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與兼職的法律效力
『壹』 全職合同和兼職合同的區別
法律分析:1、用工類型不同:
兼職合同即為非全日制用工;全職合同即是全日制用工。
2、工作時間不同。
標準的全日制用工實行每天工作不超過八小時,每周不超過四十小時的標准工時的工時制度。非全日制用工的工作時間一般為每天四小時,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二十四小時。
非全日制用工在二十四小時的總的工作時間內,具體工作安排由用人單位自主決定,體現了其靈活就業的特點。對於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工作超過工時限制及加班問題如何處理,勞動合同法沒有明確規定,但根據目前的一些地方性規定看,對於超過工時限制的,視為全日制用工。
3、合同類型不同:
全日制用工,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九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全面履行各自的義務。
第三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貳』 兼職是否違反勞動合同法
兼職不違反勞動合同法。
區別於全職,兼職指職工在本職工作之外兼任其他工作職務。兼職專者除屬了可以領取本職工作的工資外,還可以按標准領取所兼任工作職務的其他工資。如果只做一種工作則叫專職。
在西方國家指有較高專業知識和實際經驗的專家、學者、實業家同時兼任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職業。兼職制度無論對個人、社會都有益。
另外,一些人於工余或課余時間以自雇方式工作,亦是兼職的一種形式。這類兼職常見的有上門補習導師(家庭教師)、電腦維修、程序設計、鍾點家務助理、業余模特,業余培訓師等。
『叄』 兼職和全職在法律上有怎樣的差異
從廣義的角度來說抄,兼職屬於雙重襲勞動關系的一種。但是,由於兼職所建立的勞動關系屬次要勞動關系,與原勞動關系處於主次地位,因此並不為法律所禁止。而法律明令禁止的是,處於虛實地位的多個勞動關系。如我們常說的停薪留職,與一個單位存在名義上的勞動關系,又同時與多個單位存在事實上的勞動關系。這種行為極大地混亂了我國的勞動管理秩序,因此為法律法規所禁止。
另外,對於非全日制工、下崗再就業人員以及協保人員的雙重勞動關系也不為法律禁止,相反的屬於國家積極推進就業的范圍。因為,這些雙重勞動關系處於多種勞動關系平行的地位。總之,對雙重勞動關系不能一概而論,不同情況有不同的規定。
另外,如果兼職只是向對方提供勞務,而並未劃入其編制,受其管理與約束,那麼並不成立兼職的勞動關系,而只是勞務關系,不受勞動法調整。
試用期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為相互了解、選擇而約定的不超過6個月的考察期,任何一方都有權終止事實勞動關系而無需補償,當然,用人單位應當給與解釋。
『肆』 兼職和全職的區別是什麼
兼職和全職的區別如下:
一、工作時長不同。
1、兼職就是你不用全天按時八小時待在公司為他服務的,只要花相應時間為他工作,時間相對自由。
2、全職即按照公司的正常上班時間去工作,比如某些公司規定是每天工作8小時,早上9點-下午5點,一周工作5天,你在這個規定的時段內按時上班下班,,屬於全職工,也就是有一定的組織性,有固定時間固定地點的工作。
二、工作廣泛性不同。
1、兼職從事的工作是兩種及兩種以上,兼職者除了可以領取本職工作的工資外,還可以按標准領取所兼任工作職務的其他工資。
2、全職一般只從事一種工作,按工作內容拿相應工資。
三、工作性質不同
1、兼職:指在不脫離本職工作的情況下,利用業余時間從事第二職業;為第三方提供體力或腦力勞動支出,是利益關系,但不一定是金錢關系。
2、全職:專門擔任某種職務的(區分於「兼職」);例如,全職教師。
『伍』 兼職和全職在勞動法中被辭退有什麼區別
兼職可以隨時辭退,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全職辭退必須符合《勞動合同法》規定,並且,可能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違法解除的需要支付賠償金。
《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四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第四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後,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
(一)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
(二)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
(三)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後,仍需裁減人員的;
(四)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 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 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 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 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 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七十一條 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隨時通知對方終止用工。終止用工,用人單位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陸』 兼職合同和全職合同的區別
1、用工類型不同:
兼職合同即為非全日制用工;全職合同即是全日制用工。
2、工作時間不同。
標準的全日制用工實行每天工作不超過八小時,每周不超過四十小時的標准工時的工時制度。非全日制用工的工作時間一般為每天四小時,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二十四小時。
