國家規定的納入職業病范圍的職業病分10類115種。具體包括如下:
一、塵肺。具體包括: 1.矽肺;2.煤工塵肺;3.石墨塵肺;4.炭黑塵肺;5.石棉肺;6.滑石塵肺;7.水泥塵肺;8.雲母塵肺;9.陶工塵肺;10.鋁塵肺;11.電焊工塵肺;12.鑄工塵肺;13.根據《塵肺病診斷標准》和《塵肺病理診斷標准》可以診斷的其他塵肺。
二、職業性放射性疾病。具體包括:1.外照射急性放射病;2.外照射亞急性放射病;3.外照射慢性放射病;4.內照射放射病;5.放射性皮膚疾病;6.放射性腫瘤;7.放射性骨損傷;8.放射性甲狀腺疾病;9.放射性性腺疾病;10.放射復合傷;11.根據《職業性放射懷疾病診斷標准(總則)》可以診斷的其他放射性損傷。
三、職業中毒。具體包括: 1.鉛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鉛);2.汞及其化合物中毒;3.錳及其化合物中毒;4.鎘及其化合物中毒;5.鈹病;6.鉈及其化合物中毒;7.鋇及其化合物中毒;8.鋇及其化合物中毒;9.磷及其化合物中毒;10.砷及其化合物中毒;11.鈾中毒;12.砷化氫中毒;13.氯氣中毒;14.二氧化碳中毒;15.光氣中毒;16.氨中毒;17.偏二甲基肼中毒;18.氮氧化合物中毒;19.一氧化碳中毒;20.二硫化碳中毒;21.硫化氫中毒;22.磷化氫、磷化鋅、磷化鋁中毒;23.工業性氟病;24.氰及腈類化合物中毒;25.四乙基鉛中毒;26.有機錫中毒;27.羰基鎳中毒;28.苯中毒;29.甲苯中毒;30.二甲苯中毒;31.正已烷中毒;32.汽油中毒;33.一甲胺中毒;34.有機氟聚合物單體及其熱裂解物中毒;35.二氯乙烷中毒;36.四氯化碳中毒;37.氯乙烯中毒;38.三氯乙烯中毒;39.氯丙烯中毒;40.氯丁二烯中毒;41.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不包含三硝基甲苯)中毒;42.三硝基甲苯中毒;43.甲醇中毒;44.酚中毒;45.五氯酚(鈉)中毒;46.甲醛中毒;47.硫酸二甲酯中毒;48.丙烯醯胺中毒;49.二甲基甲醯胺中毒;50.有機磷農葯中毒;51.氨基甲酸酯類農葯中毒;52.殺蟲脒中毒;53.溴甲烷中毒;54.擬除蟲菊酯類農葯中毒;55.根據《職業性中毒性肝病診斷標准》可以診斷的職業性中毒性肝病;56.根據《職業性急性化學物中毒診斷標准(總則)》可以診斷的其他職業懷急性中毒。
四、物理因素所致職業病。具體包括:1.中暑;2.減壓病;3.高原病;4.航空病;5.手臂振動病。
五、生物因素所致職業病。具體包括:1.炭疽;2.森林腦炎;3.布氏桿菌病。
六、職業性皮膚病。具體包括:1.接觸性皮炎;2.光敏性皮炎;3.電光性皮炎;4.黑變病;5.痤瘡;6.潰瘍;7.化學懷皮膚灼傷;8.根據《職業性皮膚病診斷標准(總則)》可以診斷的其他職業性皮膚病。
七、職業性眼病。具體包括:1.化學性眼部灼傷;2.電光性眼炎;3.職業性白內障(含放射性白內障、三硝基甲苯白內障)。
八、職業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具體包括: 1.雜訊聾;2.鉻鼻病;3.牙酸蝕病。
九、職業性腫瘤。具體包括: 1.石棉所致肺癌、間皮瘤;2.聯苯胺所致膀胱癌;3.苯所致白血病;4.氯甲醚所致肺癌;5.砷所致肺癌、皮膚癌;6.氯乙烯所致肝血管瘤;7.焦爐工人肺癌;8.鉻酸鹽製造業工人肺癌。
十、其他職業病。具體包括:1.金屬煙熱;2.職業性哮喘;3.職業性變態反應性肺泡炎;4.棉塵病;5.煤礦井下工人滑囊炎。
關於職業病賠償法律規定
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第四十九條 醫療衛生機構發現疑似職業病病人時,應當告知勞動者本人並及時通知用人單位。用人單位應當及時安排對疑似職業病病人進行診斷;在疑似職業病病人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不得解除或者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醫學觀察期間的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就是你講的鑒定前費用)。
第五十條 職業病病人依法享受國家規定的職業病待遇。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安排職業病病人進行治療、康復和定期檢查。用人單位對不適宜繼續從事原工作的職業病病人,應當調離原崗位,並妥善安置。用人單位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勞動者,應當給予適當崗位津貼。
第五十一條 職業病病人的診療、康復費用,傷殘以及喪失勞動能力的職業病病人的社會保障,按照國家有關工傷社會保險的規定執行。
第五十二條 職業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傷社會保險外,依照有關民事法律,尚有獲得賠償的權利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賠償要求。
第五十三條 勞動者被診斷患有職業病,但用人單位沒有依法參加工傷社會保險的,其醫療和生活保障由最後的用人單位承擔;最後的用人單位有證據證明該職業病是先前用人單位的職業病危害造成的,由先前的用人單位承擔。
二、職業病費用根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四十一條 用人單位按照國家規定參加工傷保險的,患職業病的勞動者有權按照國家有關工傷保險的規定,享受下列工傷保險待遇:
(一)醫療費:因患職業病進行診療所需費用,由工傷保險基金按照規定標准支付;
(二)住院伙食補助費:由用人單位按照當地因公出差伙食標準的一定比例支付;
(三)康復費:由工傷保險基金按照規定標准支付;
(四)殘疾用具費:因殘疾需要配置輔助器具的,所需費用由工傷保險基金按照普及型輔助器具標准支付;
(五)停工留薪期待遇: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用人單位支付;
(六)生活護理補助費:經評殘並確認需要生活護理的,生活護理補助費由工傷保險基金按照規定標准支付;
(七)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經鑒定為十級至一級傷殘的,按照傷殘等級享受相當於6個月至24個月的本人工資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八)傷殘津貼:經鑒定為四級至一級傷殘的,按照規定享受相當於本人工資75%至90%的傷殘津貼,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九)死亡補助金:因職業中毒死亡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按照不低於48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標准一次支付;