非全日制用工在二十四小時的總的工作時間內,具體工作安排由用人單位自主決定,體現了其靈活就業的特點。對於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工作超過工時限制及加班問題如何處理,勞動合同法沒有明確規定,但根據目前的一些地方性規定看,對於超過工時限制的,視為全日制用工。
3、合同類型不同:
全日制用工,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69條: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可以訂立口頭協議。從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者可以與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但是,後訂立的勞動合同不得影響先訂立的勞動合同的履行。
(6)全職與兼職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非全日制用工工資的計算公式:
非全日制用工工資 = 小時工資標准×實際工作小時數
例:某鍾點工丙在某單位從事保潔工作,約定的小時工資標准為6元,8月份累計工作60小時,計算其當月實得工資。(非全日制用工勞動報酬結算支付周期最長不得超過十五日,每天最多工作四小時。支付周期內工作小時最多為60小時)
根據公式,則為:當月實得工資 = 6×60 = 360(元)
『柒』 兼職合同和全職合同有沖突嗎
法律分析:兼職合同和全職勞動合同均可以同時合法存在。但是全職的勞動者的勞動合同里是否允許兼職,通常需要依照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簽訂的勞動合同條款內容來確定,若兼職嚴重影響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勞動合同的執行,用人單位可以按照《勞動合同法》39條內容解除勞動合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九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捌』 兼職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兼職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兼職合同也屬於勞動合同。既然是勞動合同,就要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做兼職的勞動者,簽署了兼職勞動合同,合同中就會約定勞動崗位和勞動時間,薪酬福利和違約金等重要內容。所以兼職合同約定的違約金是有效的。根據相關法律規定,非全日制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二十四小時,不得約定試用期,勞動報酬結算周期最長不得超過十五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六十六條
勞動合同用工是我國的企業基本用工形式。勞務派遣用工是補充形式,只能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實施。
前款規定的臨時性工作崗位是指存續時間不超過六個月的崗位;輔助性工作崗位是指為主營業務崗位提供服務的非主營業務崗位;替代性工作崗位是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因脫產學習、休假等原因無法工作的一定期間內,可以由其他勞動者替代工作的崗位。
用工單位應當嚴格控制勞務派遣用工數量,不得超過其用工總量的一定比例,具體比例由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規定。
『玖』 兼職合同的效力具有法律效力嗎
兼職合同如果依法成立的具有法律效力。訂立兼職合同應當具備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勞動者應當年滿十六周歲。用人單位非法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的,兼職合同無效。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處以罰款。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六十五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依法成立的合同,僅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拾』 兼職和全職的勞動法有什麼區別
兼職是指非全日制勞動關系,與全日制勞動關系主要區別如下:
一、非全日制可以不版訂立書面權勞動合同;全日制必須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二、非全日制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二十四小時;全日制一般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每周不超過40小時。
三、非全日制不得約定試用期;全日制可以約定試用期。
四、非全日制工資小時計酬標准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小時工資標准;全日制月工資標准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五、非全日制工資支付周期最長不超過半個月;全日制支付周期至少每月支付一次。
六、非全日制用人單位可以只是繳納工傷保險費;全日制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繳存住房公積金。
七、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隨時通知對方終止用工,用人單位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全日制勞動者和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必須符合同等條件和程序,勞動者在用人單位具有法定過錯情形下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在勞動者沒有法定過錯情形下解除勞動合同,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合同需要支付賠償金。