(十)喪葬補助金:因職業中毒死亡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按照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標准一次支付;
(十一)供養親屬撫恤金:因職業中毒死亡的,對由死者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的親屬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撫恤金:對其配偶每月按照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0%發給,對其生前供養的直系親屬每人每月按照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發給;
(十二)國家規定的其他工傷保險待遇。
本條例施行後,國家對工傷保險待遇的項目和標准作出調整時,從其規定。
第四十二條 用人單位未參加工傷保險的,其勞動者從事有毒物品作業患職業病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工傷保險規定的項目和標准,保證勞動者享受工傷待遇。
第四十三條 用人單位無營業執照以及被依法吊銷營業執照,其勞動者從事使用有毒物品作業患職業病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工傷保險規定的項目和標准,給予勞動者一次性賠償。
第四十五條 勞動者除依法享有工傷保險外,依照有關民事法律的規定,尚有獲得賠償的權利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賠償要求。
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令第24號《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管理方法》(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三條 職業病診斷應當由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的醫療衛生機構承擔。
第十條 勞動者可以選擇用人單位所在地或本人居住地的職業病診斷機構進行診斷。本辦法所稱居住地是指勞動者的經常居住地。
四、一旦鑒定為職業病,應向企業提出工傷保險費用和賠償,或向勞動部門提起仲裁,或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醫療費、工傷保險待遇和賠償要求。
D. 農葯葯害賠償責任劃分
法律分析:通常按照過錯承擔責任,侵權行為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侵權責任。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每個人的侵權行為都足以造成全部損害的,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零二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未辦理批准等手續影響合同生效的,不影響合同中履行報批等義務條款以及相關條款的效力。應當辦理申請批准等手續的當事人未履行義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違反該義務的責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的變更、轉讓、解除等情形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適用前款規定。
第五百零三條 無權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訂立合同,被代理人已經開始履行合同義務或者接受相對人履行的,視為對合同的追認。
第五百零四條 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者非法人組織的負責人超越許可權訂立的合同,除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超越許可權外,該代錶行為有效,訂立的合同對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發生效力。
第五百零五條 當事人超越經營范圍訂立的合同的效力,應當依照本法第一編第六章第三節和本編的有關規定確定,不得僅以超越經營范圍確認合同無效。
第五百零六條 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一)造成對方人身損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第五百零七條 合同不生效、無效、被撤銷或者終止的,不影響合同中有關解決爭議方法的條款的效力。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E. 雲南女商人在前夫口服液中多次下農葯致其死亡,其行為在法律中如何定性
雲南女商人在前夫口服液中多次下農葯致其死亡,其行為在法律中被定義為故意殺人罪,被判處無期徒刑雲南省大理市的女老闆王永均,在前夫趙萬軍在醫院輸液的時候,將劇毒的敵敵畏注射到趙萬軍的輸液瓶裡面,被醫護人員發現。經過警方的審訊,王永均對前夫多次下葯案發,最終雲南大理石中級人民法院對該案件進行一審判決,王永均犯故意殺人罪,被判處無期徒刑。
三、判處王永均故意殺人罪。趙萬軍死亡之後,現任妻子向法院提出了訴訟,法院認為,王永均涉嫌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的生命,並致人死亡,這種行為已經觸犯了法律,構成了故意殺人罪。4月30日,大理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王永均犯故意殺人罪,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此外,王永均要繳納相關費用五十多萬。
F. 若農資店賣出的葯品導致人死亡,是否需要承擔責任
一般情況下只要這個農資店賣出的葯品是合格葯品,是不需要承擔責任的。因為農資店賣出的葯品主要以農葯為主,農葯的用途是用在農作物上的,不是給人喝的。所以如果有人將農葯用在自己身上導致死亡,農資店是不需要承擔責任的。但也有一種特殊情況,如果農葯購買者在農資店購買葯品時,告知店主葯品是用來自殺,並且仔細詢問農葯的用法和用量,農資老闆如實告知的話,就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因為在新《農葯管理》 中有這樣一個條例:
在食用農產品種植、養殖、銷售、運輸、貯存等過程中,使用禁用農葯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定以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定罪處罰。
另外我國刑法對違法銷售有毒農葯也有明確的處罰規定:
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的規定處罰。
由此可見,我國對農資店違法銷售有毒農葯的處罰是非常嚴厲的。因為近年來出現好多因為服用百草枯而致人死亡的案例。百草枯是農葯中毒性最大的一種,它對人體造成的傷害是不可逆轉的。誤服百草枯的人大多沒有生還的可能性,就算有幸撿回一條命,百草枯的毒性對身體造成的傷害也是永遠恢復不了的。
G. 因打賭喝農葯,致死,怎麼判
構成犯罪。涉嫌過失致人死亡罪。甲妻對喝農葯能致死人應該是知道的,但她拿來了農葯並倒進碗中放在乙面前,乙因此喝下致死。這是甲妻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結果但輕信乙不會喝造成的結果。 甲妻具有致人死亡的行為,發生了致人死亡的結果; 甲妻的過失行為與被害人死亡結果之間有因果關系。故甲妻涉嫌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 根據《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規定: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指失火、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按失火罪、交通肇事罪的規定處罰)。
H. 刑法第幾條有故意打農葯害人的法律法規
投放危險物質罪,所侵犯的直接客體是國家對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的禁止性管理秩序及社會 公眾的人身安全及公私財產安全。
《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放火、決水、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年第一款放火、決水、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I. 非農用季節售賣農葯致使他人死亡~需要負法律責任嗎
非農用季節售賣農葯是合法的 ,他人利用農葯導致自己死亡,如果農葯沒有質量問題,銷售者無需承擔法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四條侵權人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的,不影響依法承擔侵權責任。
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和行政責任、刑事責任,侵權人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先承擔侵權責任。
第二十七條損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行為人不承擔責任。
第二十八條損害是因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四十一條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生產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四十二條因銷售者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銷售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銷售者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生產者也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供貨者的,銷售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四十三條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請求賠償。
產品缺陷由生產者造成的,銷售者賠償後,有權向生產者追償。
因銷售者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的,生產者賠償後,有權向銷售者追償。
第四十四條因運輸者、倉儲者等第三人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產品的生產者、銷售者賠償後,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第四十五條因產品缺陷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生產者、銷售者承擔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侵權責任。
第四十六條產品投入流通後發現存在缺陷的,生產者、銷售者應當及時採取警示、召回等補救措施。未及時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補救措施不力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四十七條明知產品存在缺陷仍然生產、銷售,造成他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相應的懲罰性賠償。
J. 農葯葯害的賠償責任
法律分析: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請求賠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零三條 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請求賠償。
產品缺陷由生產者造成的,銷售者賠償後,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因銷售者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的,生產者賠償後,有權向銷售者追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